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家越来越重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加大财政投入,通过免学费以及提供国家助学金等举措,吸引社会适龄青少年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中职在校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作为未来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中职生的法律素质状况意义重大。然而当前中职学校法律教育仍显不足,中职生法律素质普遍不高,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及法律应用能力与我国法制建设的具体要求都相差较远。再者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呈上升的趋势,犯罪低龄化日趋突出,也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适时对中职生进行法制教育就显得刻不容缓,且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中职生;法律意识;培养
中职学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大量合格的初中级人才的重任。职业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新一代建设者,而法律意识的培育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中职生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其法律意识的培养,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不仅可以造就一代守法公民,而且可以进—步推动我国民主法制化的历史进程。
一、当前中职生法律意识现状
总体而言,现阶段中职生的法律意识现状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步入大众教育时代,中职学校陆陆续续扩大招生,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下降。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原因以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的一些不良因素影响,法律素养较差,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且学生违法犯罪有逐年递增的趋势。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职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较易走上人生的歧途。中职生的年龄多集中在16岁~18岁,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成长阶段,该年龄段具有模仿性强、好奇心强、易表现自己和冲动的特点,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差、自控力弱、行为不稳,、沉迷网络游戏、模仿力强、从而使自己跨入问题少年的行列,易误入歧途。
2、中职学生缺乏对法律的信任感和依赖感,普法教育薄弱。很多中职学校没有形成法制教育的环境,同时也缺乏进行法制教育必备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及开展法制宣传所需的设施。目前各学校的法制教育还停留在法律知识方面的灌输。学生更多的是消极守法,这就很难让学生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去遵守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都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公共课的学习。职业学校虽然开设了《职业道德与法律》课,而这门课也只是作为一门考查课,考试形式由任课老师自己决定,一般是根据平时的课堂表现及作业情况给成绩,即使考试也是开卷考试或者写篇短文就可以了,所以学生往往存在应付了事的心理,法律意识比较淡漠,甚至有一些模糊乃至错误的思想认识。
3、社会法治环境差严重影响着校园里的中职学生。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学生受社会不良影响很大,个别学生与校外闲散人员相互勾结,打架斗殴,抽烟喝酒,赌博讹诈,沉溺网络游戏,严重地败坏了校园风气。
4、不良的家庭环境、不当的教育方法等因素对中职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夫妻关系不和谐、父母双亡或单亲、离异、父母行为不端、教育缺失、溺爱型或粗暴型的教育方式,都会使孩子的心理产生畸变,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中职生加强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1、培养中职生的法律意识是职校生健康成长和将来适应法治社会的需要。职校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社会生活的很多看法还不成熟。职校生只有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学会从法的角度去认识社会和体验人生,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使之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
2、培养中职生的法律意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法制为基础构造的市场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职校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法律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失衡,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更需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其法律素质,,促进其全面成才。中职生只有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才能自觉地遵守法律,自动有效地运用法律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才能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建设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3、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是中职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基本技能,基本技能是以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前提的,而综合素养最重要的就是遵纪守法。法制教育本身及其产生的结果对人的素质的其他方面,如价值观、道德素质、思维方式、精神状态等各方面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时时处处规制公民的行为。法制教育能帮助中职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中职生虽然能快速接受新事物,但容易感情用事,法制教育可以培养他们具有健康的思维方式,在遇事处事时能经常从法律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逐步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
三、中职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方法
1、规范法制教学。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当中,使法制教育在课时分配、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把“软任务”变成“硬任务”。同时,要加快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设立具有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法律知识列入学生考试范畴。
2、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如播放法制教育电视片、电影;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模拟法庭;开办法制宣传园地;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请政法干警讲法制课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有关法律,引导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教育青少年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
3、重视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在人生初期可起到“开天辟地”的导向作用。家庭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另一重要场所,对学生的最终成才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现在,由于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少数家长从溺爱发展到纵容,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其不利,同时又与学校的素质教育相抵触。因此,家长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帮助子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其以积极的心态和极强的法律观念迎接人生的挑战。
4、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净化社会环境,防止暴力、色情、赌博、恐怖等内容的音像制品和书刊毒害中职生。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和司法机关等部门要齐抓共管,积极主动地开展系统有序的法制宣传教育,相应加大对社会环境的整顿和治理力度,把社会大环境真正建成牢不可破的法制教育阵地。 四、结束语
21世纪是法制化的时代,整个世界的运转都要靠法律规范。早在1986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依法办事。中职生作为未来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他们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民族法律素质的重大举措,更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加强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孙晓楼. 法律教育[M].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1997.
[2]闫弘宇,杨海燕.论青少年法律素质的培养[J].教育纵横,2006(12)
[3]王汉林.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2002.
关键词:中职生;法律意识;培养
中职学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大量合格的初中级人才的重任。职业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新一代建设者,而法律意识的培育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中职生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其法律意识的培养,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不仅可以造就一代守法公民,而且可以进—步推动我国民主法制化的历史进程。
一、当前中职生法律意识现状
总体而言,现阶段中职生的法律意识现状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步入大众教育时代,中职学校陆陆续续扩大招生,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下降。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原因以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的一些不良因素影响,法律素养较差,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且学生违法犯罪有逐年递增的趋势。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职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较易走上人生的歧途。中职生的年龄多集中在16岁~18岁,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成长阶段,该年龄段具有模仿性强、好奇心强、易表现自己和冲动的特点,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差、自控力弱、行为不稳,、沉迷网络游戏、模仿力强、从而使自己跨入问题少年的行列,易误入歧途。
2、中职学生缺乏对法律的信任感和依赖感,普法教育薄弱。很多中职学校没有形成法制教育的环境,同时也缺乏进行法制教育必备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及开展法制宣传所需的设施。目前各学校的法制教育还停留在法律知识方面的灌输。学生更多的是消极守法,这就很难让学生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去遵守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都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公共课的学习。职业学校虽然开设了《职业道德与法律》课,而这门课也只是作为一门考查课,考试形式由任课老师自己决定,一般是根据平时的课堂表现及作业情况给成绩,即使考试也是开卷考试或者写篇短文就可以了,所以学生往往存在应付了事的心理,法律意识比较淡漠,甚至有一些模糊乃至错误的思想认识。
3、社会法治环境差严重影响着校园里的中职学生。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学生受社会不良影响很大,个别学生与校外闲散人员相互勾结,打架斗殴,抽烟喝酒,赌博讹诈,沉溺网络游戏,严重地败坏了校园风气。
4、不良的家庭环境、不当的教育方法等因素对中职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夫妻关系不和谐、父母双亡或单亲、离异、父母行为不端、教育缺失、溺爱型或粗暴型的教育方式,都会使孩子的心理产生畸变,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中职生加强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1、培养中职生的法律意识是职校生健康成长和将来适应法治社会的需要。职校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社会生活的很多看法还不成熟。职校生只有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学会从法的角度去认识社会和体验人生,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使之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
2、培养中职生的法律意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法制为基础构造的市场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职校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法律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失衡,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更需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其法律素质,,促进其全面成才。中职生只有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才能自觉地遵守法律,自动有效地运用法律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才能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建设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3、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是中职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基本技能,基本技能是以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前提的,而综合素养最重要的就是遵纪守法。法制教育本身及其产生的结果对人的素质的其他方面,如价值观、道德素质、思维方式、精神状态等各方面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时时处处规制公民的行为。法制教育能帮助中职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中职生虽然能快速接受新事物,但容易感情用事,法制教育可以培养他们具有健康的思维方式,在遇事处事时能经常从法律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逐步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
三、中职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方法
1、规范法制教学。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当中,使法制教育在课时分配、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把“软任务”变成“硬任务”。同时,要加快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设立具有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法律知识列入学生考试范畴。
2、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如播放法制教育电视片、电影;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模拟法庭;开办法制宣传园地;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请政法干警讲法制课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有关法律,引导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教育青少年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
3、重视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在人生初期可起到“开天辟地”的导向作用。家庭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另一重要场所,对学生的最终成才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现在,由于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少数家长从溺爱发展到纵容,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其不利,同时又与学校的素质教育相抵触。因此,家长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帮助子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其以积极的心态和极强的法律观念迎接人生的挑战。
4、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净化社会环境,防止暴力、色情、赌博、恐怖等内容的音像制品和书刊毒害中职生。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和司法机关等部门要齐抓共管,积极主动地开展系统有序的法制宣传教育,相应加大对社会环境的整顿和治理力度,把社会大环境真正建成牢不可破的法制教育阵地。 四、结束语
21世纪是法制化的时代,整个世界的运转都要靠法律规范。早在1986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依法办事。中职生作为未来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他们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民族法律素质的重大举措,更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加强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孙晓楼. 法律教育[M].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1997.
[2]闫弘宇,杨海燕.论青少年法律素质的培养[J].教育纵横,2006(12)
[3]王汉林.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