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如今,应用信息化进行教学已然成为当今教育界的主流趋势。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信息化教学也随之成为了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教育方式。下面,笔者就结合当前的教学环境与社会现实需求,对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应用途径做些探讨,旨在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语文;信息化;兴趣;整合;作业
在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充当着课堂的主角,即只是一味机械地向学生讲授和灌输书本知识及相关语言点,这种“填鸭式”的被动式教学模式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难以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认识。相反,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效率大幅提高。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采用个性化的“另类”教学模式是值得尝试的,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一、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基石。让·皮亚杰也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要想学好一门学科,兴趣培养是关键。因此,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并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将文本中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具体场景以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胡同文化》这篇课文之初,我先是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了歌曲《北京胡同》,并呈现了有关“老北京”胡同的图片,以使学生在老北京氛围的感染下,结合课文预习内容初步感知意境。之后,在向学生讲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过程中,我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从布局、名字、数目、环境等几个角度,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直观感知了胡同的特点,即方正、雜、多、静。待认识了老北京胡同的特点后,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我再次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了相关影音视频,以使学生通过了解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对胡同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刻体悟。如此,通过借助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整合课程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授课方式往往受到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展开有效的课堂教学。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不妨运用信息技术围绕教学内容搜集更多丰富多彩的辅助材料,将文本内容与实际情景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内容,能够有效拓宽语文教学的外延,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有利于促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以《祝福》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为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课前,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信息技术搜集与《祝福》这一短篇小说的创作背景、人物介绍、作品鉴赏、后世影响有关的信息,并将其制作成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幻灯片课件。此外,学生还可对鲁迅的人生经历、个人生活、个人作品等进行了解,并将所搜集到的资料打印出来。在课堂上,我让各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到讲台上对本组制作的幻灯片课件进行介绍和讲解。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还使学生深刻理解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实现了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三、创新作业布置,提升学习活力
语文作业的布置,一直以来都是广大中职语文教师的心病:学生既缺兴趣又无动力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工作几乎被学生忽略,这已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常态。为扭转这一现状,教师不妨将作业发布到网络平台,比如通过QQ或微信作业群完成,学生可在作业群中对作业的难点展开讨论,教师也可在其中进行针对性指导。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教师的每一个指导便可让所有学生受益,从而有利于提升学习活力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教学完《过万重山漫想》一课后,我在班级微信作业群中发布了如下内容:1.请谈谈你对创新的理解。2.文章写的是三峡的观感,为何题目却叫“过万重山”?3.读《峭壁上的树》,回答以下问题:(1)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此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在布置完作业后,我会在适当的时间进入微信作业群,就作业的相关情况与学生进行互动,以使学生既感觉到教师的存在,又可适时地对学生的疑问加以引导,可谓是一举多得,省时省力又高效。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的教学尝试,势必会产生令人欣慰的成果。在职教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改革中职语文教学已是当务之急。教师应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积极借助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以使中职语文教学更具适应时代发展和素质教育需要的新功能。
参考文献:
[1]孙国梁.基于信息化手段下的中职语文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45):77.
[2]李铭声.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31):165-166.
关键词:中职语文;信息化;兴趣;整合;作业
在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充当着课堂的主角,即只是一味机械地向学生讲授和灌输书本知识及相关语言点,这种“填鸭式”的被动式教学模式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难以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认识。相反,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效率大幅提高。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采用个性化的“另类”教学模式是值得尝试的,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一、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基石。让·皮亚杰也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要想学好一门学科,兴趣培养是关键。因此,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并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将文本中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具体场景以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胡同文化》这篇课文之初,我先是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了歌曲《北京胡同》,并呈现了有关“老北京”胡同的图片,以使学生在老北京氛围的感染下,结合课文预习内容初步感知意境。之后,在向学生讲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过程中,我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从布局、名字、数目、环境等几个角度,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直观感知了胡同的特点,即方正、雜、多、静。待认识了老北京胡同的特点后,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我再次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了相关影音视频,以使学生通过了解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对胡同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刻体悟。如此,通过借助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整合课程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授课方式往往受到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展开有效的课堂教学。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不妨运用信息技术围绕教学内容搜集更多丰富多彩的辅助材料,将文本内容与实际情景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内容,能够有效拓宽语文教学的外延,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有利于促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以《祝福》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为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课前,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信息技术搜集与《祝福》这一短篇小说的创作背景、人物介绍、作品鉴赏、后世影响有关的信息,并将其制作成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幻灯片课件。此外,学生还可对鲁迅的人生经历、个人生活、个人作品等进行了解,并将所搜集到的资料打印出来。在课堂上,我让各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到讲台上对本组制作的幻灯片课件进行介绍和讲解。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还使学生深刻理解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实现了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三、创新作业布置,提升学习活力
语文作业的布置,一直以来都是广大中职语文教师的心病:学生既缺兴趣又无动力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工作几乎被学生忽略,这已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常态。为扭转这一现状,教师不妨将作业发布到网络平台,比如通过QQ或微信作业群完成,学生可在作业群中对作业的难点展开讨论,教师也可在其中进行针对性指导。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教师的每一个指导便可让所有学生受益,从而有利于提升学习活力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教学完《过万重山漫想》一课后,我在班级微信作业群中发布了如下内容:1.请谈谈你对创新的理解。2.文章写的是三峡的观感,为何题目却叫“过万重山”?3.读《峭壁上的树》,回答以下问题:(1)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此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在布置完作业后,我会在适当的时间进入微信作业群,就作业的相关情况与学生进行互动,以使学生既感觉到教师的存在,又可适时地对学生的疑问加以引导,可谓是一举多得,省时省力又高效。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的教学尝试,势必会产生令人欣慰的成果。在职教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改革中职语文教学已是当务之急。教师应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积极借助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以使中职语文教学更具适应时代发展和素质教育需要的新功能。
参考文献:
[1]孙国梁.基于信息化手段下的中职语文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45):77.
[2]李铭声.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31):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