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教学内容与情感相结合的实质是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教育与教学的结合,改进教学方法,培养良好的交际素质。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内容与情感的结合呢?我的探索轨迹是:
一、教学内容与实际的优化组合
结合实际就是以教材为框架,以学生面临的实际为内容,以教室为舞台,使师生进入交际状态。要善于找到内容的结合点。开始时,教学内容都是一些基本句子结构,词汇量少。这时的结合实际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利用课堂;二是冲破课堂。所谓利用课堂就是把全国统编教材化为本班教材。如课本中出现:He is a worker. He works at a factory. 可以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改为:Yang Ming’s father is a teacher. He teaches at a middle school. 或Chen Kai’s mother is a doctor. She works at a hospital. 等等。这样引导学生相互介绍父母的职业和工作单位, 既学会了书本知识又结合了实际,就达到了内容和情感相结合的效果,冲破课堂是指运用所学的语言来表达社会上的事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内容与情感的结合,可以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提出学生熟悉的人和事。例如,教学问路这一内容时,就可以根据实际让学生说出自己家乡的所在。如:Where is your学生的家乡名?又如教学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时,也可以根据实际引导学生这样表达:Zhang Hong goes to school at 7:00 every morning. 或My father goes to work at 8:00 every day.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随着教学的进展,教学内容也日益复杂,表达方法也逐渐丰富,这时联系实际的天地就更广阔了,就应该鼓励学生说真人真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培育课堂与交际氛围的优化组合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即一堂言。学生没有表达自己思想的余地。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英语课应该从一开始就按照人际交往的原则实施教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交际)。英语课堂经过长期实践,已经形成了三种交际形式(1)讲解式(action),这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形式;(2)互动式(interaction),即师生之间展开问答,反馈;(3)协商式(transaction),即要求课堂像生活和公务往来一样,有来有往,平等协商。如何实施上述的课堂形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培养课堂应答开始,逐步提高英语课的交际性。
A.问候
一堂课的开始就像人们见面一样是通过相互问候来建立交际感情的。所以在英语课上,师生见面时,也应适当地即兴地“寒暄”几句,这对安定学生情绪,吸引学生进入英语课堂情境,创造良好的交际气氛有很大好处。正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例如,一般情况下可以问一下:How are you today? 或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或What day is today? 如果是星期一上课则可以问:What did you do on your weekend? 或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on your Sunday? 教师在进行这些问候时态度要真诚,语气要自然,同时注意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应。
B.应答
当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意见时,教师的应答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灵活多样并具有交际表率的作用。例如:学生问教师Do you like Ping-Pong? 开始阶段,教师可以简单地回答Yes, I do. 或No, I don’t. 但随着学生水平的不断提高就不宜再只用Yes或No,你可以告诉学生,Yes, I do. It’s an interesting sport. Most of Chinese like it and 1 think it’s good for your health to play Ping-Pong.
三、打破某些课堂常规
课堂教学自17世纪以来已进行了300多年。打铃上下课,学生起立坐下,教师讲解提问,……许多步骤已习以为常了,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常规是要有的,没有常规就没有秩序,但什么事都不能一成不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课堂上老是一个面孔,师生腻烦了,课堂就失去活力了。所以英语课堂中的某种常规应当打破了。
1.抓中间带两头
“抓两头带中间”是曾经推广过的教育工作方法,教学中也以此为常规。提问、背诵时教师总是先找学习好的,再找中等的,最后找差的。这样做势必造成“两极分化”。在教学中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个常规,要“抓中间带两头”,从大多数出发,先提问中等水平的学生,然后优差生交替,这样就不显露教师的“成见”,有利创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2.学会的站起来,未学会的坐下去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提问时,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就站着,但是有时不会的学生太多,站了一大片,教师就会感到难堪。笔者认为这种常规应当打破:让会的站起来,不会的坐下去,这样能照顾到差生,起到鼓励的作用。
3.站立交谈
现在的英语课堂经常都有“对子练习”(pair work)或小组练习(group work),往常进行这些练习时都是在座位上的,笔者认为可以改变一下这种模式。让学生站起来,走出座位进行“对于”或“小组”活动,这样做有很大的好处。
环环紧扣,环环抓住关键,就能不断找出新的教学方法,收到新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安插成功的导航标。
一、教学内容与实际的优化组合
结合实际就是以教材为框架,以学生面临的实际为内容,以教室为舞台,使师生进入交际状态。要善于找到内容的结合点。开始时,教学内容都是一些基本句子结构,词汇量少。这时的结合实际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利用课堂;二是冲破课堂。所谓利用课堂就是把全国统编教材化为本班教材。如课本中出现:He is a worker. He works at a factory. 可以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改为:Yang Ming’s father is a teacher. He teaches at a middle school. 或Chen Kai’s mother is a doctor. She works at a hospital. 等等。这样引导学生相互介绍父母的职业和工作单位, 既学会了书本知识又结合了实际,就达到了内容和情感相结合的效果,冲破课堂是指运用所学的语言来表达社会上的事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内容与情感的结合,可以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提出学生熟悉的人和事。例如,教学问路这一内容时,就可以根据实际让学生说出自己家乡的所在。如:Where is your学生的家乡名?又如教学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时,也可以根据实际引导学生这样表达:Zhang Hong goes to school at 7:00 every morning. 或My father goes to work at 8:00 every day.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随着教学的进展,教学内容也日益复杂,表达方法也逐渐丰富,这时联系实际的天地就更广阔了,就应该鼓励学生说真人真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培育课堂与交际氛围的优化组合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即一堂言。学生没有表达自己思想的余地。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英语课应该从一开始就按照人际交往的原则实施教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交际)。英语课堂经过长期实践,已经形成了三种交际形式(1)讲解式(action),这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形式;(2)互动式(interaction),即师生之间展开问答,反馈;(3)协商式(transaction),即要求课堂像生活和公务往来一样,有来有往,平等协商。如何实施上述的课堂形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培养课堂应答开始,逐步提高英语课的交际性。
A.问候
一堂课的开始就像人们见面一样是通过相互问候来建立交际感情的。所以在英语课上,师生见面时,也应适当地即兴地“寒暄”几句,这对安定学生情绪,吸引学生进入英语课堂情境,创造良好的交际气氛有很大好处。正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例如,一般情况下可以问一下:How are you today? 或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或What day is today? 如果是星期一上课则可以问:What did you do on your weekend? 或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on your Sunday? 教师在进行这些问候时态度要真诚,语气要自然,同时注意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应。
B.应答
当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意见时,教师的应答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灵活多样并具有交际表率的作用。例如:学生问教师Do you like Ping-Pong? 开始阶段,教师可以简单地回答Yes, I do. 或No, I don’t. 但随着学生水平的不断提高就不宜再只用Yes或No,你可以告诉学生,Yes, I do. It’s an interesting sport. Most of Chinese like it and 1 think it’s good for your health to play Ping-Pong.
三、打破某些课堂常规
课堂教学自17世纪以来已进行了300多年。打铃上下课,学生起立坐下,教师讲解提问,……许多步骤已习以为常了,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常规是要有的,没有常规就没有秩序,但什么事都不能一成不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课堂上老是一个面孔,师生腻烦了,课堂就失去活力了。所以英语课堂中的某种常规应当打破了。
1.抓中间带两头
“抓两头带中间”是曾经推广过的教育工作方法,教学中也以此为常规。提问、背诵时教师总是先找学习好的,再找中等的,最后找差的。这样做势必造成“两极分化”。在教学中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个常规,要“抓中间带两头”,从大多数出发,先提问中等水平的学生,然后优差生交替,这样就不显露教师的“成见”,有利创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2.学会的站起来,未学会的坐下去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提问时,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就站着,但是有时不会的学生太多,站了一大片,教师就会感到难堪。笔者认为这种常规应当打破:让会的站起来,不会的坐下去,这样能照顾到差生,起到鼓励的作用。
3.站立交谈
现在的英语课堂经常都有“对子练习”(pair work)或小组练习(group work),往常进行这些练习时都是在座位上的,笔者认为可以改变一下这种模式。让学生站起来,走出座位进行“对于”或“小组”活动,这样做有很大的好处。
环环紧扣,环环抓住关键,就能不断找出新的教学方法,收到新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安插成功的导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