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为培养目标,实验室在这一任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室管理是目前学校管理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分析目前实验室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实验室为教学发挥更高效的作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管理
中职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学生实训技能的提高是分不开的。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增加实验实训课程,完善实验室的管理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重要性
从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来看,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各职业学校目前改革的重点也是实验实训工作的加强。以技能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教学上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其最终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实验室在担负这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积极探索试验室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职能,创建规范化的实验室,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前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职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与学生数量,教学需求比例严重失衡。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纷纷暴露出来,并影响了正常的实训教学。实验室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如:实验技术队伍薄弱,实验教师学历偏低,且职称结构不合理,以初级、中级为主,高级职称少;实验室规模偏小;由于实验室按学科分割,出现实验规模小而全,大部分设备陈旧,更新率不高;实验项目陈旧不变,缺乏创新,学生兴趣不大,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实验教学经费比较紧张等。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实验室的发展将会影响到整个教学的正常进行。如何进行改革和建设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解决的途径
中职学校采用理论教育、实验实习、岗位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其目标是以培养各行业熟练劳动者和社会需要的各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实验室的建设不仅包括硬件建设还包括软件建设。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实验室硬件、软件共同发展,提高实验室的综合水平。
1. 各级领导加强重视
职业学校的教学应趋向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力求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根据自身特点打造侧重于技能培训的教学管理模式。因此学校实验室并不仅仅是完成理论验证,更多的是体现在学生技能训练方面,所以不能仅把实验室当成普通教辅类,而要充分加强重视。只有重视了,才能把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搞上去。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拓展 ,实验技术人员是教学、科研、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各级领导要充分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 ,发挥实验技术人员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地位 ,激励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
2. 改变实验指导教师师资结构
实验教师应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动手能力的复合型教师。加强现有实验指导的培训,改善队伍结构,对不适合从事实验教学的人员要及时调出队伍。另抽调教学队伍中科研水平强的教师充实到实验室教师队伍中去,并从企业、科研单位引进实践水平高的人员。以人为本,调动实验室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对实验教师的地位和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在实验室工作的教师也有足够的学习和晋升机会。
3.实行科学化管理
(1)合理配置
建立实验实训管理中心,有利于实验设备的统一调配,有利于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明晰各岗位的职责。整改实验室的设置,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流程化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强化制度建设,实现科学管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整体服务质量。把实验室办成既是实验室,又是实训室,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学生“练武”的场所。
(2)共享实验室
实验室需要有专业性 ,但不是自我封闭的独立性。因此 ,必须建立一种新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和通用平台 ,强调管理的服务功能和管理责任到人 ,使实验室有效共享。在为学校内各专业教学科研有效开放的同时 ,还要积极创造实验条件为企业和社会开放。
综上所述,相信在不断进行科学合理化改革后,中职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一定会上个新台阶。我们要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更加努力做好实验室工作,以实验室为起点,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职业学校的职能。
参考文献:
[1]贺歆.职业院校实验室管理之我见[J].西北职教,2007,(9):21.
[2]唐远苏《由企业看职业院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3]王承明,陶飞,刘福恒.网络实训实验室建设的研究[J].中国教育网络,2007(7).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管理
中职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学生实训技能的提高是分不开的。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增加实验实训课程,完善实验室的管理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重要性
从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来看,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各职业学校目前改革的重点也是实验实训工作的加强。以技能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教学上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其最终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实验室在担负这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积极探索试验室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职能,创建规范化的实验室,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前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职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与学生数量,教学需求比例严重失衡。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纷纷暴露出来,并影响了正常的实训教学。实验室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如:实验技术队伍薄弱,实验教师学历偏低,且职称结构不合理,以初级、中级为主,高级职称少;实验室规模偏小;由于实验室按学科分割,出现实验规模小而全,大部分设备陈旧,更新率不高;实验项目陈旧不变,缺乏创新,学生兴趣不大,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实验教学经费比较紧张等。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实验室的发展将会影响到整个教学的正常进行。如何进行改革和建设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解决的途径
中职学校采用理论教育、实验实习、岗位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其目标是以培养各行业熟练劳动者和社会需要的各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实验室的建设不仅包括硬件建设还包括软件建设。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实验室硬件、软件共同发展,提高实验室的综合水平。
1. 各级领导加强重视
职业学校的教学应趋向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力求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根据自身特点打造侧重于技能培训的教学管理模式。因此学校实验室并不仅仅是完成理论验证,更多的是体现在学生技能训练方面,所以不能仅把实验室当成普通教辅类,而要充分加强重视。只有重视了,才能把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搞上去。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拓展 ,实验技术人员是教学、科研、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各级领导要充分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 ,发挥实验技术人员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地位 ,激励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
2. 改变实验指导教师师资结构
实验教师应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动手能力的复合型教师。加强现有实验指导的培训,改善队伍结构,对不适合从事实验教学的人员要及时调出队伍。另抽调教学队伍中科研水平强的教师充实到实验室教师队伍中去,并从企业、科研单位引进实践水平高的人员。以人为本,调动实验室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对实验教师的地位和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在实验室工作的教师也有足够的学习和晋升机会。
3.实行科学化管理
(1)合理配置
建立实验实训管理中心,有利于实验设备的统一调配,有利于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明晰各岗位的职责。整改实验室的设置,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流程化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强化制度建设,实现科学管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整体服务质量。把实验室办成既是实验室,又是实训室,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学生“练武”的场所。
(2)共享实验室
实验室需要有专业性 ,但不是自我封闭的独立性。因此 ,必须建立一种新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和通用平台 ,强调管理的服务功能和管理责任到人 ,使实验室有效共享。在为学校内各专业教学科研有效开放的同时 ,还要积极创造实验条件为企业和社会开放。
综上所述,相信在不断进行科学合理化改革后,中职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一定会上个新台阶。我们要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更加努力做好实验室工作,以实验室为起点,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职业学校的职能。
参考文献:
[1]贺歆.职业院校实验室管理之我见[J].西北职教,2007,(9):21.
[2]唐远苏《由企业看职业院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3]王承明,陶飞,刘福恒.网络实训实验室建设的研究[J].中国教育网络,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