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夔州狂态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y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夔州是杜甫生命中最重要的地域,“狂”是其性格中不容忽视的一面,两者的连缀也当引起注意。史书中把杜甫之狂限定在漂泊西南时期。《新唐书》卷201《文艺上·杜审言传》附《杜甫传》云:“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入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杜甫夔州诗中不能忘却家国君主和个人理想的复杂情感,成为种种狂态下的底色和他诗歌中反复言说的话题。
  他在唐大历元年(766年)暮春抵达夔州,大历三年(768年)元月离开。抵达时他已54岁,处在人生最后阶段—为躲避战乱而漂泊西南,饱受疾病和贫穷的折磨,早年的政治理想逐渐走向幻灭。在《客堂》中他对自己进行深入挖掘:疾病缠身、年老体弱,“旧疾甘载来,衰年得无足”,思归不能。在深重的愁思中,对比祖上先辈的丰功伟绩,他发觉自己“居然绾章绂,受性本幽独。平生憩息地,必种数竿竹”。
  时刻心念国家,却不能挥斥方遒,被压抑的进取心演化为他的疏狂放浪—以下从他对魏晋士人的欣赏、模仿,行为上的醉、歌、卧、坐,自我认识上的怀才不遇展开论述。
  一、对魏晋士人的怀想、模仿
  夔州让他无奈,也让他肃然起敬。老杜提及陶渊明,不仅推崇其诗作,他真率自足的意态也有陶潜的影子。他赞叹“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学陶的样子无钱也要饮酒应景,但陶尚有人送酒,自己就只能赊账了,对陶境遇的艳羡和自我的寥落境况相比可见一斑。他非常喜欢陶笔下的桃花源,也把自己的夔州居所描绘得有桃源意境,“市喧宜近利,林僻此无蹊。若访衰翁语,须另剩客迷”。杜甫向往如陶渊明一样能放下俗世走向田园,最终达到与自然泯一的心志境界。陶开虞说“子美堂有四:……在西枝村,未成;浣花……瀼西……东屯”。在夔州,他有瀼西草屋。草屋宽敞,情趣盎然—毗邻瀼溪,南有花园,北有栽种柑橘的果园,环境清幽僻静。春暖花开时,他感叹自己仿若误入桃源的武陵人“桃红客若至,定似昔人迷”,亲自耕种田间更让人感到杜甫内心渴求隐逸的一面,“云嶂宽江北,春耕破瀼西”。
  《即事》以阮籍自况,展现多病穷途的苦难:“多病马卿无日起,穷途阮籍几时醒﹖”他也喜用阮籍比对自己珍视的友人,“萧条阮咸在,出处同世网”。杜甫此时与阮籍心态相似,在高洁与世俗、政局内外间徘徊,内心充满苦闷和悲情。杜甫定义自己“乾坤一腐儒”,时局动荡,年老体衰也“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长怀报明主”,一人灯下“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白首壮心违”……阮籍出名的“穷途之哭”,也是心中难以排解的压抑痛苦使然。罗宗强先生认为政治环境的险恶,思想追求上的矛盾冲突,最终导致阮籍行为上的怪异:不论政治,不拘礼法,纵酒放浪,穷途恸哭……故阮籍的狂,并非真狂放与情志高洁,而是玩世不恭下的佯狂以自全。
  “狂”是一种追求,杜甫以清狂自赏。“ 唯吾最爱清狂客,百遍相看意未阑”“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二、行为上的醉、歌(舞)、卧、坐
  佯狂之醉,源自现实的逼仄环境。夔州自然环境恶劣,是杜甫“发狂”的一个外在因素。天气炎热而久久不散的“瘴疬”:“瘴疠浮三蜀,风云暗百蛮。”此闷热达到“炎赫衣流汗,低垂气不苏”的程度,他幻想“何似儿童岁,风凉出舞雩”。面对草堂,又时时想到家国浮沉中个人命运的难以预料,故而心声发于言语,言语现于举止,就有了不同情境下的酒醉。独自一人的哀歌醉舞“哀歌时自惜,醉舞为谁醒”;两个人的惺惺相醉“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此时同一醉,应在仲宣楼”“定醉山翁酒,遥怜似葛强”……种种醉态,让人想起阮籍烂醉的姿容。醉酒,是他心酸无奈、不知如何面对的自我麻醉、逃避之法。
  杜甫也以“高歌”“悲歌”“歌”“舞”的形式表达性格中率性真诚的一面。以“高歌”和“舞”传达喜悦昂扬的情志—“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这是悲喜交集中的欢;“形胜有余风土恶,几时回首一高歌”,想象北归的畅快;“剩欲提携如意舞,喜多行坐白头吟”,这是亲人于兵荒马乱中再度相见的欣喜。他用“悲歌”和“歌”直陈无法掩抑的哀傷,“且有元戎命,悲歌识者知”,此为一颗忧世心不为人知的苦楚;“托赠卿家有,因歌野兴疏”,为即将告别用心经营的果园和友人时而黯然神伤。
  “卧”是杜甫在夔州经常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高卧”是他笔下隐士高洁形象的代表。写到苦闷处,不忘身拖病体的现实,故诗中之“卧”多与病组合成“卧病”:“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暮春》);“卧病识山鬼,为农知地形”(《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或仅用“卧”字传达病意:“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照朝班”“吾衰卧江汉,但愧识玙璠”“消中日伏地,卧久尘及履”。诗人以“卧”的方式减缓炎热,“流汗卧江亭,更深气如缕”。“高卧”姿态背后是他渴求的心境,隐士高洁的对外展露。在《汉语大词典》中,“高卧”有三种含义:安卧,悠闲地躺着;隐居不仕;无为而治之典。而这三者的综合含义即一个隐者所必须葆有的安然放任。安卧,战乱中许多漂泊者流离失所的梦,在陆地“短景难高卧,衰年强此身”,在水上“恶滩宁变色,高卧负微躯”……隐居,多少无奈后心灵的桃源“庞公任本性,携子卧苍苔”。
  杜甫很少提及“坐”。如果说“醉、歌(舞)、卧”的行为是情感表达后的结果,那么“坐”则暗示情感喷薄的开始,即“坐”为杜甫情感的起兴,思考的起点。在宗武的生日宴会上,有身犹带病而座位不够的无限酸楚:“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也曾寺中访友,在一片夏景中,“并坐石堂下,俯视大江奔”;在一片静谧中心潮起伏“夜深坐南轩,明月照我膝”……
  三、自我认识上的怀才不遇
  杜甫直陈自我才情以示“怀才”,以江总、冯唐代指本人表现“不遇”的怨愤。
  对于“怀才”,他清楚自己的家学成就“例及吾家诗,旷怀扫氛翳”(《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他教导子孙“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对于自己“吾人诗家秀,博采世上名”;回忆往昔“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他在迁徙流离、落魄度日中垂垂老矣,也不忘自嘲的同时保持积极,“莫看江总老,犹被赏时鱼”。杜公诗中四度以之自拟,欣赏江总才情,又羡慕其长寿。江总虽曾避难留寓,但45岁时被陈文帝召回,长期被朝廷重用,官至尚书令。杜甫也渴望晚年得遇,生命长寿。和江总相似的庾信,夔州诗中提到的也并不多,但老杜用以展现对自己晚年文学创作的成就满意之象征。《咏怀古迹五首》(其一)里自夸:“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杜甫常用冯唐自比。冯唐对文人而言,具有双重意味,《史记》中说他“文帝时为郎中署长,敢直谏……景帝时,任楚相。武帝时,求贤良,举唐,已年九十余,不能为官……”具有才学的士大夫,为帝王认可时已经年老而不能为官。杜甫希望自己有冯唐的才学,又不想落一个冯唐的结局,无可奈何地发现自己连那般结局都不能拥有。“抱病江天白首郎,空山楼阁暮春光”,生命在春光中凋零;“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令杜公叹惋不已的是在如此短暂的生命里最终他一事无成、不被君王认可……盼着远方京城的消息,希望自己“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偶尔他也对朋友自嘲“谢朓每篇堪讽诵,冯唐已老听吹嘘”,其中透露浅淡的绝望。杜甫肯定自己身上具有冯唐般的才学,也在始终不得君王认可中落寞寡欢。
  四、总结
  杜甫在夔州时期展现出来的狂态,模仿魏晋士人,以醉、歌、卧、坐的形式表现,因怀才不遇而更接近魏晋风流的“佯狂”。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杜诗接受视域下明代“成都吟咏”与“成都形象”研究》,项目编号:S202010656122。
其他文献
这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接近尾声。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所以在学期期末写下学习中的成长思考以及小小心得。  柏拉图说:“人的灵魂包括理性、激情和欲望,教育触及到灵魂的哪一个部分都会让学生摆脱桎梏、豁然开朗。”有时改变就在那么一瞬间,却是一股看不见的强大力量推动的结果。这一旅途中,在课堂,聆听老师的教诲;在课间,和老师一起討论研习;在课下,研读原典,与同学交流,进行读书汇报。这些都融入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杜十娘也是中国古代小说人物画廊中光彩夺目的女性经典。她美丽聪慧、执着刚烈,令人印象深刻,历来被人们当作封建社会妇女勇敢追求真挚爱情理想的英雄而大加赞扬,而故事中的男主人公李甲的命运则截然相反,一直以来他被大家定性为玩弄女性、自私无情的花花公子而大加批判。在反复阅读文本后,有几点看法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李甲不应该被批判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在他身上
温柔从来都悄无声息  黑夜孤独的星,天空  不說话,所有的疼痛  恍如微风  漂浮的故事还在上演  唱一首春天的歌谣  怎会明白  白昼只是夜的光明  相逢,别离。潮汐醉卧滩头  一浪靠近一浪  像是拥抱又像是永恒
南瓜花熬粥  青涩小黄瓜  深夜伙同挖瓜  春天追季野菜  夏天小溪野游  秋天满山寻摘  冬天邂遇遗果  无限渐远  留不下乐土  供不起乡愁  忧郁的彷徨  苦涩的味蕾  单调的憧憬  幼稚的执念  心酸的期冀  合理的荒唐  冗杂的幻想  行云流水  记性屡屡遭劫  童真无处安放  喧嚣渐沉  還回远古的安宁  禁不起凄凉  千年的坚守  未曾喂饱  架不住一代挥霍  一个 两个 三个私念 
菲茨杰拉德可谓是美国1920至1930年间最受追捧的小说家之一,其还被誉为“爵士时代”的编年史家与桂冠诗人。1925年,其著作《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奠定了菲茨杰拉德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菲茨杰拉德成了20世纪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的故事如下:1922年的春天,作家尼克离开家乡到达纽约,满怀着开展新生活的希望。当时的纽约爵士乐流行,贫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中国四大名著、四大奇书之一。但各方学者对《西游记》中牛精形象及明朝社会农耕状况的研究却屈指可数,即便是有所涉及,也只是针对某个人物形象或问题进行分析,或者撇开《西游记》直接写明朝社会,能将两者联系起来的研究不多。故本文试以《西游记》中几个典型牛精的形象,从农耕文化的视角去揭开明朝社会的一角。  一、数个牛精形象  (一)特处士  话说唐僧离了长
文学评论是对作品以及作者的最终感悟以及探究,一些文学作品能够起到鼓励作者的作用,而一些文学评论能够有效抨击作品,就整体而言,文学评论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对文学作品展开的二次创作。然而,当下现当代文学评论的环境十分混乱,导致一些有意义的评论丧失了价值,因此应当从文学评论存在的问题展开探究,找到问题的根源,最终回归创作本身。  一、现当代文学概述  文学评论是对文学的研究活动。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
一、外交辞令的界定  外交活动发展历史悠久,早在氏族社会就已产生,但古代外交的含义不同于今天,主要是指人臣私见诸侯,例如《谷梁传·隐公元年》:“寰内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会诸侯;不正其外交,故弗与朝也。”范宁注为:“天子畿内大夫有采地谓之寰内诸侯。”而现代外交的含义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跟别的国家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等。“辞令”最早出现在《左传·
掬一把日月之光  种植在长长的银河里  借用星星的眼腈  探索蒼穹的秘密
让一个吻 不要留痕,  就像秋天的枫叶,  红透了倒影,  却 寂寞得最深。  绽一束灯,  把爱幻成温存。  结束了漫天的落絮,  唯有空白的书页,  依然可爱 温暖每颗伤心。  似吹动爱的颜色,  在最好的日子,  不是相擁 而是找到归来的感觉。  用蓬勃的胸怀 接受预定的感动,  接受 你的体温。  让一个吻 不要留痕,  就像洁白的樱树,  美丽着美丽,  却 寂寞得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