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学生的顶岗实习是学生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实践过程为主的过渡期。在此期间,多种原因导致学生不能适应顶岗实习,稳定性差。因此,本文提出,班主任应积极寻求对策,加强学校、企业和家庭配合,以指导和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顶岗实习 稳定性差 班主任 对策
顶岗实习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班主任应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分析稳定性差背后的原因,及时寻找对策,指导学生尽快适应顶岗实习工作。
一、稳定性差的原因分析
1.学生方面
(1)心理准备不够,职业认识不足。进入职高之前,学生的生活状态可以用“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来形容。进入职高之后,学生所学专业可能都是父母选择的,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及价值取向不明确,更不懂得了解眼下的就业形势和岗位信息。因此,从学校到实习岗位,大部分职高生有不同的心理负担,不知该如何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学生对即将从事的职业认识是不足的,未来的职业规划是浅薄的。因此,面对实习岗位选择的时候,不能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工作岗位,大多是随大流盲目选择。
(2)职业素养欠缺,缺乏吃苦精神。在校期间,学生一直接受的是应试教育,记忆能力、模仿能力比较强,但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
在家期间,大部分学生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独立能力比较差,缺乏吃苦精神。因此,一遇到困难,就退缩逃避,嫌脏怕累,挑肥拣瘦,中断实习。
(3)定位不准,眼高手低。学生总是憧憬将来工作多么的轻松,想象未来是多么的美好,对社会期望值太高。只注重眼前的实习薪酬,看不到技能、经验提升等潜在“薪酬”,当达不到自己的薪酬要求时,就抱怨、消极,甚至擅自离岗。
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底有多大,会做什么,能干什么。一旦达不到企业用人的要求,只能更换岗位,更有甚者逃避现实在家休息,可以说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2.企业层面
(1)工作强度大,工作待遇差。顶岗实习,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劳动者。而许多企业则会忽视学生的身份,不但严格要求8小时工作制,还经常加班,周末也不休息。这对于以前每周有双休的学生,频频喊累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说抱着有付出就有回报这种心态,即使工作累也是可以坚持的。但是很多企业把实习生当做廉价劳动力,实习工资很低,甚至不能保障学生的日常生活开支。
(2)管理方式简单,缺乏责任意识。学生的工作岗位大多不是校企合作单位,因此,他们往往淡化学生的身份,和普通员工一视同仁,用统一的规章制度管理实习生。如果出现了问题只是简单地扣工资或者辞退,不会履行教育职能,对学生缺少关爱。
部分企业人事管理不太正规,不签实习协议,随意同意学生请假或者辞职,既不通知学校,也不和班主任打招呼,缺乏责任意识,客观上也变相鼓励了学生随意变换单位。
(3)重用工,轻培养。由于企业缺少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多企业单位对实习生重用工、轻培养。企业只安排简单的实习岗位,即使提供岗前培训,也只是流于形式。个别有安排师傅指导,出于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考虑,师傅只是简单应付,学生反映不能学到有用的东西。
二、班主任指导对策
为了帮助实习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正确的就业观,班主任应从高一入学就开始未雨绸缪,而不是集中在顶岗实习期间才进行指导。当然,班主任的指导工作还需学校、企业、家长等多方配合,众人拾柴火焰高。
1.抓好常规管理,提升职业素养
企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表现为规范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服从意识、吃苦精神。员工的工作态度是企业最为看重的,比专业知识更重要。一个人的知识技能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但工作态度很大程度上是受个人的生活习惯影响的,一旦养成,很难改变。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恰恰是培养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因此,班主任应借此契机,抓好每日的常规管理。
为了强化职业意识,班级的常规管理可以模仿企业的管理考核制度并加以创新。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成立工作部门,小组合作,自主管理,实习日薪制,绩效考核,赏罚分明。与此同时,班干部及组长作为“企业管理层”发挥好榜样和监督作用。学生在学校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工作单位就能顺利地适应企业的规章制度,避免出现不服从管理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团队合作,互相配合,企业最需要的团队精神就在这里得到锻炼,学生不会再因为一时难以融入新单位而不适应顶岗实习。
2.开好主题班会,加强职业指导
首先,班主任要让学生懂得职高三年是为了即将就业做准备的,必须尽早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职业目标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当然,对于刚入学的高中生来说,职业目标是迷茫的。因此,班主任可以结合本班专业情况开展常规的主题班会课,让学生了解自己可能会从事哪些具体的工作以及岗位要求;可以引导学生全面分析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取向等,客观评估自我,正确定位,让学生知道“我是谁”“我会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从而锁定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
其次,前辈们的经验分享是不可缺少的。班会课可以邀请优秀实习生现身说法强化教育,介绍顶岗实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成功经验,比如,“怎样尽快适应新的实习环境”“怎样和领导、带教师傅、同事相处”“怎样做一个好员工”等。运用身边鲜活的案例告诉学生顶岗实习是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只要肯坚持,不放弃,虚心好学,明天总是美好的。
再次,加强心理方面的教育,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受知识、环境、阅历的影响,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特别是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经常独来独往。为此,主题班会课还可以开展有关人际交往的拓展活动,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主动并乐于与人交往;学会与别人交谈和倾听的艺术和技巧,逐渐学会尊敬人、关心人、理解人、体贴人和善待人,进而在企业中创造价值、实现自身价值。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学校的技能课、技能节和全国技能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以致用,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提升职业技能。
3.全面跟踪管理,加强家校沟通
首先,班主任可以多下企业实地走访,多和企业领导交流。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多给学生鼓励,使其可以安下心来认真工作。另一方面,让实习企业感到学校对顶岗实习工作的重视,从侧面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随意安排实习岗位,不随意侵犯实习生合法权益。同时,对于受企业肯定的优秀实习生要及时上报学校进行表彰,对于企业和学生反馈的问题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及时解决。
其次,班主任可以做好返校教育工作。顶岗实习并不是学校生活的终点,每学期的期初和期末实习生都要返校报到。一方面,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更新汇总实习动态,对于经常更换工作岗位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以班级为单位集中进行实习总结并做交流。通过交流,让学生正视社会现实,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再次,班主任要注重建立并完善和家长沟通的平台。无论任何时候,班主任的工作都离不了家长的支持。在顶岗实习期间,班主任无法全面了解学生信息,无法及时解决各种意外,而家长恰恰可以做到这点。当学生对顶岗实习感到不适应时,班主任可以经常联系家长了解情况,提醒家长可以代替老师用自己的经验替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作者单位:宁波经贸学校)
关键词:顶岗实习 稳定性差 班主任 对策
顶岗实习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班主任应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分析稳定性差背后的原因,及时寻找对策,指导学生尽快适应顶岗实习工作。
一、稳定性差的原因分析
1.学生方面
(1)心理准备不够,职业认识不足。进入职高之前,学生的生活状态可以用“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来形容。进入职高之后,学生所学专业可能都是父母选择的,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及价值取向不明确,更不懂得了解眼下的就业形势和岗位信息。因此,从学校到实习岗位,大部分职高生有不同的心理负担,不知该如何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学生对即将从事的职业认识是不足的,未来的职业规划是浅薄的。因此,面对实习岗位选择的时候,不能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工作岗位,大多是随大流盲目选择。
(2)职业素养欠缺,缺乏吃苦精神。在校期间,学生一直接受的是应试教育,记忆能力、模仿能力比较强,但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
在家期间,大部分学生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独立能力比较差,缺乏吃苦精神。因此,一遇到困难,就退缩逃避,嫌脏怕累,挑肥拣瘦,中断实习。
(3)定位不准,眼高手低。学生总是憧憬将来工作多么的轻松,想象未来是多么的美好,对社会期望值太高。只注重眼前的实习薪酬,看不到技能、经验提升等潜在“薪酬”,当达不到自己的薪酬要求时,就抱怨、消极,甚至擅自离岗。
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底有多大,会做什么,能干什么。一旦达不到企业用人的要求,只能更换岗位,更有甚者逃避现实在家休息,可以说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2.企业层面
(1)工作强度大,工作待遇差。顶岗实习,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劳动者。而许多企业则会忽视学生的身份,不但严格要求8小时工作制,还经常加班,周末也不休息。这对于以前每周有双休的学生,频频喊累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说抱着有付出就有回报这种心态,即使工作累也是可以坚持的。但是很多企业把实习生当做廉价劳动力,实习工资很低,甚至不能保障学生的日常生活开支。
(2)管理方式简单,缺乏责任意识。学生的工作岗位大多不是校企合作单位,因此,他们往往淡化学生的身份,和普通员工一视同仁,用统一的规章制度管理实习生。如果出现了问题只是简单地扣工资或者辞退,不会履行教育职能,对学生缺少关爱。
部分企业人事管理不太正规,不签实习协议,随意同意学生请假或者辞职,既不通知学校,也不和班主任打招呼,缺乏责任意识,客观上也变相鼓励了学生随意变换单位。
(3)重用工,轻培养。由于企业缺少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多企业单位对实习生重用工、轻培养。企业只安排简单的实习岗位,即使提供岗前培训,也只是流于形式。个别有安排师傅指导,出于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考虑,师傅只是简单应付,学生反映不能学到有用的东西。
二、班主任指导对策
为了帮助实习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正确的就业观,班主任应从高一入学就开始未雨绸缪,而不是集中在顶岗实习期间才进行指导。当然,班主任的指导工作还需学校、企业、家长等多方配合,众人拾柴火焰高。
1.抓好常规管理,提升职业素养
企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表现为规范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服从意识、吃苦精神。员工的工作态度是企业最为看重的,比专业知识更重要。一个人的知识技能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但工作态度很大程度上是受个人的生活习惯影响的,一旦养成,很难改变。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恰恰是培养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因此,班主任应借此契机,抓好每日的常规管理。
为了强化职业意识,班级的常规管理可以模仿企业的管理考核制度并加以创新。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成立工作部门,小组合作,自主管理,实习日薪制,绩效考核,赏罚分明。与此同时,班干部及组长作为“企业管理层”发挥好榜样和监督作用。学生在学校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工作单位就能顺利地适应企业的规章制度,避免出现不服从管理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团队合作,互相配合,企业最需要的团队精神就在这里得到锻炼,学生不会再因为一时难以融入新单位而不适应顶岗实习。
2.开好主题班会,加强职业指导
首先,班主任要让学生懂得职高三年是为了即将就业做准备的,必须尽早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职业目标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当然,对于刚入学的高中生来说,职业目标是迷茫的。因此,班主任可以结合本班专业情况开展常规的主题班会课,让学生了解自己可能会从事哪些具体的工作以及岗位要求;可以引导学生全面分析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取向等,客观评估自我,正确定位,让学生知道“我是谁”“我会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从而锁定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
其次,前辈们的经验分享是不可缺少的。班会课可以邀请优秀实习生现身说法强化教育,介绍顶岗实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成功经验,比如,“怎样尽快适应新的实习环境”“怎样和领导、带教师傅、同事相处”“怎样做一个好员工”等。运用身边鲜活的案例告诉学生顶岗实习是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只要肯坚持,不放弃,虚心好学,明天总是美好的。
再次,加强心理方面的教育,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受知识、环境、阅历的影响,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特别是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经常独来独往。为此,主题班会课还可以开展有关人际交往的拓展活动,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主动并乐于与人交往;学会与别人交谈和倾听的艺术和技巧,逐渐学会尊敬人、关心人、理解人、体贴人和善待人,进而在企业中创造价值、实现自身价值。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学校的技能课、技能节和全国技能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以致用,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提升职业技能。
3.全面跟踪管理,加强家校沟通
首先,班主任可以多下企业实地走访,多和企业领导交流。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多给学生鼓励,使其可以安下心来认真工作。另一方面,让实习企业感到学校对顶岗实习工作的重视,从侧面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随意安排实习岗位,不随意侵犯实习生合法权益。同时,对于受企业肯定的优秀实习生要及时上报学校进行表彰,对于企业和学生反馈的问题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及时解决。
其次,班主任可以做好返校教育工作。顶岗实习并不是学校生活的终点,每学期的期初和期末实习生都要返校报到。一方面,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更新汇总实习动态,对于经常更换工作岗位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以班级为单位集中进行实习总结并做交流。通过交流,让学生正视社会现实,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再次,班主任要注重建立并完善和家长沟通的平台。无论任何时候,班主任的工作都离不了家长的支持。在顶岗实习期间,班主任无法全面了解学生信息,无法及时解决各种意外,而家长恰恰可以做到这点。当学生对顶岗实习感到不适应时,班主任可以经常联系家长了解情况,提醒家长可以代替老师用自己的经验替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作者单位:宁波经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