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谷雨,民间有个古老的传说:黄帝时代,仓颉造字,玉帝决定重奖他。一晚仓颉梦酣,听见有人大喊:“仓颉,你想要什么?”仓颉梦中回答:“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第二天漫天谷粒飞落。仓颉将这件事告诉黄帝,黄帝便把下谷子雨这一天定为谷雨节,号令天下百姓每年此日载歌载舞,感谢上仓,祭祀仓颉。
谷雨是农民的劳动节,在每年的4月19日~21日。“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后降雨量充足而及时,农作物开始茁壮成长。自古以来,农民编成许多关于谷雨的农业谚语,世代相传,提醒自己赶紧播种,时不我待。“谷雨前,好种棉”“谷雨不种花,心头像蟹爬”“谷雨时节种谷天,南坡北洼忙种棉,谷雨前后见家吉(鱼)”“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也有诗云:“谷雨节到莫怠慢,抓紧栽种苇藕芡;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谷雨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寒冷天气结束,气温快速回升,正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大好时机。
谷雨时节春茶正好
谷雨是茶客的狂欢节,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叫雨前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茶树经半年的休养生息,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茶水滋味鲜活,香气怡人。雨前茶中的一芽一嫩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代枪,被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则像一个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它们与清明茶同为一年之中的佳品。雨前茶价格经济实惠,水中造型好、口感上不比明前茶逊色,往往更受茶客们追捧。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当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連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连难得糊涂的郑板桥也好这一口。
谷雨的气候变化
谷雨是百姓的养生节,此时天气忽冷忽热,人易患感冒,应注意“春捂”;过敏体质的人要远离自然界中花粉、柳絮等物质;谷雨后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加大,风湿病易复发,应小心防范;谷雨时节可喝清代名医吴鞠通所创的用鸭梨、荸荠、藕、麦冬、鲜芦根煎制的“谷雨养生汤”,提升阳气、滋阴生津;谷雨时还可选择踏青、慢跑、放风筝等运动养生方式,但要遵循“懒散形骸,勿大汗,以养脏气”的原则;此外还可通过开穴通络和调节情绪,进行经络养生和情志养生。
谷雨正当时,雨催百谷生,万物尽生长。“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飘飞,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向人们宣告:时至暮春了。
饮食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既是暮春,那么在健康饮食上又有哪些讲究呢?
饮食应“五低”
暮春饮食,应注意考虑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和低刺激等5个方面。低盐就是少食钠盐,因为钠盐太多会诱发高血压病,因此每天食盐不超过6g;低脂也就是少食油脂,油脂每天摄取总量不超过膳食总量的30%;低糖也就是少吃游离糖,食糖过量也会影响人体的健康;低胆固醇是少吃含胆固醇高的动物食品,因为胆固醇过高会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脏及脑血管等多种疾病,每天食肉类食品不能超过300g;低刺激即少吃辛辣食品。
晨起喝杯水
暮春气候复杂,不过绝大多数地区都多大风天气,此时人体就容易流失水分,抵抗力就会随之下降,容易诱发很多慢性病。这个时候,“补水”就显得特别重要。一夜春眠之后,人体内水分消耗较多,晨起喝水不仅可补充因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洗涤已排空的肠胃,还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喝水量以250ml为宜。
少吃燥热物
春季应选择吃些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包括荠菜、菠菜、马兰头、香椿头、蒲公英等,这些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开胃的作用。要少食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伤及脾胃。暮春时节,在适当进食优质蛋白类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饮用绿豆汤、赤豆汤、酸梅汤以及绿茶,防止体内积热。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诱发疮痈疖肿等疾病。
谷雨是农民的劳动节,在每年的4月19日~21日。“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后降雨量充足而及时,农作物开始茁壮成长。自古以来,农民编成许多关于谷雨的农业谚语,世代相传,提醒自己赶紧播种,时不我待。“谷雨前,好种棉”“谷雨不种花,心头像蟹爬”“谷雨时节种谷天,南坡北洼忙种棉,谷雨前后见家吉(鱼)”“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也有诗云:“谷雨节到莫怠慢,抓紧栽种苇藕芡;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谷雨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寒冷天气结束,气温快速回升,正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大好时机。
谷雨时节春茶正好

谷雨是茶客的狂欢节,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叫雨前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茶树经半年的休养生息,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茶水滋味鲜活,香气怡人。雨前茶中的一芽一嫩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代枪,被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则像一个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它们与清明茶同为一年之中的佳品。雨前茶价格经济实惠,水中造型好、口感上不比明前茶逊色,往往更受茶客们追捧。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当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連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连难得糊涂的郑板桥也好这一口。
谷雨的气候变化
谷雨是百姓的养生节,此时天气忽冷忽热,人易患感冒,应注意“春捂”;过敏体质的人要远离自然界中花粉、柳絮等物质;谷雨后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加大,风湿病易复发,应小心防范;谷雨时节可喝清代名医吴鞠通所创的用鸭梨、荸荠、藕、麦冬、鲜芦根煎制的“谷雨养生汤”,提升阳气、滋阴生津;谷雨时还可选择踏青、慢跑、放风筝等运动养生方式,但要遵循“懒散形骸,勿大汗,以养脏气”的原则;此外还可通过开穴通络和调节情绪,进行经络养生和情志养生。
谷雨正当时,雨催百谷生,万物尽生长。“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飘飞,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向人们宣告:时至暮春了。
饮食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既是暮春,那么在健康饮食上又有哪些讲究呢?
饮食应“五低”
暮春饮食,应注意考虑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和低刺激等5个方面。低盐就是少食钠盐,因为钠盐太多会诱发高血压病,因此每天食盐不超过6g;低脂也就是少食油脂,油脂每天摄取总量不超过膳食总量的30%;低糖也就是少吃游离糖,食糖过量也会影响人体的健康;低胆固醇是少吃含胆固醇高的动物食品,因为胆固醇过高会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脏及脑血管等多种疾病,每天食肉类食品不能超过300g;低刺激即少吃辛辣食品。
晨起喝杯水
暮春气候复杂,不过绝大多数地区都多大风天气,此时人体就容易流失水分,抵抗力就会随之下降,容易诱发很多慢性病。这个时候,“补水”就显得特别重要。一夜春眠之后,人体内水分消耗较多,晨起喝水不仅可补充因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洗涤已排空的肠胃,还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喝水量以250ml为宜。
少吃燥热物
春季应选择吃些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包括荠菜、菠菜、马兰头、香椿头、蒲公英等,这些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开胃的作用。要少食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伤及脾胃。暮春时节,在适当进食优质蛋白类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饮用绿豆汤、赤豆汤、酸梅汤以及绿茶,防止体内积热。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诱发疮痈疖肿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