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迄今为止,关于雍正帝的继位一直存在争议。而对于这一段历史疑案的说辞大致可归纳为三种:无诏继位、改诏继位及有诏继位。本文通过梳理史料文献,还原从康熙帝之死到雍正帝即位这段时间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对有诏继位、改诏继位以及无诏继位三种历史争议作了辨证,并分析探讨了于此相关问题。
[关键词]胤褆;胤禛;雍正继位;康熙遗诏
中图分类号:K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3-0332-03
引言
中国的帝王讲究受命于天,既然如此,那么皇位的更迭就更讲究合法性与正统性,而对于帝王来说,其帝位的的合法性与正统性莫过于即位是否名正言顺。这一点表现在清初的帝王身上尤为明显。顺治帝、康熙帝以及雍正帝的即位莫不如此。康熙帝死后,雍正帝继位。他动用皇帝和政府的力量,证明自己是正当继位,但效果甚微。雍正七年,他发布《大义觉迷录》一书为自己做出辩解,却使登基一事越描越黑。
数百年来,关于雍正帝的继位真相可谓扑朔迷离,争议不断。归纳起来,学术界关于雍正帝继位大致存在三种观点:即无诏继位说、改诏继位说和有诏继位说。以孟森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持雍正皇帝改诏继位的观点,孟在其《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一文中直称雍正帝是窃取了本应属于皇十四子,这一派的观点包括了无招和改造即位说,自孟先生以来收获了大量的拥趸,早期学界多对此持认同态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冯尔康先生在调阅了一批现存档案后对非法即位的观点产生了质疑,他认为雍正皇帝是有继位诏书的合法继位,此后,该观点渐成主流。而世纪之交的关口,随着台湾一批新档案的发现与解读,雍正帝即位的合法性重新蒙上了阴影。金恒源在《雍正帝篡位说新证》一文中详细对这份新发现的康熙亲笔遗诏做了解读,他认为所谓的康熙遗诏并未体现了康熙帝本人的意愿,而是皇四子在控制了局势之后的伪做。从拟诏大臣隆科多日后的命运来看,也可以窥见雍正皇帝对这段历史的讳莫如深。
早在康熙后期,围绕着皇位继承问题,康熙帝与诸皇子及其支持者们之间,已经形成了错综复杂且矛盾尖锐的政治斗争。康熙四十八年(1709)十一月,太子的支持者——步军统领的托和齐、吏部尚书齐世武等人于多罗安郡王丧事期间,与部分满族官员多次聚集在都统鄂善家宴饮。康熙帝认为这是太子在借此聚会,结交朋党。托和齐先离职,随后被捕,死于狱中,被“锉尸扬灰”,不许收葬。齐世武则被钉在墙上,呼号数日而死,相当残酷。
在这样的政治形势下,康熙帝选中了隆科多作为顾命大臣。隆科多(?-1728),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一等公佟国维的儿子。他的姑姑是康熙的母亲孝康章皇后,姐姐是康熙的孝懿仁皇后,这也就意味着他与康熙是亲上有亲。不仅如此,孝懿仁皇后还曾经抚养过雍正帝,因此他还相当于是雍正帝的舅舅。康熙五十九年(1720),隆科多被擢为理藩院尚书,开始处理外事,但仍管步军统领。理藩院是管理外交事务的衙门,康熙时的外交事务已经不简单了,这个时期是西学东渐的重要时期,总理此衙门才干当不得一般,康熙交给隆科多,同时不放手他对京师防卫的管理,可见康熙对他的欣赏。事实上,康熙注意隆科多很久了,选中隆科多亦是必然的。从康熙二十七年(1688)作一等侍卫到康熙四十四年(1705)被罢掉所有的职务,唯保留一等侍卫上行走,康熙之意即在把隆科多留在身边,以备急需。让其先苦后甜,最后感激零涕,死心塌地为自己效命。正是几十年的观察,最后康熙托孤之命遂交给了隆科多,前此种种只是刻意给隆科多磨难以塑造他。隆科多能大用,康熙非常清楚。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康熙大渐,隆科多被召受顾命。临终前,隆科多一人在侧,从隆科多的仕途发展看,亦非常符合情理。因此,隆科多能口传圣旨,使雍正帝能顺利登基。
隆科多之所以选择拥立雍正帝,他的想法其实并不难理解。首先来说他认为雍正帝的母家薄弱,而他又由于姐姐孝懿仁皇后曾经抚养过雍正帝的关系而相当于是雍正帝的舅舅,再加上他觉得雍正帝在人气上不如皇八子,如果自己拥立他,那么应该必然会得到雍正的感激。[1](p139)
由于隆科多的支持,再加上雍正帝的政治手腕和实力,二者相互配合,终于使雍正帝成功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而在政权交替期间的种种非常手段,不仅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更成为之后的数百年里关于雍正帝即位之谜的滥觞。不过,我们既然已经对雍正帝的即位经过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而康熙遗诏与雍正即位关系极大,且一直迷雾重重,因此要想探讨雍正帝的即位真相,揭开其中的迷雾,首先就有必要对无诏继位说、改诏继位说、有诏继位说三种观点进行一番梳理。
那么接下来也就不难梳理关于雍正帝继位的三种常见说法,即:
1、无诏继位说。
2、改诏继位说。
3、有诏继位说。
一、有诏继位
有诏继位,就是指雍正帝凭康熙帝的遗诏,按照正常程序继位。接下来我们不妨对现存的文献资料逐一进行分析:
(一)满文“康熙遗诏”并未明确指出“皇四子继位”
现存“康熙遗诏”共有五份,分别藏于台湾“中研院”史语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档案馆,其中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和一档各藏两份。
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满文“康熙遗诏”原件残缺,结尾部分(按原格式)是:
我……深肖……大统……承……克………我……继……
……中外……传
……十一月十三日
遗诏中并无“皇四子胤禛继位”的内容。
台湾“中研院”史语所藏满文“康熙遗诏”的结尾是这样的:
……若我能欢喜去了……雍亲王第四阿哥……人……贵重……我……很……像……大就……把……继位……坐说了……此谕旨……将……交付内阁[2]
这份遗诏中同样未提“皇四子胤禛继位”。
兩份满文“康熙遗诏”都恰恰遗失了胤禛继位的重要内容,这便不是巧合了,而是遗诏中并未明确写出“皇四子继位”。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史语所藏满文“康熙遗诏”中对胤禛的称呼为“第四阿哥”,而并非清代皇子书写制度中的“皇四子”。那么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同时还需要解释的是这两份康熙遗诏之间的关系,按理说遗诏应该只有一份,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版本。
[关键词]胤褆;胤禛;雍正继位;康熙遗诏
中图分类号:K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3-0332-03
引言
中国的帝王讲究受命于天,既然如此,那么皇位的更迭就更讲究合法性与正统性,而对于帝王来说,其帝位的的合法性与正统性莫过于即位是否名正言顺。这一点表现在清初的帝王身上尤为明显。顺治帝、康熙帝以及雍正帝的即位莫不如此。康熙帝死后,雍正帝继位。他动用皇帝和政府的力量,证明自己是正当继位,但效果甚微。雍正七年,他发布《大义觉迷录》一书为自己做出辩解,却使登基一事越描越黑。
数百年来,关于雍正帝的继位真相可谓扑朔迷离,争议不断。归纳起来,学术界关于雍正帝继位大致存在三种观点:即无诏继位说、改诏继位说和有诏继位说。以孟森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持雍正皇帝改诏继位的观点,孟在其《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一文中直称雍正帝是窃取了本应属于皇十四子,这一派的观点包括了无招和改造即位说,自孟先生以来收获了大量的拥趸,早期学界多对此持认同态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冯尔康先生在调阅了一批现存档案后对非法即位的观点产生了质疑,他认为雍正皇帝是有继位诏书的合法继位,此后,该观点渐成主流。而世纪之交的关口,随着台湾一批新档案的发现与解读,雍正帝即位的合法性重新蒙上了阴影。金恒源在《雍正帝篡位说新证》一文中详细对这份新发现的康熙亲笔遗诏做了解读,他认为所谓的康熙遗诏并未体现了康熙帝本人的意愿,而是皇四子在控制了局势之后的伪做。从拟诏大臣隆科多日后的命运来看,也可以窥见雍正皇帝对这段历史的讳莫如深。
早在康熙后期,围绕着皇位继承问题,康熙帝与诸皇子及其支持者们之间,已经形成了错综复杂且矛盾尖锐的政治斗争。康熙四十八年(1709)十一月,太子的支持者——步军统领的托和齐、吏部尚书齐世武等人于多罗安郡王丧事期间,与部分满族官员多次聚集在都统鄂善家宴饮。康熙帝认为这是太子在借此聚会,结交朋党。托和齐先离职,随后被捕,死于狱中,被“锉尸扬灰”,不许收葬。齐世武则被钉在墙上,呼号数日而死,相当残酷。
在这样的政治形势下,康熙帝选中了隆科多作为顾命大臣。隆科多(?-1728),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一等公佟国维的儿子。他的姑姑是康熙的母亲孝康章皇后,姐姐是康熙的孝懿仁皇后,这也就意味着他与康熙是亲上有亲。不仅如此,孝懿仁皇后还曾经抚养过雍正帝,因此他还相当于是雍正帝的舅舅。康熙五十九年(1720),隆科多被擢为理藩院尚书,开始处理外事,但仍管步军统领。理藩院是管理外交事务的衙门,康熙时的外交事务已经不简单了,这个时期是西学东渐的重要时期,总理此衙门才干当不得一般,康熙交给隆科多,同时不放手他对京师防卫的管理,可见康熙对他的欣赏。事实上,康熙注意隆科多很久了,选中隆科多亦是必然的。从康熙二十七年(1688)作一等侍卫到康熙四十四年(1705)被罢掉所有的职务,唯保留一等侍卫上行走,康熙之意即在把隆科多留在身边,以备急需。让其先苦后甜,最后感激零涕,死心塌地为自己效命。正是几十年的观察,最后康熙托孤之命遂交给了隆科多,前此种种只是刻意给隆科多磨难以塑造他。隆科多能大用,康熙非常清楚。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康熙大渐,隆科多被召受顾命。临终前,隆科多一人在侧,从隆科多的仕途发展看,亦非常符合情理。因此,隆科多能口传圣旨,使雍正帝能顺利登基。
隆科多之所以选择拥立雍正帝,他的想法其实并不难理解。首先来说他认为雍正帝的母家薄弱,而他又由于姐姐孝懿仁皇后曾经抚养过雍正帝的关系而相当于是雍正帝的舅舅,再加上他觉得雍正帝在人气上不如皇八子,如果自己拥立他,那么应该必然会得到雍正的感激。[1](p139)
由于隆科多的支持,再加上雍正帝的政治手腕和实力,二者相互配合,终于使雍正帝成功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而在政权交替期间的种种非常手段,不仅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更成为之后的数百年里关于雍正帝即位之谜的滥觞。不过,我们既然已经对雍正帝的即位经过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而康熙遗诏与雍正即位关系极大,且一直迷雾重重,因此要想探讨雍正帝的即位真相,揭开其中的迷雾,首先就有必要对无诏继位说、改诏继位说、有诏继位说三种观点进行一番梳理。
那么接下来也就不难梳理关于雍正帝继位的三种常见说法,即:
1、无诏继位说。
2、改诏继位说。
3、有诏继位说。
一、有诏继位
有诏继位,就是指雍正帝凭康熙帝的遗诏,按照正常程序继位。接下来我们不妨对现存的文献资料逐一进行分析:
(一)满文“康熙遗诏”并未明确指出“皇四子继位”
现存“康熙遗诏”共有五份,分别藏于台湾“中研院”史语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档案馆,其中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和一档各藏两份。
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满文“康熙遗诏”原件残缺,结尾部分(按原格式)是:
我……深肖……大统……承……克………我……继……
……中外……传
……十一月十三日
遗诏中并无“皇四子胤禛继位”的内容。
台湾“中研院”史语所藏满文“康熙遗诏”的结尾是这样的:
……若我能欢喜去了……雍亲王第四阿哥……人……贵重……我……很……像……大就……把……继位……坐说了……此谕旨……将……交付内阁[2]
这份遗诏中同样未提“皇四子胤禛继位”。
兩份满文“康熙遗诏”都恰恰遗失了胤禛继位的重要内容,这便不是巧合了,而是遗诏中并未明确写出“皇四子继位”。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史语所藏满文“康熙遗诏”中对胤禛的称呼为“第四阿哥”,而并非清代皇子书写制度中的“皇四子”。那么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同时还需要解释的是这两份康熙遗诏之间的关系,按理说遗诏应该只有一份,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