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三十年,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说明了精神文明建设、整风要与时俱进,这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1 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
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就是解决形式主义的问题,做到真抓实干。形式主义主要是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有的不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做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学了也是为应付场面,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无心也无力在实践中认真运用。有的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把安排领导出场讲话、组织发新闻、上电视作为头等大事,最后工作却不了了之。有的抓工作不讲实效,不下功夫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工作汇报或年终总结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仪式一场接着一场,总结一份接着一份,评奖一个接着一个,最后都是“客里空”。甚至通过挖空心思造假来粉饰太平。
2 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
一是铸精神,优化思想环境。大力提升和塑造催人奋进、体现时代特征的精神,即“开明、清明、文明”: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包含开放、务实、创新,推进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内涵,集中反映了新时期中国人的精神追求。
二是促诚信,优化服务环境。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是强管理,优化法治环境。严格抓好社会治安、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和文化市场等“六项管理”。
四是造品牌,优化人文环境。全面推进国家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品牌创建活动,提升城市文明指数。
3 纠正影响两个文明建设的错误观点
3.1 自发论,认为物质文明搞好了,自发地会带动精神文明发展
3.2 两手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3 先后论,认为应该先搞好物质文明,然后,再抓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3.4 代价论,认为物质文明的建设是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的
3.5 主次论,认为应该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精神文明建设为辅
4 与时俱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要与时俱进,必须突出三个重点。一是思想道德教育求深。在教育内容的深度、教育对象的广度和教育措施的力度上下功夫,以贯彻《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纲要》和群众路线学习实践活动为主线,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二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求实。存在的问题:科学发展的观念不强,模范带头作用发挥的不够;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信仰滞后。三是树立先进典型求精。总结推广一批先进典型,组织报告会、座谈会、现场会等,在鼓舞、激励人民团结一心、加快发展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目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干部的作风问题,这些突出问题得到顺利解决了,群众自然就信服了。
与时俱进搞创建,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得本市精神文明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知荣辱、讲文明”要贯穿于当前党的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打造品牌、创新方法、发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效,已有成果得到巩固。“学礼仪”系列活动要打造成为精神文明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
推进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开展工作,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要营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框架与”全面文明“这一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创建文明机关、文明社区、文明企事业单位和文明家庭为重点,逐步纵向延伸、横向扩展,循序渐进,推进精神文明创建的全覆盖。
致力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赢得了广泛的认同。继续推进以聚焦“行人乱穿马路”、“非机动车乱闯红灯”等不文明交通陋习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在我脚下”交通文明宣传整治工作。
5 精神文明建设的未来走向:大文明
5.1 无论是目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实践,还是以大文明、社会整体文明为未来走向的精神文明建设都要入脑、入心、入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文化,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和谐文化。先进文化的判断标准:文化是否先进,在于是否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怎样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问题: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地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健康文化:危害身心健康,不利于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败坏社会风气,损害精神文明建设;腐蚀人们的灵魂。
总之,用科学理论指导精神文明建设、用法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用党的思想建设带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是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大的思想武器,我们只有不断地加深对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理解,才能正确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使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而党中央目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又是促进和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是与四大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1 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
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就是解决形式主义的问题,做到真抓实干。形式主义主要是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有的不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做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学了也是为应付场面,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无心也无力在实践中认真运用。有的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把安排领导出场讲话、组织发新闻、上电视作为头等大事,最后工作却不了了之。有的抓工作不讲实效,不下功夫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工作汇报或年终总结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仪式一场接着一场,总结一份接着一份,评奖一个接着一个,最后都是“客里空”。甚至通过挖空心思造假来粉饰太平。
2 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
一是铸精神,优化思想环境。大力提升和塑造催人奋进、体现时代特征的精神,即“开明、清明、文明”: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包含开放、务实、创新,推进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内涵,集中反映了新时期中国人的精神追求。
二是促诚信,优化服务环境。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是强管理,优化法治环境。严格抓好社会治安、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和文化市场等“六项管理”。
四是造品牌,优化人文环境。全面推进国家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品牌创建活动,提升城市文明指数。
3 纠正影响两个文明建设的错误观点
3.1 自发论,认为物质文明搞好了,自发地会带动精神文明发展
3.2 两手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3 先后论,认为应该先搞好物质文明,然后,再抓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3.4 代价论,认为物质文明的建设是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的
3.5 主次论,认为应该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精神文明建设为辅
4 与时俱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要与时俱进,必须突出三个重点。一是思想道德教育求深。在教育内容的深度、教育对象的广度和教育措施的力度上下功夫,以贯彻《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纲要》和群众路线学习实践活动为主线,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二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求实。存在的问题:科学发展的观念不强,模范带头作用发挥的不够;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信仰滞后。三是树立先进典型求精。总结推广一批先进典型,组织报告会、座谈会、现场会等,在鼓舞、激励人民团结一心、加快发展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目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干部的作风问题,这些突出问题得到顺利解决了,群众自然就信服了。
与时俱进搞创建,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得本市精神文明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知荣辱、讲文明”要贯穿于当前党的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打造品牌、创新方法、发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效,已有成果得到巩固。“学礼仪”系列活动要打造成为精神文明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
推进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开展工作,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要营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框架与”全面文明“这一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创建文明机关、文明社区、文明企事业单位和文明家庭为重点,逐步纵向延伸、横向扩展,循序渐进,推进精神文明创建的全覆盖。
致力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赢得了广泛的认同。继续推进以聚焦“行人乱穿马路”、“非机动车乱闯红灯”等不文明交通陋习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在我脚下”交通文明宣传整治工作。
5 精神文明建设的未来走向:大文明
5.1 无论是目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实践,还是以大文明、社会整体文明为未来走向的精神文明建设都要入脑、入心、入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文化,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和谐文化。先进文化的判断标准:文化是否先进,在于是否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怎样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问题: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地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健康文化:危害身心健康,不利于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败坏社会风气,损害精神文明建设;腐蚀人们的灵魂。
总之,用科学理论指导精神文明建设、用法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用党的思想建设带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是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大的思想武器,我们只有不断地加深对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理解,才能正确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使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而党中央目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又是促进和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是与四大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