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笺茗碗香千载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86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社会各界高呼提高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强化中职学生美学教育的当下,丰富集生活与艺术于一体的中职学校茶艺课程显得尤为迫切。本文提出在中职旅游专业茶艺课程中进行美学渗透,在人、茶、水、器、境、艺的熏陶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美学修养,唤起学生对理想、信念以及美好生活的追求。
  关键词:中职学校 茶艺教学 美学渗透
  随着《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报告》的出炉,学生的美学修养再一次走到台前,甚至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新突破口。基于此,浙江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加强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强调中职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为使学生成为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社会公民打好基础。

一、中职学生美学教育与美学修养分析


  1.中职美学教育现状
  目前在大多数中职学校,美学教育依然不尽如人意。背后原因大致有三:一是美学教育的地位仍然不够凸显,大部分中职教师还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片面重视专业技能教育,导致美学教育存在一定的空白;二是美学教育缺乏有效载体,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文化课教师,都缺乏将美学教育与专业课程、文化基础课程相融合的意识,导致美学教育流于形式,仅在一些选修课中有所体现;三是美学教育的校本化教材与读本缺失,由于学校教师自身美学修养的局限性,使得中职学校的美学教育未能架构起系统性的课程体系,陷入碎片化的瓶颈之中。
  2.中职学生美学素养现状
  中职学生的美学素养既与大多数高中学生一样有相似的匮乏性,又有差异的独特性。
  第一,艺术底蕴薄弱。笔者对所教班级学生的调查发现,经常浏览艺术大师的美术作品或音乐作品的学生少之又少,对艺术大师的作品感兴趣的学生比例不到三分之一。学生缺乏基本的艺术鉴赏能力,难以具有美的认识能力和同化能力。
  第二,艺术自信匮乏。或许是因为长期考试的失利,导致中职学生自信心极度匮乏,这在艺术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当然,这也和学生文化素养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缺少文学艺术的熏染,学生未能形成个体美学认知系统,具体表现为学习作品的跟风化、艺术审美的流行化。
  第三,艺术创新不足。笔者认为对美的认识、感悟、融会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使学生拥有创新思维,尤其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形成个性化的作品。一旦学生进入职业岗位,对美的创新能力将会成为学生的竞争加分项,助推其未来发展。

二、茶艺中的美学研究


  源自生活的茶艺活动中体现出的审美元素很多,可以概括为“六美”——人美、茶美、水美、器美、境美、艺美。如人的衣着形象、坐姿仪态、手势行动之美,茶艺体现出茶叶、茶汤的香气之美,茶壶、茶盏、茶宠等茶器的器物之美,水声、器具响声、语言轻重的韵律之美,等等。除了具象的美学特征之外,茶艺还具有更加丰富的抽象美学特征。结合中职学生的美学修养特征,笔者认为中职茶艺课程教学中茶艺的核心美学元素体现在以下几点。
  1.形式美与结构美
  中国茶艺行云流水,如传统武术有着不可描绘的形式美,而形式美也是茶艺美学的首要特征。茶具的摆放,茶器的搭配,茶叶的形状,泡水的温度,泡茶的手势,无一不彰显着茶艺的形式美。而茶艺的结构美则体现在位置结构与动作结构。位置结构就是茶艺活动中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包括泡茶者与饮茶者、表演者与欣赏者、舞台与席位等,不同的位置结构形成了不同的空间距离,而不同的空间距离则形成了不同的艺术美感;动作结构聚焦在茶艺师一人身上,即其在表演过程中动作的流畅度和衔接度。
  2.环境美与神韵美
  环境美是极为生活化的茶艺美学元素。一般而言,一个茶室的内在设计与装饰都与中国传统园林景观有异曲同工之妙,有花草山水、丝竹琴韵,让人仿佛置身于雅静清幽的自然环境之中,处之忘俗。神韵美被不少专家认为是茶艺美學特征的制高点,突出表现在茶器之间的和谐对称、表演者与欣赏者之间的神情交往、主体环境与客体环境之间的相得益彰等,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韵”的现实注脚。

三、中职茶艺课程中的美学渗透


  1.茶香袅袅,让学生感受美
  感性体验是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的第一步。笔者邀请行业、企业茶艺师来校进行茶艺表演,让学生在特殊的茶艺室环境中感知美。学校茶艺室清净素雅、浑然天成,让学生在进入之后有一种人与自然无缝贴合的感受;茶艺大师悠然自得、一气呵成的茶艺表演,行神韵兼具,让学生有一种高雅的艺术感受;传统古筝、古琴悠扬轻柔的音乐,则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走近彼此的心灵;学生在观摩茶叶颜色、形状的过程中又对美学色彩有了全新的认知。可以说,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能够从知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全方位打开身心,感受茶艺之美。
  2.茶韵依依,让学生鉴赏美
  茶美、器美、乐美,是笔者认为需要在中职茶艺课程中渗透的美学知识和鉴赏能力。
  (1)茶之美的鉴赏。茶的美正如上述提到的茶的色、香、味、形之美,对应色彩美学、嗅觉美学、味觉美学、形体美学。在茶艺课程教学中,笔者收集了各种各样的茶叶让学生进行比对,并组织小组竞赛,让学生学会鉴赏。常规的茶色一般包括干茶色和汤茶色两种,或浓重或淡雅,色调不一,缤纷动人。茶香则与茶的制作方式和发酵时长有直接联系,而绿茶、红茶等不同品种之间的茶香也是各有千秋。茶的味道需要品尝才能鉴赏和辨别,在区别苦、涩、甘等滋味时,笔者要求学生小口饮用,让茶汤在口腔之间停留翻腾,弥漫全部的味蕾。茶形之美从“银针”“竹叶”等茶名上就可见一斑,有的卷曲如螺,有的尖细似针,有的挺直若旗。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先观察干茶的茶形,再观察泡水后茶叶舒卷的形状,并进行对比,让学生掌握两种茶形的审美鉴别能力。
  (2)器之美的鉴赏。茶器即茶具。从古至今,茶具不断演变,同时由于地域差异、文化差异、习俗差异,茶具的质地也迥然不同,形态和色彩千变万化。茶器之美的鉴赏包括茶器本身的形态美学,也包括茶器组合的设计美学。在形态美学方面,笔者着重引导学生学会鉴别茶具的质地,例如陶土、瓷器、玻璃、竹木、漆器、玉石、金属等茶具种类,感知陶土之质朴、瓷器之温润、玻璃之莹亮、竹木之典雅、漆器之端方、玉石之华贵、金属之豪雍。在设计美学方面,笔者设计了两大课题:一是器与茶的搭配,让学生鉴别不同器具搭配不同种类茶叶的美感;二是器与器的搭配,让学生鉴别不同造型与不同质地器具在搭配组合上的创意美。   (3)乐之美的鉴赏。丝竹之声与茶香是天然不可分割的姐妹。古典音乐能把自然美渗透到茶人的灵魂中,为品茶创造一个美好的意境,激发人与人美的共鸣。笔者专门在茶艺课程教学中设置了茶艺意境美的单元,着重讲述茶艺配乐的选取与欣赏,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茶艺悠悠,让学生应用美
  气质美(人美)、结构美(境美)、技艺美,是笔者认为需要在中职茶艺课程中渗透的美学修养和专业能力。
  (1)气质美(人美)的表现。茶艺中人之美有内在美和外在美两种。所谓内在美,即人文修养、道德修养、专业修养等;所谓外在美,即优美的形态、适宜的着装、得体的举止等,内在美与外在美相辅相成。为了更好地让中学职生具备内在美,笔者在教学中以外在美为抓手,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与训练。例如,要求学生在进行茶艺表演时,坐姿端正且只坐三分之二的椅面,双腿要合拢,自然垂直于地面;微笑要模仿空乘服务员,温柔亲切,并流露出内心的真情实意,搭配真诚的眼神,使整个脸部神情自然、气度大方;在与观看者之间进行语言交流时,要采用礼貌的敬语和规范的用语,保持文雅的谈吐,让观看者感受到宾至如归,使得茶艺之美在表演者与观看者之间双向流通。
  (2)结构美(境美)的表现。品茗的环境之美实则是对空间布局结构之美的集中体现。在具体的摆设中,笔者往往参照大自然,坚持对称与不对称的兼容并包。例如,茶几上插花装饰的布置,笔者会让学生发挥想象,采取不对称的插花方式,通过不对称展现空间距离的灵活性,通过“不和谐”钩织和谐美。再如茶器摆放,笔者让学生进行主题化的训练,例如秋意、春禅等,要求学生注意茶壶、茶杯的主次分明之美;茶器与饰品之间的空间距离之美,还要注意茶具的礼仪之美,例如水盂不能靠近客人,通过不断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茶席设计中的结构美,彰显精行俭德的人文精神和和静怡真的基本理念。
  (3)技艺美的表現。技艺美是中职茶艺课程教学中的关键。茶艺的技艺美主要包括程序美和动作美两部分,前者指整个茶艺活动过程的次序编排之美,后者指茶艺师表演时的各种动作之美。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先了解程序美,让学生掌握备器、煮水、备茶、温壶(杯)、置茶、冲泡、奉茶、品饮、收具等常规过程,并引导学生根据茶叶种类之别、茶叶品质之别、茶艺表演场合之别进行程序的调整与优化。对程序美,笔者坚持循序渐进、化繁为简、简而不约的原则。对于动作美,笔者邀请知名茶艺师来校指导与点化,让学生真正做到“准”——动作准确、规范到位,“顺”——细腻、熟练、连贯,“雅”——传神达韵,生动优美,通过气韵生动的茶艺表演将茶道之美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梁卫华.谈茶艺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08(1).
  [2]刘晓光,刘舰海.茶艺的美学鉴赏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2(14).
  [3]赵立.加强中职生的美学教育,提高审美能力[J].新课程学习,2015(5).
  [4]杨炼.《茶艺》课程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J].牡丹,2017(1).
  (作者单位:缙云中专)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例题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每道例题可能都有着丰富内隐。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例题教学为例,可以从例题抛出问题,呈现探究精神;从例题设计问题,托出思考旋律;从例题分析问题,浮出数学思想方法;从例题拉出背景,涌出思想感情等四方面阐述例题教学需注意和加强,让例题的“隐性目标”显性化。  关键词:例题教学;隐性目标;显性化    课堂教学中可以及时检测到的目标,即认知性领域的目标就是所谓的显性目标,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等系列重大战略部署。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人民银行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动金融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社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银行账户作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金融载体,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基础,银行账户管理改革是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满足人民群众金融服务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
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宣传处党支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了“我们的价值观”主题演讲活动,并探索出“学、选、写、讲、评”五项活动形式,不断创新主题活动的方式方法,为发挥支部活力和凝聚力、推进支部党建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一、“学”,共同学习。近年来,省卫生计生委宣传处党支部通过集中研学、个人自学相结合,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了
【摘 要】 学生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新课程倡导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得学生能得到多方面的充分发展。  【关键词】 个体差异;求异;引导;阅读体验  在同一个班级中,由于家庭、教育、生活环境、社会影响的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呈现出了差异化的特征,这就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
近年来,曲靖市直机关工委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严管就是服务”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目标,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把服务融入机关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工作目标向服务型机关党组织聚焦、工作举措在优质服务上用力、工作成效用服务效果来检验,不断夯实机关服务堡垒,激发机关党员服务动力,市直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服务全市改革发展和党员群众的能力明显增强,工委社会评价满意度
摘 要 基于UbD理论,采用逆向教学设计,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确定预期教学目标,制定评估依据,设计了“走‘进’生石灰干燥剂”的科学说理实验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以学习预期结果为出发点的逆向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与评一致性的有效路径之一。  关键词 初中化学 UbD理论 逆向教学设计 科学说理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nderstanding by Design简称“UbD”)是由美国学者威金斯和麦
前不久,河南农民刘向阳等人虚假注册成立三家外贸公司,制造了诈骗美国、德国、芬兰、印度、挪威、加拿大、意大利、阿联酋、罗马尼亚等13个国家30多名外国客商的惊天大案。令人称奇的是,本案关键人物之一的刘利涛,竟是河南洛阳市一所中学的英语教师。正是她巧舌如簧,将世界各地的公司老板们不远万里地引诱上钩。  年轻貌美的刘利涛曾担任国家重点项目、小浪底工程指挥部的英语翻译,前程似锦,为何助纣为虐充当跨国诈骗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确立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纲领。中央和国家机关是推动党中央治国理政、管党治党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领导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落实、
举世瞩目的全国“两会”3月15日上午胜利闭幕。全国人大代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李智勇日前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如何学习贯彻“两会”精神接受本刊记者专访。  李智勇表示,学习贯彻“两会”精神,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两会”精神主要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要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判断和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更加紧密地团结
广西边防年轻警官冯乃立在缉毒缉枪斗争中,不幸因公负伤而高位截瘫。一位叫陶叶廷的都市女孩手捧百合花走进冯乃立的生命里,花香入骨入髓,创造了生命和爱情并蒂盛开的双重奇迹:冯乃立不仅重新站起来做人,创造了世界高位截瘫的康复奇迹,而且截至2007年11月中旬,他用一根手指头撰写发表了160多篇文章。此外,陶叶廷还突破了“英雄可敬不可爱”的爱情禁忌,用体温孵化复活了英雄本色,生下了一个健康聪明的小宝宝。冯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