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逸梅先生《艺苑琐闻·回忆几种我题序的书刊》(四川人民版)妙喻“书刊之有题序,犹诸容颜上目之有眉。”
“题序”宜以“自序”为重。张舜徽先生《又次草堂文稿·答友人论为人著述撰序书》谓:“盖世俗序人之书,徒载空言,竞献谀词以相标榜,彼此宣扬,甚无谓也,故昔人重之。”(《中国文化》第七期,三联版)“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诸位大手笔之“题序”,尤其是“自序”,精彩纷呈,蔚为大观;其中当以鲁迅夫子、知堂老人为最,难与伦比。
不言而喻,“题序”如“目之有眉”,比喻而已,未可较真儿。古往今来,无“题序”之作屡见不鲜,读者不致误以为“目”之无“眉”,怪模怪样。如,《文汇读书周报》一九九三年八月七日阿木先生绍介“诗坛怪杰胡三怪”(名俊,字翔冬)自编定《自怡斋诗集》,原有师长李梅庵先生“题签”,黄源先生作《跋》,或建议胡先生一并刊出,先生不许,云:“不必标榜,标榜无益。无益,无益……”与张舜徽先生同具明哲之识见,难能可贵。
又如,近读《郭玲春新闻作品选》(新华版),姑且勿论郭先生“久已不愿也不甘为‘新华体’所束缚”的可嘉精神,仅就《作品选》而言,质朴无华——无名家“题签”、作《序》,亦无作者的《前言》与《后记》。自编自评,有自知自爱之品格,无自吹自擂之陋习,是为《作品选》之特色。
务必说明,读《郭玲春新闻作品选》,宛若从墙外望郭家的花园(套用金克木先生语)。之所以不避冒充斯文之嫌,是因为巴金老人、黄裳先生大作中、多次提及“新华社记者郭玲春”。
“题序”宜以“自序”为重。张舜徽先生《又次草堂文稿·答友人论为人著述撰序书》谓:“盖世俗序人之书,徒载空言,竞献谀词以相标榜,彼此宣扬,甚无谓也,故昔人重之。”(《中国文化》第七期,三联版)“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诸位大手笔之“题序”,尤其是“自序”,精彩纷呈,蔚为大观;其中当以鲁迅夫子、知堂老人为最,难与伦比。
不言而喻,“题序”如“目之有眉”,比喻而已,未可较真儿。古往今来,无“题序”之作屡见不鲜,读者不致误以为“目”之无“眉”,怪模怪样。如,《文汇读书周报》一九九三年八月七日阿木先生绍介“诗坛怪杰胡三怪”(名俊,字翔冬)自编定《自怡斋诗集》,原有师长李梅庵先生“题签”,黄源先生作《跋》,或建议胡先生一并刊出,先生不许,云:“不必标榜,标榜无益。无益,无益……”与张舜徽先生同具明哲之识见,难能可贵。
又如,近读《郭玲春新闻作品选》(新华版),姑且勿论郭先生“久已不愿也不甘为‘新华体’所束缚”的可嘉精神,仅就《作品选》而言,质朴无华——无名家“题签”、作《序》,亦无作者的《前言》与《后记》。自编自评,有自知自爱之品格,无自吹自擂之陋习,是为《作品选》之特色。
务必说明,读《郭玲春新闻作品选》,宛若从墙外望郭家的花园(套用金克木先生语)。之所以不避冒充斯文之嫌,是因为巴金老人、黄裳先生大作中、多次提及“新华社记者郭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