肖舜之教学访谈录:写意人物基础教学之我见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访人:肖舜之
  采访人:莫锐
  时间:2017年2月16日、2月23日、3月11日
  地点:肖舜之工作室
  文字整理:莫锐、吴梦灵、吴盈锐
  莫锐(以下简称“莫”):肖老师您好,很高兴能与您一起聊一聊您的从教经历,您在大学从教二十多年来,一直都进行着写意人物画的教学研究,那么您对这个课程有什么看法?
  肖舜之(以下简称“肖”):自我在广西师大美术学院任教以来,上过素描、工笔人物基础与创作、写意人物基础与创作、写意山水基础与创作、画面构成、小品创作等课程,但最主要的精力还是写意人物基础与写意人物创作。在担任多年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导师后,特别是在任2002级本科国画班导师开始,我总结了多年在写意人物教学的得失,有一点新的思考。
  莫:那您思考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肖:回顾我从1990年到2002年的本科教学,学生从专业基础学习到毕业创作完成,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创作能力比较弱,即使是造型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存在画面组织较困难的问题。当然造型能力差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刻板的应试性的教学,与单一的基础教学方法有关。长期以来,我们在写意人物的写生教学中,大多是老师先课堂演示,然后学生开始写生练习,虽然这样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快速掌握技法,但学生在吃第一口奶的同时也损失了自我感受对象的能力,单一的重基础造型而忽略了学生对对象的感受训练,忽略了对画面的形式美(构成)的训练,也导致了学生创作能力的缺失。直接影响到毕业创作的顺利完成。所以,这也是我这些年来重新思考的问题:在现行的教学状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与创作能力。
  莫:那您发现这些问题后,是怎么改进的?
  肖:我在2002年担任本科国画班导师的时候,就在写意人物画这门课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尝试。我首先从写意人物的写生切入,抓基础造型的同时注重学生个人独特观察力的培养与个性亮点的发掘。这个环节是重中之重,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了“尝试教学法”和“图像追踪法”。
  实际上“尝试教学法”并不是我的原创,中小学也常用这种教学方法,我在写意人物画写生教学中通过采用“尝试教学法”,就可以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余地。在写生中先不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自己尝试着来完成作品,避免学生一开始便受到老师示范模式的束缚,而是在学生作画的时候积极地参与进去,加强教学的互动。老师在阐明自己的教学目的后,让学生围绕造型和笔墨这个中心,自主完成一幅完整的习作(包括题款)。这样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与客观对象直接对话,感受对象,找到自己表现对象的方法。当然,整个教学过程不是放羊式,基础造型还是重要的,只是每个学生如何运用各种笔墨去造型还是有区别的。这就更需要老师用心、用情,并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驾驭教学的能力。
  莫:写意人物画课程是一个对造型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以低年级学生的基础,他们能够完成您的教学意图么?
  肖:对,为了确保教学的有效性,课堂实施“尝试教学法”的同时,在写生课中采取了“图像跟踪法”。所谓“图像跟踪法”,就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写生过程建立图像档案。例如:四周写意人物课,每个学生的写生过程每天都有图像记录,一周一小结,四周为该课程的总结。如果要了解某个学生的写生中的情况,打开他的图像档案就一目了然,从中容易发现该学生的亮点与不足。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与鼓励学生肯定自己还未意识到的闪光点。在教学中我要求每个学生自己建立图像档案,学会自我总结,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
  肖:前面所说的“尝试教学法”,学生在第一次接触写意人物画的时候,确实会遇到很多困难,作画情绪也会不稳定。所以,老师这时候还要从学生现有的问题和心理上入手,通过挑选一些从古到今的优秀作品给学生分析讲解,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提高认识水平。对于学生习作中的问题,老师有针对性的做一些提示性的示范,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以老师的示范为标准。然后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有目的去学习传统或研究现当代优秀画家的作品,边写生边研究。
  莫:您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速写要求很严,而且是鼓励学生多用毛笔画速写,每天上课的时候还要逐一来检查并分析讲解,您为什么要把速写放在如此高的地位上?
  肖:课外到生活中去多画速写,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写意人物画家,只是课堂那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再者,现在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弱,而速写练习除了训练国画造型能力、训练线条外,还可以训练学生迅速扑捉对象。在画面中既要表现人物的造型,还要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与道具的关系、作品题款的位置等。通过这些要求,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与艺术的表现美的能力。因此,常备不懈地抓速写训练是我在课程里不可缺少的内容。
  莫:在写意人物基础教学里,你除了抓基础造型的同时注意个人亮点发掘。为何还要注重形式构成的训练?
  肖: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都在想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外很多画家的一张肖像就能成为一张创作,而我们很多所谓的创作都像是习作。我想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教学中片面地追求笔墨韵味而忽视了画面形式美。比如在一幅写意人物写生作品中,如何将人物安排在画面的适当位置。题款的长短、位置与形态等,这都需要认真考虑与合理安排的。一幅好的人物作品,需要处理好人物主体与题款、印章等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画面美的构成形式。但却往往会被人忽视。
  莫:你是如何将构成教学融入到基础教学里面的呢?
  肖:在基础教学阶段,当学生的笔墨造型有一定基础,我会根据学生的情况,有意识地利用一些不同的人物、道具,并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与学生探讨画面的形式美。比如说给学生一组照片或者是几件道具,让学生从这里面提出几个元素来组成画面,解决画面的主体与道具位置安排,同时解决画面黑、白、灰节奏和形状的变化与统一等问题。同样的道理,把人跟物、道具等几样要素都理解为不同的几何形进行重组、叠加,让学生理性地把握画面。达到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画面组织能力的目的。这既是基础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作能力的重要步骤。
  莫:跟您聊了这么多,我也很感慨:原来以为老师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但没想到的是要做一個好老师,还要花费大量的课外时间和心血去研究教学。
  肖:前面提到我过去的教学,在很长的时间里也是按照常规教学的方式来进行,但后来随着教学的深入就慢慢发现学生一到创作的时候就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在基础教学中除了要打好笔墨造型基础外还要加强画面形式美感的训练和个人笔墨语言亮点的挖掘。这十多年以来,我通过采用“尝试教学法”和“图像跟踪法”进行教学改革与尝试,并在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使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与创作能力大幅提升,同时初步显示出学生自己的亮点。
  诚然,我的这些教学方法主要是对目前写意人物画基础教学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研究。但要想培养一位好的写意人物画家,除了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基础造型能力、形式构成美感外,还要汲取多方面的营养,包括山水花鸟的技法、书法、文学常识等,在这里我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其他文献
中国人对水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春秋时期孔子以水比德,故君子见大水必细观;战国屈原沧浪之水可濯缨足,为清白出尘之譬喻;东晋会稽山兰亭修禊,有曲水流觞之乐事;至于后世以
期刊
步进电机的最大瞬时启——停速率,常常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文叙述了增加速率达300%的三种简单方法。它可应用于任何类型的步进电机,只需在电机和它的正常驱动电路之间,加一个廉
书写并非描写;绘画并非描绘;写实仅是幻象.rn——乔治斯·布拉克,《笔记本》(1917-1949)[1]rn乔治斯·布拉克在1917年至1949年间所写的《笔记本》(至少对作者来说)多年来已被
期刊
引言弹性铌合金具有无磁性、高温恒弹性、耐蚀性、弹性模量低、弹性极限高和弹性滞后小等优良的综合性能。它们形成了弹性料材的新分支。1965年以来已有些这方面的文献报导
本文报导了一种利用高精密合金箔电阻器为基础的、组件式小型精密恒流源。该产品具有温度系数小、电流稳定度高、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 文章中介绍了产品的参数设计及结构
本文根据我厂引进设备中日本立石电机株式会社(OMRON)的有关产品介绍摘译改写而成,以供研究和制造单位参考之用。现分三种类型介绍。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introd
五年来,中国美协加大力度、持续关注对中青年美术家的发现和培养,并将其视为发展整个美术事业的重心.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指出:“中国美协应当责无旁贷地组织
期刊
当前,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发展的速度是很快的,但我国化学工业过程控制的水平仍然较低,如何尽快改变这一状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周春晖同志和孙优贤同志在此文中
本文介绍了硅橡胶的性能与在电子工业上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了室温硫化透明硅橡胶的新工艺配方。新工艺配方用氧化二丁基锡饱和溶液或者回流液作107硅橡胶的催化剂,从而解决了1
为寻觅好新闻陷于旷久的冥思苦索之中。一日雨骤,阻于家中。忙中挤闲,静下片刻,细细翻读近几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一丝流荧从字里行间闪亮起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