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体育教学重视教师的教学地位,将学生视为加工对象,整个教学活动就是教师通过教学来对学生施加影响,以达到改造教育者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无视学生学习的主观性与主体性,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影响作用,使得教学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学生主体性缺失是教育界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那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参与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提升体育技能,增强体质,陶冶性情呢?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落实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学生观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总设计者与实施者,教师的思想观念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上具有决定性作用。虽然目前许多教师在思想上认同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观点,却没有将其很好地落实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具体的教学中依旧是满堂灌,一味地灌输,一味地训练。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观念上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加强实践,将其落实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来设计教学活动。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此可见预设的重要性。在体育教学的备课环节,我们不能主观臆断,主观地认为学生会什么,不会什么,需要怎么做,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要考虑到学生可能会怎么样,为学生的主动参与预留空间,以使教学能够真正围绕学生来顺利展开。
2.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踊跃参与,以使教学处于动态生成中。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他们有着许多出乎意料的言行与举止。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师就要处理好学生的突发情况,引导学生的言行,使之成为教学的新起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机械地执行教案,机械地进行训练,而是要尊重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使课堂教学处于不断的动态生成中。
二、营造愉悦氛围,引导学生主体参与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把教学控制得非常严格,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按部就班地进行,这使得学生被教师、被教材控制得死死的,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样的教学枯燥无味、单调沉闷,学生备受压抑,个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展现。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师就要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使教学和谐融洽。
1.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对立关系,使得学生只是被动参与者,机械接受知识。教师要想营造愉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就必须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具体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平等。学生虽小,但并不是教师的附属品,而是与教师一样平等的学习体。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成为与学生平等的学习中的首席,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二是民主。民主的课堂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由与轻松。而且,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与方式进行思考与认知,可以让课堂上拥有更多学生的声音。三是期待。期待具有很强的动力。教师对学生充满期待,可以让学生更加坚信自己能够成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这样可以有效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改善师生关系。
2.处理好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在以往的教学中,不管是室内理论课还是室外活动课,很多教师都是按照教材进行教学,不敢越雷池半步。很多教师认为只有严格地按照教材进行教学,将各知识点讲全讲细才是成功的教学。学生与教材间的关系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面。教材不是教学的全部,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要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对教材进行重新加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本地区的办学实情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增删,对教学主次进行科学调整,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以更加符合学生的学情,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
三、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爱因斯坦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鲁纳也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由此可知,兴趣在教学中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学生产生一切积极的学习行为、激发学生潜意识的重要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体育教学氛围,激起学生内心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参与意识,以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强烈的主体参与意识。
1.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新鲜有趣的事物与形式更能唤起学生参与的激情与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单一的理论讲授与机械的活动训练,增强教学的趣味,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与活动的兴趣。(1)寓枯燥的理论学习于趣味故事中。在小学生的世界中,故事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活动,是学生的最爱。在进行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时,我们可以将理论与幽默故事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中掌握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2)寓机械的活动训练于趣味游戏中。小学生天性活泼,喜爱游戏。因此,教师将游戏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设计一系列的体育趣味活动,可以有效改变以往活动训练的单一性、枯燥性,增强活动本身的趣味性,从而可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积极心态下来进行体育训练,最终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小学生正处于思维与认知的起始阶段。对于抽象性强、无形的事物,他们难以接受,而对于形象直观的事物更为感兴趣,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与直观性,将抽象难懂的技术动作要领寓于形象的图片与直观的画面中,让学生结合具体的画面来感知,而不是枯燥的讲解与机械的训练,这样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跳远动作,这一系列的空中动作是在瞬间完成的。腾空、前伸的时间与具体动作学生无法直观掌握,此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模拟全过程,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形象性。这样,教师通过反复演示、逐个动作进行分解以及边演示边讲解,可以使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就能使教学变得更为轻松,同时可使学生学得更为愉悦有趣。
总之,学生是教学的中心,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改,领会新课标精神,将教学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同时,我们应重视观念、方法的更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将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活动训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体育课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舞台。
(责编 张翼翔)
一、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学生观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总设计者与实施者,教师的思想观念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上具有决定性作用。虽然目前许多教师在思想上认同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观点,却没有将其很好地落实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具体的教学中依旧是满堂灌,一味地灌输,一味地训练。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观念上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加强实践,将其落实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来设计教学活动。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此可见预设的重要性。在体育教学的备课环节,我们不能主观臆断,主观地认为学生会什么,不会什么,需要怎么做,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要考虑到学生可能会怎么样,为学生的主动参与预留空间,以使教学能够真正围绕学生来顺利展开。
2.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踊跃参与,以使教学处于动态生成中。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他们有着许多出乎意料的言行与举止。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师就要处理好学生的突发情况,引导学生的言行,使之成为教学的新起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机械地执行教案,机械地进行训练,而是要尊重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使课堂教学处于不断的动态生成中。
二、营造愉悦氛围,引导学生主体参与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把教学控制得非常严格,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按部就班地进行,这使得学生被教师、被教材控制得死死的,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样的教学枯燥无味、单调沉闷,学生备受压抑,个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展现。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师就要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使教学和谐融洽。
1.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对立关系,使得学生只是被动参与者,机械接受知识。教师要想营造愉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就必须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具体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平等。学生虽小,但并不是教师的附属品,而是与教师一样平等的学习体。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成为与学生平等的学习中的首席,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二是民主。民主的课堂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由与轻松。而且,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与方式进行思考与认知,可以让课堂上拥有更多学生的声音。三是期待。期待具有很强的动力。教师对学生充满期待,可以让学生更加坚信自己能够成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这样可以有效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改善师生关系。
2.处理好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在以往的教学中,不管是室内理论课还是室外活动课,很多教师都是按照教材进行教学,不敢越雷池半步。很多教师认为只有严格地按照教材进行教学,将各知识点讲全讲细才是成功的教学。学生与教材间的关系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面。教材不是教学的全部,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要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对教材进行重新加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本地区的办学实情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增删,对教学主次进行科学调整,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以更加符合学生的学情,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
三、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爱因斯坦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鲁纳也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由此可知,兴趣在教学中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学生产生一切积极的学习行为、激发学生潜意识的重要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体育教学氛围,激起学生内心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参与意识,以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强烈的主体参与意识。
1.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新鲜有趣的事物与形式更能唤起学生参与的激情与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单一的理论讲授与机械的活动训练,增强教学的趣味,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与活动的兴趣。(1)寓枯燥的理论学习于趣味故事中。在小学生的世界中,故事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活动,是学生的最爱。在进行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时,我们可以将理论与幽默故事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中掌握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2)寓机械的活动训练于趣味游戏中。小学生天性活泼,喜爱游戏。因此,教师将游戏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设计一系列的体育趣味活动,可以有效改变以往活动训练的单一性、枯燥性,增强活动本身的趣味性,从而可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积极心态下来进行体育训练,最终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小学生正处于思维与认知的起始阶段。对于抽象性强、无形的事物,他们难以接受,而对于形象直观的事物更为感兴趣,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与直观性,将抽象难懂的技术动作要领寓于形象的图片与直观的画面中,让学生结合具体的画面来感知,而不是枯燥的讲解与机械的训练,这样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跳远动作,这一系列的空中动作是在瞬间完成的。腾空、前伸的时间与具体动作学生无法直观掌握,此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模拟全过程,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形象性。这样,教师通过反复演示、逐个动作进行分解以及边演示边讲解,可以使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就能使教学变得更为轻松,同时可使学生学得更为愉悦有趣。
总之,学生是教学的中心,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改,领会新课标精神,将教学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同时,我们应重视观念、方法的更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将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活动训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体育课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舞台。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