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愿『爱』与你同在

来源 :东方航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d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否认识我?我走了很久,才来到这里。世事流转,我涉过光华千年,才变成今天的模样。情情绵绵、浪漫甜蜜之际,你是否 还记得我最初的源头?”
  正如国人现在用近乎狂热的热情过圣诞节一样,情人节也已经悄悄渗透到了无数年轻人的心中,成为继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又一个重要节日。节日纵然欢喜,但对于情人节的起源,你是否真的了解呢?今天小编就来带你长知识,看看究竟“爱”从何处来。
  众所周知,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St. Valentine's Day),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同时,情人节又是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在西方,除了圣诞,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节日能像情人节一样引起人们的兴趣。不仅年轻的恋人和夫妻,朋友、同学甚至亲人之间也过情人节。而在东方,对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的恋人来说,2月14日也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且特殊的日子。
  那么,这样一个极受欢迎、真挚美好、对某些人来说却又有些虐心的节日,究竟由来何如呢?废话不多说,赶紧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探寻下情人节的起源吧。
  情从何处来
  爱与信仰:瓦伦丁的侠骨柔情
  说起情人节,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神父瓦伦丁(Valentine),要知道有关情人节的起源,大部分可都是跟他有关的。所以作为一个自带主角光环的boy,我们的主人公瓦伦丁必然是相貌堂堂并且充满着智慧和虔诚的。
  故事发生在公元3世纪,当时,由于基督教对罗马帝国的统治持否定态度,不承认对罗马皇帝的崇拜,因而受到帝国政府的残酷镇压和迫害。而瓦伦丁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因为公开谴责罗马对基督教的压制、号召信徒们起来反抗而被捕。
  在狱中,他受尽了非人的折磨,却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一次偶然的机会,瓦伦丁认识了监狱长的女儿,并帮她治好了失明的双眼。两人互诉衷肠渐生情愫并最终相爱,阴暗潮湿的黑牢里,他们海誓山盟,度过了一段别有一番滋味的爱情日子。
  但是,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有情人终是难成眷属。由于瓦伦丁的宁死不屈,罗马政府下达了对他的死刑判决。临刑前,瓦伦丁给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告别信,署名是:From your Valentine (寄自你的瓦伦丁),表达自己对她至死不渝的爱,以及不能为了爱而放弃信仰的苦衷,然后便奔赴刑场,凛然就义。这一天恰好是公元270年的2月14日。
  瓦伦丁死后,姑娘悲痛欲绝,在他墓前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以寄托自己的情思,并最终抑郁而死。广大基督教徒和青年男女为了纪念这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也为了表达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的美好愿望,就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也称"爱情选出日"。由于瓦伦丁被基督教视为"圣徒",所以这一天又被称为"圣·瓦伦丁日"。
  爱与守护:上帝圣礼的殉道者
  尘缘聚散,情思无悔。
  唯愿来生,花期勿误,莫失莫忘。
  你赴我,恍如隔世之约。
  情深至此,令人惋惜,爱情故事总是令人感慨万千,但作为一位绝对虔诚和善良正直的主人公来说,他的人生必然是充满传奇色彩的,所以,故事还有另一个版本。
  传说公元三世纪,当时的皇帝是克劳迪乌斯二世( Claudius),古罗马的一位暴君。离暴君的宫殿不远,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庙,德高望重的修士瓦伦丁( Valentine)就住在这里。罗马人非常崇敬他,男女老幼不论贫富贵贱总会群集在他的周围,在祭坛的熊熊圣火前聆听瓦伦丁的祈祷。
  当时,罗马内忧外患战事不断,民不聊生。为了补足兵员,将战争进行到底,暴君克劳迪乌斯二世下令,凡是一定年龄范围内的男子,都必须进入罗马军队,以生命为国家效劳。为了保证人们忠于战争,他下令禁止人民举行婚礼,甚至连已订了婚的人也要马上解除婚约,以强迫青年男子加入军队。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满怀悲愤地走向战场。年轻的姑娘们也由于失去爱侣,抑郁神伤。整个罗马帝国被笼罩在绵长的相思中。
  然而暴政阻止不了真爱。瓦伦丁对此深表同情,他相信婚姻是上帝所赐予的圣礼。所以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他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人们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
  消息终于传到了克劳迪乌斯的耳里,他暴跳如雷,命令士兵们冲进神庙,将瓦伦丁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公元270年的2月14日,瓦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百姓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
  后来,世人为了纪念瓦伦丁的英勇行为,奉他为爱情的“守护神”,并将他的的殉难日——2月14日定为“瓦伦丁日”。经过多年的流传,Valentine渐渐成为情人的代名词,瓦伦丁日也演变成了今天的情人节。
  爱与神话:古老牧神的庇佑
  瓦伦丁的一生纵然传奇,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情人节其实和这个叫瓦伦丁的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是直接来自于古罗马的牧神节。
  在罗马神话中,牧神卢波库斯(Lupercus)又是森林和原野之神,畜群和牧人们的保护神。罗马城刚刚奠基时,周围还是一片荒野,狼群四处游荡。而卢波库斯则因能帮助牧人洗罪、庇佑丰产、保护畜群不受狼害而备受尊敬。
  相传,纪念卢波库斯的牧神节是由传说中罗马的奠基人罗莫路和勒莫(Romilusand Remus)开创的。牧神节于每年的2月15日在柏伦町(Palantine)山上的卢波库斯洞里庆祝,祈求牧神赐福于罗马人民。据说在这里,罗莫路和勒莫被一只母狼扶育长大。而那个时候的日历与现在相比要稍微晚一些,所以牧神节实际上是对即将来临的春天的庆祝。
  牧神节的祭祀仪式,带有古老的宗教色彩和神话色彩。在各项庆典中,有一项是年轻的贵族们手持羊皮鞭在街道上奔跑。年轻妇女们会聚集在街道两旁,祈望羊皮鞭抽打到她们头上。人们相信这是和牧神的沟通,会使她们更容易生儿育女。古罗马建城之初,人丁稀少,鼓励人口增殖是当时重要的政策。这种鞭打,就是当时流行的增殖魔法和请罪相结合的独特宗教仪式。同时,这又和古代人认为爱情婚姻的终极目的就是多孕多生的观念结合起来,从而和爱情挂上了关系。   其实,无论牧神节的祭典和观念在今天看起来多么令人不可理解,它们都代表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祈求,因而也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
  后来,人们对牧神节的仪式不断革新,又增添了一项类似于摸彩的新游戏:将年轻女子们的名字写好放置于盒子内,然后年轻男子上前任意抽取。名字被抽出后,男女双方会互相交换礼物,在男子的衣袖上会绣上女子的名字,女子在这一年内成为男子的Valentine。照顾和保护该女子成为该男子的神圣职责。
  随着罗马势力在欧洲的扩张,牧神节的习俗被带到了现在的法国和英国等地,基督教的兴起使人们纪念众神的观念逐渐淡漠。教士们不希望人们放弃节日的欢乐,于是将牧神节(Lupercalia)改成瓦伦丁节(Valentine's Day),并移至二月十四日。这样,关于瓦伦丁修士的传说和古老的节日就被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了一起。
  爱与缅怀:在爱中继续游走
  据说,在后来的一个2月14日,法王亨利四世的一个女儿在瓦伦丁节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晚会,宴会上第一次出现了赠送玫瑰和心形糖果的例子,所有女士都可以从选中她做Valentine的男士那里获得一束鲜花。情人节从此成形,成为“爱的纪念日”。自此,每到这天,小伙子们就要将象征爱情的玫瑰花献给心仪的姑娘,而姑娘们就会准备好心形的糖果送给她们的心上人。
  鲜花、心形糖果,装饰精美的信件,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份份真挚的爱,更是对勇于反抗暴政的瓦伦丁修士的最好缅怀。
  直至今天,情人节的宗教色彩和那些神秘祭典的遗俗早已荡然无存,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爱情选出日",法国已经成为令全世界情侣向往的浪漫之都,情人节互赠玫瑰和心形糖果也得以延传至今,但对于瓦伦丁,却已经鲜有人再提及。
  但或许,当我们借着这数千年历史所传递的爱,用鲜花、信件、心形糖果等物品,在每年的二月十四日祈愿幸福并向自己的爱人朋友传递爱的信息的时候,就是对他最好的缅怀。缘托好时节
  爱与习俗:祈盼缘分的降临
  岁月如流,时间的演变为情人节的由来带来了许多故事,同时,也为它增添了很多有趣的习俗。
  在美国纽约,过去,人们在情人节当天通常以鲜花和巧克力为礼物,或者为自己的恋人精心安排一顿浪漫美味的晚餐。而现在,随着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表达爱意的方式和赠送礼物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很多情侣会选择在情人节当天远离城市的喧嚣,驾乘马车到纽约著名的中央公园,在清新雅致的环境中,怡然自得地观光游览,放松身心,可谓别出心裁。
  而在意大利的首都罗马,情侣们会选择在这一天,携手到罗马著名的米尔维奥桥上,将一把象征着彼此心心相印的锁挂在桥上的路灯柱上,并将钥匙丢到桥下的河里,用这把同心锁见证他们最忠贞、最真诚的爱情,将两颗心紧紧的“锁”在锁桥上,期盼两人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在素有“浪漫之都”称号的法国巴黎,情人节这天,无论是埃菲尔铁塔下的广场,还是圣心大教堂附近,无论是地铁里还是大街上,目之所及,到处都是手捧玫瑰花和巧克力的情侣们,他们相互依偎、拥抱亲吻,尽情表达着对彼此的爱意,也享受着来自路人赞许和祝福的目光。相较于礼物的含金量,浪漫的法国人更注重的是情调和心意,烛光摇曳,流波缱绻,互诉衷肠,此刻的幸福,便胜却人间无数。
  不只西方,近年来,情人节也越来越受到中国年轻人的重视和喜爱。这一天,玫瑰价格猛涨,餐厅订不上位,马路拥堵不已,可即便如此,高价玫瑰和烛光晚餐依旧是情侣们的首选。但也有些情侣选择另辟蹊径,选择首饰、电子产品这类实用有新意同时又兼具浪漫的礼物,情人节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时尚起来。此外,随着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微博朋友圈俨然已经成了情侣们放肆秀恩爱的新阵地,不过这种行为对于单身族们可就不怎么人道了,所以怨声载道也是常有的事。情侣们放肆大胆地晒幸福秀恩爱,单身人士则期冀今年可以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但无论你是哪类人,似乎总得在情人节这一天做些什么,才不会辜负这大好韶光。
  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情人节的习俗,但说来说去,“习俗”无外乎都是人们对于上帝赐予缘分的期盼和祝愿,将满腔深情寄托于大好时节,愿天涯海角共此时,愿朝朝暮暮永相爱。
  爱与促销:白色情人节的生财之道
  相较于2月14日的热烈,一个月之后的白色情人节则是一个甜蜜相会的日子。 而令人惊奇的是,这个浪漫节日的起源竟然是商人的促销炒作。
  真正的白色情人节最早诞生于1977年的日本,由日本福冈市博德区的甜点(菓子)制造商石村万盛堂所发起,以鼓吹收到心意的一方应该要回礼给对方,作为促销糖果的手段,节日最早被称为“糖果赠送日”。自1980年起,因为糖果所使用的砂糖是白色,所以改称为“白色情人节”。
  不久后,巧克力制造商发现他们也可以在这个节日中获利,因此也开始在这一天促销白色的巧克力。渐渐地,这一节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商家所推出的礼物花样也越来越多,现在,在这一天要回礼时,除了糖果与白巧克力之外,你还可以买到其它各种礼品。
  白色情人节流行于世界,在送礼方面也各不相同:在中国大陆和英法美等地,在2月14日这一天,男孩送给女孩的礼物,一般为玫瑰花和巧克力,经过一个月的考虑和考察,到了3月14日,如果女孩回赠男孩礼物,一般送纯手工曲奇,就表示女孩认可男孩,可以谈恋爱了。但日本、中国台湾则刚好相反,2月14日由女生送出巧克力,男生于3月14日回礼。
  目前关于情人节与白色情人节,到底是男方先送礼还是女方先送礼,送的礼物为何、数量多少,已不再有定论,重要的是这样的节日让男女双方都有一个可以发挥与表达真挚感情的时机,相关的商人们自然也就乐得大发利市了。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概这世上有多少情人,也就有多少关于情人节来历的诠释。其实,不管情人节的真正起源如何,这个源于古代信仰,发于自然之感,得以基督“圣人”之名的节日本身就已经承载了太多的美好和祈盼。
  惟愿深情寄良人,此生同白首,共度好时节。
  这样一个共话爱意的节日,可以无花,无巧克力,无情人,但一定不要无“情”。 借着大好时光,向自己的爱人家人朋友表达自己的爱意吧,愿“爱”与你同在。
其他文献
每年的2月14日和3月14日,都是情侣之间大秀恩爱,狂虐“单身狗”的日子。身为单身人士,本就生活寂寞,每每在这样的日子里还要看别人你侬我侬,心里自然五味杂陈。其实,把恩爱秀出来只是情人节中的一个小环节,那些身处热恋中的人们能够通过情人节感受到“千金易得,知己难求”的真谛,并好好把握自己的另一半才是情人节的意义所在。在体育界,也有许多著名的体坛伉俪拥有羡煞旁人的爱情生活,这次就让小编和大家一起看一下
期刊
去年年底,一部血性野蛮的《老炮儿》横空出世,口碑票房双飘红之余,片中的老炮儿、胡同文化、老北京方言等元素在坊间掀起一股关于老北京文化的追忆和讨论。人们叹息着,宣武没了,改西城了;胡同拆了,变街心花园了;地道老北京人差不多都挪五环以外了……可是这些并不意味着老北京文化也跟着没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时间会消逝,事物会消失,但人可以留住文化。  比起电影里讲规矩、够义气的老炮儿,现实中提笼架鸟、讲究玩
期刊
沉默寡言,是大多数建筑设计大师给人的第一印象,似乎唯一能让他们变得浪漫的,就是在面对建筑时。对他们而言,痴迷地观察自己的即将建成的地方,去爱它,理解它,就是建筑与建筑师情感交集最初的开始。在他们的手中,建筑的冰冷和坚硬早已融化在绕指柔中,通过一座有形的建筑,守望着柔软无形的情感。  想要深入了解一个城市,当然要从在这个城市过夜开始。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会格外忠诚于某间酒店,因为这是设计师用建筑语言表
期刊
一记“微笑之国”“黄袍佛国”,几乎是人们对泰国的全部印象。然而当我们走进泰国,却多了另一番感受。没有哪个国家会像泰国这样从早到晚都塞车,五颜六色的出租车嘟嘟地穿梭在活力四射的街边房屋中;酸、辣、甜的滋味一股脑儿地钻进腹中,无论你是蹲坐在街边大排档或是优雅地在小清新餐厅用餐,混合香料的爽快定会让你毛孔贲张、畅快淋漓;红、绿、黄相间着的泰式鱼脊形屋顶的庙宇,到处充满着神秘的佛国情调。  清晨,钟声与诵
期刊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康有为仓皇逃出北京城,自此开始了他长达十六年的海外流亡生涯。十六年中,他遍游英、法、德、美、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土耳其等三十一国,把自己比做“耐苦不死之神农”,游历世界是为了“遍尝百草”,寻找能够医治中国的“神方大药”。读过后人辑录的《康有为遗稿:列国游记》会发现,救国神方没找到,美酒佳肴他倒是没少品尝。  康有为的女儿康同璧曾回忆说:“先父也爱吃西餐。在伦敦生活的时候,
期刊
袁世硕,1929年生  山东兖州人。1949年考入山东大学师从冯沅君教授,毕业后,成为冯沅君的助教。至今为山东大学终身教授。专著有《孔尚任年谱》《聊斋诗词选》《元曲百科辞典》《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文学史学的明清小说研究》等。  侯贺良1993年11月12日摄于济南  打开“百度”的袁世硕网页,一张出自我手的袁世硕肖像映入眼帘。这让我不由地想起为他拍照时的情景。  人世间的许多事情就是这样:不择手
期刊
玩转清迈需要分两部走:城内,城外。城内看寺庙,逛夜市,城外看大象,逛小镇。具体玩法如下:  清迈古城—看寺庙  契迪龙寺(又称大佛塔或查里鲁安寺)  推荐理由:始建于1411年,高达85.4米,塔顶视野开阔,可极目远眺;  建筑风格和吴哥相似,没有泰国寺庙常见的金碧辉煌却因质朴古拙自成一派;  塔尖在中世纪的一场地震中塌毁,留下塔基屹立原地,有种令人震撼的残缺之美。  类似推荐:帕辛寺——清迈规模
期刊
有许多地方,初见都有些令人摸不着头脑,密密麻麻地高楼大厦扑面而来,得慢慢习惯宽得过分的马路和一座座人行过街天桥,蓝色或绿色的窗户似乎尤受欢迎,想找古代遗留下来的老屋、寺庙或是门楼往往不能如愿。需要一些时间才能适应无处不在的喧闹与拥挤。但泰国不一样。百年的佛寺,不计其数。曼谷的大皇宫举世闻名,始建于几百年前,从墙体的雕刻构成,到绘画人文的延续,都是泰国艺术“底气”之所在。距离曼谷几十公里之远的大城,
期刊
2013年下半年开始,王勇佳以婚纱摄影师的身份行走泰国,三次到访,让他对分享与情怀有了更多感触和思考。华欣作为泰国中部的滨海小镇,一度是海外游客拍摄婚纱照的圣地。刚刚踏入华欣的王勇佳,对这里一无所知。拉着一对新人凭借网搜攻略,走了不少冤枉路。最让他们感动的是,在一些装饰漂亮的旅店或是花店里,老板们都会微笑着同意他们进去拍摄,无一拒绝。“原本以为场地费用是一笔大的开销,没想到进店拍摄的老板们没有要一
期刊
潮汕厝,皇宫起,在昔日广东潮汕地区是身份的象征。潮汕民居古典雅致,皆仿制京城皇宫而造,可与皇宫相媲美。也是潮汕人文鼎盛的象征。  潮汕地域是中国广州百年历史沉淀出来的繁盛地区,相比之下,曼谷唐人街的历史要短浅得多。然而,在这里,潮州话却通行无阻,浓郁的潮汕风情已成为曼谷唐人街的最大特色。早在13、14世纪,泰国商港的启动,成为了吸引华裔前往的萌芽。早期大批潮汕人涌入泰国,大都集中在曼谷耀华力路一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