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语有云:欲成才,必先成人。“必先成人”,强调的就是人才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因此,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注意铸造学生的品格精神,为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虽然小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还没有正式形成,但教师还是应该在教学中注意渗透德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一、小学德育教学的现状
小学德育主要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展开培养和教育。小学德育的开展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首先是通过德育课程即思想品德课程,这门课程从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小故事和生活中的现象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向学生传达什么是高尚品德、什么是文明的行为方式,对学生道德理论和道德认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将小学德育渗透在不同学科中,偏重于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各学科通过挖掘文本中的古今中外先进人物高尚的道德品质,通过模范作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积累为主要目标的,也就是说注重的是学生的认知教育,忽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开始注重对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提倡突破传统的认知教育,通过营造美的环境,开展过程美、内容美的教学内容,从情感上打动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
二、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优化小学语文学课堂的环境建构
环境是德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小学语文课堂环境的建设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合理进行教室的文化建设。教师是课堂开展的主要基地,在实践中教师会有这样的感受,在向阳明亮的教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学习状态都非常好,课堂气氛好,课堂效率高。这就说明,课堂是拥有生命和活力的,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布局和教师文化的构建。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一些班主任教师引导学生建立不同的文化板块,不断的更新内容,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在教室种植不同的盆栽花,有的教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窗帘和玻璃的清洁,这些都是在构建课堂的环境,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开展。另一方面,建立平等的师生和生生关系。新课程倡导平等的、对话的师生、生生交流,而交流是基于文化环境下师生发展状况的。在小学语文实践中,一些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共同安排班级活动,给每一个学生发表观点和活动建议的机会,这个班级在每一个值得纪念的传统节日里,都能通过制作一些小的手工,开展主题演讲,写祝福卡片来纪念,在这样的班级文化中,学生和教师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二)构建充满情感的教学情境
德育的渗透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兴趣,才能够真正的引导学生感受知识的美。例如,《庐山的云雾》,庐山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没有亲眼看到,庐山的云雾学生没有身临其境的感知,因此庐山云雾的感受一方面是通过文章的语言,而另一方面则必须通过学生想象的感知。这时,教师借助音乐,引导学生在意境中听本课的朗诵,闭起眼睛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并根据语言通过图画进行描述,通过画画和讲述,课堂的气氛逐渐活跃起来,庐山云雾的美景逐渐立体起来,在借助文章语言解释自己图画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认识到要保护大自然,并以小组为单位列出十条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大自然的行为。
(三)设置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
情境的设置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不是简单的形式教育,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出现绕大圈导入新课,画蛇添足等引不起学生兴趣的情境教学。那么,什么样的情境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那就是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贴近生活、趣味十足的情境。例如,在《乌鸦喝水》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叠一只小乌鸦,并准备一个高脚小口瓶子,让学生自己实践,想办法让自己的乌鸦喝到水。学生们不断尝试想到不同的办法,有的学生想到把瓶子放倒,有的学生想到把瓶口用石头砸破,有的学生想到自己拿瓶子喂乌鸦喝水等等,学生的方法千奇百怪,同时在好奇着各种方法的可行性。这时教师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乌鸦想到了那些办法,哪个办法使乌鸦喝到了水,哪些办法乌鸦没有喝到水,为什么那些办法没有让乌鸦喝到水?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实践,逐渐得出文章中的几种方法以及各种方法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也就是逐渐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关于学生想到的各种方法的讨论,学生以乌鸦为主体展开思考,有的同学思考,乌鸦用嘴衔着石头力气不够大,打不碎瓶子,而且破的瓶子会把乌鸦弄伤,有的同学说乌鸦力气不够大,瓶子倒不了等等,学生在讨论中体会乌鸦的智慧,并体会到遇到问题发挥智慧的重要作用。
总之,德育工作的开展要注意艺术性,教师应该运用灵活的方法,有效地渗透德育,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小学德育教学的现状
小学德育主要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展开培养和教育。小学德育的开展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首先是通过德育课程即思想品德课程,这门课程从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小故事和生活中的现象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向学生传达什么是高尚品德、什么是文明的行为方式,对学生道德理论和道德认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将小学德育渗透在不同学科中,偏重于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各学科通过挖掘文本中的古今中外先进人物高尚的道德品质,通过模范作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积累为主要目标的,也就是说注重的是学生的认知教育,忽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开始注重对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提倡突破传统的认知教育,通过营造美的环境,开展过程美、内容美的教学内容,从情感上打动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
二、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优化小学语文学课堂的环境建构
环境是德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小学语文课堂环境的建设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合理进行教室的文化建设。教师是课堂开展的主要基地,在实践中教师会有这样的感受,在向阳明亮的教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学习状态都非常好,课堂气氛好,课堂效率高。这就说明,课堂是拥有生命和活力的,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布局和教师文化的构建。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一些班主任教师引导学生建立不同的文化板块,不断的更新内容,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在教室种植不同的盆栽花,有的教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窗帘和玻璃的清洁,这些都是在构建课堂的环境,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开展。另一方面,建立平等的师生和生生关系。新课程倡导平等的、对话的师生、生生交流,而交流是基于文化环境下师生发展状况的。在小学语文实践中,一些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共同安排班级活动,给每一个学生发表观点和活动建议的机会,这个班级在每一个值得纪念的传统节日里,都能通过制作一些小的手工,开展主题演讲,写祝福卡片来纪念,在这样的班级文化中,学生和教师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二)构建充满情感的教学情境
德育的渗透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兴趣,才能够真正的引导学生感受知识的美。例如,《庐山的云雾》,庐山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没有亲眼看到,庐山的云雾学生没有身临其境的感知,因此庐山云雾的感受一方面是通过文章的语言,而另一方面则必须通过学生想象的感知。这时,教师借助音乐,引导学生在意境中听本课的朗诵,闭起眼睛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并根据语言通过图画进行描述,通过画画和讲述,课堂的气氛逐渐活跃起来,庐山云雾的美景逐渐立体起来,在借助文章语言解释自己图画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认识到要保护大自然,并以小组为单位列出十条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大自然的行为。
(三)设置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
情境的设置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不是简单的形式教育,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出现绕大圈导入新课,画蛇添足等引不起学生兴趣的情境教学。那么,什么样的情境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那就是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贴近生活、趣味十足的情境。例如,在《乌鸦喝水》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叠一只小乌鸦,并准备一个高脚小口瓶子,让学生自己实践,想办法让自己的乌鸦喝到水。学生们不断尝试想到不同的办法,有的学生想到把瓶子放倒,有的学生想到把瓶口用石头砸破,有的学生想到自己拿瓶子喂乌鸦喝水等等,学生的方法千奇百怪,同时在好奇着各种方法的可行性。这时教师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乌鸦想到了那些办法,哪个办法使乌鸦喝到了水,哪些办法乌鸦没有喝到水,为什么那些办法没有让乌鸦喝到水?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实践,逐渐得出文章中的几种方法以及各种方法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也就是逐渐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关于学生想到的各种方法的讨论,学生以乌鸦为主体展开思考,有的同学思考,乌鸦用嘴衔着石头力气不够大,打不碎瓶子,而且破的瓶子会把乌鸦弄伤,有的同学说乌鸦力气不够大,瓶子倒不了等等,学生在讨论中体会乌鸦的智慧,并体会到遇到问题发挥智慧的重要作用。
总之,德育工作的开展要注意艺术性,教师应该运用灵活的方法,有效地渗透德育,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