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掌握学习”理论提出,只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帮助,任何学生都可以完全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他们掌握的全部内容。也就是说,其把学习结果归因于学生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或是没有得到充足的帮助,而不是学生自身能力的强弱,这也是本文借鉴“掌握学习”理论,探讨农村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指导思想。教师要通过有效、有序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多维度、分层次的教学,让每位学生在智力、体力和情感上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掌握学习;学困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8-0026-02
引 言
“掌握学习”理论提出一个观点:只要给学生充裕的学习时间与适当的教学帮助,一个学生能学会的东西,几乎人人都能学会。也就是说,教师要转变教学偏见,为掌握而教,引导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为掌握而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持续力[1]。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创设生活场景、设置梯级问题、搭建展示平台、组织实验活动、参与社会实践这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主动感受知识价值、体验成功快乐、强化心理自信、认识定理来源、解决具体问題,并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实际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促使学困生自主投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跟上学习进度,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创设生活场景,感受知识价值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指出,教师在提供给学生最佳的教学并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时,要平衡好三个自变量的相互影响,即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情感准备状态及教学质量。学困生转化同样要统筹协调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场景的方式,使学困生形成较高的认知准备状态和情感准备状态,以此进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2]。
例如,在教学“元、角、分”这一课时,由于这节课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生活意义,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多为学生创设使用人民币的生活场景,如学生在生活中会经历去超市买玩具、文具、零食等场景;遇到过去游乐园、动物园等买门票、车票的一些生活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的购物体验,从而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模拟购物的方式再现这些生活场景(如小小商店、跳蚤市场等),使学生体会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币值,能够简单地进行币值的换算,初步学会使用人民币买卖物品。
一节完整的小学数学课堂是由教学四要素,即线索、参与、强化、反馈—纠正串联起来的。教师创设生活场景,能给学困生提供学习新知识的线索。之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困生参与由线索引发的新知识探索过程,强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并关注反馈信息,及时纠偏解疑,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设置梯级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相比其他学生,学困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及理解程度、问题的解决能力要稍弱一些。这就要求教师在利用问题教学法讲授课堂内容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认知准备、学习能力及心智水平的差异性,为学生设置有梯度、有层次的问题,让学困生也能够沿着教师搭建的认知框架逐步向上攀升,体验到获取知识、解答问题的成就感[3]。
例如,在教学“运算律”这一课时,教师可引入实例:“班上有20名男同学,15名女同学,班级总人数为多少,请列出算式。”学生得出结果可以是20+15=35(名),也可以是15+20=35(名)。教师结合其他实例继续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发现两道算式中的两个加数相同,结果也相同。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像这样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都相等吗?怎样验证?”就这样,教师通过设置梯度问题的方式,让学生经历观察、举例、比较、抽象和概括的数学探究过程,逐步概括引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有梯度的问题设置要基于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把控,对学生的全面了解。问题的梯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难度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程度,要在最大程度上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完成相应水平的问题的驱动下向更大难度的问题推进,从而实现思维的纵深跃进[4]。
三、搭建展示平台,强化心理自信
小学数学学困生一般表现为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信心,基础相对薄弱,无论行为习惯还是学习方法、学业成绩都存在明显缺陷,达不到或难以达到《义务教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要求。这也要求教师在进行学困生转化时,根据学生的症结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这一课时,除了课堂上进行的圆柱体和圆锥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等知识点的教学,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有趣的作业,即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发挥创造能力,自选材料,完成圆柱与圆锥的实物制作,并选定时间在班级内进行成果展示。这样的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物模型的创造中来,完成自己的作品,增强自信心,还能使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和吸收课堂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掌握学习”理论的学生观传递出一种理念,即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是后天的、人为的、偶然的,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它是可以改变的。因此,教师在转化学困生时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这种教育理念,以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帮助学困生增强自信心。
四、组织实验活动,认识定理来源
数学是一门具有严谨性与高度抽象性的学科,这也是一些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有抵触心理的原因,会导致学困生的学习态度消极、兴趣淡薄、信心缺乏。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通过组织实验活动的形式,能让学困生从动手操作中认识定理来源,更好地理解知识[5]。 例如,“多边形的面积”这节课包括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组合图形的面积四部分内容,由于它们的面积计算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不妨组织学生以实验探究的方式推导、总结其面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通过数、剪、拼、摆等实践操作活动,完成对新知的构建。這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组织学困生开展实验活动,就是让他们在实际参与的实验操作中认识数学定理的来源,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学困生参与积极性更强,探究兴趣更浓,自然会产生学习知识的内在驱动力,为探究和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与规律不断进行尝试和思考。
五、参与社会实践,解决具体问题
数学生活化教学是学困生较为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除了在课堂上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帮助学困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结,还要将数学课堂向课外社会实践做拓展,促使学困生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与意义。
例如,在教学“认识方向”这节课时,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的方位,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具有极强的实际意义与应用价值。那么,在进行课外拓展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使其在实践中、生活中应用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根据所学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把身边的建筑进行位置标注,辨认学校建筑物的方位,自制关于学校的创意地图,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学校。在此过程中,学生能逐渐地从辨认现实空间方向迁移到辨认平面图的方向上,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由此可见,教师要通过对学生认知、情感准备状态、教学质量这三个变量的分析与操控,建构和形成可操作的学困生转化体系,有计划、有目的地改善学困生的学习思想、学习状态及学习方法,不断提升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除了本文探讨的创设生活场景、设置梯级问题、搭建展示平台、组织实验活动、参与社会实践这几个方向外,转化农村数学学困生的更多可行理念与策略还有待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思考和总结。
结 语
总而言之,学困生的形成因素有很多,不仅包括能力的强弱,还包括学习态度消极、兴趣淡薄、信心缺乏等诸多因素。对于教师来说,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师要正视学困生这一身份的相对性、暂时性和可变性,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以科学的观念、有效的方法积极引导学困生的转化,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内驱力,进而真正促进学困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肖世平.让学困生不再被“困”: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J].新课程(小学),2017(03):103.
吴小艳.增加学困生能动学习的“砝码”:由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谈起[J].考试周刊,2016(83):71.
吴井芳.基于掌握学习理论改进小学数学学困生教学策略的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05):24.
严晓儒,史燕萍.从“困而不学”到“学而不困”:农村小学数学学科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12):122-123.
田晓光.如何让学困生不“困”: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师),2019(12):1.
作者简介:姚兰(1970.11—),女,江苏仪征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
关键词:小学数学;掌握学习;学困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8-0026-02
引 言
“掌握学习”理论提出一个观点:只要给学生充裕的学习时间与适当的教学帮助,一个学生能学会的东西,几乎人人都能学会。也就是说,教师要转变教学偏见,为掌握而教,引导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为掌握而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持续力[1]。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创设生活场景、设置梯级问题、搭建展示平台、组织实验活动、参与社会实践这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主动感受知识价值、体验成功快乐、强化心理自信、认识定理来源、解决具体问題,并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实际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促使学困生自主投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跟上学习进度,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创设生活场景,感受知识价值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指出,教师在提供给学生最佳的教学并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时,要平衡好三个自变量的相互影响,即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情感准备状态及教学质量。学困生转化同样要统筹协调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场景的方式,使学困生形成较高的认知准备状态和情感准备状态,以此进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2]。
例如,在教学“元、角、分”这一课时,由于这节课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生活意义,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多为学生创设使用人民币的生活场景,如学生在生活中会经历去超市买玩具、文具、零食等场景;遇到过去游乐园、动物园等买门票、车票的一些生活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的购物体验,从而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模拟购物的方式再现这些生活场景(如小小商店、跳蚤市场等),使学生体会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币值,能够简单地进行币值的换算,初步学会使用人民币买卖物品。
一节完整的小学数学课堂是由教学四要素,即线索、参与、强化、反馈—纠正串联起来的。教师创设生活场景,能给学困生提供学习新知识的线索。之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困生参与由线索引发的新知识探索过程,强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并关注反馈信息,及时纠偏解疑,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设置梯级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相比其他学生,学困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及理解程度、问题的解决能力要稍弱一些。这就要求教师在利用问题教学法讲授课堂内容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认知准备、学习能力及心智水平的差异性,为学生设置有梯度、有层次的问题,让学困生也能够沿着教师搭建的认知框架逐步向上攀升,体验到获取知识、解答问题的成就感[3]。
例如,在教学“运算律”这一课时,教师可引入实例:“班上有20名男同学,15名女同学,班级总人数为多少,请列出算式。”学生得出结果可以是20+15=35(名),也可以是15+20=35(名)。教师结合其他实例继续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发现两道算式中的两个加数相同,结果也相同。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像这样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都相等吗?怎样验证?”就这样,教师通过设置梯度问题的方式,让学生经历观察、举例、比较、抽象和概括的数学探究过程,逐步概括引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有梯度的问题设置要基于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把控,对学生的全面了解。问题的梯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难度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程度,要在最大程度上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完成相应水平的问题的驱动下向更大难度的问题推进,从而实现思维的纵深跃进[4]。
三、搭建展示平台,强化心理自信
小学数学学困生一般表现为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信心,基础相对薄弱,无论行为习惯还是学习方法、学业成绩都存在明显缺陷,达不到或难以达到《义务教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要求。这也要求教师在进行学困生转化时,根据学生的症结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这一课时,除了课堂上进行的圆柱体和圆锥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等知识点的教学,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有趣的作业,即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发挥创造能力,自选材料,完成圆柱与圆锥的实物制作,并选定时间在班级内进行成果展示。这样的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物模型的创造中来,完成自己的作品,增强自信心,还能使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和吸收课堂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掌握学习”理论的学生观传递出一种理念,即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是后天的、人为的、偶然的,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它是可以改变的。因此,教师在转化学困生时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这种教育理念,以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帮助学困生增强自信心。
四、组织实验活动,认识定理来源
数学是一门具有严谨性与高度抽象性的学科,这也是一些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有抵触心理的原因,会导致学困生的学习态度消极、兴趣淡薄、信心缺乏。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通过组织实验活动的形式,能让学困生从动手操作中认识定理来源,更好地理解知识[5]。 例如,“多边形的面积”这节课包括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组合图形的面积四部分内容,由于它们的面积计算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不妨组织学生以实验探究的方式推导、总结其面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通过数、剪、拼、摆等实践操作活动,完成对新知的构建。這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组织学困生开展实验活动,就是让他们在实际参与的实验操作中认识数学定理的来源,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学困生参与积极性更强,探究兴趣更浓,自然会产生学习知识的内在驱动力,为探究和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与规律不断进行尝试和思考。
五、参与社会实践,解决具体问题
数学生活化教学是学困生较为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除了在课堂上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帮助学困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结,还要将数学课堂向课外社会实践做拓展,促使学困生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与意义。
例如,在教学“认识方向”这节课时,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的方位,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具有极强的实际意义与应用价值。那么,在进行课外拓展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使其在实践中、生活中应用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根据所学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把身边的建筑进行位置标注,辨认学校建筑物的方位,自制关于学校的创意地图,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学校。在此过程中,学生能逐渐地从辨认现实空间方向迁移到辨认平面图的方向上,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由此可见,教师要通过对学生认知、情感准备状态、教学质量这三个变量的分析与操控,建构和形成可操作的学困生转化体系,有计划、有目的地改善学困生的学习思想、学习状态及学习方法,不断提升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除了本文探讨的创设生活场景、设置梯级问题、搭建展示平台、组织实验活动、参与社会实践这几个方向外,转化农村数学学困生的更多可行理念与策略还有待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思考和总结。
结 语
总而言之,学困生的形成因素有很多,不仅包括能力的强弱,还包括学习态度消极、兴趣淡薄、信心缺乏等诸多因素。对于教师来说,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师要正视学困生这一身份的相对性、暂时性和可变性,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以科学的观念、有效的方法积极引导学困生的转化,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内驱力,进而真正促进学困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肖世平.让学困生不再被“困”: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J].新课程(小学),2017(03):103.
吴小艳.增加学困生能动学习的“砝码”:由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谈起[J].考试周刊,2016(83):71.
吴井芳.基于掌握学习理论改进小学数学学困生教学策略的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05):24.
严晓儒,史燕萍.从“困而不学”到“学而不困”:农村小学数学学科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12):122-123.
田晓光.如何让学困生不“困”: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师),2019(12):1.
作者简介:姚兰(1970.11—),女,江苏仪征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