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悦悦事件曾让我们对路人的冷漠痛心疾首。可是,事件之后各种道德冷漠事件还是时有发生—不仅是在社会上,还有在校园里。近日,一段在教室里拍摄的长达八分钟的四名女生围殴一名女生的视频在网上传播。视频里,其他同学无动于衷,甚至有人用手机录像。
面对道德冷漠,一些人考虑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道德榜样的宣传、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提高,让社会重现道德的光芒。然而,法律法规力量的有限性,道德教育的形式化、低效性让人对此条路径信心不足。
我们不妨换个思路。道德冷漠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个体无法体会或不愿意体会他人的感受,进而不去关心他人,与他人分享情感、收获和得失;个体不具备分担他人忧伤的能力和意识,难以站在他人的角度分享和理解他人的想法;个体在他人有困难时,不愿意或未曾想到去帮助对方脱离困境。
从这一点来看,道德冷漠能否被消解,关键在于个体自身是否有能力、是否乐意相互坦诚、接纳、理解和关心,是否具备一定的同情意识和同情能力。
同情是一个人出于对他人温暖的、开放性的认同心理或接纳意向而做出的行为表达。它包含着由人及我、推己及人的友善态度,非暴力性的换位思考,对于情感、体验、认知、想象、表达等之间生态关系的协调等。
培养个体的同情心本是教育的责任。遗憾的是,同情失落在今天的教育惯习中。
首先,同情的失落与无边界的教育限制不无关联。无边界的教育限制表现在:第一,无视学生个体发展特性和内在心理需求,通过预先设计好的思维框架对学生的个性、能力进行过度阐释,或是要求学生掌握以特定秩序呈现的知识、观念。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习惯于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按照教师期待他成为的样子来定位自身。学生无法形成属于其自身的独特感觉,其自我感受能力就会降低。第二,简化学生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将教育过程设计成一套策略性的行动。一些教师理所当然地仅把学生视为教育对象,而不是教育同伴。身处此种境遇中,学生往往会陷入丧失自由、不被理解和关心的痛苦中。而教师并没有教他们体会和适当表达这样的情感,反而在蛮横地制止学生发泄情感的同时向学生示范着如何对他者施展暴力。学生会将痛苦转嫁于周边的人和事上。
其次,思维与情感、知识与个体经历、体验的剥离也会造成同情的失落。理智主义、知识至上的教育观迎合了现代社会对工具理性、效率的追求。然而,此种教育观却携带以下问题:第一,思维训练同情感养成相隔离。一直以来,思维训练都被学校追捧为发掘学生智商的重要途径。谁聪明就会被追捧,即使他是自私、冷漠的。这样,人的情感体验就没有了立足之地。研究发现,只有珍视、保留人细致而独特的感受能力和强烈的感受欲望,不急于将这些丰富的感知纳入冰冷的逻辑推演和概念之中,才不会导致儿童天真、热情的社会感受和审美感受丧失。第二,知识的认识逻辑对个体经历、体验的取代。教育如今已形成了一种习惯,即对逻辑知识、事实性知识的崇尚。这样的知识往往被认为可以排斥人的感知觉、体验、经历和情境。对于这样的知识学习,即使剥离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也不会对学习成绩本身造成影响。在此情况下,教师只关注学生识记,而忽视学生理解。学生是否将知识有效转化为自身成长的养料,并不在他们关心之列。一旦教师缺少真正为学生着想的动机和意志行动,那么便可能抑制学生的自我感知能力,固化他们封闭的内心世界。而这时,谈及同情心的培养显然会成为一种虚妄之谈。
最后,空有其表的姿态性交往也易导致同情的失落。草率地将学生当作无情无感的存在,认为在不以学生的心灵为中介进行交流的情况下,就可以对其施加影响,是现代教育的大忌。不过,这种现象的确存在。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沦为一种姿态性的交往。姿态性的交往仅是追求一些表面浮华的东西,比如在听他人讲话的过程中仅仅限于简单的言语回应或点头,但实则并没有听清楚、听明白,也没有注意到说话者背后的真实意图,更没有带着接受的态度来理解说话者本人。有的学生认为,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他们,并不关心他们。他们在意教师对他们偶尔投来的一个眼神,针对他们做出的一个动作、说出的一句话,并惯于品味这些眼神、动作、话语背后的含义。然而,结果总是令他们失望。除了学习,教师似乎并不关心其他。学生试图用睡觉、刺耳的言语甚至过激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以引起教师的注意。但是,他们得到的往往是教师的责难。因为缺乏对学生需要和兴趣的关切之心、缺乏对教育情境和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分析意识,教师往往成为学生封闭心灵世界的强化剂。或许,在这些教师心里,他们有着比理解学生更为重要、高尚的任务,比如让学生考个好成绩、进入个好学校。然而,排除了对学生的关切和理解,隔阂随之而来。而那些被记住的知识也无法真正成为构筑个体内在心灵的有机元素。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知识会被渐渐遗忘,而它们本应被用于充实个体心灵的能量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还成为绑架学生心灵的绳索。
教育学意义上的同情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心灵的沟通艺术。它体现了一种非由理性、规则所主宰的教育热情与教育智慧。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会被视为独立于成人的,有着丰富心灵、感受的个体。对此,教育者应该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与其进行认知、感受、想法的交流与分享,而不应该以权威者自居,向学生灌输自以为正确的、合适的、理想的知识、技能和观念。教育应该同情学生,并帮助学生学会同情他人,与他人进行同情性的交往,在保持和珍重自我与他人各自独特性的前提下,反观、正视自我与他人的内心世界。
责任编辑/刘 烨
面对道德冷漠,一些人考虑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道德榜样的宣传、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提高,让社会重现道德的光芒。然而,法律法规力量的有限性,道德教育的形式化、低效性让人对此条路径信心不足。
我们不妨换个思路。道德冷漠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个体无法体会或不愿意体会他人的感受,进而不去关心他人,与他人分享情感、收获和得失;个体不具备分担他人忧伤的能力和意识,难以站在他人的角度分享和理解他人的想法;个体在他人有困难时,不愿意或未曾想到去帮助对方脱离困境。
从这一点来看,道德冷漠能否被消解,关键在于个体自身是否有能力、是否乐意相互坦诚、接纳、理解和关心,是否具备一定的同情意识和同情能力。
同情是一个人出于对他人温暖的、开放性的认同心理或接纳意向而做出的行为表达。它包含着由人及我、推己及人的友善态度,非暴力性的换位思考,对于情感、体验、认知、想象、表达等之间生态关系的协调等。
培养个体的同情心本是教育的责任。遗憾的是,同情失落在今天的教育惯习中。
首先,同情的失落与无边界的教育限制不无关联。无边界的教育限制表现在:第一,无视学生个体发展特性和内在心理需求,通过预先设计好的思维框架对学生的个性、能力进行过度阐释,或是要求学生掌握以特定秩序呈现的知识、观念。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习惯于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按照教师期待他成为的样子来定位自身。学生无法形成属于其自身的独特感觉,其自我感受能力就会降低。第二,简化学生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将教育过程设计成一套策略性的行动。一些教师理所当然地仅把学生视为教育对象,而不是教育同伴。身处此种境遇中,学生往往会陷入丧失自由、不被理解和关心的痛苦中。而教师并没有教他们体会和适当表达这样的情感,反而在蛮横地制止学生发泄情感的同时向学生示范着如何对他者施展暴力。学生会将痛苦转嫁于周边的人和事上。
其次,思维与情感、知识与个体经历、体验的剥离也会造成同情的失落。理智主义、知识至上的教育观迎合了现代社会对工具理性、效率的追求。然而,此种教育观却携带以下问题:第一,思维训练同情感养成相隔离。一直以来,思维训练都被学校追捧为发掘学生智商的重要途径。谁聪明就会被追捧,即使他是自私、冷漠的。这样,人的情感体验就没有了立足之地。研究发现,只有珍视、保留人细致而独特的感受能力和强烈的感受欲望,不急于将这些丰富的感知纳入冰冷的逻辑推演和概念之中,才不会导致儿童天真、热情的社会感受和审美感受丧失。第二,知识的认识逻辑对个体经历、体验的取代。教育如今已形成了一种习惯,即对逻辑知识、事实性知识的崇尚。这样的知识往往被认为可以排斥人的感知觉、体验、经历和情境。对于这样的知识学习,即使剥离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也不会对学习成绩本身造成影响。在此情况下,教师只关注学生识记,而忽视学生理解。学生是否将知识有效转化为自身成长的养料,并不在他们关心之列。一旦教师缺少真正为学生着想的动机和意志行动,那么便可能抑制学生的自我感知能力,固化他们封闭的内心世界。而这时,谈及同情心的培养显然会成为一种虚妄之谈。
最后,空有其表的姿态性交往也易导致同情的失落。草率地将学生当作无情无感的存在,认为在不以学生的心灵为中介进行交流的情况下,就可以对其施加影响,是现代教育的大忌。不过,这种现象的确存在。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沦为一种姿态性的交往。姿态性的交往仅是追求一些表面浮华的东西,比如在听他人讲话的过程中仅仅限于简单的言语回应或点头,但实则并没有听清楚、听明白,也没有注意到说话者背后的真实意图,更没有带着接受的态度来理解说话者本人。有的学生认为,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他们,并不关心他们。他们在意教师对他们偶尔投来的一个眼神,针对他们做出的一个动作、说出的一句话,并惯于品味这些眼神、动作、话语背后的含义。然而,结果总是令他们失望。除了学习,教师似乎并不关心其他。学生试图用睡觉、刺耳的言语甚至过激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以引起教师的注意。但是,他们得到的往往是教师的责难。因为缺乏对学生需要和兴趣的关切之心、缺乏对教育情境和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分析意识,教师往往成为学生封闭心灵世界的强化剂。或许,在这些教师心里,他们有着比理解学生更为重要、高尚的任务,比如让学生考个好成绩、进入个好学校。然而,排除了对学生的关切和理解,隔阂随之而来。而那些被记住的知识也无法真正成为构筑个体内在心灵的有机元素。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知识会被渐渐遗忘,而它们本应被用于充实个体心灵的能量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还成为绑架学生心灵的绳索。
教育学意义上的同情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心灵的沟通艺术。它体现了一种非由理性、规则所主宰的教育热情与教育智慧。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会被视为独立于成人的,有着丰富心灵、感受的个体。对此,教育者应该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与其进行认知、感受、想法的交流与分享,而不应该以权威者自居,向学生灌输自以为正确的、合适的、理想的知识、技能和观念。教育应该同情学生,并帮助学生学会同情他人,与他人进行同情性的交往,在保持和珍重自我与他人各自独特性的前提下,反观、正视自我与他人的内心世界。
责任编辑/刘 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