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杂记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kechengsh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在从哈尔滨去依兰的火车上,人不算多,没往日那般拥挤。
  透过泥土抹过的长窗,遥遥地向外望去,可见绿油油的苞米地,在阳光的滋养下精神挺拔地立着。这是一代又一代人在泥土中滴着汗水养育的生命,也同样,在千万年的洪流中,周而复始地活着又死了。
  我看见奔跑在苞米地邊的零星几只白羊,同样披着泥土装饰的外衣,埋头啃食着生命的养料。羊的后边,是卷起鞭子的放羊人,他的左手牵着一条吐着舌头喘息着热气的老黄狗。
  这天阳光灿烂,风乖张地藏了起来,余下莽莽的热浪,迎着高高扬起的日头,一波又一波打在放羊人苍黄的褶皱里。他的目光凝视着低伏着的羊群。他的嘴角有笑。他脚下的泥土,憨厚而朴实。
  车行进,路过泛着绿意的土坡,路过那一棵棵守护着土坡、遮风挡雨的老树,路过矮丛丛的杂草,路过微波澜起的小河。
  这是人们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它们中间,立着高耸的电线杆,纠缠着无数细细长长的线。
  也许有一天,风骤然发了脾气,将那人类的印记折断,跌落在地。而后风笑着跑开了,绿意森森然,树与草摇曳着摇曳着又静立不动了。
  谁该是张狂的那一个?风吧!是它摧折了人类的成果。人吧!总有一天那倒下的会被发现,再重新立起。树吧!它静静地看着笑着,像个大赢家。
  列车走过长长的甬道,在黑暗中追逐着虚无缥缈。
  又见绿意时,眼底乍然是欢喜。这寻常的一条路,载着一辆飞驰的列车,划破荒野与长空,独余下旅人的怅惘,一瞬又空空如也。
  我想起儿时在丛林中戏耍,贫穷且快乐。而今一日千里不再是神话,却只能透过脏兮兮的窗去看那些真实。
  人们塑造着自己,茫然时不知所措,理清头绪,又被推着走远了。
  方块的稻田,整整齐齐。偶有小鸟飞过,却啄不到合意的食。
  天宇一望无际,是溶着奶白的蓝,像一张大网,铺天盖地。
  经过几个小站,走走停停。人们上下来回,忙碌得像小蚂蚁。匆匆地追赶着时间,忙着挤压睡眠,多花一点在娱乐上却不介意。
  身后人磕着瓜子,在一片沉静中,尤为突兀。纵目远望,蓝绿交接处,渲染着灰蒙蒙的山。静静地听着列车行进的轰鸣声和那不和谐的乐曲,几朵云浮在山头,像一团团漂得更白了的棉絮。
  也许很多年后,天空上会浮现同样的云彩,还会有一个不愿睡去的人,睁开眼透过窗去张望。那里还会有一座山,还会有几团云,还会有层层叠叠像极了幻梦的远方。可那个人不会再是今天的我了。
  我讨厌着喜欢着迷茫着憧憬着,在人群中,在列车上,在时间里。风悄然来去,饥肠辘辘的时候,可以果腹足矣。精神困于肉体,却同时逝去。
其他文献
小的时候,常跟上父亲看“打玩意儿”,看《走西口》。一男一女,唱得声泪俱下、肝肠寸断,父亲看得如醉如痴,散戏后回家还在一路哼唱,我却懵懵懂懂。也常听父亲讲家史,讲他“走西口”逃命而来的爷爷及爷爷的爷爷,等我仔细问询起来,没上过一天学的父亲,总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只是告诉我听老人们讲过河曲府谷,讲过尧峁,提到过合河都九甲。  明代,出于军事的需要,修筑了一条长城。从宁夏盐池,经陕北定边、安边、靖边、
期刊
我的家乡在阴山山脉大青山北麓。  燕子刚来,布谷遍野,将别的春暖接着初起的夏风,这是我们这儿的“人间五月天”。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但比起春节和中秋节来,其又只是一个小节,现在给了它一个假日,人情味十足。年年此节,梦回家乡,倍感温馨。  我小时候,我的乡村。  端午节的头天晚上,村里的家家户户就都做好了凉糕,放在案板上,盖一层薄布,凉一晚,端午一早吃。比起现在来,那
期刊
1  “停!”随着范汝杰的一声号令,一队人马立即停止了行进。  那是清咸丰五年(1855)春天,太平军范汝杰部为配合石达开西征军在江西的作战,沿徽饶驿道从休宁经浙岭进入时属徽州的婺源地界。他们刚刚行军至虹关村口,没有遭遇清兵与团勇的阻击,却让一位身高约莫有一丈的长人挡住了去路。本来,从广西带兵转战皖南的范汝杰是一路疾行,进入“吴楚锁钥无双地,徽饶古道第一关”的虹关心里就没底了,村口突然冒出这样一位
期刊
骨头在响  每日凌晨必如厕,昏昏然饮水润喉。在起床瞬间,骨头“咯吧咯吧”响完后,身子才能起来。我不知是哪条哪块骨头在响,响得清脆。有人说,人老了缺钙,何止是缺钙,何止是缺水,心,肯定也缺东西。  从庚子到庚子,轮回了60年,身上的骨头也跟着忙乎了60年,忙于生长,忙于奔跑。骨头为了支撑这部肉身不得不从小长到大,从柔软长到硬铮,让我这部肉身该弯曲的时候,面对贫穷,面对尊严,把头低下,把腰躬下。骨头跟
期刊
1  那年我八岁,放学回来,饿得难受,姥姥熬好了秫米饭,米香味儿虫子一样钻到全身各处。我巴不得一口吞下去,长身体的年龄,又没多少吃的。我端着“二大碗”秫米饭急匆匆地往屋外走,一脚把姥爷特意做的“关门”踢开,结果门弹回来,一碗烫乎乎的秫米饭整個扣在胸前。我疼得直喊姥姥,一边不知所措地乱抓,愣是在胸前挠出了三道印。  这种伤一般不找医生,都是用土法子治,姥姥用香油调了草木灰,糊到伤口上,然后让我在礓嚓
期刊
媽妈常常说她老了。是啊,八十四岁的她,被岁月夺走了许多,她的容颜、老伴、邻居、她熟悉的环境、还有她的健康……  妈妈随着儿女不断地迁徙。她从我们出生的那个偏僻小山村,跟着我们到县城陪读,再后来来到我们生活的大城市。随着我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妈妈再跟着我们,从小房子到大房子再到更大的房子。迁徙的结果是她丢掉一批又一批的熟人,丢掉好不容易熟悉的一个又一个环境。最后,再也找不到可以说话唠嗑的朋友,也基本丧
期刊
听说三爸的小儿子考上大学了,八十二岁的外婆不住地说,你看这娃娃多攒劲。你三大是没娘娃儿天照顾啊。我苦命的姐姐年纪轻轻就扔下四个娃儿走了,这么多年头了,我姐姐要是在世,该有多好……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洮州一带的生活和医疗条件普遍差,奶奶生我三爸后终因失血过多而撒手人寰,年仅四十二岁。父亲说,如果奶奶生活在如今这个年代,绝不会丢了性命的。奶奶去世时,父亲七岁,二爸三岁,姑妈十二岁。爷爷怀着巨大的悲
期刊
郊外  惊讶于一种无声的指令  让它们同时现身  用色彩清洗雾霾  晾晒熟透的稻谷、 高粱 、玉米  和伏在葵花盘上的阳光  方阵里,冒出杂粮的饭香味  我置身其中  突然变得多么富足  然而我饥渴  于一支长长的蝉声里  吸食光、色和辽远  你肆意汪洋的蔓延  被一个饱嗝止住  蜘蛛  窗框里,一只蜘蛛  无意中按住了夕阳  舀取一瓢浓稠的光  把它镀成更小的夕阳  铆住了向日葵  由于沉重  
期刊
年复一年,还是你  追逐牧人勒勒车的鹰  这往返于冬营地夏营地的  勒勒车,盛载着与牧人相伴一生  云朵、草场和牛马羊,和那只不  离不弃朝夕相伴的巴赫牧羊犬  梦想、希望与你不疲惫的飞翔  当你保佑这勒勒车的主人  一同追赶着太阳,追赶着月亮  一声声悠扬的长调  在这拖长了的道道车辙、串串蹄窝中  把日月星辰点亮  然而,草原上也有天空中  飞翔的野鸽子,  它们只是飞舞,只是交谈,  让风的
期刊
小雨有些羞涩,一位姑娘  身上的粉红色风衣洇出朵朵桃花  片片树叶满含泪水  河面上的轻雾像梦里的缠绵  我在雨中,我是那个站在雨外的人  我看着雨一丝丝挂满天空  潮湿点燃心中的火焰  阴沉与黑暗,明亮了爱的表情  此刻,不再关心思念的远方  不再关心脚下的泥泞  我的目光锯断一根根雨丝  当我在雨中奔跑时,我就是  一滴最大的雨,惟一从不会风干的雨滴  只是,多年以后雨还在  我已失去了奔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