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根据内容、时间设置一些空白,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和发展。为学生提供争鸣的空间,巧留空白,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原野的门窗。
关键词:高中语文;空白教学;课堂模式
“无言美”、“无声美”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得到了极力推崇,它的实质是指艺术意味所必需的可以引发千般想象的模糊与空白。对书法而言,笔酣墨畅的浑圆润泽固然可观,却一览无余,难耐细赏。同样诗歌最大的迷人之处则在“言有尽而意无穷” 精炼的语言给欣赏者在吟诵时留下许多的空白。这些空白让读者在想象的王国纵情驰骋,体会言外之旨、象外之意。电影、电视里不也有精当的空镜头,更能表现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感染力。
在教学中是否也该讲究“空白”的艺术呢?一些知识功底深厚,教学细腻扎实的教师每一堂课都紧针密线,精心雕琢,为学生扫除一切障碍,其教学效果有时也许不及那些大刀阔斧,简约粗犷,充分相信学生的教师。认真分析起来,恐怕后者就是在不自觉中运用了“空白”的艺术吧!严格地说教学上的“空白”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空间所设置的不明确式、切割式、精简式措施。利用“空白”艺术进行教学,其目的在于充分激励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和发展。
怎样在教学中讲究“空白”艺术呢?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尝试。
一、集中兵力,直接围攻,提供争鸣的空间,诱发学生勤思
《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融神话传说、自然山川和诗人的切身体验为一体,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创造了新奇深邃的艺术境界,寄寓着诗人奔放激越的感情,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充满的理想色彩和浪漫激情。
完成本文的教学工作之余,我也有了更多的实践体会。内容安排上,要抓住重难点,“集中兵力,直接围攻”。优秀的作品,可学的东西很多,但教师必须大胆取舍,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都应该重点突出,详略分明。
在这首诗中,我把感受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把握李白傲岸不屈的个性作为重点,集中精力组织学生进行突破。由于李白的诗以前接触的较多,他的诗风学生有所了解,所以我设置了一道鉴赏题安排为自主性学习,重在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把握诗歌情感和诗人精神不仅是个重点,更是难点。处理时,我把它分成两步,首先研究李白的梦境,然后体会梦醒后的长叹。这两个重点约花去35分钟。课堂内容相对集中,给学生一个更明确的目标,给予充裕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的情景、语言反复读、深入读。学生个性化阅读有利于学生更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能有效的提高40分钟的效率。
二、传授知识,巧留“空格”,训练学生自己打天下
精确的分析能让学生容易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然而过多过细的讲解,往往使学生容易产生厌烦、依赖的心理。嚼烂的食物还有多少余味呢?所以我在上传统篇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就采用了先将课文第一段作示范,精讲了何为“关键词”,如何点划关键词句、如何寻找承递性关键语句:“这个人的逝世,对于……”“不仅如此。”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正因为这样……”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学会举纲张目。之后将课文余下的部分交由学生自己设疑,相互质疑。 在比较中蓄势,在梳理中领悟。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种给学生“喂粗食”的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自读的能力,其效果远甚于教师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原原本本地灌输给学生,使学习像白开水,一眼见底,一饮而尽,或许可以解渴,但喝完也就完了,没能“授之以渔”。理想的审美状态应该是怎样的呢? 老子通过对自然生命的观察,认为人类最理想的状态是纯任“自然”和“无为”。“自然”与“无为”是二而一的主张。在老子看来,“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要“善为”。“善为”的关键就是顺其“自然”,即按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去适当作为。人只有在顺应自然规律的情况下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让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更为深入的充满智慧的对话。这是对语文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是学生自身主动意识的一种彰显。
三、教学巧设 “空白”,以虚生实,感受画外意境
阅读在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如果能很好的指导阅读,并在关键时刻不失时机地在阅读后留下“空白”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的效果。我们知道,优秀的作品都有美的意境,这是作家在作品中创造出来的一种韵味、一种氛围。意境审美可以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进入作品的深层,并由此获得自己的领悟。
如果教师善于巧借艺术审美因素,营造意境之美,学生自然会展开联想,受到情感的感染,情操的陶冶,进入课文的佳境,去领略文中的意蕴,无需授课者将自己的审美经验转述给学生。
比如许多古诗词和现代优美散文,教师可以借助配乐朗诵的手法,必然增添情趣,加深理解。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配上二胡名曲《闲居吟》,平稳的节奏,如歌的旋律,在慢板的曲调中,徐徐吟颂,道尽作者安闲孤寂的心态和“百无聊奈”的惆怅。如此洋溢着的人文之美,何须老师在那动情“引导”。
可见,语文教学课堂充满张力,我们不要去压缩她的空间,而应最大限度地去拓展她。只有如此,才能把她的效益最大化,才能把她的美挥洒得淋漓尽致。
当然,课堂中“空白”的效果,决不是疏漏和残缺,它是课堂教学追求的一种至善至美的艺术,也是留给欣赏者无穷的乐趣和深刻的哲理。但是如果一切全归于“无”、全归于“空白”那还有什么学习、欣赏的必要呢?既然是艺术,那它决不是耍聪明,玩花招。要创造课堂的空白美,对教师自身的修炼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这三个生命体的对话和思维碰撞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的进程具有不可预测性。如何有效激发并合理面对课堂生成,把教师、学生和教材等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这是最考量教师的地方。教师的教学机智乃至教学智慧,集中地在这个地方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课后反思,经常审视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还要善于开发课程资源,用适宜的方式拓展讲授内容和探究活动。只有这样,教学的最佳功能才有可能显现。
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给学生充分的思维驰骋的空间,给学生以欣赏、信赖的目光,相信我们的教学课堂将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达到一种虚实相映、疏密有致、有张有弛,富有情感与诗意的课堂了。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冈中学343500)
关键词:高中语文;空白教学;课堂模式
“无言美”、“无声美”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得到了极力推崇,它的实质是指艺术意味所必需的可以引发千般想象的模糊与空白。对书法而言,笔酣墨畅的浑圆润泽固然可观,却一览无余,难耐细赏。同样诗歌最大的迷人之处则在“言有尽而意无穷” 精炼的语言给欣赏者在吟诵时留下许多的空白。这些空白让读者在想象的王国纵情驰骋,体会言外之旨、象外之意。电影、电视里不也有精当的空镜头,更能表现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感染力。
在教学中是否也该讲究“空白”的艺术呢?一些知识功底深厚,教学细腻扎实的教师每一堂课都紧针密线,精心雕琢,为学生扫除一切障碍,其教学效果有时也许不及那些大刀阔斧,简约粗犷,充分相信学生的教师。认真分析起来,恐怕后者就是在不自觉中运用了“空白”的艺术吧!严格地说教学上的“空白”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空间所设置的不明确式、切割式、精简式措施。利用“空白”艺术进行教学,其目的在于充分激励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和发展。
怎样在教学中讲究“空白”艺术呢?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尝试。
一、集中兵力,直接围攻,提供争鸣的空间,诱发学生勤思
《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融神话传说、自然山川和诗人的切身体验为一体,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创造了新奇深邃的艺术境界,寄寓着诗人奔放激越的感情,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充满的理想色彩和浪漫激情。
完成本文的教学工作之余,我也有了更多的实践体会。内容安排上,要抓住重难点,“集中兵力,直接围攻”。优秀的作品,可学的东西很多,但教师必须大胆取舍,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都应该重点突出,详略分明。
在这首诗中,我把感受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把握李白傲岸不屈的个性作为重点,集中精力组织学生进行突破。由于李白的诗以前接触的较多,他的诗风学生有所了解,所以我设置了一道鉴赏题安排为自主性学习,重在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把握诗歌情感和诗人精神不仅是个重点,更是难点。处理时,我把它分成两步,首先研究李白的梦境,然后体会梦醒后的长叹。这两个重点约花去35分钟。课堂内容相对集中,给学生一个更明确的目标,给予充裕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的情景、语言反复读、深入读。学生个性化阅读有利于学生更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能有效的提高40分钟的效率。
二、传授知识,巧留“空格”,训练学生自己打天下
精确的分析能让学生容易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然而过多过细的讲解,往往使学生容易产生厌烦、依赖的心理。嚼烂的食物还有多少余味呢?所以我在上传统篇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就采用了先将课文第一段作示范,精讲了何为“关键词”,如何点划关键词句、如何寻找承递性关键语句:“这个人的逝世,对于……”“不仅如此。”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正因为这样……”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学会举纲张目。之后将课文余下的部分交由学生自己设疑,相互质疑。 在比较中蓄势,在梳理中领悟。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种给学生“喂粗食”的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自读的能力,其效果远甚于教师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原原本本地灌输给学生,使学习像白开水,一眼见底,一饮而尽,或许可以解渴,但喝完也就完了,没能“授之以渔”。理想的审美状态应该是怎样的呢? 老子通过对自然生命的观察,认为人类最理想的状态是纯任“自然”和“无为”。“自然”与“无为”是二而一的主张。在老子看来,“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要“善为”。“善为”的关键就是顺其“自然”,即按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去适当作为。人只有在顺应自然规律的情况下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让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更为深入的充满智慧的对话。这是对语文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是学生自身主动意识的一种彰显。
三、教学巧设 “空白”,以虚生实,感受画外意境
阅读在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如果能很好的指导阅读,并在关键时刻不失时机地在阅读后留下“空白”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的效果。我们知道,优秀的作品都有美的意境,这是作家在作品中创造出来的一种韵味、一种氛围。意境审美可以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进入作品的深层,并由此获得自己的领悟。
如果教师善于巧借艺术审美因素,营造意境之美,学生自然会展开联想,受到情感的感染,情操的陶冶,进入课文的佳境,去领略文中的意蕴,无需授课者将自己的审美经验转述给学生。
比如许多古诗词和现代优美散文,教师可以借助配乐朗诵的手法,必然增添情趣,加深理解。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配上二胡名曲《闲居吟》,平稳的节奏,如歌的旋律,在慢板的曲调中,徐徐吟颂,道尽作者安闲孤寂的心态和“百无聊奈”的惆怅。如此洋溢着的人文之美,何须老师在那动情“引导”。
可见,语文教学课堂充满张力,我们不要去压缩她的空间,而应最大限度地去拓展她。只有如此,才能把她的效益最大化,才能把她的美挥洒得淋漓尽致。
当然,课堂中“空白”的效果,决不是疏漏和残缺,它是课堂教学追求的一种至善至美的艺术,也是留给欣赏者无穷的乐趣和深刻的哲理。但是如果一切全归于“无”、全归于“空白”那还有什么学习、欣赏的必要呢?既然是艺术,那它决不是耍聪明,玩花招。要创造课堂的空白美,对教师自身的修炼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这三个生命体的对话和思维碰撞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的进程具有不可预测性。如何有效激发并合理面对课堂生成,把教师、学生和教材等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这是最考量教师的地方。教师的教学机智乃至教学智慧,集中地在这个地方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课后反思,经常审视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还要善于开发课程资源,用适宜的方式拓展讲授内容和探究活动。只有这样,教学的最佳功能才有可能显现。
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给学生充分的思维驰骋的空间,给学生以欣赏、信赖的目光,相信我们的教学课堂将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达到一种虚实相映、疏密有致、有张有弛,富有情感与诗意的课堂了。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冈中学34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