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本课堂倡导“自主 合作 探究”的教学模式,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独特的优越性。但笔者发现,虽然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的时间增加了,活动的空间扩展了,却出现了教师缺位、教师助力不足的现象,从而造成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师对于生本课堂的理解偏差,不敢助力;二是教师能力欠缺,“无能”助力。针对这两点原因,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师助力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准确定位,大胆助力
教师要弥补认识上的不足和理念上的欠缺,就需要大量地阅读,修正认知,拨云见日;要充分认识生本课堂的核心要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活动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要准确定位生本课堂中的教师角色。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在尊重学生人格发展的基础上,帮助、指导并切实促进学生的学习,做到既不越位、不替代,又在学生学有疑处时,大胆助力。
二、把握时机,精准助力
在生本课堂上,教师还要善于把握助力时机,在学生“一知半解”“欲语无言”“疑窦顿生”时,出手相助,让生本课堂走向高效。
1.“一知半解”时,即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全、不透之时。如在教学《父爱之舟》一文中的“粜稻”一词时,学生能根据“粜”字的结构,判断出它是个会意字,但对其义终究不得要领。此时,与其一味讨论,不如教师相助:可以选择题的形式,给出字典中的解释;可把“粜稻”一词送回文章具体语境中,上下关联地读,“卖稻”之意就呼之欲出了。
2.“欲语无言”时,即学生在言语表达时,虽意纷纷,却无从言说时。此时,教师可以及时助力,为学生搭建一个表达的支架,让学生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学习任务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都是挑战。教师可依据文本特点和训练要求,搭建支架,精准助力。如:《麻雀》一文,可通过把握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主要内容;《为中华之崛起》一文,可关注人物与事件,通过串联事件来概括主要内容。复述故事也可如此,时间线索、地点要素、人物图谱、情节脉络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表达的支架,解决“欲说无语”的问题。
3.“疑窦顿生”时,即学生对文章内容产生疑问时。学生在学习《父爱之舟》中的“父亲雨雪天背我上学”这一场景时,就经历了从“疑窦顿生”到“茅塞顿开”的过程。学生在默读静思后,关注到了“粉绿色丝绸汗巾”,提出了疑点:汗巾的描写对父亲形象的塑造有何作用?这个问题虽不在笔者的预设之中,但不影响它成为一个探究的良机、一个教师助力的良机。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反复读句,在读中“拆解”各个语言要素。学生终于茅塞顿开:这个场景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乃至汗巾的颜色、长度、来历都被“我”铭记下来了,汗巾包含着“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三、讲究策略,多点助力
1. 找准导航点。在生本课堂上,教师的指导、引领作用首先体现在核心问题上。一两个具有穿透力、支撑力、全局性的核心问题,能为课堂教学活动“导航”。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把握统编版教材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科学设计核心问题,为教学活动规划“航向”,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助力。
教师在科学设计核心问题时,应注意把握学段特征,紧扣文本特点。第一学段设计核心问题要突出一个“趣”,要有较强的活动性;第二学段设计核心问题要讲究一个“实”,给予学法支持;第三学段设计核心问题要扣住一个“全”,凸显全局性。
2. 激励闪光点。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本课堂上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为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推波助澜。如在教学《牛郎织女(二)》时,读到“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她喜欢;……她喜欢;……她喜欢”时,有学生就感悟出四个“她喜欢”是一组倒装句,独特的句式结构,是为了强调织女对人间生活的喜欢。能发现一个非典型的句式在文本中的作用,值得表扬。教师的表扬,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生本”与“师助”共舞,创造出美妙的学习境界。
3. 挖掘内涵点。统编版教材选取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这些文本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内涵点,启发学生思维,为理解和传承文化助力。如在教学古诗《寻隐者不遇》时,可以挖掘潜藏其中的隐士文化,以及白云、苍松的象征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人贾岛深山寻隐,不遇,不怅,反心生钦慕的情感。又如,四年级下册《短诗三首》收录的是冰心《繁星》中的三首短诗,可结合冰心“爱的哲学”——“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来进一步理解她对母爱的热切赞颂。再如,一位名师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时,把文章放回原作《世说新语》的写作背景中去教,引导学生了解《世说新语》中的一个门类“排调”,进而帮助学生理解了魏晋名士之间的“嘲戏”之风,于是学生品出了文章的幽默。
4. 联结关联点。所谓“联结关联点”,即联结知识、情感、表达的“同类项”“相似项”或“对立项”,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如在识字教学中,学习一个“阻”字,可以带出一串带“阝”(表“阜”义)的字:陡、险、阴、阳……了解“阝”的本义多与山地、地形相关;还可以带出它的“对立项”,也带“阝”(表“邑”义)的字:郭、郑、郡、都……知道“阝”的本义与城镇、地名相关。“左阜右邑”,从意义上进行区分,识字辨义。另外,又如,在学习《慈母情深》一文时,学生在赏析课文的第19自然段反复手法的运用后,可联结文中多处使用反复手法的语段,集中赏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拓延生长点。在生本课堂上,教师要对语文教材这个“例子”進行多维解读,深入鉴赏,读写结合,使其成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生长点,为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助力。如在《白鹭》一文中,郭沫若先生对白鹭其形、其色的描写堪称一绝。在对此段多番“咀嚼品味”之后,学生可进行仿写。学生的文字虽稚嫩朴拙,但也在努力地“伸展—跳跃”,遥望大师的高度。又如,在学完说明文《太阳》《松鼠》后,学生对说明方法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于是笔者设计了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读写训练:把散文《白鹭》改写为一篇说明性文章,可以写成如《太阳》一样的平实性说明文,也可以写成如《松鼠》一般的文艺性说明文。通过练写,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在此得以“生长”。
综上所述,在生本课堂上,教师既要牢固树立“生本”观,又要正确定位教师角色,为学生的发展助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第四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一、准确定位,大胆助力
教师要弥补认识上的不足和理念上的欠缺,就需要大量地阅读,修正认知,拨云见日;要充分认识生本课堂的核心要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活动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要准确定位生本课堂中的教师角色。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在尊重学生人格发展的基础上,帮助、指导并切实促进学生的学习,做到既不越位、不替代,又在学生学有疑处时,大胆助力。
二、把握时机,精准助力
在生本课堂上,教师还要善于把握助力时机,在学生“一知半解”“欲语无言”“疑窦顿生”时,出手相助,让生本课堂走向高效。
1.“一知半解”时,即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全、不透之时。如在教学《父爱之舟》一文中的“粜稻”一词时,学生能根据“粜”字的结构,判断出它是个会意字,但对其义终究不得要领。此时,与其一味讨论,不如教师相助:可以选择题的形式,给出字典中的解释;可把“粜稻”一词送回文章具体语境中,上下关联地读,“卖稻”之意就呼之欲出了。
2.“欲语无言”时,即学生在言语表达时,虽意纷纷,却无从言说时。此时,教师可以及时助力,为学生搭建一个表达的支架,让学生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学习任务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都是挑战。教师可依据文本特点和训练要求,搭建支架,精准助力。如:《麻雀》一文,可通过把握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主要内容;《为中华之崛起》一文,可关注人物与事件,通过串联事件来概括主要内容。复述故事也可如此,时间线索、地点要素、人物图谱、情节脉络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表达的支架,解决“欲说无语”的问题。
3.“疑窦顿生”时,即学生对文章内容产生疑问时。学生在学习《父爱之舟》中的“父亲雨雪天背我上学”这一场景时,就经历了从“疑窦顿生”到“茅塞顿开”的过程。学生在默读静思后,关注到了“粉绿色丝绸汗巾”,提出了疑点:汗巾的描写对父亲形象的塑造有何作用?这个问题虽不在笔者的预设之中,但不影响它成为一个探究的良机、一个教师助力的良机。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反复读句,在读中“拆解”各个语言要素。学生终于茅塞顿开:这个场景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乃至汗巾的颜色、长度、来历都被“我”铭记下来了,汗巾包含着“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三、讲究策略,多点助力
1. 找准导航点。在生本课堂上,教师的指导、引领作用首先体现在核心问题上。一两个具有穿透力、支撑力、全局性的核心问题,能为课堂教学活动“导航”。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把握统编版教材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科学设计核心问题,为教学活动规划“航向”,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助力。
教师在科学设计核心问题时,应注意把握学段特征,紧扣文本特点。第一学段设计核心问题要突出一个“趣”,要有较强的活动性;第二学段设计核心问题要讲究一个“实”,给予学法支持;第三学段设计核心问题要扣住一个“全”,凸显全局性。
2. 激励闪光点。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本课堂上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为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推波助澜。如在教学《牛郎织女(二)》时,读到“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她喜欢;……她喜欢;……她喜欢”时,有学生就感悟出四个“她喜欢”是一组倒装句,独特的句式结构,是为了强调织女对人间生活的喜欢。能发现一个非典型的句式在文本中的作用,值得表扬。教师的表扬,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生本”与“师助”共舞,创造出美妙的学习境界。
3. 挖掘内涵点。统编版教材选取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这些文本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内涵点,启发学生思维,为理解和传承文化助力。如在教学古诗《寻隐者不遇》时,可以挖掘潜藏其中的隐士文化,以及白云、苍松的象征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人贾岛深山寻隐,不遇,不怅,反心生钦慕的情感。又如,四年级下册《短诗三首》收录的是冰心《繁星》中的三首短诗,可结合冰心“爱的哲学”——“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来进一步理解她对母爱的热切赞颂。再如,一位名师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时,把文章放回原作《世说新语》的写作背景中去教,引导学生了解《世说新语》中的一个门类“排调”,进而帮助学生理解了魏晋名士之间的“嘲戏”之风,于是学生品出了文章的幽默。
4. 联结关联点。所谓“联结关联点”,即联结知识、情感、表达的“同类项”“相似项”或“对立项”,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如在识字教学中,学习一个“阻”字,可以带出一串带“阝”(表“阜”义)的字:陡、险、阴、阳……了解“阝”的本义多与山地、地形相关;还可以带出它的“对立项”,也带“阝”(表“邑”义)的字:郭、郑、郡、都……知道“阝”的本义与城镇、地名相关。“左阜右邑”,从意义上进行区分,识字辨义。另外,又如,在学习《慈母情深》一文时,学生在赏析课文的第19自然段反复手法的运用后,可联结文中多处使用反复手法的语段,集中赏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拓延生长点。在生本课堂上,教师要对语文教材这个“例子”進行多维解读,深入鉴赏,读写结合,使其成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生长点,为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助力。如在《白鹭》一文中,郭沫若先生对白鹭其形、其色的描写堪称一绝。在对此段多番“咀嚼品味”之后,学生可进行仿写。学生的文字虽稚嫩朴拙,但也在努力地“伸展—跳跃”,遥望大师的高度。又如,在学完说明文《太阳》《松鼠》后,学生对说明方法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于是笔者设计了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读写训练:把散文《白鹭》改写为一篇说明性文章,可以写成如《太阳》一样的平实性说明文,也可以写成如《松鼠》一般的文艺性说明文。通过练写,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在此得以“生长”。
综上所述,在生本课堂上,教师既要牢固树立“生本”观,又要正确定位教师角色,为学生的发展助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第四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