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战车的历史已超过100年,其间不乏轰动一时的重大创新、发明和设计,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技术的演变,如今又悄然淡出人们的视线当如今装甲作战车辆的设计日趋雷同时,回顾这些早年的设计或许能开阔人们的视野,启迪人们的思维。
早期的装甲输送车
“马克”Ⅸ 研制于一战期间的“马克”Ⅸ型坦克一般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装甲输送车。发明坦克的初衷是为了突破铁丝网和机枪的防御体系,但在坦克投入战场之后,英国军方发现在机枪扫射之下,伴随坦克的步兵进攻速度并没有改善。为此有人设想将步兵连分散到各个坦克中去,但当时没有实现隔舱化的坦克布局,使得车内环境极其恶劣,步兵在50℃的高温和一氧化碳废气的“熏陶”下很快就丧失了行动能力。
很快,英国人在“马克”V型坦克的基础上研制了“马克”Ⅸ型步兵输送车。“马克”Ⅸ采用当时流行的过顶履带设计,发动机前置,变速箱后置,150马力的汽油机能提供7千米/小时的最大速度“马克”IX的内舱宽大(长4米,宽2.5米),接近一辆重型卡车的货箱容积。官方数字称可以搭载50名步兵或者10吨的物资,实际上搭载1个步兵排的30名步兵已经有些拥挤,这种装甲巴士两侧各有2个舱门,不仅不提供座位,士兵们还要小心防备横穿舱内的操纵杆和传动轴除了2挺车载机枪,“马克”Ⅸ型两侧还设置了16个射击孔,以便步兵使用步枪进行射击,这使它更有了一些步兵战车的特征。
虽然设计师竭力通过加装消音器和废气抽除装置来改善这种步兵输送车的内部环境,但没有隔舱的动力系统仍会对步兵的战斗力造成影响。加上“马克”Ⅸ设计完成时正好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因此只草草生产了若干辆用于装甲救护车和两栖车辆试验就戛然而止。这种理念超前的设计就此停顿了十多年,直到英国30年代设计出“布伦”机枪侦察车。
“布伦”机枪车 或称为通用输送车,它是史上产量最大的装甲战斗车辆(如果不考虑“悍马”这类卡车的话),维克斯一阿姆斯特朗等厂家从1934年到1960年总产量超过113万辆
“布伦”机枪车的底盘设计来自于天才设计师卡登和洛伊德20年代推出的一系列轻型坦克,它们都采用一种能使负重轮获得长行程的双轴弹簧悬挂。这种先于克里斯蒂悬挂的简单设计使轻型坦克在那个年代就能跑出48千米/小时的速度,被各国广泛模仿和“山寨”。
“布伦”机枪车的布局并不算超前,驾驶员和车长座位在车辆正前方,85马力的福特汽油机中置,乘员位置在发动机两侧这与当代装甲输送车的前置发动机布局相差很大,倒很类似“悍马”等轻型卡车的设计。但这种布局降低了车体的高度,提高了车辆通行性能。
“布伦”机枪车简单,轻快,便于生产,仅在英国就造出5.7万辆,福特加拿大分厂和美国分厂的产量也都超过2万辆,衍生出机枪运输车、火炮牵引车、火焰喷射器、自行反坦克炮等形形色色的变型。
BA装甲车 上世纪30年代的苏联红军貌似对轮式装甲车情有独钟,在这样一种采用嘎斯50马力发动机、总重不过5吨的轻型轮式侦察车上,搭载了一门T-35重型坦克使用的45毫米主炮和两挺7.62毫米转盘机枪。如此旺盛的火力,大概也只有苏军一家。
更为雷人的是,BA-6和BA-10还可以转换为半履带行走模式,备用的履带就存放在叶子钣上面。
由于发动机功率小,BA系列装甲车的公路速度只有53千米/小时,装甲厚度也在15毫米以下,因此从1942年开始它就很少在东线战场上出现了。
半履带车的兴衰
半履带车的前部转向系统采用常规的轮式车桥,后部则采用履带式结构来承载大部分载荷。采用这种混血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综合二者的优点,既获得履带车的通过能力,同时也获得轮式车辆简单的操控驾驶特性。
与全履带车相比,半履带车辆的转向机构简单,不要求特殊的驾驶技能,一般会开卡车的人都很容易上 手,而全履带车辆的分动驾驶需要专门培训才能掌握。与轮式车辆相比,半履带车的单位压力小,在软泥地、雪地等松软地形下通过性能好很多。
半履带车最早是法国人通过对俄国沙皇私人座驾改造发明而来。这种设计在20世纪20年代被不少拖拉机所采用,美国人也将福特轿车改造成半履带结构以便在雪地行驶,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甚至设计了一款半履带雪地巴士,将前轮换成了雪橇。而雪铁龙公司的一种半履带民用车在30年代还多次参加了北非沙漠和中亚腹地的探险。
上世纪30年代,美国和德国都在考虑如何提高陆军的机动能力,半履带车的性能很快引起了美德等国的关注。美国人参照雪铁龙的设计研制了自己的M-2、M-3半履带车。M-3可以搭载1个步兵班和它的全部武器弹药、补给行李和瓶瓶罐罐,总产量多达41000辆,加上租借给英、俄等盟国的数千辆M-5变型车,总产量可能超过50000辆。
二战期间,半履带车被大量用作装甲输送车、火炮牵引车,自行迫击炮、高炮、战防炮。不过在战后,它又迅速衰落,除了以色列在历次中东战争中大量投入战斗,其它国家大多将其撤装,目前以军库存尚有600辆现役半履带车。
早期的装甲输送车
“马克”Ⅸ 研制于一战期间的“马克”Ⅸ型坦克一般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装甲输送车。发明坦克的初衷是为了突破铁丝网和机枪的防御体系,但在坦克投入战场之后,英国军方发现在机枪扫射之下,伴随坦克的步兵进攻速度并没有改善。为此有人设想将步兵连分散到各个坦克中去,但当时没有实现隔舱化的坦克布局,使得车内环境极其恶劣,步兵在50℃的高温和一氧化碳废气的“熏陶”下很快就丧失了行动能力。
很快,英国人在“马克”V型坦克的基础上研制了“马克”Ⅸ型步兵输送车。“马克”Ⅸ采用当时流行的过顶履带设计,发动机前置,变速箱后置,150马力的汽油机能提供7千米/小时的最大速度“马克”IX的内舱宽大(长4米,宽2.5米),接近一辆重型卡车的货箱容积。官方数字称可以搭载50名步兵或者10吨的物资,实际上搭载1个步兵排的30名步兵已经有些拥挤,这种装甲巴士两侧各有2个舱门,不仅不提供座位,士兵们还要小心防备横穿舱内的操纵杆和传动轴除了2挺车载机枪,“马克”Ⅸ型两侧还设置了16个射击孔,以便步兵使用步枪进行射击,这使它更有了一些步兵战车的特征。
虽然设计师竭力通过加装消音器和废气抽除装置来改善这种步兵输送车的内部环境,但没有隔舱的动力系统仍会对步兵的战斗力造成影响。加上“马克”Ⅸ设计完成时正好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因此只草草生产了若干辆用于装甲救护车和两栖车辆试验就戛然而止。这种理念超前的设计就此停顿了十多年,直到英国30年代设计出“布伦”机枪侦察车。
“布伦”机枪车 或称为通用输送车,它是史上产量最大的装甲战斗车辆(如果不考虑“悍马”这类卡车的话),维克斯一阿姆斯特朗等厂家从1934年到1960年总产量超过113万辆
“布伦”机枪车的底盘设计来自于天才设计师卡登和洛伊德20年代推出的一系列轻型坦克,它们都采用一种能使负重轮获得长行程的双轴弹簧悬挂。这种先于克里斯蒂悬挂的简单设计使轻型坦克在那个年代就能跑出48千米/小时的速度,被各国广泛模仿和“山寨”。
“布伦”机枪车的布局并不算超前,驾驶员和车长座位在车辆正前方,85马力的福特汽油机中置,乘员位置在发动机两侧这与当代装甲输送车的前置发动机布局相差很大,倒很类似“悍马”等轻型卡车的设计。但这种布局降低了车体的高度,提高了车辆通行性能。
“布伦”机枪车简单,轻快,便于生产,仅在英国就造出5.7万辆,福特加拿大分厂和美国分厂的产量也都超过2万辆,衍生出机枪运输车、火炮牵引车、火焰喷射器、自行反坦克炮等形形色色的变型。
BA装甲车 上世纪30年代的苏联红军貌似对轮式装甲车情有独钟,在这样一种采用嘎斯50马力发动机、总重不过5吨的轻型轮式侦察车上,搭载了一门T-35重型坦克使用的45毫米主炮和两挺7.62毫米转盘机枪。如此旺盛的火力,大概也只有苏军一家。
更为雷人的是,BA-6和BA-10还可以转换为半履带行走模式,备用的履带就存放在叶子钣上面。
由于发动机功率小,BA系列装甲车的公路速度只有53千米/小时,装甲厚度也在15毫米以下,因此从1942年开始它就很少在东线战场上出现了。
半履带车的兴衰
半履带车的前部转向系统采用常规的轮式车桥,后部则采用履带式结构来承载大部分载荷。采用这种混血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综合二者的优点,既获得履带车的通过能力,同时也获得轮式车辆简单的操控驾驶特性。
与全履带车相比,半履带车辆的转向机构简单,不要求特殊的驾驶技能,一般会开卡车的人都很容易上 手,而全履带车辆的分动驾驶需要专门培训才能掌握。与轮式车辆相比,半履带车的单位压力小,在软泥地、雪地等松软地形下通过性能好很多。
半履带车最早是法国人通过对俄国沙皇私人座驾改造发明而来。这种设计在20世纪20年代被不少拖拉机所采用,美国人也将福特轿车改造成半履带结构以便在雪地行驶,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甚至设计了一款半履带雪地巴士,将前轮换成了雪橇。而雪铁龙公司的一种半履带民用车在30年代还多次参加了北非沙漠和中亚腹地的探险。
上世纪30年代,美国和德国都在考虑如何提高陆军的机动能力,半履带车的性能很快引起了美德等国的关注。美国人参照雪铁龙的设计研制了自己的M-2、M-3半履带车。M-3可以搭载1个步兵班和它的全部武器弹药、补给行李和瓶瓶罐罐,总产量多达41000辆,加上租借给英、俄等盟国的数千辆M-5变型车,总产量可能超过50000辆。
二战期间,半履带车被大量用作装甲输送车、火炮牵引车,自行迫击炮、高炮、战防炮。不过在战后,它又迅速衰落,除了以色列在历次中东战争中大量投入战斗,其它国家大多将其撤装,目前以军库存尚有600辆现役半履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