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体备课和个体备课哪个重要?这个问题本不是个问题,当然是个体备课重要。但是现在却成了个大问题。几乎所有的学校在大会小会上都拼命强调集体备课的重要性,有些学校甚至采用查岗的办法来督促所谓的集体备课。更有甚者,喧嚣的中小学教育地界上,开始上演一出新的闹剧——集体备课展示。就是把原本应该在办公室里进行的一种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的教学研究的日常工作,搬到阶梯教室或者礼堂里的舞台上,演给领导、教研员和教师看。据说这样的演出一是能评出优秀的集体备课单位,二是能推广集体备课经验,促进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于是乎,教研组搞,学校搞,区里搞,市里搞,闹腾得热火朝天。这简直是瞎折腾,胡闹腾,真可谓乱象纷陈。目前还没有听说省里组织搞什么集体备课展示活动,国家也还没有搞。是不是在不久的将来省里也搞一搞,评出一个先进备课组,然后由教育部牵头,搞一个全国性集体备课展示,评出十佳,发给奖证,挂上奖章,以做示范呢?目前还不得而知。
推想起来,集体备课的推广者们有一个认知的前提: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其实这个命题只说对了一半。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时候集体和团队的力量确实大于个体的力量,比如篮球这样的团队性体育运动,即使有乔丹这样的运动天才,也不可能独自一人对付对方整个球队。有人把这个道理推向极端,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就大谬不然了。从处理动物皮毛的角度看,十个诸葛亮也干不过一个臭皮匠,无需三个臭皮匠来匹配。但从运筹帷幄之内,决胜千里之外的角度来看,别说“三个臭皮匠”,就是古往今来多少“臭皮匠”或者其他什么“匠”加在一块,也无法赶得上诸葛亮,就像无论多少个庸人的拼凑也无法在爱因斯坦的领域里赶上爱因斯坦一样。这就说明像教育这样的脑力劳动有其特殊性,它不是拔河,更不是打群架,人多力量大。备课是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是做学问,做学问需要的是青灯黄卷的苦读,是探幽发微的苦思,是教师智慧和敬业精神的产物,是教师和学生心灵碰撞的产物,是教师和教材内容神交的产物。虽然免不了“疑义相与析”,但更多的应该是独立思考的产物,是教师个性张扬的结果。
这种闹腾的导向是可怕的,它把科学严谨的教学研究搞成了演戏,把原本艰辛异常的独立思考变成了轻飘飘的走马观花,把原本无欲无求的学术愉悦变成了喧闹的感官刺激,把集体的智慧结晶变成了少数人的名利场。这样的导向只能带来以下恶果。
集体备课是对聪明而勤奋的老师的无偿盘剥。现代社会,强调知识产权。那些聪明而又勤奋的老师,努力探索,精思傅会,想出教学的金点子来,那是人家的心血,人家的学术成果,理所当然应该是人家知识产权范围内的东西。人家高风亮节,自愿奉献,那是另外一回事。除此之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要求人家无偿提供出来,供其他人白白使用,不能以提倡奉献精神、要求资源共享的歪理来肆意侵占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
集体备课容易形成学术权威的学术霸权。任何集体,都有话语权的问题。在备课组内,年长者有之,位尊者有之,有学术影响者有之,性格占强者有之。我们经常见到的就是,年轻的要听年长的,位低要听位尊的,无名的要听有名的。有些备课组里边有个把副校长、教务主任之类的“大人物”,而备课组其他成员又特别胆小怕事或者特别“尊重领导”,这个组的集体备课就很容易成为“领导颂”或者是一言堂;而这个组如果有相当级别的名师或者特级教师之类人,而这些个名师特级又特别好为人师的话,这个组的集体备课也往往成了对名师特级想法的解读。久而久之,年轻人、位卑者、无名者就被挤得没了影。所以集体备课又是泯灭教师个性的利器。
集体备课是懒汉的温床。由于上述原因,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很容易形成“天塌下来有长子顶着”的主动偷懒的懒汉思想,或者形成“即使说了也没用,不如不说的好。”这样的被扼杀后的被动偷懒的懒汉思想。我们经常在那样的所谓集体备课展示场面上看到,一个备课组,正襟危坐,有的人滔滔不绝,大有一副真理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架势;另一些人点头如鸡啄米,一种心悦诚服虚心接受教育的姿态。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自己思想,没有自己见解的老师,能够真正成为好的教师。就语文学科而言,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出了很多名师,比如于猗、钱梦龙、魏书生、洪镇涛等等,试问他们哪一位是由集体备课取得的优秀成果?语文教育界数百位特级教师,试问有几位是集体备课的产物?每一位名师,每一位特级都是自己人格的产物,都是自己思想的产物,都是自己毅力的产物。没有哪位名师特级是靠学别人学来的,相反他们的成就都来自于对自己人格思想的坚持。今天出了魏书生,就跑到辽宁学魏书生,明天出了于猗、钱梦龙,就跑到上海学于猗、钱梦龙,后天出了洪镇涛,就跑到武汉学洪镇涛,什么都学了,就是没你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你肯定什么都成不了。当然,我并不否认相互学习和切磋,但是相互学习和切磋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的基础之上的。把集体备课推向极端,搞成运动,就是违背规律的胡搞。
集体备课是对学生利益的漠视。班级的情况不同,学生的实际不同,他们的性别、个性、家庭背景、身体状况、精神状况、学习心态等可能对当天的课堂教学产生影响,这是集体备课备不了的东西。很简单的道理,每位教师对自己学生的直观了解是任何外人都无法体会的。也许有人会说,我集体备课也备学生啊。但是这种所谓的“备学生”实际上仍然寻求的是对某类学生的共性化解决而不是寻求对不同情况学生的个性化解决,所以打着集体备课备学生的旗号也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个体备课当然也需要咨询他人,但那是虚心求教。个体备课当然也需要讨论,但那是随时随地的行动研究,是随时随地的平等切磋,无需什么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的折腾。
有人也许要问,你反对集体备课,是不是反对无私奉献?是不是反对团队精神?是不是反对集体主义?当然不是。无私奉献是高尚的行为,谁愿意奉献自己的成果,欢迎之至,但对于奉献的东西,我们仍然只能采用“拿来主义”手法,占有、挑选、使用;团队既然存在,团队精神就不可或缺,但这种精神只应该是一种共同理想下的努力,一种和而不同的思想交锋,不是什么认识上的大一统,思想上的大统一,方法上的大一致。集体主义当然好,但是并不是集体备课了就是集体主义,不集体备课就不是集体主义。在一个集体内,理想一致,努力的方向一致,团结、和睦,就是集体主义。至于一节课该怎么上,那是每一个老师自己的事。
其实说到底,集体备课被推到无限崇高、无所不能的地步,幕后黑手就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办学思想。为了使自己的学校或者年级在高考中尽可能地取得面积大一点的高分,为了分数利益最大化,就要把他们认为的先进办法在更大范围里推广。其实这也只是一种白日梦行为。每个教师的个性、人格、思想、学识、能力不一样,同样的手法不会得到同样的结果。有的老师往讲台一站,那气场就已经布满整个教室,学生的眼里就开始闪出火花;有的老师人还未进教室,学生就已经开始在心里念叨,真高兴,今儿个又有某老师的课;有的老师的课一结束,学生就开始议论,上他的课真是一种享受。可有的老师未上课时学生就皱着眉头嘀咕,怎么又是他的课;有的老师上课中间,学生大片睡倒,喊起来双眼发红,口水直流;有的老师一下课,学生就松一口气,总算是下课了。这些东西,是集体备课备得了的吗?奉劝那些把所谓集体备课奉为圭臬的人,把你的精力用到怎么样养成教师崇高人格的方向上去,用到怎么样提高老师独立思考能力的方向上去,用到怎么样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的方向上去。不要置身于检查教案、检查备课笔记、检查集体备课出勤的形式主义怪圈里爬不出来。
笔者身份卑微,见识浅陋。我不知道第一个吃这种螃蟹的人是哪一个聪明的人士,但从这种做法被推广得热闹非凡的结果来看,管理部门和学校大概以为这就是教学研究的制胜法宝了。以愚之见,集体备课强暴了教师的学术自由和学术个性,不要再搞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所谓集体备课了,更不要搞这种运动式的浮躁的所谓集体备课展示,鼓励老师们多读点书,多独立思考,才是搞好教育的正理。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推想起来,集体备课的推广者们有一个认知的前提: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其实这个命题只说对了一半。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时候集体和团队的力量确实大于个体的力量,比如篮球这样的团队性体育运动,即使有乔丹这样的运动天才,也不可能独自一人对付对方整个球队。有人把这个道理推向极端,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就大谬不然了。从处理动物皮毛的角度看,十个诸葛亮也干不过一个臭皮匠,无需三个臭皮匠来匹配。但从运筹帷幄之内,决胜千里之外的角度来看,别说“三个臭皮匠”,就是古往今来多少“臭皮匠”或者其他什么“匠”加在一块,也无法赶得上诸葛亮,就像无论多少个庸人的拼凑也无法在爱因斯坦的领域里赶上爱因斯坦一样。这就说明像教育这样的脑力劳动有其特殊性,它不是拔河,更不是打群架,人多力量大。备课是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是做学问,做学问需要的是青灯黄卷的苦读,是探幽发微的苦思,是教师智慧和敬业精神的产物,是教师和学生心灵碰撞的产物,是教师和教材内容神交的产物。虽然免不了“疑义相与析”,但更多的应该是独立思考的产物,是教师个性张扬的结果。
这种闹腾的导向是可怕的,它把科学严谨的教学研究搞成了演戏,把原本艰辛异常的独立思考变成了轻飘飘的走马观花,把原本无欲无求的学术愉悦变成了喧闹的感官刺激,把集体的智慧结晶变成了少数人的名利场。这样的导向只能带来以下恶果。
集体备课是对聪明而勤奋的老师的无偿盘剥。现代社会,强调知识产权。那些聪明而又勤奋的老师,努力探索,精思傅会,想出教学的金点子来,那是人家的心血,人家的学术成果,理所当然应该是人家知识产权范围内的东西。人家高风亮节,自愿奉献,那是另外一回事。除此之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要求人家无偿提供出来,供其他人白白使用,不能以提倡奉献精神、要求资源共享的歪理来肆意侵占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
集体备课容易形成学术权威的学术霸权。任何集体,都有话语权的问题。在备课组内,年长者有之,位尊者有之,有学术影响者有之,性格占强者有之。我们经常见到的就是,年轻的要听年长的,位低要听位尊的,无名的要听有名的。有些备课组里边有个把副校长、教务主任之类的“大人物”,而备课组其他成员又特别胆小怕事或者特别“尊重领导”,这个组的集体备课就很容易成为“领导颂”或者是一言堂;而这个组如果有相当级别的名师或者特级教师之类人,而这些个名师特级又特别好为人师的话,这个组的集体备课也往往成了对名师特级想法的解读。久而久之,年轻人、位卑者、无名者就被挤得没了影。所以集体备课又是泯灭教师个性的利器。
集体备课是懒汉的温床。由于上述原因,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很容易形成“天塌下来有长子顶着”的主动偷懒的懒汉思想,或者形成“即使说了也没用,不如不说的好。”这样的被扼杀后的被动偷懒的懒汉思想。我们经常在那样的所谓集体备课展示场面上看到,一个备课组,正襟危坐,有的人滔滔不绝,大有一副真理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架势;另一些人点头如鸡啄米,一种心悦诚服虚心接受教育的姿态。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自己思想,没有自己见解的老师,能够真正成为好的教师。就语文学科而言,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出了很多名师,比如于猗、钱梦龙、魏书生、洪镇涛等等,试问他们哪一位是由集体备课取得的优秀成果?语文教育界数百位特级教师,试问有几位是集体备课的产物?每一位名师,每一位特级都是自己人格的产物,都是自己思想的产物,都是自己毅力的产物。没有哪位名师特级是靠学别人学来的,相反他们的成就都来自于对自己人格思想的坚持。今天出了魏书生,就跑到辽宁学魏书生,明天出了于猗、钱梦龙,就跑到上海学于猗、钱梦龙,后天出了洪镇涛,就跑到武汉学洪镇涛,什么都学了,就是没你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你肯定什么都成不了。当然,我并不否认相互学习和切磋,但是相互学习和切磋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的基础之上的。把集体备课推向极端,搞成运动,就是违背规律的胡搞。
集体备课是对学生利益的漠视。班级的情况不同,学生的实际不同,他们的性别、个性、家庭背景、身体状况、精神状况、学习心态等可能对当天的课堂教学产生影响,这是集体备课备不了的东西。很简单的道理,每位教师对自己学生的直观了解是任何外人都无法体会的。也许有人会说,我集体备课也备学生啊。但是这种所谓的“备学生”实际上仍然寻求的是对某类学生的共性化解决而不是寻求对不同情况学生的个性化解决,所以打着集体备课备学生的旗号也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个体备课当然也需要咨询他人,但那是虚心求教。个体备课当然也需要讨论,但那是随时随地的行动研究,是随时随地的平等切磋,无需什么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的折腾。
有人也许要问,你反对集体备课,是不是反对无私奉献?是不是反对团队精神?是不是反对集体主义?当然不是。无私奉献是高尚的行为,谁愿意奉献自己的成果,欢迎之至,但对于奉献的东西,我们仍然只能采用“拿来主义”手法,占有、挑选、使用;团队既然存在,团队精神就不可或缺,但这种精神只应该是一种共同理想下的努力,一种和而不同的思想交锋,不是什么认识上的大一统,思想上的大统一,方法上的大一致。集体主义当然好,但是并不是集体备课了就是集体主义,不集体备课就不是集体主义。在一个集体内,理想一致,努力的方向一致,团结、和睦,就是集体主义。至于一节课该怎么上,那是每一个老师自己的事。
其实说到底,集体备课被推到无限崇高、无所不能的地步,幕后黑手就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办学思想。为了使自己的学校或者年级在高考中尽可能地取得面积大一点的高分,为了分数利益最大化,就要把他们认为的先进办法在更大范围里推广。其实这也只是一种白日梦行为。每个教师的个性、人格、思想、学识、能力不一样,同样的手法不会得到同样的结果。有的老师往讲台一站,那气场就已经布满整个教室,学生的眼里就开始闪出火花;有的老师人还未进教室,学生就已经开始在心里念叨,真高兴,今儿个又有某老师的课;有的老师的课一结束,学生就开始议论,上他的课真是一种享受。可有的老师未上课时学生就皱着眉头嘀咕,怎么又是他的课;有的老师上课中间,学生大片睡倒,喊起来双眼发红,口水直流;有的老师一下课,学生就松一口气,总算是下课了。这些东西,是集体备课备得了的吗?奉劝那些把所谓集体备课奉为圭臬的人,把你的精力用到怎么样养成教师崇高人格的方向上去,用到怎么样提高老师独立思考能力的方向上去,用到怎么样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的方向上去。不要置身于检查教案、检查备课笔记、检查集体备课出勤的形式主义怪圈里爬不出来。
笔者身份卑微,见识浅陋。我不知道第一个吃这种螃蟹的人是哪一个聪明的人士,但从这种做法被推广得热闹非凡的结果来看,管理部门和学校大概以为这就是教学研究的制胜法宝了。以愚之见,集体备课强暴了教师的学术自由和学术个性,不要再搞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所谓集体备课了,更不要搞这种运动式的浮躁的所谓集体备课展示,鼓励老师们多读点书,多独立思考,才是搞好教育的正理。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