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蕉枯萎病又称西贡蕉枯萎病,黄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此病最早是在1874年澳大利亚被发现,在1910年造成巴拿马香蕉极大的损失,故此病又称巴拿马病。我国香蕉主产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和台湾均有发生。
1 症状
枯萎病在各个生长期都会发病,但幼龄蕉树发病较少。症状有两种:
(1)外部症状。①叶片倒垂型黄化。成龄蕉株接近结果时,下部叶片叶缘先出现特异性黄化,而后逐渐扩展到中脉,叶面的黄化部分与深绿色部分形成鲜明对比。感病的叶片很快倒垂枯萎,由黄色变褐色至干枯,形成一条倒挂的枯干叶片。即“一黄二枯三倒挂”。⑦假茎基部开裂型黄化。病株先从假茎外围近地面的叶鞘处开裂,由外向内逐渐扩展,层层开裂直到心叶部位,并且向上扩展,裂口呈褐色干腐,叶片也成特异性黄化,倒垂枯萎。即“外皮纵裂内部褐变腐烂”。
(2)内部症状。此病表现在香蕉的假茎和球茎也有明显的症状,并有两种情况:
①纵切面:发病初期的香蕉根茎部纵切面有黄红色病变坏死的维管束,坏死的维管束成线条状或斑点状,最后变成黑色。
②横切面:对病株假茎横切,可以看到中柱髓部和皮层薄壁组织间,有黄色或红棕色的斑点或斑块,后期变为紫色或黑色。
2 病原茵
病菌属真菌中的半知菌亚门,丝孢纲,镰刀菌属,它是一种土传病菌。病原菌形态特征:产生大型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无色,3-5个隔膜,多数为3个分膜,大小为30-43微米x3.5-4.3微米:小型分生孢子呈单胞或双胞,卵形或圆形。菌核蓝黑色,大小为0.5-1毫米,最大的达4毫米。厚垣孢子椭圆形至球形,间生或顶生,单个、两个或串生,单个的大小为5.5-6微米x6-7微米。该菌有4个生理小种,香蕉枯萎病是生理小种4感染。
3 侵染循环
整个香蕉生长期都能感病,但只在植株将要抽蕾时症状才表现明显,该病在每年的6-7月开始发病,8-9月加重,10-11月为发病高峰。病菌菌丝在pH4.0-9.0范围内皆能生长,最适宜为pH5.0-6.0。温度在15-35度皆能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度。病原菌孢子在土壤可存期为几年到10年,但在积水缺氧的情况下存活期会大大为缩短。在伤根,多年连作,土壤排水不良、肥力差,透气性差,土壤酸性,土温较高,土壤贫瘠的情况下发病重。
4 防治方法
(1)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对调运的香蕉种苗进行检疫,禁止病原菌随种苗传播。
(2)选种无病蕉苗。推广种植抗病品种的组培苗,减少吸芽苗种植。
(3)选种抗病品种。宝岛蕉、抗枯1号、抗枯5号、金手指、台蕉1号是比较好的抗病品种。
(4)水旱轮作。在病区可采用与水稻、莲藕或其他水生作物轮作的方式控制病菌量,轮作1-2年后就能减轻病害的发生。
(5)种植绿肥。绿肥不仅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还可以提高香蕉的抗病能力。对偏酸性土壤,可以撒施石灰改变土壤pH值,营造不利于病原菌生长的环境。
(6)用微喷灌、滴灌替代漫灌、沟灌,以减少病菌随流水的传播。
(7)病株处理。10%草甘膦原液10-15毫升 多菌灵2N3克用针筒注射到植株离地面1.5厘米处,等到病株枯死后挖除并烧毁,并对于植穴撒石灰消毒。
(8)药剂防治:
①杀虫防病。使用药剂防治线虫,控制病原菌通过线虫危害造成的伤口而侵染植株。
②香蕉枯萎病目前还没有特别的药剂能够有效控制,只有在发病初期用药液浇灌法对枯萎病的扩展有抑制作用。常用药剂有多抗霉素、溴菌腈、恶霉灵、恶霉灵 溴菌腈。
1 症状
枯萎病在各个生长期都会发病,但幼龄蕉树发病较少。症状有两种:
(1)外部症状。①叶片倒垂型黄化。成龄蕉株接近结果时,下部叶片叶缘先出现特异性黄化,而后逐渐扩展到中脉,叶面的黄化部分与深绿色部分形成鲜明对比。感病的叶片很快倒垂枯萎,由黄色变褐色至干枯,形成一条倒挂的枯干叶片。即“一黄二枯三倒挂”。⑦假茎基部开裂型黄化。病株先从假茎外围近地面的叶鞘处开裂,由外向内逐渐扩展,层层开裂直到心叶部位,并且向上扩展,裂口呈褐色干腐,叶片也成特异性黄化,倒垂枯萎。即“外皮纵裂内部褐变腐烂”。
(2)内部症状。此病表现在香蕉的假茎和球茎也有明显的症状,并有两种情况:
①纵切面:发病初期的香蕉根茎部纵切面有黄红色病变坏死的维管束,坏死的维管束成线条状或斑点状,最后变成黑色。
②横切面:对病株假茎横切,可以看到中柱髓部和皮层薄壁组织间,有黄色或红棕色的斑点或斑块,后期变为紫色或黑色。
2 病原茵
病菌属真菌中的半知菌亚门,丝孢纲,镰刀菌属,它是一种土传病菌。病原菌形态特征:产生大型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无色,3-5个隔膜,多数为3个分膜,大小为30-43微米x3.5-4.3微米:小型分生孢子呈单胞或双胞,卵形或圆形。菌核蓝黑色,大小为0.5-1毫米,最大的达4毫米。厚垣孢子椭圆形至球形,间生或顶生,单个、两个或串生,单个的大小为5.5-6微米x6-7微米。该菌有4个生理小种,香蕉枯萎病是生理小种4感染。
3 侵染循环
整个香蕉生长期都能感病,但只在植株将要抽蕾时症状才表现明显,该病在每年的6-7月开始发病,8-9月加重,10-11月为发病高峰。病菌菌丝在pH4.0-9.0范围内皆能生长,最适宜为pH5.0-6.0。温度在15-35度皆能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度。病原菌孢子在土壤可存期为几年到10年,但在积水缺氧的情况下存活期会大大为缩短。在伤根,多年连作,土壤排水不良、肥力差,透气性差,土壤酸性,土温较高,土壤贫瘠的情况下发病重。
4 防治方法
(1)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对调运的香蕉种苗进行检疫,禁止病原菌随种苗传播。
(2)选种无病蕉苗。推广种植抗病品种的组培苗,减少吸芽苗种植。
(3)选种抗病品种。宝岛蕉、抗枯1号、抗枯5号、金手指、台蕉1号是比较好的抗病品种。
(4)水旱轮作。在病区可采用与水稻、莲藕或其他水生作物轮作的方式控制病菌量,轮作1-2年后就能减轻病害的发生。
(5)种植绿肥。绿肥不仅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还可以提高香蕉的抗病能力。对偏酸性土壤,可以撒施石灰改变土壤pH值,营造不利于病原菌生长的环境。
(6)用微喷灌、滴灌替代漫灌、沟灌,以减少病菌随流水的传播。
(7)病株处理。10%草甘膦原液10-15毫升 多菌灵2N3克用针筒注射到植株离地面1.5厘米处,等到病株枯死后挖除并烧毁,并对于植穴撒石灰消毒。
(8)药剂防治:
①杀虫防病。使用药剂防治线虫,控制病原菌通过线虫危害造成的伤口而侵染植株。
②香蕉枯萎病目前还没有特别的药剂能够有效控制,只有在发病初期用药液浇灌法对枯萎病的扩展有抑制作用。常用药剂有多抗霉素、溴菌腈、恶霉灵、恶霉灵 溴菌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