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澜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尽管我们在课前做了精心的预设,可是在开放的课堂中“生成偏离预设”的现象还会常常出现,这种“非预设生成”往往带来两种结果一尴尬或精彩。那么,如何做到既能跳出“尴尬”,又能衍生出“精彩”呢?下面通过几个案例谈谈“非预设生成”的应对策略。
一、勿“按部就班”,要“随机应变,机智生成”
【案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出示3个大小不一的长方形。
片断A: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面积单位,你们能算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
生1:可以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看看有几个。
生2:哪用这么麻烦,只要量出长和宽,再用“长×宽”,就可以求出它们的面积了。
师:是吗,你真聪明!下面请大家先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然后小组讨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片断B:
当学生说出“只要用‘长×宽’就可以求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时……
师:请知道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同学对老师‘笑一笑。(全班竟有半数的学生发出微笑)
师:你们是如何知道的? 生:从书上学来的。 师:那你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吗?
生:不知道。
师:大家说的结论是正确的。可你们光知道怎么算,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算,想不想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来证明这个为什么呀?
生:想!
师:好!下面就开始证明,看看哪位同学、哪个小组能最先证明好“长方形的积=长×宽”。
【反思】
在上述两个片断中,两位老师都没有预料到一些学生已经知道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面对这一状况,前一位教师以“你真聪明”了结,继续按部就班地教学。虽然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这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假”探究,是对学生主动生成的漠视和阻碍。后一位教师没有被自己的预设所束缚,而是充分尊重学生,随机应变地顺着学生的思维去机智生成,变预设中“对未知的探索”为“对结论的验证”。这样的教学反而更容易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勿“草草了事’,要“捕捉契机,精彩生成”
【案例】“求平均数”
◆片断E:
出示习题:下表是某地收集的一年中每个季度下
雨的数据。先把表填完整,再算一算这一年中平均每月下雨多少天。 学生练习后出现了这样两种情况: 解法一:(20 28 32 16)÷12=96 12=8(天) 解法二:(20 28 32 16)÷4=96÷4=24(天) 师:这里的两种解法,哪种是正确的? 生:解法一。 师:是啊,一年有12个月,所以除以12才是对的呀!做错的同学请改正。
◆片断F:
当学生也出现上述两种解法时,老师没有立即评价,而是把学生分成了甲乙两方,由代表进行辩论。(甲方:支持解法一;乙方:支持解法二)
甲方(昂首挺胸):请问对方辩友,这道题求的是什么?
乙方(不甘示弱):這道题求的是“平均每月下两多少天”。
甲方(信心十足):一年有多少个月?
乙方(底气不足):一年有12个月。 甲方(咄咄逼人):那你们为什么要除以4呢?
乙方(无言以对):我们确实错了!
乙方(补充),我们还有一种补救方法。
甲方;愿意洗耳恭听!
乙方:我们在除以4后再除以3,不就对了吗?
甲方:能说说理由吗?乙方:把总天数除以4后,就是平均每个季度下雨的天数。因为每个季度有3个月,所以再除以3就等于平均每月下雨的天数。
甲方:我们也有不同的方法,把总天数除以3--~54的积,也等于平均每月下雨的天数。
【反思】
黑格尔曾说:“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由于错误,真理才会被发现。”前一位教师机械地讲评,课堂沉闷乏味、毫无生机;后一位教师善于捕捉契机,将“错误”转化为“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展开辩论比赛,在争辩中认识到错误的根源,创造性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课堂绽放出异样的精彩。
一、勿“按部就班”,要“随机应变,机智生成”
【案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出示3个大小不一的长方形。
片断A: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面积单位,你们能算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
生1:可以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看看有几个。
生2:哪用这么麻烦,只要量出长和宽,再用“长×宽”,就可以求出它们的面积了。
师:是吗,你真聪明!下面请大家先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然后小组讨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片断B:
当学生说出“只要用‘长×宽’就可以求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时……
师:请知道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同学对老师‘笑一笑。(全班竟有半数的学生发出微笑)
师:你们是如何知道的? 生:从书上学来的。 师:那你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吗?
生:不知道。
师:大家说的结论是正确的。可你们光知道怎么算,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算,想不想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来证明这个为什么呀?
生:想!
师:好!下面就开始证明,看看哪位同学、哪个小组能最先证明好“长方形的积=长×宽”。
【反思】
在上述两个片断中,两位老师都没有预料到一些学生已经知道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面对这一状况,前一位教师以“你真聪明”了结,继续按部就班地教学。虽然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这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假”探究,是对学生主动生成的漠视和阻碍。后一位教师没有被自己的预设所束缚,而是充分尊重学生,随机应变地顺着学生的思维去机智生成,变预设中“对未知的探索”为“对结论的验证”。这样的教学反而更容易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勿“草草了事’,要“捕捉契机,精彩生成”
【案例】“求平均数”
◆片断E:
出示习题:下表是某地收集的一年中每个季度下
雨的数据。先把表填完整,再算一算这一年中平均每月下雨多少天。 学生练习后出现了这样两种情况: 解法一:(20 28 32 16)÷12=96 12=8(天) 解法二:(20 28 32 16)÷4=96÷4=24(天) 师:这里的两种解法,哪种是正确的? 生:解法一。 师:是啊,一年有12个月,所以除以12才是对的呀!做错的同学请改正。
◆片断F:
当学生也出现上述两种解法时,老师没有立即评价,而是把学生分成了甲乙两方,由代表进行辩论。(甲方:支持解法一;乙方:支持解法二)
甲方(昂首挺胸):请问对方辩友,这道题求的是什么?
乙方(不甘示弱):這道题求的是“平均每月下两多少天”。
甲方(信心十足):一年有多少个月?
乙方(底气不足):一年有12个月。 甲方(咄咄逼人):那你们为什么要除以4呢?
乙方(无言以对):我们确实错了!
乙方(补充),我们还有一种补救方法。
甲方;愿意洗耳恭听!
乙方:我们在除以4后再除以3,不就对了吗?
甲方:能说说理由吗?乙方:把总天数除以4后,就是平均每个季度下雨的天数。因为每个季度有3个月,所以再除以3就等于平均每月下雨的天数。
甲方:我们也有不同的方法,把总天数除以3--~54的积,也等于平均每月下雨的天数。
【反思】
黑格尔曾说:“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由于错误,真理才会被发现。”前一位教师机械地讲评,课堂沉闷乏味、毫无生机;后一位教师善于捕捉契机,将“错误”转化为“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展开辩论比赛,在争辩中认识到错误的根源,创造性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课堂绽放出异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