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有效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_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足于高中地理教育实践,针对新高考背景下培养高中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高考;综合思维
   新高考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综合思维作为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具体是指学生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能用全面性、系统性、动态性的综合视角去认知与理解地理环境。作为一种必备的地理能力,综合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地理思维方式。因此,作为高中地理学科教师,应当积极顺应新高考的改革趋势,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思维的培养与引导,让学生以综合的思维认知地理知识、感悟地理现象。
   一、立足社会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地理是一门与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接触到诸多的地理知识。高中地理教师应当意识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并不是单一体现一个知识点的,其往往会包含、容纳诸多地理内容,需要学生全面、系统而动态地加以分析,以实现更深刻的认知,获得更好的理解。由此出发,作为高中地理学科教师便可以有意识地挖掘生活中的地理资源,以此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
   例如,原油泄露事件。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我从这一事件出发,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原油泄露事件引起的一系列负面影响。首先,水循环是地球中的重要循环之一,其将全世界的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有机聯系起来,纵使人们人为地将全球的海洋划分成四大洋,但是其依据水循环所形成的联系却是不曾中断的,因此,原油泄露事件将会影响到全球海洋。其次,海洋生物众多,沿食物链从海洋生物再到人,海水辐射物质入侵沿岸土地,则又会造成土壤污染……如此一来,通过引导学生从水循环角度出发,从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在调动学生探索兴趣的同时,又将全面思考、系统分析、动态研究的理念很好地贯彻到学生心间。基于生活化的现象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证明。
   二、借助思维导图建构,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全面性、系统性与动态性,这是地理综合思维非常鲜明的三个特征,在形成与发展地理综合思维的过程中势必将涉及不同知识间的交叉与融合。而若是引导学生机械化地加以梳理,实际效果不甚理想,对此,借助思维导图框架清晰、层次分明,同时兼具极强趣味性的特点,便不失为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有效手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思维导图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地理综合思维的巧妙引导式教育。
   例如,在“影响气温的因素”这节知识的复习中,我便鼓励学生依据思维导图尝试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与整理。首先,学生将“影响气温的因素”作为关键词写下来,接着又由此展开延伸与思考,列举出了“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海陆分布”“洋流”五个元素,将这些作为思维导图的第一级分支而存在;接下来,再进行进一步的延伸,即对各个分支再进行细化与拓展……在认真绘制的过程中,学生得以从系统、整体、动态的视角对“影响气温的因素”进行梳理与归纳。当知识间的联系有机呈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的复习效果良好,且地理综合思维也得以更好的培养。
   三、开展多项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所学的知识不能仅仅局限在教材、停留在考试中,这种理论性的学习显然是质量较低的,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引导学生参与多项活动,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引领学生运用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与使用,并更好地辅助社会实际问题的展开。从这一层意义来讲,开展多项实践活动也不失为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例如,某次我便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对所在的城市进行综合实践调查,分析赖以生存的城市形成的主导区域优势是农业、工业,还是交通。这一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学生联系以往所学的众多地理知识,在对其加以认真思索与分析的基础上,还要融合进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发展特色。可以说,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所熟悉、所生活的城市有更加深刻认知与了解的同时,也能依据所学的地理知识,以综合思维去思考、去探索、去分析。这也是锻炼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有力体现。
   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立足教育实践,积极探索与分析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到自身的实际教学之中。相信,在科学教育方法的引导下,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将得到有效的提升,其核心素养也能循序渐进地得到发展,在应对高中地理新高考时也能更加灵活而自如。
   参考文献:
   [1]熊朝红.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12):30-31.
   [2]夏宏华,刘建平.刍议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素养的培养[J].地理教学,2017(13):18-21.
   注:本文系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课题“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地理常态课大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MJYKT2019-2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中阶段,生物学科目具有一定抽象性,其中部分知识,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影响了教学效率。对此,高中生物学教师必须寻找有效的方式,将生物学知识具象化,便于学生理解。事实上,将劳动教育与高中生物学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参加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其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从而产生深刻的印象。所以,高中生物学教师可以将劳动教育渗透进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享受劳动喜悦的同时学会更多知识。主要从劳动教育入手,
摘 要:新的课程改革使议题式教学成为实施活动型课程的重要抓手,也成为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情境作为议题教学的载体,在议题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从学习兴趣、核心素养、必备知识、思维品质、价值导向等方面阐述优化情境创设的策略。   关键词:优化情境;策略;议题教学   议题式教学对作为实施活动型课程的重要抓手,对推动新课程的实施意义重大。而情境作为承载问题或任务的载体,其是否优化对议题教
文章主要通过一些典型例题讲解了无限项之和的极限求法,包括:利用夹逼准则求之;先求和,再求极限;利用定积分的定义n求之;用裂项相消法(部分分式法)求之等。
摘 要:阅读和表达一直是我国高中语文的主要教学知识点,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都会以提高学生阅读以及表达能力来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水平。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对现阶段大部分高中语文的教学课堂都有着不小的意义,在很多语文教学课堂中都有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总结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当发现其潜在的益处,高效地利用该方式来辅助教学。   关键词:思辨性;阅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随着教育改革的创新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在教学中也有着重要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语文教师的重视,在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无形地渗透教育教学中。在此,以初中语文为教学载体谈谈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渗透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每个学科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语文学科作为我国的母语學科对学生的成长
摘 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不仅能反映内心的情感和现实生活,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新课改教育理念提出之后,不仅要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听懂音乐,还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因此,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人生价值观。在此,针对初中音乐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传统文化   社会经
在目前的学习大环境下,如何做到混合式学习方式在整本书阅读中的运用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以这本小说为典型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找出推进混合
摘 要:安全教育,人人有责。小学生对社会危险因素的意识比较低,因此小学生的生命与安全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小学生生命与安全教育工作的成效如何,关系着孩子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关系着万千家庭的和谐与幸福。主要针对生命与安全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儿童安全教育的重视。   关键词:生命与安全教育;小学课堂教学;渗透策略   对于学校而言,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是
高中阶段是学生品德形成和人格完善的关键期,思政课面临如何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等多重挑战.依据教学实际探究微信公众号在高中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进
摘 要: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越来越重视德育的渗透,通过在教育中融入德育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能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但在实际教育中,很多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渗透德育的经验和工作意识,从而使德育工作无法落实。针对初中主题班会活动进行分析,就如何融入德育知识,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创意主题;班会;初中生德育   在现代教育中,德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