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整合探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j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改革全面展开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本人根据多年的初中教学经验,并结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的意义、优势,整合的方位和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重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适应新课改的精神.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还为一些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体学习的机会,以便于教师为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
  二、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自觉地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
  1. 信息技术使学生变“学”为“做”
  现代数学教育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 而多年来数学教学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忽视对观察、实验、想象、猜测等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解题技巧的演练而忽视学生的内心活动、情感体验和合作交流;重视对结果的应用而忽视对过程的探究. 教师经常代替学生思维,结果本来生动、机智、充满创造力的整个数学思维过程不见了,导致学生认为数学不过是一些纯粹的理论和枯燥的运算和证明,没有多少实际用处. 现在,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数学实验室”,利用“几何画板” 和其他工具软件,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 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过去被动接收“现成”的数学知识,而现在可以像“研究者”一样去发现探索知识.
  2. 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图像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同时,计算机多媒体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像、图形,生动、直观、形象,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数学世界.
  三、正确把握好整合的方位
  1. 要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数学的思维特点
  数学具有逻辑的严密性、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论,并大量使用形式化、符号化的语言. 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 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领悟成为数学教学的特殊要求. 因此,整合必须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选择、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不能把数学搞成电脑多媒体功能的成果展览. 整合中,我们关心的不是信息技术,而是课程本身.
  2. 应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
  整合时应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工具. 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数学学习,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不要为技术而技术,要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 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建构学生乐学的情境为原则,因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在所开展的整合研究中,反对一节课一个课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课堂教学. 使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是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思维,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3. 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整合既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一讲到整合,我们老师就以为每节课都要用电脑来教学,其实整合后的教学活动不应理解为全堂上机或多媒体演示,不应忽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不应忽视阅读、计算和证明. 同时,学生的活动不应是自由活动. 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一个教具能演示清楚的,不一定非通过计算机.
  四、整合中常用的几种模式
  1. 演示型课
  它在整合的初级阶段被广泛地采用,主要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图、文、声、动画的演示,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以多媒体的形式解决教学难点,使知识的再发现过程符合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2. 实验型课
  它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进行数学实验,亲身体验知识再发现的过程. 数学软件“几何画板”的广泛使用,使这种课型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3. 网络型课
  它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而逐渐深入到中学教学领域,是以资源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它体现教师日益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为中心. 教师运用网络课件和专题网站等资源进行情境创设和提供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丰富资源的优势和网络的交互特性,进行以任务驱动的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和数字化学习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协作工具和探究工具.
  总之,信息技术对教学来说是一种工具,不能过于依赖,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有机整合,这样才能做到共赢.
其他文献
高等数学的教学既要传递数学知识,还要传播数学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本文阐述了数学文化的概念、陈述了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通过对数学文化如何融入高等数学课堂的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近年来出现了诸多困惑,体现在生源数量增多、质量下滑、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导致学生管理难度加大。儒家“中和思想”通过“尚中贵和”、合理“用中”、善通“权
【摘要】高等数学网络教学平台能够拓展课程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优化教学资源,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探讨了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内容。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库;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教育部已经组织远程教育试点院校开发了一批优质课程,部分重点高校或网络教育公司也建设了一大批网络课程或web课件,为教和学增加了新的维度和方向,形成
官员财产公开是大势所趋,对于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具有重要作用.但它真正实行起来面临诸多难题,不会一帆风顺,更不会一蹴而就.必须从认识层次、法律层次、制度
【摘要】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并在当今社会得到广泛应用.文章通过对数列概念进行分析,提出了教学方法的一些建议,以期为广大的高中数学教育者提供参考,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数列;教学方法  在高中教学中,数列由于应用广泛,地位不容忽视.教师在数列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除了掌握必要的知识,教师应结合合理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
【摘要】 数学方法论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提高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施素质教育.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数学方法论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本文简述了什么是数学方法论,学习、研究方法论的意义,以及数学方法论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为学生搭建拓展数学素质教育的平台,培养综合的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关键词】 数学方法论;新课改;教学方法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