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不足,对教改浪潮中各大高校比较推崇的在“慕课背景”下的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两种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需要注意的事项。对于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作者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 能力本位;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0-0052-02
高等数学是高校理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为后续课程的知识储备提供基础,是学生培养理性思维能力的知识载体,是学生提高科学审美意识的重要途径。但是因其知識點多、理论性强、抽象概念比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各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对高等数学更是敬而远之,导致最终数学成绩不理想,耽误学业,更谈不上各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这与当代“以能力为本位”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1 能力本位的含义
能力本位(CBE)来源于英语中的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明确的解释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能力本位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之后又被英联邦国家把能力本位教育思潮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90年代初能力本位教育又经加拿大引入中国。能力本位教育中的“能力”是指一种综合的职业能力,它通常包括四个方面:基础知识的掌握、态度、经验(活动的领域)、反馈(评价、评估的领域)。四者都具备才构成了“综合能力”,若干综合能力又构成某种“职业能力”。
能力本位教育的教学把理论知识与能力训练结合起来,打破了僵化的学科课程体系,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学”,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能力本位教育因其能够满足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所以受到各大高校尤其是职业高等院校的认可。能力本位教育把能力的培养提升了一个高度, 高校的课程教学要随着培养目标的变化而改变,其中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也应当遵循这一需求,高等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其教学模式也应与时俱进。
2 高等数学的教学模式现状
高等数学课程在大部分高校和高职院校仍旧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即传递-接收式。这种教学模式优点是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能够培养学生的纪律性,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缺点是学生对接受的信息很难真正地理解,不利于学生创新性、分析性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悖。教学改革成为现在各大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教学模式的改革更是重中之重,高等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理论基础课,它的教学模式改革也是数学教师一直探究的热点。
2012年以来,慕课浪潮席卷全球,我国各大高校针对慕课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也随之而来。借助慕课理念,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一个重点。慕课背景下的教学,虽然开放、自由、无门槛,共享的在线学习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没有课堂人数限制,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但是,对于高等数学课程来讲,该课程的教学不光是为了知识的传承,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如果只是单纯的重视慕课的自由、便捷性,虽然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没有专人引导,其学习效果是不可控的。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由传统的“课堂上听教师讲解,课下做作业”变成了“课下自学,课上教师答疑”。教学模式发生了“颠倒”和“翻转”。这种观点得到国内不少学者的响应,如华东师范大学的田爱丽教授认为“翻转课堂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是先学后教的一种形式;相对于一般导学形式的先学后教,微观视频学习更加生动活泼,视频学习可以取代教师的知识讲解;而学生最需要教师帮助的时候是做作业遇到困难和迷惑的时候,翻转课堂更能实现这一点。”但是,河南师范大学的张新明等人则进一步指出:“翻转课堂”虽然注重了学生的学,但却忽视了翻转课堂的两个关键点:第一、学生的自学是否效果良好;第二、课堂时间是否利用的足够充分。总之,两个方面的度没法把握。尤其对于高等数学课程来讲,因为其知识点多,内容抽象,知识点前后关联比较大,如果学生第一阶段的自学过程不达标,势必影响第二阶段的课堂交流部分,更谈不上各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各大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数学基础也相对薄弱,学生的自控力和对高等数学的兴趣也会相对差些,所以单纯的盲目采用“翻转课堂”,没有好的保障措施和监管方案,“翻转课堂”的优势会大打折扣。所以,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综合各种因素来考虑。
3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究-以山东协和学院为例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对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同时对现在流行的“慕课”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借鉴和完善,结合各校自身的需求情况和学生整体的实际水平,改革教学模式,改善现阶段大学普遍的课堂教学只负责知识传输的弊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能力,适应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
以我校山东协和学院为例,校内需要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的有五个大的学院,各个学院因专业性质不同对高等数学教学的培养目标也不同。同时,学院分本、专科,学生自身数学基础也有所不同,自学能力和自制力也不强,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普遍不高。鉴于这些特点,为了避免“慕课”的太自由 和“翻转课堂”第一阶段自学结果直接影响后续课堂效果,把三者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相结合更能适合我校的教学特点。具体措施:第一、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辅导、引导、重难点的讲解不能少,以此为基础;第二、选取现代教学模式中好的教学理念,比如翻转课堂、微视频、任务驱动等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手段;第三、根据需求,合理安排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模式的比例。 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在结合时,具体的比例分配不是固定的,需要按照课程特点、学生和学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分配。举例按照课程特点看,拿导数与微分这一章为例,这一章是整本书的重点,后续课程导数的应用、积分部分都以此为基础,但是这一部分在高中已经开始学习了,只是知识的深度不同,基礎部分是一样的。所以学生对这章并不陌生,那么开设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做好课件、或微视频或者给学生提供网络上的各种学习资源,鼓励学生提前学习,课堂中教师只要按照学生的自学情况,突出重点,解答疑惑即可。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也避免学生对重新学习已学内容的时间浪费和兴趣的培养。但是对于定积分部分,该部分以不定积分的计算方法为基础,跟不定积分在原理和意义上却完全不同,因为高等数学内容多,深度大,课时限制,并且该章是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学生自学起来比较困难,教师需要适时改进教学方法,比如提前给学生讲好不定积分的关系和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教学难点),或者组建学习小组专门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学习和探究,而后续的定积分计算部分则可以让学生自行学习,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更能适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并且不耽误授课进程。当然,加上每个学院特点和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学模式更会复杂化,都需要教师按照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方式。同时,教师能够参与学生的学习,能够及时沟通交流学习情况或者生活情况,增近师生感情,避免出现教师角色的边缘化。
4 结论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各大高校各自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合理改革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有利于学生向社会、向生活迈出一大步。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從“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理论探讨,2014年第7期.
[2] 过宏雷,崔华春.慕课:高校教学模式的全新挑战与变革契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第13卷第5期.
[3] 姜继勤,辜川毅.能力本位课程标准开发钱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339期.
[4] 郭林涛.高等院校数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9期。
基金项目:山东协和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2016xh23)
作者简介:刘焱(1982-),女,硕士,讲师,山东聊城人,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
关键词: 能力本位;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0-0052-02
高等数学是高校理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为后续课程的知识储备提供基础,是学生培养理性思维能力的知识载体,是学生提高科学审美意识的重要途径。但是因其知識點多、理论性强、抽象概念比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各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对高等数学更是敬而远之,导致最终数学成绩不理想,耽误学业,更谈不上各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这与当代“以能力为本位”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1 能力本位的含义
能力本位(CBE)来源于英语中的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明确的解释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能力本位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之后又被英联邦国家把能力本位教育思潮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90年代初能力本位教育又经加拿大引入中国。能力本位教育中的“能力”是指一种综合的职业能力,它通常包括四个方面:基础知识的掌握、态度、经验(活动的领域)、反馈(评价、评估的领域)。四者都具备才构成了“综合能力”,若干综合能力又构成某种“职业能力”。
能力本位教育的教学把理论知识与能力训练结合起来,打破了僵化的学科课程体系,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学”,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能力本位教育因其能够满足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所以受到各大高校尤其是职业高等院校的认可。能力本位教育把能力的培养提升了一个高度, 高校的课程教学要随着培养目标的变化而改变,其中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也应当遵循这一需求,高等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其教学模式也应与时俱进。
2 高等数学的教学模式现状
高等数学课程在大部分高校和高职院校仍旧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即传递-接收式。这种教学模式优点是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能够培养学生的纪律性,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缺点是学生对接受的信息很难真正地理解,不利于学生创新性、分析性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悖。教学改革成为现在各大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教学模式的改革更是重中之重,高等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理论基础课,它的教学模式改革也是数学教师一直探究的热点。
2012年以来,慕课浪潮席卷全球,我国各大高校针对慕课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也随之而来。借助慕课理念,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一个重点。慕课背景下的教学,虽然开放、自由、无门槛,共享的在线学习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没有课堂人数限制,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但是,对于高等数学课程来讲,该课程的教学不光是为了知识的传承,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如果只是单纯的重视慕课的自由、便捷性,虽然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没有专人引导,其学习效果是不可控的。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由传统的“课堂上听教师讲解,课下做作业”变成了“课下自学,课上教师答疑”。教学模式发生了“颠倒”和“翻转”。这种观点得到国内不少学者的响应,如华东师范大学的田爱丽教授认为“翻转课堂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是先学后教的一种形式;相对于一般导学形式的先学后教,微观视频学习更加生动活泼,视频学习可以取代教师的知识讲解;而学生最需要教师帮助的时候是做作业遇到困难和迷惑的时候,翻转课堂更能实现这一点。”但是,河南师范大学的张新明等人则进一步指出:“翻转课堂”虽然注重了学生的学,但却忽视了翻转课堂的两个关键点:第一、学生的自学是否效果良好;第二、课堂时间是否利用的足够充分。总之,两个方面的度没法把握。尤其对于高等数学课程来讲,因为其知识点多,内容抽象,知识点前后关联比较大,如果学生第一阶段的自学过程不达标,势必影响第二阶段的课堂交流部分,更谈不上各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各大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数学基础也相对薄弱,学生的自控力和对高等数学的兴趣也会相对差些,所以单纯的盲目采用“翻转课堂”,没有好的保障措施和监管方案,“翻转课堂”的优势会大打折扣。所以,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综合各种因素来考虑。
3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究-以山东协和学院为例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对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同时对现在流行的“慕课”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借鉴和完善,结合各校自身的需求情况和学生整体的实际水平,改革教学模式,改善现阶段大学普遍的课堂教学只负责知识传输的弊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能力,适应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
以我校山东协和学院为例,校内需要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的有五个大的学院,各个学院因专业性质不同对高等数学教学的培养目标也不同。同时,学院分本、专科,学生自身数学基础也有所不同,自学能力和自制力也不强,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普遍不高。鉴于这些特点,为了避免“慕课”的太自由 和“翻转课堂”第一阶段自学结果直接影响后续课堂效果,把三者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相结合更能适合我校的教学特点。具体措施:第一、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辅导、引导、重难点的讲解不能少,以此为基础;第二、选取现代教学模式中好的教学理念,比如翻转课堂、微视频、任务驱动等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手段;第三、根据需求,合理安排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模式的比例。 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在结合时,具体的比例分配不是固定的,需要按照课程特点、学生和学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分配。举例按照课程特点看,拿导数与微分这一章为例,这一章是整本书的重点,后续课程导数的应用、积分部分都以此为基础,但是这一部分在高中已经开始学习了,只是知识的深度不同,基礎部分是一样的。所以学生对这章并不陌生,那么开设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做好课件、或微视频或者给学生提供网络上的各种学习资源,鼓励学生提前学习,课堂中教师只要按照学生的自学情况,突出重点,解答疑惑即可。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也避免学生对重新学习已学内容的时间浪费和兴趣的培养。但是对于定积分部分,该部分以不定积分的计算方法为基础,跟不定积分在原理和意义上却完全不同,因为高等数学内容多,深度大,课时限制,并且该章是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学生自学起来比较困难,教师需要适时改进教学方法,比如提前给学生讲好不定积分的关系和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教学难点),或者组建学习小组专门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学习和探究,而后续的定积分计算部分则可以让学生自行学习,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更能适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并且不耽误授课进程。当然,加上每个学院特点和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学模式更会复杂化,都需要教师按照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方式。同时,教师能够参与学生的学习,能够及时沟通交流学习情况或者生活情况,增近师生感情,避免出现教师角色的边缘化。
4 结论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各大高校各自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合理改革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有利于学生向社会、向生活迈出一大步。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從“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理论探讨,2014年第7期.
[2] 过宏雷,崔华春.慕课:高校教学模式的全新挑战与变革契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第13卷第5期.
[3] 姜继勤,辜川毅.能力本位课程标准开发钱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339期.
[4] 郭林涛.高等院校数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9期。
基金项目:山东协和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2016xh23)
作者简介:刘焱(1982-),女,硕士,讲师,山东聊城人,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