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数学复习实效的教学策略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330136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很多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为教学工作者打开了新思路。对于数学来说,比较新的方法之一就是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引起了很多小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相互交流、启发、共同进步,使小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不断提升,进而复习更有效率,实现复习课的学习目的。因此,本文将探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数学复习效率的策略,希望对之后的数学教学研究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复习
  “思维导图”是一种特别的思维方法,通过这种思维方法能将大脑中的发散性思维具体化,为学生提供简单有效的思维方式,思维导图以大脑的思考规律为基础,将右脑的整体、空间、颜色、联想和图像思维与左脑的文字、条例、数字、顺序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发挥大脑的潜能,激发人在社交、精神、语言、身体、创造、记忆等方面的潜能.
  思维导图能够强化联想功能,由于人类对图像的加工记忆超过文字,思维导图能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提高记忆效果。
  小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思维跳跃性强的特点,其主要的思维模式是形象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主要的形象思维有意会形象、创新形象、经验形象、直观形象,这也符合思维导图的主要特征. 因此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通过结构性和形象性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复习的效果。
  1.思维导图的作用
  1.1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复习课,能够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新课改想要达到的效果。思维导图法能全面具体的展示数学知识点,使学生在构建严谨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两位数的乘法”的教学中,涉及了很多数量关系以及乘法的应用,不利于学生的理解。这时老师如果能够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提供学生自主学习思路,学生自己梳理并完善教学中的知识点,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其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并完善知識架构,只有学生自己做到,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会运用技巧,提高学习成绩。
  1.2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自主认知能力
  小学数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届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教学方向。但是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并不能完全消化理解,特别是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针对此容易遗忘和混淆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适时提供帮助,完善学生的思维导图,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多边形”这一课的复习,都是几何图形,学生容易混淆梯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概念,所以教师可以对不同图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梳理,使学生理清这几种图形概念,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自主认知能力。
  2.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2.1小学数学老师对思维导图的利用
  在数学复习课前,老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备课,例如“四边形”这一知识点,老师可以在课前先将“四边形”的图形都列举出来,然后用思维导图梳理一遍,并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复习重点,指导学生自行绘制思维导图。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展示课前绘制的思维导图,并讲解思维导图中的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理清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和概念,纠正课堂上出现的错误。最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修改和完善。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方式不能只靠教师讲授,要引导学生回忆图中的相关概念,纠正错误,可以结合小组合作的复习方法,完善小组的思维导图,从而让小组中的学生都能受到技能培养。
  2.2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运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往往会对新鲜事物有求知热情,这一点上思维导图可以串联知识,提高听课效率,达到目的。
  上课之前,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预习内容,以“三角形”的学习为例,学生可以用不同颜色绘制,用红色笔写按角分类的三角形,用黑笔写按边分类的三角形,并附上文字说明,思维导图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不仅能让学生彻底理解知识点,还能将其串联,获得游戏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
  复习课前,每个小组可以展示自己组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互评和自评,在小组之间充分交流过后,再由老师进行点评,让学生发现自己绘图的不足之处,比较改进,老师也可以自己绘制一份思维导图,留给学生分析对比不同之处。实际上这个过程也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的过程。
  之后,老师预留一节课给小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快速复习,进行知识点的整合,当然,还要教学生能利用课间、睡前的时间快速浏览思维导图,从而高效复习,掌握良好的复习习惯,避免知识点的混乱。
  而且,数学的教学用思维导图的方法,也十分符合小学生的思维、认知习惯,能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复习效果,为小学生提供高效的复习方法。课外老师适当指导协商将每一堂课制作的思维导图收集起来,既定成册有助于日后的复习。
  小结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只的运用,能使小学生归纳相应知识点,并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通过思维导图中图文并茂的优势激发小学生的制作兴趣,也考验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归纳总结能力,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激发学习潜能,与此同时,教师还是要小学生掌握好这种复习方法,对小学生以后的终身学习都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邓双婷.运用思维导图启迪学生思维——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举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30- 31.
  [2]魏俊林.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效率例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9):71.
  [3]张建霞.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中的作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9):72.
  [4]张俊.试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阶段数学复习课中的使用策略[J].才智,2019(05):77.
  [5]蒋璐.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数学复习实效的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8):113.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小学语文教学已不再单一的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加重视对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培养,除了语文基础知识外,还涵盖了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及个性品质等方面教学内容,但是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并不符合阅读教学的初衷。本文就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阅读教学策略为题,从当下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策略两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当下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定要把学生当作主体,数学老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加强师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把课堂和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发挥;主体;作用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注重教师的“教”,体现教师“教”的行为和过程,突出了教师的“引”与“导”,学生基本上都是被动的“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美术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根据课标精神,美术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独特性。在课堂教学中应设计适当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拓展学生视野。  关键词:激趣乐学;合作探究;培养创新;勇于质疑;学科纵联  随着新时代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旧式的教育方式逐渐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教学改革成为时下热门话题。新课程改革为美术教
期刊
摘要:情景教学法在小学音乐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情景教学利用其中的设定的情境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创新教学的一部分。如今的教育事业备受社会人的关注,但是在小学的音乐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教学情景法对于提高音乐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笔者在本篇文章之中分类了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性,以及情境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之中的策略,以此希望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
期刊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但是数学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字逻辑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高要求,又让心理和思维都不成熟的小学生十分头疼,由于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以让小学生对于相应的数学概念很难接受。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尽快掌握。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数学思想  小学生对于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等等,基本上都处于死记硬背的状态,
期刊
摘要:在国家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重要,应当引起老师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加强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注重言传身教;二、利用多媒体数字教学创造适合的教学情景,减少学生的理解压力,增加学生探讨兴趣;三、设置悬疑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应用,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完成对问题的
期刊
摘要:小学教育中的数学不仅是学生现在学习的重点,还是未来深层次学习的基础,更是他们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因此在教育部对小学教育的规划中,数学成为了现阶段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着重介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着重探讨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能力培养  学会如何解决问题是一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力。而一
期刊
摘要:小学科学学科是培养学生严谨科学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学科,而在科学知识的探索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实验方式是科学新知产生的必经之路。因此,应用实验探究法开展教学活动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方式,更能燃起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学习热情。对此,本文就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实验探究法的使用展开了论述,提出了几点应用措施。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法;教学  一、构建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科学知识的获取,都是在生活
期刊
摘要:随着目前教育体系改革的持续推进,人们对于幼儿园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提升,而游戏教学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也越来越重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能够创设一些轻松的学习环境,这样才可以进一步的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进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明确教学目标,进而推动幼儿的综合素质得到前面的提高。  关键词:幼儿园;学前教育;游戏教学  新课标要求,新时代下学校的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过一段贪玩游戏的时光,游戏在学生们小时候的成长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小学正是学生贪玩心最重的阶段,语文教师应根据小学学生的心理特征,将游戏化教学模式引入识字教学的課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如今这个时代,人们大多数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对于精神生活也有了一定的追求,而教育模式也悄然有了变化,以往的教育方法过于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