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展”在语文课堂上,作为创造性的亮点来呈现的。那么,如何才能坚守课堂阅读教学中拓展的边界呢?我认为,2011年度,杭城举办的浙派名师经典阅读课堂教学活动,就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难题。
一、拓展在文本空白处,丰厚体验
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条件,及时激活孩子们的课外储存,在文本的空白处或是作者表达的简约处进行有针对性拓展、适度拓展,引导孩子们去猜测、去构思,让孩子们自己去补充。
请看,浙派名师洪建斌老师执教《动人的北平》的片段:孩子们阅读文本第五段。师:这一段人物有什么特点?生:老。师:你们大家对这些人有什么兴趣?你们能设想这些人有哪些精彩的故事?生1: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个老画家。因为他在梦想着过去,而梦想,一般都是梦想未来,而他在梦想过去,我在想他的过去或许太美好、太幸福了,也许,此刻他正在回忆着自己的如花美眷——自己的妻子,回想他们曾经幸福地踱步在斜阳余辉中,畅想着美好的明天。生2: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个刀手。那个刀手肯定是满脸沧桑,但一脸沉寂,深邃而忧伤的目光似乎写满了对昔日刀光剑影生活的厌倦,那冷漠的眼神中似乎被一丝温柔触动,也许他听到自己孩子的一声低唤。师: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在文本中留足了空白,给予我们自由想象的空间,我们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知识都做了极为精彩的猜想,丰厚了文章的内容。
如此适度的补白拓展,师生共同对这位包容的老人——北京进行了心灵的碰撞,激起了情感的共鸣。通过文句透露给我们的表象,深度地探得了这座城市的脉搏与品位。
因此,抓住文本中的空白点适时、适度加以拓展,实际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机延伸,可以启发孩子们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引发孩子们共鸣,激情达义,从而使孩子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厚了他们的情感体验。
二、拓展在文本困惑处,别有洞天
解读文本时,当孩子们的认知水平与所需理解的文本内涵存在差距时,我们应在孩子们理解课文困惑处,适时有效地进行拓展。
请看,浙派名师朱彬茹执教《饮酒》的片段:在教学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时,诗句中诗人用“辨”而不用 “辩”,使孩子们陷入了困惑。师:“此中有真意”,我们同学都懂了,都说了,可陶渊明为什么不说了。陶渊明仅仅是不想说,那就该从言,“辩”也,而不该是“辨”,判也,从刃,仅在内心有所判断。在这两个字中,陶渊明为何选择了“辨”?
多媒体展示:辩,治也,从言,口头申辩。辨,判也,从刃,内心判断。——《说文解字》
生:陶渊明不仅仅是不说了,他已经完全放下了,当他把一切都放下时,他连想都不想了,是绝对地悠然,是超然悠然。师:这让我想起了陶渊明不会弹琴,却家有一架无弦琴,兴起之时,抚琴自娱,无弦即无音。而陶渊明说“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音。”足见陶渊明内心的超然。的确,语言的尽头是伟大的沉默,沉默于心,所以“辨”,从心,而不从言。所以扪心自问,人生真意,我真得要想、真得要说吗?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这样的拓展,不但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欲辨已忘言”中理应用“辨”,让孩子们感受到汉字的无穷意趣,而且使孩子们真正地走进作者,体会到了陶渊明的“悠然”极致的心境,尽在一个“辨”字中。突破了这一困惑,心中豁然开朗,眼前必能呈现一番别样的洞天。语文的教学魅力,拓展的魅力也就在此尽显无遗。
三、拓展在情感薄发处,润物无声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所以在这过程中,假如我们这些教师在孩子们的情感薄发处进行适度拓展,必能在孩子们的心湖掀起轩然大波。
请看,浙派名师研讨会上王君老师执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片段。师:在文中,有一个词语反复出现,这个词语在许多时候甚至完全可以不用。但是它的表现力极其强大,把它找出来。(提示:它不是个动词,也不是个形容词。)生:我。师:部分句子中的“我”完全可以去掉,去掉好吗?生:不好,去掉后,不足以表现我军的自豪与自信。师:那我军是一支怎样的队伍?播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视频(让孩子们从视觉、听觉、感觉等多角度充分体会我军这支队伍,充分感悟我军的自豪与自信。)
这样地拓展,这样的教学,在文本显情露意处,借助音乐、借助视频等媒介,造境设景,使孩子们读其文,悟其情,使孩子们与作者的感情细流共鸣,润物无声。一切尽在拓展中,一切尽在朗读中,忘我尽在教师的机智引导中,适度拓展中。
四、拓展在文本结尾处,余音缭绕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课本,但决不止于课本。这就要求语文老师于文本结尾处可以适度拓展,让孩子们带着在课堂上获得的智能张力,自觉开拓认知空间。
总之,阅读教学中的拓展必须要适度,必须要守住拓展的底线。因为拓展只是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让内容为拓展服务。也就是说,拓展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我们教师才能引导孩子们和文本亲密接触,才能走进文本深处,我们的语文课才会流淌出孩子们心灵深处最美丽的声音。
一、拓展在文本空白处,丰厚体验
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条件,及时激活孩子们的课外储存,在文本的空白处或是作者表达的简约处进行有针对性拓展、适度拓展,引导孩子们去猜测、去构思,让孩子们自己去补充。
请看,浙派名师洪建斌老师执教《动人的北平》的片段:孩子们阅读文本第五段。师:这一段人物有什么特点?生:老。师:你们大家对这些人有什么兴趣?你们能设想这些人有哪些精彩的故事?生1: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个老画家。因为他在梦想着过去,而梦想,一般都是梦想未来,而他在梦想过去,我在想他的过去或许太美好、太幸福了,也许,此刻他正在回忆着自己的如花美眷——自己的妻子,回想他们曾经幸福地踱步在斜阳余辉中,畅想着美好的明天。生2: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个刀手。那个刀手肯定是满脸沧桑,但一脸沉寂,深邃而忧伤的目光似乎写满了对昔日刀光剑影生活的厌倦,那冷漠的眼神中似乎被一丝温柔触动,也许他听到自己孩子的一声低唤。师: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在文本中留足了空白,给予我们自由想象的空间,我们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知识都做了极为精彩的猜想,丰厚了文章的内容。
如此适度的补白拓展,师生共同对这位包容的老人——北京进行了心灵的碰撞,激起了情感的共鸣。通过文句透露给我们的表象,深度地探得了这座城市的脉搏与品位。
因此,抓住文本中的空白点适时、适度加以拓展,实际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机延伸,可以启发孩子们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引发孩子们共鸣,激情达义,从而使孩子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厚了他们的情感体验。
二、拓展在文本困惑处,别有洞天
解读文本时,当孩子们的认知水平与所需理解的文本内涵存在差距时,我们应在孩子们理解课文困惑处,适时有效地进行拓展。
请看,浙派名师朱彬茹执教《饮酒》的片段:在教学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时,诗句中诗人用“辨”而不用 “辩”,使孩子们陷入了困惑。师:“此中有真意”,我们同学都懂了,都说了,可陶渊明为什么不说了。陶渊明仅仅是不想说,那就该从言,“辩”也,而不该是“辨”,判也,从刃,仅在内心有所判断。在这两个字中,陶渊明为何选择了“辨”?
多媒体展示:辩,治也,从言,口头申辩。辨,判也,从刃,内心判断。——《说文解字》
生:陶渊明不仅仅是不说了,他已经完全放下了,当他把一切都放下时,他连想都不想了,是绝对地悠然,是超然悠然。师:这让我想起了陶渊明不会弹琴,却家有一架无弦琴,兴起之时,抚琴自娱,无弦即无音。而陶渊明说“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音。”足见陶渊明内心的超然。的确,语言的尽头是伟大的沉默,沉默于心,所以“辨”,从心,而不从言。所以扪心自问,人生真意,我真得要想、真得要说吗?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这样的拓展,不但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欲辨已忘言”中理应用“辨”,让孩子们感受到汉字的无穷意趣,而且使孩子们真正地走进作者,体会到了陶渊明的“悠然”极致的心境,尽在一个“辨”字中。突破了这一困惑,心中豁然开朗,眼前必能呈现一番别样的洞天。语文的教学魅力,拓展的魅力也就在此尽显无遗。
三、拓展在情感薄发处,润物无声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所以在这过程中,假如我们这些教师在孩子们的情感薄发处进行适度拓展,必能在孩子们的心湖掀起轩然大波。
请看,浙派名师研讨会上王君老师执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片段。师:在文中,有一个词语反复出现,这个词语在许多时候甚至完全可以不用。但是它的表现力极其强大,把它找出来。(提示:它不是个动词,也不是个形容词。)生:我。师:部分句子中的“我”完全可以去掉,去掉好吗?生:不好,去掉后,不足以表现我军的自豪与自信。师:那我军是一支怎样的队伍?播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视频(让孩子们从视觉、听觉、感觉等多角度充分体会我军这支队伍,充分感悟我军的自豪与自信。)
这样地拓展,这样的教学,在文本显情露意处,借助音乐、借助视频等媒介,造境设景,使孩子们读其文,悟其情,使孩子们与作者的感情细流共鸣,润物无声。一切尽在拓展中,一切尽在朗读中,忘我尽在教师的机智引导中,适度拓展中。
四、拓展在文本结尾处,余音缭绕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课本,但决不止于课本。这就要求语文老师于文本结尾处可以适度拓展,让孩子们带着在课堂上获得的智能张力,自觉开拓认知空间。
总之,阅读教学中的拓展必须要适度,必须要守住拓展的底线。因为拓展只是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让内容为拓展服务。也就是说,拓展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我们教师才能引导孩子们和文本亲密接触,才能走进文本深处,我们的语文课才会流淌出孩子们心灵深处最美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