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电动车销售出现断崖式的下降,给包括台州地区在内的电动车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由此造成多年来消费市场连续保持高增长的“红剩”消失,随之而来的是电动车产业与宏理经济接轨。
据介绍,台州地区拥有电动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500多家,其中整车企业有60~70家,塑件企业有75~80家,避震器(包括摩托车避震器)企业有60~70家,电机企业有40多家。目前,台州电动车整车企业产能规模超过80万辆以上的只有绿佳与立马,其余企业产能规摸均在20万辆以下,市场份额约占15%;塑件约占75%,电机约占35%。
随着近两年市场的不景气,台州电动车零部件企业遇到了从未有过的挑战,而塑件企业首当其冲。台州(黄岩)塑件协会理事长蒋妙根先生告诉本刊记者:2015年,整个台州地区电动车塑件企业的出货量比2014年减少二成:比2013年减少了近一半,由此导致台州(黄岩)塑件企业整体性出现规模收缩的现象。
不仅如此,台州地区电动车整车企业同样遇到市场“寒流”袭击,预计今年的产销量同比下降15~20‰在不久前举办的浙江杭州展上,本刊记者采访了浙江绿佳车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应洪波先生。
记者:这两年来整个电动车行业市场趋于严峻,今年尤为明显。您是怎样看待台州地区的企业?
应洪波:在我国整个电动车制造板块中,台州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随着近两年来整个电动车出现市场饱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显得更剧烈。目前,整个台州地区强势品牌的整车企业不多:强势品牌的零部件企业同样稀缺;尽管台州地区有电动车研发基地之称,但真正拿得出手的研发项目与产品,放在桌子上让大家信服的也不多。好产品台州造,实际上是对部分塑件企业研发款型的肯定,但不是全部。而台州研发这么多的电动车款型,能畅销市场的也仅仅集中在几款上。同样,台州与无锡、天津等地区的相比,成本没有优势。
记者:台州电动车产业不具成本优势,那么其他的优势体现在哪里?
应洪波:与其他地区相比,台州地区制造电动车优势不明显,但企业为什么能生存下来,并且活得好好的?实际上,台州地区的电动制造业有一个突出点,每一个企业在产业链上所具备的特殊的作用,形成了上下游每一个环节的紧扣与相连。准确地说,虽然台州地区的电动车企业不具备价格竞争优势,但台州制造的电动车具有一定的品质优势、款型优势与性能优势,这是其他地区许多企业所不具备的。
记者:为什么无锡电动车板块能诞生出多个大品牌,而台州板块包括绿佳、立马等品牌之外,就相对少了呢?
应洪波:这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仔细分析一下无锡与台州两个电动车板块的差距,除了当地政府支持的力度之外,更多的还是两地企业对产品定位与企业发展战略上的差异。无锡电动车的定位是在中等功率上;而台州电动车制造的定位则在大功率上;无锡企业在成本控制上有独到之处;而台州在品质与性能上别具一格;无锡企业扩张意识非常强烈,而台州大部分整车企业相对保守,宁可稳健,不愿冒失。无锡企业在电动车产业上升阶段抓住了机遇迅速扩张,而台州企业始终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企业规模保持合理状态。无锡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可以辐射全国,进退自如;而台州的企业只能以守为攻,控制活动半径或者做稳一个地区的市场。因此,我国电动车产业从顶峰时的3000多家,到现在只剩下不到700多家,而活跃度高的企业仅400家之内。但是,台州目前还有这么多的企业存活下来,其中的奥秘不言而喻。
记者:今后几年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惨烈,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将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您认为台州地区的电动车企业应该如何面对?
应洪波:包括绿佳在内所有的台州电动车企业,都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市场在萎缩,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加剧,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更多的大企业将卷入价格战的漩涡。
那么,我们台州的企业怎么办?我认为:一、台州电动车企业要有强烈的品牌意识。现在已经进入到品牌时代,同样一款电动车,有品牌的比没有品牌价格要高出200~300元,但台州企业相对忽视品牌的力量,认为企业打造品牌代价太高,还不如把资源集中用在降低成本多给客户优惠上。但我认为这些是不够的。二、台州企业要整合资源。台州地区电动车制造企业所具备的资源优势是其他地区所不能比拟的。然而台州企业那种“宁做鸡头,不愿做凤尾”的心理抑制了资源整合的发挥。事实上,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要操作起来恐怕很难。现在市场竞争急迫,如果台州还是这样维持现有的格局,会被其他地区的企业所击垮。我的看法是“与其预知会等死,还不如赶快行动”。三、台州制造惠及企业的产品。台州制造是一张名片,但要让台州所有的企业都成为一张让行业、消费者认可的名片,还需要台州协会以及企业自身的努力。四、台州企业要齐心协力努力把产品做得更好,这是台州企业立身的关键。
从上述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作为一家台州规模最大之一的企业老总,有着为整个台州电动车产业发展着想的眼光。绿佳之所以能成为台州电动车产业中的佼佼者,与应洪波先生的心胸与气度有着密切的关联。
据介绍,台州地区拥有电动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500多家,其中整车企业有60~70家,塑件企业有75~80家,避震器(包括摩托车避震器)企业有60~70家,电机企业有40多家。目前,台州电动车整车企业产能规模超过80万辆以上的只有绿佳与立马,其余企业产能规摸均在20万辆以下,市场份额约占15%;塑件约占75%,电机约占35%。
随着近两年市场的不景气,台州电动车零部件企业遇到了从未有过的挑战,而塑件企业首当其冲。台州(黄岩)塑件协会理事长蒋妙根先生告诉本刊记者:2015年,整个台州地区电动车塑件企业的出货量比2014年减少二成:比2013年减少了近一半,由此导致台州(黄岩)塑件企业整体性出现规模收缩的现象。
不仅如此,台州地区电动车整车企业同样遇到市场“寒流”袭击,预计今年的产销量同比下降15~20‰在不久前举办的浙江杭州展上,本刊记者采访了浙江绿佳车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应洪波先生。
记者:这两年来整个电动车行业市场趋于严峻,今年尤为明显。您是怎样看待台州地区的企业?
应洪波:在我国整个电动车制造板块中,台州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随着近两年来整个电动车出现市场饱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显得更剧烈。目前,整个台州地区强势品牌的整车企业不多:强势品牌的零部件企业同样稀缺;尽管台州地区有电动车研发基地之称,但真正拿得出手的研发项目与产品,放在桌子上让大家信服的也不多。好产品台州造,实际上是对部分塑件企业研发款型的肯定,但不是全部。而台州研发这么多的电动车款型,能畅销市场的也仅仅集中在几款上。同样,台州与无锡、天津等地区的相比,成本没有优势。
记者:台州电动车产业不具成本优势,那么其他的优势体现在哪里?
应洪波:与其他地区相比,台州地区制造电动车优势不明显,但企业为什么能生存下来,并且活得好好的?实际上,台州地区的电动制造业有一个突出点,每一个企业在产业链上所具备的特殊的作用,形成了上下游每一个环节的紧扣与相连。准确地说,虽然台州地区的电动车企业不具备价格竞争优势,但台州制造的电动车具有一定的品质优势、款型优势与性能优势,这是其他地区许多企业所不具备的。
记者:为什么无锡电动车板块能诞生出多个大品牌,而台州板块包括绿佳、立马等品牌之外,就相对少了呢?
应洪波:这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仔细分析一下无锡与台州两个电动车板块的差距,除了当地政府支持的力度之外,更多的还是两地企业对产品定位与企业发展战略上的差异。无锡电动车的定位是在中等功率上;而台州电动车制造的定位则在大功率上;无锡企业在成本控制上有独到之处;而台州在品质与性能上别具一格;无锡企业扩张意识非常强烈,而台州大部分整车企业相对保守,宁可稳健,不愿冒失。无锡企业在电动车产业上升阶段抓住了机遇迅速扩张,而台州企业始终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企业规模保持合理状态。无锡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可以辐射全国,进退自如;而台州的企业只能以守为攻,控制活动半径或者做稳一个地区的市场。因此,我国电动车产业从顶峰时的3000多家,到现在只剩下不到700多家,而活跃度高的企业仅400家之内。但是,台州目前还有这么多的企业存活下来,其中的奥秘不言而喻。
记者:今后几年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惨烈,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将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您认为台州地区的电动车企业应该如何面对?
应洪波:包括绿佳在内所有的台州电动车企业,都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市场在萎缩,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加剧,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更多的大企业将卷入价格战的漩涡。
那么,我们台州的企业怎么办?我认为:一、台州电动车企业要有强烈的品牌意识。现在已经进入到品牌时代,同样一款电动车,有品牌的比没有品牌价格要高出200~300元,但台州企业相对忽视品牌的力量,认为企业打造品牌代价太高,还不如把资源集中用在降低成本多给客户优惠上。但我认为这些是不够的。二、台州企业要整合资源。台州地区电动车制造企业所具备的资源优势是其他地区所不能比拟的。然而台州企业那种“宁做鸡头,不愿做凤尾”的心理抑制了资源整合的发挥。事实上,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要操作起来恐怕很难。现在市场竞争急迫,如果台州还是这样维持现有的格局,会被其他地区的企业所击垮。我的看法是“与其预知会等死,还不如赶快行动”。三、台州制造惠及企业的产品。台州制造是一张名片,但要让台州所有的企业都成为一张让行业、消费者认可的名片,还需要台州协会以及企业自身的努力。四、台州企业要齐心协力努力把产品做得更好,这是台州企业立身的关键。
从上述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作为一家台州规模最大之一的企业老总,有着为整个台州电动车产业发展着想的眼光。绿佳之所以能成为台州电动车产业中的佼佼者,与应洪波先生的心胸与气度有着密切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