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绿地水生植物的应用价值和配植规划策略研究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464j7428b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虽然国内外早有水生植物运用于园林绿化水体的实例,但水生植物依然常常被设计者们忽略。事实上,水生植物的作用体现在生态、经济、美学等各个层面,能为景观带来深远的影响,但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误区。本文介绍水生植物在东西方园林领域的应用渊源,着重讨论水生植物的应用思路和配植施工时的注意要点,并期望这一方面的建设与创新能有进一步突破。
  关键词:水生植物;滨水景观;园林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0-02
  1 总说
  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麦克哈德着重强调了“自然价值”这一概念,从而将自然生态的价值体系融入人类价值体系中,表示自然对人类无须投入的贡献价值。以现代的景观设计学说来讲,景观设计应考虑到生态因素,将其视为景观价值的一方面,从而带来环境和人类双重利益的最大化。在绝大多数景观设计中,水元素往往占有突出地位,如何巧妙应用水元素,是景观设计师必须考虑的方面,带有水景的不一定只是滨水景观和湿地景观,任何景观都应考虑好水元素的使用。在考虑水景时,水生植物往往被人们忽略,许多设计师只拘泥于水体的流向、形状以及色彩配合之类,却忽略了水生植物作为与陆地植物相同存在的重要意义,水生植物不仅在设计方面,在生态甚至经济方面也有其意义。水生植物分布广阔,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对水体有良好的净化作用,能填补水面景观的空白。
  2 水生植物应用现状
  2.1 国内外运用渊源
  在我国,水生植物的应用由来已久,在古典私家园林中常能见到水生植物,也说明其深受文人雅士喜爱,荷花的“亭亭净植”、芦苇的“湖闲庭植”、菖蒲的“不假日色”皆为古代文人所咏叹溢美。古人还将意融于水景植物中,赋予水景植物表达主题和意境的功能,瘦西湖景区的“荷浦熏风”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以荷为立意的中心,表达建造者的审美意趣,增加游览意趣[1]。
  在西方,水生植物也一直被人应用。西方水景植物的应用源自对植物的栽培和灌溉,之后经过发展逐渐成为一类造园要素,随着园艺水平的提升,工匠能够巧妙搭配和剪裁植物呈现群体景观美。在埃及的园林中,睡莲作为太阳的象征被广泛运用于水池中,是作为意象的应用。同时,西方的设计者擅长运用灯芯草、芦竹、香蒲、芦苇等具有野趣的植物配置成风景园,通过精致的修剪为景物带来一丝浪漫气息,体现其人文雅趣[2]。
  当前,水生植物应用最广的是水景园,是一种充分运用水面花卉的综合配置达到绿化装饰作用的专类景观园,形式包括池塘、湖泊、沼泽地、低湿地等。水景园分为多种类型,大多会根据当地的气候类型而呈现出差异,如热带类的水景园多运用棕榈、苔藓类植物、蕨类植物[3]。
  2.2 运用时存在的误区
  除了部分湿地公园和水源保护地公园外,绝大多数滨水景观对水生植物的应用比较稀少或较为机械。这是一些认识误区导致的,认为水生植物仅仅包括浮水植物,认为打造水生植物的唯一目的是增强景区美感、充实空间,忽视了水生植物的景观构建与生态价值。在研究中发现,许多设计缺少对水生植物的规划,大多放任其自由生长,如将荷花种满整个池塘,这样不仅缺乏留白美感,也影响了水质和生物群落[4]。
  又如种植的芦苇,由于芦苇的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往往会长到超过人视线的高度,形成密不透风的“芦苇屏障”,阻挡视线,降低观景效果。再比如放任浮萍一类漂浮植物以及藻类植物生长,这实际上会遮挡住阳光使水体浑浊,大量有机物积淀也会发生化学反应,使有毒细菌增多,造成水体污染[5]。
  3 水生植物的景观作用和应用思路
  水生植物根据生长方式不同,主要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四种,这四种水生植物在水景中的应用也不尽相同。如下表是常见水生植物及其园林应用。
  3.1 对于陆地与植被的延伸
  植物是景观的生命表达,在陆地上呈现为陆生的丛林、灌木、乔木,而当植物的序列蔓延到水中时,则是水生植物大显身手的机会。水生植物软化了水体的边界,使陆地与水体的衔接更自然,正如“哈哈墙”在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中的应用一样,其淡化了园林与四周景物边界的界限,将水体与驳岸之间衔接得更加自然,使水面与陆地的关系不再那么突兀,能够带给人们自然的和谐感[6]。
  另外,水生植物的围绕式种植可以起到分割水景空间的作用,通过植物的视线遮挡,不仅能展现特殊光影特性,也可以对景观流线起到引导作用,正如“江湖渺无际,弥望皆高芦”,芦苇高挺修长,常植于水岸于浅水处,弥合了水土界限,自然体现出空阔与和谐的景致,在一些湿地景观中,為了体现空间的复杂性,常有这样的应用[7]。
  3.2 丰富水面的景观
  在游船、沙洲等以游览形式为主导的景观中,游人的视线往往集中在水面的景物上,一个平静纯净的湖面固然是美观的,但往往缺少自然的生趣感。将高低不同、层次错落的水生植物栽植于水中,可以实现景观的多样性,也能保持水体的生态性。在河岸近处种植芦苇等挺水植物可以起到阻隔实现的障景作用,同时营造一个压抑的小空间,为后面开阔的水面做铺垫,产生镜面的效果;在河面上可以种植荷花、莲叶、芡实等浮叶植物、漂浮植物,起到分割水面空间、提高水面丰富度、增强景观层次感的作用,使水面景观不那么空旷和呆板;水生植物各种色彩的花叶可以创造出对比强烈但和谐的色彩效果,如莲花的多彩变种可以用于小型水域的搭配,为池塘、溪流等增添活力[8]。
  3.3 增加景观的意境美
  在园林构筑中,塑造意境大体有三种方式。其一为“体物”,即通过调查与体悟获知物体的表达含义,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就是人对物的集体无意识,是一种超验体会。如体会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把人性中出现的感性思维寄托于物,是谓“体物”,园林设计者也应于此入手,着手立意。其二所谓“意匠经营”,即深思熟虑地完成考虑立意、做好规划、剪裁景物的过程,计成的“因借无由,触情俱是”便是这一考虑过程的一种境界。对于水生植物独有的亲水性,既可以与渔火、樵舟、晚月、山色之类清冷意象相结合,也可以如“波明荇叶颤,风热萍花香”与水波暖风结合,体现温和舒适的景观风景。其三为比兴之法的运用,或借物喻人,或借物喻物,“野塘春水浸,花坞夕阳迟”“高士想江湖,湖闲庭植芦”这类饱含思维深度和心灵思索的场景便是用文学创作中的比与兴手法协调创作而成。所谓意境的创作,特别是以水生植物为主体的意境创作,应当相对谨慎,要在充分了解背景和环境人文需求下考虑意境的构建[9]。   3.4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水生植物有生长迅速、繁殖快等显著特点,绝大多数水生植物都有耐寒、耐盐碱的特点,此外水生植物也有固定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保证水中氧气、阻隔污染等功能。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当首先从生态学视角综合考虑各个生态学因素,并把握当地非生物因素的情况,统一规划植物、水体、驳岸、湿地和微生物这一完整的生态系统,实现各元素的相互联动和协调,最终达到水质清澈、生物栖息、水域生态稳定和人类娱乐休憩的综合目的。还应当注意多样性的搭配,确保维持水生植物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在0.4~0.6之间,此时多样性与个体数量适中,既能保持观赏性,也有利于增强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效果,去除污染物,从而保持水体清洁[10]。
  另外,水生植物往往能帶来经济效益,如菱角、莲藕等,以及可以作为药用原材料的水菖蒲、再力花等,这些水生植物对环境的依赖小,对生态的影响也较小,尤-其适用于经济效益的拓展[11]。
  4 结语
  设计不是一座人类的孤岛,它应当结合自然。对于水景的应用,我们不能只是单纯地运用技法,更应注重其生态效益。水生植物有着许多特性,我们要在景观中运用好它。用水生植物进行绿化建设能够解决一系列问题,如植物配置单一、预算成本高、后期打理困难等,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持景观的生态性。事实证明,水生植物可以净化水质、恢复及美化水体生态,同时,在园林美感的贡献上,适当的配植更能凸显景观的和谐。因此,水生植物的配植不应被忽视,而需要所有设计者与施工者共同努力去开发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管泽永.探析湿地公园水生植物的配置及种植[J].现代园艺,2021,44(12):156-157.
  [2] 刘甜甜.水生植物在屋顶花园中造景应用[J].农业与技术,2021,41(9):110-112.
  [3] 圣倩倩,何文研,刘宇阳,等.植物生理信息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西部林业科学,2020,49(6):8-15.
  [4] 张力,王丽君,陈亮,等.水生植物在水生态治理中的应用与设计[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1,41(4):44-49,70.
  [5] 李丹.试析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及景观应用[J].现代园艺,2021,44(6):139-140.
  [6] 皇甫嘉弘.宁波社区公园水生植物水质净化效益及景观优化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21.
  [7] 圣倩倩,高顺,顾舒文,等. 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生理生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西部林业科学,2021,50(3):171-176.
  [8] 圣倩倩,戴安琪,宋敏,等. NO2胁迫下两种鹅耳枥的光合生理特性变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5(2):10-16.
  [9] 苏同向,祝遵凌,王晶.生态视角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以南京浦口新城中心河为例[J].设计,2018(21):36-38.
  [10] 周倩.城市公园水生植物的景观特征及其公众评价[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20.
  [11] 圣倩倩,徐晶圆,宋敏,等. NO2胁迫下38种园林植物的形态伤害指数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0,40(12):151-158.
  作者简介:张徐蔚(2001—),男,江苏南通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园林植物研究与应用。
  扈舒毅(2000—),男,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园林植物研究与应用。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FZ20200041;2020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SJA0129;南京林业大学2019年度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重点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ktjx007;南京林业大学2019年高等教育研究重点课题“生态文明思想下园林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课堂改革模式研究”成果;2020年南京林业大学在线开放课程项目“园林植物学研究”成果;南京林业大学第2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项目“风景园林植物学研究”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31770752;南京市绿化园林局科技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LKJ202011ZD;江苏省“333工程”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RA2018065;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M2013478
其他文献
方言是语言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文化传承与根基的延续。近年来,方言活跃在影视作品中,为方言保护及文化传承开辟了新思路。2021年,主旋律电视剧《山海情》中,方言元素的融入,让附着在其基础上的地域文化特色展露无遗,极具文化表现力和感召力。本文通过对《山海情》原声版与配音版的对比分析,探究方言在影视剧作中的渲染效果以及方言保护、文化传承新路径,以维护语言多样性,增强文化凝聚力。
摘要:在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成为现代创意设计的灵感来源。藏戏面具作为我国藏戏文化中的重要视觉元素之一,显示出独特的艺术特征。本文对藏戏人物面具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现代设计方法论提出适用于藏戏人物面具的创新设计方法,探讨以传承传统文化为目的的文创产品设计创新模式。  关键词:藏戏人物面具;艺术特征;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8.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
摘要:疫情期间旅游业受到重创,为促进当地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要在保护古镇传统文化的同时进行创新,在大自然的健康生活空间和场所释放压力,在产品供给、生态环境和管理机制上改革创新,将疫情带给乡村旅游的危机转变为契机,塑造乡村旅游文化,打造生态品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仿古小镇;转型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
摘要:傩技是傩堂戏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高难度技艺融入祭祀过程,以增强祭祀神秘感的行为呈现。德江傩技在我国不同地域的傩技表演中因其独特的视觉语言而独树一帜,其造型元素为民俗题材油画创作提供了原生视觉资源。本文以德江傩技表演中最具代表的上刀梯为母题,从民俗意象、视觉造型以及油画创作实践三方面进行论述,尝试构建艺术家独具审美观照的民俗题材油画艺术表现形式,以超然现实的视觉情境传承优秀文化,对丰富地方
摘要:人才培养工作方案需要凸显对大学生自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培养,高校和企业应该在充分开展调研的前提下,融合协同育人的现代化实践课堂教学思想,根据其培养的目标,针对实际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性要求构建,能够有效地提高现代化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协同育人为视角,分析协同育人的途径及其内驱力、组织形态、保障机制,以期为高素质、实践型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协同育人;设计学类;本科人才;
近年来,国漫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出现了多部令人称赞的作品,时代赋予了它更多发展的契机。这些契机也被人们紧握,国漫创作正经历革新。然而处于起步阶段的国漫尚有很多不足,基于此,本文结合《中国唱诗班》对国漫的发展进行探索。
摘要:金代墓志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目前对这一时期墓志的整理校勘工作还存在很大空白。该时期墓志文献中存在大量的错误,给以其为对象的研究带来了不小的困难。笔者在整理过程中发现现存金代墓志文字存在诸多疏漏,本文试从文字讹误、墓志用语讹误、标点误施、缺文可补四个角度对其进行校理,以提升金代墓志资料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金代墓志;校勘;文字  中图分类号:K8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
摘要:本文从研究意象油画的本土化历程入手,探寻当代意象油画中的本土情节,挖掘本土文化对当代意象油画创作的创新价值,以期为新时期扎根本土、体现优秀民族特色文化、饱含时代特色的中国油画提供新的建议和思考,丰富当代油画的面貌。  关键词:意象油画;本土情节;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02  “油画民族化”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重要
近年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致力于探寻省属行业特色和共建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路径,通过认真梳理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发掘适合该校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主要举措有通过自主培养与“四三工程”打造一流的学科队伍、通过构建多元模块打造一流学科平台、通过实施重要项目带动一流学科的科研产出、通过打造长望实验班培养一流学科拔尖人才、通过国际合作垂直拉升一流学科的建设水准与国际声誉。近年来,该校成功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其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为其他省属行业特色与共建高校提供了借鉴。
摘要:传统的高校艺术教育已不能完全适应高校艺术教育课程教学的需要。游戏化教学理论在高校艺术教育领域内的应用研究,成为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之一。可通过游戏化教学机制,将动机理论、心流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改变填鸭式教育的枯燥乏味,使艺术教育课程变得有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艺术教育的目的,提高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游戏化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