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刚过,在北京一家研究院工作的太太很兴奋地告诉我,院里的工会正在推荐、组织内部员工认购一款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达到8.1%,大家都在疯抢。“院里的工会年年都会组织大家买这类理财产品,收益比银行高很多,而且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失手过!”
“是哪家银行的产品?”我问。“好像是外地的一家银行吧?”太太有些含糊了,但依然兴奋:“我老妈和舅舅说了,已经汇了20万过来,准备买。”“8.1%的收益确实很高,产品的说明书你看到了吗?资金的投向和用途是什么?”我追问。太太回答说:“只看到一个宣传页,好像也没写这么详细啊⋯⋯可是有8.1%的收益啊,比存银行划算多了,又不会像炒股、买基金似的赔那么多!”太太已经有些不耐烦了,“是院工会出面组织的,又是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肯定亏不了!”“8.1%应该是预期年化收益吧?”在“预期”两个字上,我加重了语气。“宣传单上肯定没有预期两个字!”太太的回答斩钉截铁。
银行理财产品高于定期存款的收益率,附带着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在过去一年里曾经让很多人趋之若鹜,而背后潜藏的投资风险和盲从的投资心态却被大多数人忽视。
人们追逐银行理财产品的热切与盲目,像极了2007年股市高位运行时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追捧。对那段日子有记忆的人一定会记得,那时的公募基金不是“买”到的,而是“抢”到的。想要买到奇货可居的基金要排队,要中签。人们可以不问基金公司的背景和实力,也可以不明白基金的类型,更不需要了解基金的历史业绩、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投资研究能力,认为只要把基金买到手未来就一定能赚到钱。在我们曾经接触和服务的客户中,曾经持有几十只甚至上百只基金的“基金哥”不在少数。打开他们的基金列表,清一色都是2007年或者2009年时新发行的股票型基金。
时过境迁,2011年基金惨不忍睹的业绩表现,让绝大多数投资人不得不面对钱包大幅缩水的现实。股票型基金净值下跌了近25%,就连一贯抗跌的债券型基金净值也下跌了近4%。而比基金业绩表现更让投资人伤心的是一年中基金公司不断传出的各类丑闻:号称选股百里挑一的基金,2011年重仓股踩中“地雷”的准确度却高得令人吃惊;本应治理严谨、风控严格的基金公司,却被媒体爆料称“管理混乱、漏洞重重、频频违规,基金经理连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
不到5年的时间里,基金在投资者眼中的地位从众星捧月的赚钱明星变成了圈钱坑爹的灾星。就连往年里最为卖力向客户推销基金的银行客户经理也纷纷倒戈,劝阻自己的客户不要购买基金产品。
在牛市温床上发展壮大起来的公募基金,正在经历着熊市的折磨和煎熬。而这样的痛苦和煎熬对于基金行业和投资者来说,却并不一定是坏事。翻看美国基金行业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投资者心态的成熟过程,几乎全部发生在漫漫的熊市之中。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漫长熊市触发了美国基金行业的变革,也催生了货币基金、指数基金的诞生。身处亏损、丑闻困扰,正站在信任危机边缘的中国基金行业,也刚刚开始了自己的创新与反思之旅。除了层出不穷的产品创新之外,对投资者的深度服务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所关注。已经成长、发展了十余年的基金市场,能够为基金投资者提供的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仍然是屈指可数。
正如5年前公募基金的风光无限一般,银行理财产品正在重复上演着同样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主角---普通的投资者也仍然在重复着自己曾经出演过的场景和剧情,如5年前一般盲从,亦如5年前一般热切、笃信。
几天前太太回到家里告诉我,那只理财产品因为涉嫌违规被突然叫停了。她现在发愁的是,舅舅从外地汇过来准备买理财产品的钱应该如何处置……
李二钢
北京展恒理财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加入展恒理财之前,拥有十余年的财经类媒体经营与管理经验。曾创办《数字商业时代》杂志,并任出版人、主编。2006年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EMBA)学位。
“是哪家银行的产品?”我问。“好像是外地的一家银行吧?”太太有些含糊了,但依然兴奋:“我老妈和舅舅说了,已经汇了20万过来,准备买。”“8.1%的收益确实很高,产品的说明书你看到了吗?资金的投向和用途是什么?”我追问。太太回答说:“只看到一个宣传页,好像也没写这么详细啊⋯⋯可是有8.1%的收益啊,比存银行划算多了,又不会像炒股、买基金似的赔那么多!”太太已经有些不耐烦了,“是院工会出面组织的,又是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肯定亏不了!”“8.1%应该是预期年化收益吧?”在“预期”两个字上,我加重了语气。“宣传单上肯定没有预期两个字!”太太的回答斩钉截铁。
银行理财产品高于定期存款的收益率,附带着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在过去一年里曾经让很多人趋之若鹜,而背后潜藏的投资风险和盲从的投资心态却被大多数人忽视。
人们追逐银行理财产品的热切与盲目,像极了2007年股市高位运行时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追捧。对那段日子有记忆的人一定会记得,那时的公募基金不是“买”到的,而是“抢”到的。想要买到奇货可居的基金要排队,要中签。人们可以不问基金公司的背景和实力,也可以不明白基金的类型,更不需要了解基金的历史业绩、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投资研究能力,认为只要把基金买到手未来就一定能赚到钱。在我们曾经接触和服务的客户中,曾经持有几十只甚至上百只基金的“基金哥”不在少数。打开他们的基金列表,清一色都是2007年或者2009年时新发行的股票型基金。
时过境迁,2011年基金惨不忍睹的业绩表现,让绝大多数投资人不得不面对钱包大幅缩水的现实。股票型基金净值下跌了近25%,就连一贯抗跌的债券型基金净值也下跌了近4%。而比基金业绩表现更让投资人伤心的是一年中基金公司不断传出的各类丑闻:号称选股百里挑一的基金,2011年重仓股踩中“地雷”的准确度却高得令人吃惊;本应治理严谨、风控严格的基金公司,却被媒体爆料称“管理混乱、漏洞重重、频频违规,基金经理连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
不到5年的时间里,基金在投资者眼中的地位从众星捧月的赚钱明星变成了圈钱坑爹的灾星。就连往年里最为卖力向客户推销基金的银行客户经理也纷纷倒戈,劝阻自己的客户不要购买基金产品。
在牛市温床上发展壮大起来的公募基金,正在经历着熊市的折磨和煎熬。而这样的痛苦和煎熬对于基金行业和投资者来说,却并不一定是坏事。翻看美国基金行业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投资者心态的成熟过程,几乎全部发生在漫漫的熊市之中。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漫长熊市触发了美国基金行业的变革,也催生了货币基金、指数基金的诞生。身处亏损、丑闻困扰,正站在信任危机边缘的中国基金行业,也刚刚开始了自己的创新与反思之旅。除了层出不穷的产品创新之外,对投资者的深度服务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所关注。已经成长、发展了十余年的基金市场,能够为基金投资者提供的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仍然是屈指可数。
正如5年前公募基金的风光无限一般,银行理财产品正在重复上演着同样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主角---普通的投资者也仍然在重复着自己曾经出演过的场景和剧情,如5年前一般盲从,亦如5年前一般热切、笃信。
几天前太太回到家里告诉我,那只理财产品因为涉嫌违规被突然叫停了。她现在发愁的是,舅舅从外地汇过来准备买理财产品的钱应该如何处置……
李二钢
北京展恒理财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加入展恒理财之前,拥有十余年的财经类媒体经营与管理经验。曾创办《数字商业时代》杂志,并任出版人、主编。2006年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EMBA)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