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寻找有效的专业文化建设途径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企业(医院)从“专业情感、专业情境、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等四个层次寻找学校文化与文化的交融点,不失为卫生类职业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校企文化融合”;专业文化建设;阶梯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9-0070-04
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对学校可持续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日益凸现。由于职业院校的各个专业都是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而设置的,专业建设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而专业文化则是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土壤,因此职业院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专业文化。寻找有效的专业文化建设途径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南京卫生学校(以下简称“南京卫校”)在护理专业文化建设中,结合五年制高职学制及学生认知特点,从专业情感、专业情境、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等四层面开展研究与实践,寻找学校文化与企业(医院)文化的交融点,初步形成了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专业情感融入、专业情境合一、专业技能跟进、专业素养提升”的专业文化建设阶梯模式(以下简称“阶梯模式”)。
一、“校企文化融合”是
职业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教育部、人社部出台的教职成[2010]8号文《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引进和融合优秀企业文化,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跨越。所以,校企文化融合是职业院校文化的重要特征,尤其是职业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作为卫生类职业院校,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医护人才,医院文化中蕴含的“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以及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应该深深融入卫生类学校的专业文化,尤其是护理专业文化中。研究调查中,67.8%的实习生认为学校的专业文化还未能很好地体现医院文化。所以,融入医院文化,不仅要营造职业氛围浓厚、专业特色鲜明的教学和仿真实训场所,还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医院文化理念,从而为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环境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打下深厚的专业人文基础。
二、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
专业文化建设阶梯模式实践解析
专业文化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及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形式,是专业建设的灵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要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专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参与者就是专业教师与学生,本课题所研究的“阶梯模式”是结合文化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等层面内涵,结合职业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特征,根据学生的专业认知度,从入学开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将学习期间的专业教育教学环境和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系统整合,阶梯推进,通过专业情感融入的初期体验,专业情境合一的教学安排,促进学生专业技能跟进,进而实现专业素养的整体提升,最终将专业文化内化为自觉的专业追求形成的模式。见图1。
(一)“专业情感融入”是认同专业文化的情感基础
由于初中毕业后入学的五年制学生年龄小,大多数学生升学时的专业选择往往由家长决定,所以入学前对所学专业并不了解。专业教育是增进专业认识、培养专业情感的有效手段之一。南京卫校在新生刚入学时,除了常规的校史介绍外,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及早融入专业情感,有助于他们尽快接受专业文化,并能够自觉在专业文化引领下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据学校新生调查统计,69.4%的学生是在入学初的专业教育中建立了对专业的第一印象,35%的学生通过入学初的专业教育,开始喜爱所学专业,并初步培育出对专业的认同感。
1.医院参观。南京鼓楼医院是一所具有120年历史的公立综合性医院,南京卫校前身——金陵大学鼓楼医院高级护士学校就是由该院创办。该院始终秉承“博爱、仁慈、服务大众”的传统与“追求最好的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解除病人身心痛苦”的永恒使命。南京明基医院是台资民营综合性医院,该院虽然建院时间不长,但其“追求人类健康照护之真善美”的理念和“热情务本、追求卓越、关怀社会”的价值观,以及在南京卫校设立“明基奖学金”、开办“明基冠名班”的助学行为,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学校组织新生到这些不同性质的医院参观,使他们感受到虽然医院文化不尽相同,但救死扶伤、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是一脉相承的。由此,学生很快对未来职业建立起初步的感性认识。
2.校友交流。学校邀请医院临床一线的医护专家开设讲座或座谈会,这些专家一般是学校毕业的杰出校友,目前大多数已成为医院的护理部主任、放射科科长、设备科科长等骨干力量,他们满怀对母校的深情和对职业的热情,来到学校与学弟学妹们交流。讲座或座谈交流帮助新生初步了解专业发展的情况和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认识专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杰出人物,尤其是杰出校友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激发了他们热爱专业的情感。
(二)“专业情境合一”是渗透专业文化的平台载体
文化建设离不开物质层面,专业文化建设更需要具有专业特色的物化环境。教职成[2010]9号文《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到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专业情境合一”体现在教室与病房合一、实训室与检查室合一、课堂与临床合一,示教室和实验实训中心建筑布局和环境布置营造与医院环境、工作情景相近,实训设施设备先进,与临床一线基本同步,具有浓郁的医院文化氛围和真实的职业氛围,充分体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1.教室文化。教室是教学的主要场所,环境布置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职业院校的教室文化设计需融入职业文化元素。南京卫校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在教室文化设计中融入了医院文化元素。如在护理专业“明基冠名班”教室张贴南京明基医院的文化理念和医院实景图片,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万东冠名班”教室张贴北京万东医疗器械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公司实景图片,使这些冠名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时感受到医院或企业文化的影响,增强专业学习的动力。此外,在各专业非冠名班教室中注重统一风格的布置,将班级的个性化特色与医院文化相结合。研究调查中,78%的学生认为教室环境设计与专业学习有一定联系,且60%的学生认为在教室布置与未来职业岗位有关的内容更有利于专业学习。
2.实训文化。“学中做、做中学”的实践教学是职业院校的教学特色,职业院校的校内实训场所建设是体现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方面,实训场所和实训设备的仿真模拟程度直接关系到实训文化的先进程度。南京卫校在护理实训中心建设中,参照医院病区和专科布局,构建了模拟病房、仿真手术室、仿真ICU抢救室、仿真产房等与医院临床实际相吻合的场所设施,不仅配备了全真的临床设备,还从护士站、病人叫铃、走廊扶手等细节方面营造与医院实景一致的实训环境,使学生通过校内模拟实训加快适应医院临床要求。研究调查显示,80%的学生更愿意在与未来职业岗位环境仿真度高的实训场所进行训练。
3.医院课堂。最先进的专业教学环境是把课堂搬到医院或企业,可以更好地将医院文化或企业文化与学校专业文化融为一体。南京卫校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尝试,在南京明基医院开设了护理专业“医院课堂”,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设了医学影像技术“医院课堂”,把专业教学的部分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任务放在医院独特的人文环境中进行,医院的部分设备对学校师生开放,用于“医院课堂”的教学。其中“明基医院课堂”将国际先进并已在台湾成熟运用的“主护护理”的护理模式运用于护理专业教学中,体现了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医院文化,使护理专业建设更加贴近医院临床和国际先进理念,依托来自于台湾医院独有的人文氛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护理人文素质。在对医院(企业)课堂的教学效果调查中,41%的学生认为可增进对医院工作场景的了解,39.2%的学生认为可直接接触临床设备,19.8%的学生认为可了解到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三)“专业技能跟进”是领悟专业文化的主体关键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专业技能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技能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教学生“会做”,而应引导学生在技能学习与训练中不断培养对专业的认同感,进而达到“做优、做精”的水平。“专业技能跟进”是指在专业文化建设中发挥技能训练、技能大赛的作用,使学生在专业技能不断熟练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专业文化的领悟和理解。专业技能水平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调查表明,43.3%的实习生认为技能水平是对毕业实习最有影响的因素。
1.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是专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据调查,50.7%的学生通过技能训练加深了对专业文化的理解,35.6%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应是训练专业技能,42.2%的学生是在开始进行技能操作训练时真正喜爱上所学专业的。南京卫校是江苏省护理技能教学研究基地,在技能教学中强调由点(实验课)→线(临床教学见习)→面(校内综合实训)→体(毕业临床实习)的链接递进过程,通过单项技能行为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临床技能训练三个阶段,注重将技能训练与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意识、职业观念相结合。在实训过程中模仿医院护理管理,实施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和护理小组的学生自主管理的全天候开放训练模式,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
2.技能大赛。自从教育部推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以来,各级教育部门举办的技能大赛已经成为检验职业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极大地提升了职业院校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南京卫校充分借助技能大赛平台,组织开展校级比赛,专业覆盖率和学生参赛率均达100%,在此基础上,选拔优秀者参加省级、国家级大赛。学校从2011年开始连续四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护理技能大赛,并承担江苏省代表队的集训任务,由南京卫校选手担任主力的江苏代表队取得了全国大赛四连冠的优异成绩。研究调查中,36.3%的学生非常愿意并积极争取参加技能大赛,55.9%的学生希望能有机会参加技能大赛。大赛的综合性训练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专业文化的内化。
(四)“专业素养提升”是内化专业文化的最终目标
专业素养也称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学生经过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后进入医院临床综合性实习环节,不仅是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岗位上进行综合锻炼的过程,而且能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医院文化,进而内化专业文化,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为今后职业生涯树立牢固的职业信念。研究调查中,94%的实习生对所在实习医院的文化有了一定了解,这有助于他们职业素养的提升。
1.临床实习。南京卫校护理专业学生到医院进行临床毕业实习的时间为1年左右,实行“三导师制”,一方面由学校派出专职实习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在各个实习医院巡视指导、管理;另一方面,由医院为每位实习生配备“一对一”的临床带教教师。学生在医院各科室进行轮转实习,一般两个月后就能独立顶岗值班。学生通过临床护理岗位的实习,不仅很快熟悉了医院临床护理的各项流程和要求,而且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增进了护患交流与沟通,加深了对护理理念的理解,极大地提升了专业素养。研究调查中,51.1%的实习生认为临床实习帮助自己加深了对专业的认识,提高了自身专业综合素养。
2.专业实践。除了毕业前的临床实习,南京卫校从二年级开始,就组织学生到医院进行时间不等的专业见习或专业实践。研究调查中,50.6%的学生喜欢直接到医院临床学习体验的教学模式。专业见习一般是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到医院临床观摩病例、体验专业情境,时间较短。专业实践则是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到医院跟班体验,如担任各科室护士长助理,辅助护士长开展工作;或者参与导医服务和志工服务,服务内容涉及患者医院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为学生提供了零距离接触临床的机会,帮助他们了解到医院工作特点和全科室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专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将专业文化内化为良好的专业素养。在对专业素养关键要素的研究调查中,33.7%的学生认为是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37.2%的学生认为专业素养关键要素是过硬的专业技能,29.1%的学生认为是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这些关键要素都直接体现在专业文化中。专业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能仅停留在环境、设施等物质文化层面,应是师生在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专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能驱使师生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提供原动力和支持力。同时,由于职业教育的“职业化”特点,专业文化中更多地融入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养等因素。作为护理专业文化,只有根植在医院文化的土壤中,将校企文化有机融合,循序渐进,顺应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从专业情感、专业情境、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等层面,使学生逐步认识和领悟专业文化,才能更加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和职业观。
(责任编辑:陈向阳)
关键词:“校企文化融合”;专业文化建设;阶梯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9-0070-04
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对学校可持续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日益凸现。由于职业院校的各个专业都是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而设置的,专业建设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而专业文化则是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土壤,因此职业院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专业文化。寻找有效的专业文化建设途径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南京卫生学校(以下简称“南京卫校”)在护理专业文化建设中,结合五年制高职学制及学生认知特点,从专业情感、专业情境、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等四层面开展研究与实践,寻找学校文化与企业(医院)文化的交融点,初步形成了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专业情感融入、专业情境合一、专业技能跟进、专业素养提升”的专业文化建设阶梯模式(以下简称“阶梯模式”)。
一、“校企文化融合”是
职业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教育部、人社部出台的教职成[2010]8号文《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引进和融合优秀企业文化,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跨越。所以,校企文化融合是职业院校文化的重要特征,尤其是职业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作为卫生类职业院校,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医护人才,医院文化中蕴含的“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以及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应该深深融入卫生类学校的专业文化,尤其是护理专业文化中。研究调查中,67.8%的实习生认为学校的专业文化还未能很好地体现医院文化。所以,融入医院文化,不仅要营造职业氛围浓厚、专业特色鲜明的教学和仿真实训场所,还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医院文化理念,从而为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环境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打下深厚的专业人文基础。
二、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
专业文化建设阶梯模式实践解析
专业文化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及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形式,是专业建设的灵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要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专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参与者就是专业教师与学生,本课题所研究的“阶梯模式”是结合文化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等层面内涵,结合职业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特征,根据学生的专业认知度,从入学开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将学习期间的专业教育教学环境和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系统整合,阶梯推进,通过专业情感融入的初期体验,专业情境合一的教学安排,促进学生专业技能跟进,进而实现专业素养的整体提升,最终将专业文化内化为自觉的专业追求形成的模式。见图1。
(一)“专业情感融入”是认同专业文化的情感基础
由于初中毕业后入学的五年制学生年龄小,大多数学生升学时的专业选择往往由家长决定,所以入学前对所学专业并不了解。专业教育是增进专业认识、培养专业情感的有效手段之一。南京卫校在新生刚入学时,除了常规的校史介绍外,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及早融入专业情感,有助于他们尽快接受专业文化,并能够自觉在专业文化引领下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据学校新生调查统计,69.4%的学生是在入学初的专业教育中建立了对专业的第一印象,35%的学生通过入学初的专业教育,开始喜爱所学专业,并初步培育出对专业的认同感。
1.医院参观。南京鼓楼医院是一所具有120年历史的公立综合性医院,南京卫校前身——金陵大学鼓楼医院高级护士学校就是由该院创办。该院始终秉承“博爱、仁慈、服务大众”的传统与“追求最好的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解除病人身心痛苦”的永恒使命。南京明基医院是台资民营综合性医院,该院虽然建院时间不长,但其“追求人类健康照护之真善美”的理念和“热情务本、追求卓越、关怀社会”的价值观,以及在南京卫校设立“明基奖学金”、开办“明基冠名班”的助学行为,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学校组织新生到这些不同性质的医院参观,使他们感受到虽然医院文化不尽相同,但救死扶伤、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是一脉相承的。由此,学生很快对未来职业建立起初步的感性认识。
2.校友交流。学校邀请医院临床一线的医护专家开设讲座或座谈会,这些专家一般是学校毕业的杰出校友,目前大多数已成为医院的护理部主任、放射科科长、设备科科长等骨干力量,他们满怀对母校的深情和对职业的热情,来到学校与学弟学妹们交流。讲座或座谈交流帮助新生初步了解专业发展的情况和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认识专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杰出人物,尤其是杰出校友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激发了他们热爱专业的情感。
(二)“专业情境合一”是渗透专业文化的平台载体
文化建设离不开物质层面,专业文化建设更需要具有专业特色的物化环境。教职成[2010]9号文《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到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专业情境合一”体现在教室与病房合一、实训室与检查室合一、课堂与临床合一,示教室和实验实训中心建筑布局和环境布置营造与医院环境、工作情景相近,实训设施设备先进,与临床一线基本同步,具有浓郁的医院文化氛围和真实的职业氛围,充分体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1.教室文化。教室是教学的主要场所,环境布置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职业院校的教室文化设计需融入职业文化元素。南京卫校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在教室文化设计中融入了医院文化元素。如在护理专业“明基冠名班”教室张贴南京明基医院的文化理念和医院实景图片,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万东冠名班”教室张贴北京万东医疗器械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公司实景图片,使这些冠名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时感受到医院或企业文化的影响,增强专业学习的动力。此外,在各专业非冠名班教室中注重统一风格的布置,将班级的个性化特色与医院文化相结合。研究调查中,78%的学生认为教室环境设计与专业学习有一定联系,且60%的学生认为在教室布置与未来职业岗位有关的内容更有利于专业学习。
2.实训文化。“学中做、做中学”的实践教学是职业院校的教学特色,职业院校的校内实训场所建设是体现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方面,实训场所和实训设备的仿真模拟程度直接关系到实训文化的先进程度。南京卫校在护理实训中心建设中,参照医院病区和专科布局,构建了模拟病房、仿真手术室、仿真ICU抢救室、仿真产房等与医院临床实际相吻合的场所设施,不仅配备了全真的临床设备,还从护士站、病人叫铃、走廊扶手等细节方面营造与医院实景一致的实训环境,使学生通过校内模拟实训加快适应医院临床要求。研究调查显示,80%的学生更愿意在与未来职业岗位环境仿真度高的实训场所进行训练。
3.医院课堂。最先进的专业教学环境是把课堂搬到医院或企业,可以更好地将医院文化或企业文化与学校专业文化融为一体。南京卫校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尝试,在南京明基医院开设了护理专业“医院课堂”,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设了医学影像技术“医院课堂”,把专业教学的部分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任务放在医院独特的人文环境中进行,医院的部分设备对学校师生开放,用于“医院课堂”的教学。其中“明基医院课堂”将国际先进并已在台湾成熟运用的“主护护理”的护理模式运用于护理专业教学中,体现了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医院文化,使护理专业建设更加贴近医院临床和国际先进理念,依托来自于台湾医院独有的人文氛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护理人文素质。在对医院(企业)课堂的教学效果调查中,41%的学生认为可增进对医院工作场景的了解,39.2%的学生认为可直接接触临床设备,19.8%的学生认为可了解到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三)“专业技能跟进”是领悟专业文化的主体关键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专业技能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技能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教学生“会做”,而应引导学生在技能学习与训练中不断培养对专业的认同感,进而达到“做优、做精”的水平。“专业技能跟进”是指在专业文化建设中发挥技能训练、技能大赛的作用,使学生在专业技能不断熟练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专业文化的领悟和理解。专业技能水平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调查表明,43.3%的实习生认为技能水平是对毕业实习最有影响的因素。
1.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是专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据调查,50.7%的学生通过技能训练加深了对专业文化的理解,35.6%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应是训练专业技能,42.2%的学生是在开始进行技能操作训练时真正喜爱上所学专业的。南京卫校是江苏省护理技能教学研究基地,在技能教学中强调由点(实验课)→线(临床教学见习)→面(校内综合实训)→体(毕业临床实习)的链接递进过程,通过单项技能行为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临床技能训练三个阶段,注重将技能训练与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意识、职业观念相结合。在实训过程中模仿医院护理管理,实施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和护理小组的学生自主管理的全天候开放训练模式,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
2.技能大赛。自从教育部推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以来,各级教育部门举办的技能大赛已经成为检验职业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极大地提升了职业院校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南京卫校充分借助技能大赛平台,组织开展校级比赛,专业覆盖率和学生参赛率均达100%,在此基础上,选拔优秀者参加省级、国家级大赛。学校从2011年开始连续四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护理技能大赛,并承担江苏省代表队的集训任务,由南京卫校选手担任主力的江苏代表队取得了全国大赛四连冠的优异成绩。研究调查中,36.3%的学生非常愿意并积极争取参加技能大赛,55.9%的学生希望能有机会参加技能大赛。大赛的综合性训练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专业文化的内化。
(四)“专业素养提升”是内化专业文化的最终目标
专业素养也称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学生经过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后进入医院临床综合性实习环节,不仅是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岗位上进行综合锻炼的过程,而且能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医院文化,进而内化专业文化,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为今后职业生涯树立牢固的职业信念。研究调查中,94%的实习生对所在实习医院的文化有了一定了解,这有助于他们职业素养的提升。
1.临床实习。南京卫校护理专业学生到医院进行临床毕业实习的时间为1年左右,实行“三导师制”,一方面由学校派出专职实习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在各个实习医院巡视指导、管理;另一方面,由医院为每位实习生配备“一对一”的临床带教教师。学生在医院各科室进行轮转实习,一般两个月后就能独立顶岗值班。学生通过临床护理岗位的实习,不仅很快熟悉了医院临床护理的各项流程和要求,而且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增进了护患交流与沟通,加深了对护理理念的理解,极大地提升了专业素养。研究调查中,51.1%的实习生认为临床实习帮助自己加深了对专业的认识,提高了自身专业综合素养。
2.专业实践。除了毕业前的临床实习,南京卫校从二年级开始,就组织学生到医院进行时间不等的专业见习或专业实践。研究调查中,50.6%的学生喜欢直接到医院临床学习体验的教学模式。专业见习一般是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到医院临床观摩病例、体验专业情境,时间较短。专业实践则是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到医院跟班体验,如担任各科室护士长助理,辅助护士长开展工作;或者参与导医服务和志工服务,服务内容涉及患者医院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为学生提供了零距离接触临床的机会,帮助他们了解到医院工作特点和全科室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专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将专业文化内化为良好的专业素养。在对专业素养关键要素的研究调查中,33.7%的学生认为是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37.2%的学生认为专业素养关键要素是过硬的专业技能,29.1%的学生认为是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这些关键要素都直接体现在专业文化中。专业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能仅停留在环境、设施等物质文化层面,应是师生在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专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能驱使师生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提供原动力和支持力。同时,由于职业教育的“职业化”特点,专业文化中更多地融入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养等因素。作为护理专业文化,只有根植在医院文化的土壤中,将校企文化有机融合,循序渐进,顺应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从专业情感、专业情境、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等层面,使学生逐步认识和领悟专业文化,才能更加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和职业观。
(责任编辑:陈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