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与城市文明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oqing1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的中国社会,处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这三种文明形态的交锋与冲突并存的语境之中。代表现代和后现代工业文明的城市文化逐渐冲垮了我们乡土文明赖以生存的结构基础,“一切都在逝去,一切又都在重构”,这就像蛹变蝶一样,过程是痛苦的,也漫长的。
  代表先进文化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以其强大的辐射能量在冲击和改造着乡土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首当其冲的就是我们对于自己身份的质疑与焦虑,道路上的悲壮与凄凉,我们如同无根的浮萍,在乡村与城市之间漂浮,不属于城市,也不属于乡村。
  我们需要审视当代乡村在中国历史变革和文化变革中究竟应该放在怎样的位置,重新思辨乡土中国里究竟包含怎样的具体内涵。乡土之于中国,是一个被动、受批判、愚昧、过时、待消灭的历史命题,还是新希望、发展潜力之所在?我们是不是还要继续一味驱赶它,用城市的模式去改造它?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只剩下钢筋水泥,只剩下一种植物,或者只剩下人类自己,我们将怎么办?
  一
  祖父与马
  文/王忠范
  父母进城了,家里就剩下祖父和我,还有那匹黄膘马。祖父像马,马像祖父,我的这种感觉是真真切切的。
  祖父与马几乎是形影不离,就差没和马一起站着睡眠了。可他夜夜都起来几次,给马添草加料,去照看,那种亲近劲儿我都有些嫉妒。每日天刚露出鱼肚白,祖父就和他的马出门了,到东大坡趟地犁田。面对四里地远的长垅,那马连一眼都没瞅,拉起弯弯犁就走。没多一会儿,就有汗珠滚动,绳套在身上也勒出了印痕。它没停步,还是拱头向前,默默不语,也许它只知道自己是马。祖父的衣裤早就被露水浸透了,下腿还沾满了泥土。擦几把汗水,脸上也尽是泥道道了。他很有奔头地在又窄又深的城沟里走着,没有话,这一辈子也没有怨言和牢骚,总觉得庄稼人就该跟土地打交道,苦累艰辛是天经地义的。无歇无休止地春种秋收,奉献热血、汗水乃至眼泪,这自然是祖父的一种境界。
  黑黑的土地上,绿油油的豆麦间,马在前面,祖父在后边,和谐作伴,又何其相似。
  我去田头送饭送水,祖父亲切地拍拍我的脑袋,嘿嘿一笑,就没别的话了。他牵着马散步似地到小河去饮水,马喝水讲究干净,泥汤般的脏水从来不沾一滴。马吃草料是狼吞虎咽的,可夹杂在草丛里的醉马草它却能认出来,那眼睛比人的眼睛还毒。那边有一片鲜嫩的春草,绿盈盈的,一匹白马正啃吃着。黄膘马咴咴叫了两声,祖父就什么都明白了,他把缰绳盘起来,一拍马背:“去吧!”黄膘马飞奔而去,一边撒欢吃草,一边与白马耳鬓厮磨地亲热。马有情感,马也是喜欢有伴的。这时祖父下意识地望望坡上的那座孤坟,我知道他又想起我的奶奶了。我说七月十五我去给奶奶烧纸,他分外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抓起两根草棍当筷子开始吃饭。祖父吃什么都香,厚厚的嘴唇直响动,他在痛痛快快地享受自己的生命。
  那个时候我总以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祖父最懂得马了。马打响鼻,他说它觉得痛快;马轻叫,他说它高兴了;马狂嘶,他说它急眼了;马刨蹄,他说它有急事;马啃槽,他说它饿了;马甩尾,他说它不愿意了。祖父和马在一起,平等而又自由,共同活着,相互伴随着,让人产生些许感怀。
  人和馬是一样的,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还没立秋,就没完没了地下起大雨,天不放晴,涨水了,我家二龙眼旁边的那块洼地被淹了。有马一样性格的祖父,刚烈勇敢,坚毅顽强,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低头、都不退缩、都不屈服。祖父了解自己,只想苦干着、奋斗着,在他的那条路上。他挖沟开渠,日夜排水,又把倒伏的玉米一棵一棵地扶起来,终于战胜了洪灾。然而,祖父累倒了,昏迷在地头上,是马把他拖回家的。在泥泞的小道上,马的右眼被树枝刮伤了,眼角血淋淋的。祖父好了的时候,马的右眼瞎了,叫人心疼。祖父说,马是要强的,眼睛一旦有外伤,再加上急火攻心,就容易失明。我们村里就有好几匹瞎马,可它们照样劳作干活,一直到死去。祖父含着眼泪给马梳毛挠痒痒,那马便轻轻地舐着祖父的脚背……
  这年秋天,祖父带着他的马在那块洼地里改土造田、栽树护田,整整干了一个月。人瘦了一圈,手上的老茧磨成了钢锉,都攥不住了。而他很高兴,说以后旱涝保收了,年年都会有好收成的。祖父骑上他的马,绕着地块跑一圈,像打了一场胜仗的将军。
  夜幕降临,风轻轻,草淡淡,月亮泼下了几瓢银辉。我跟祖父去放夜马。我问祖父人好还是马好?祖父说人好多方面不如马。马不记仇,你打了它以后,它还跟你好,仍然听你的话。人有偷懒的时候,马不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都是拼尽全力的,哪怕是拖着病身子。咀嚼祖父的这些话,我懂得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又一个寒冬来了,祖父套上车去拉石头,为第二年开春盖房子准备石料。那时北方冷得煞实,连地都冻出了裂缝。那天下着小雪,黄膘马不小心踩进了地裂子,祖父立刻勒住马,不让它动弹,怕崴断了它的腿。祖父拿来采石的钢钎,一块又一块地撬开冻土,才把马腿拔出来。他深情地抚摸着马头说:“老伙计,咱们都老了,不中用了!”这时我分明看见祖父和马的眼角都闪动着泪花。
  几年后的农历3月26日,祖父过世了,还是黄膘马拉车把他送到坟地的。没多久,孤独的马也死了,父亲和我把它完整地深埋了,这是祖父的遗嘱。祖父和马带走了痛苦,也带来了平静。
  (有删改)
  [品鉴]
  乡土文明的重要内涵就是质朴,就像浑厚的土地一样。祖父和马一辈子艰辛,却没有任何的怨言和牢骚。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你究竟付出了多少,又贡献了多少,整天无休无止地埋怨?此文中的祖父是另一匹马,此文中的马是另一位祖父,祖父和马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应有关系的一种隐喻:和谐共生,不是吗?
  二
  民谚,那一缕怅然的怀念和作别
  文/峻峰
  在中国古老农业的泥土上,摇摇曳曳开着民间谚语的小花,清芬雅致,细碎灿然。   那些根植在广大乡村的俚俗谚语,是老百姓在漫长与勤苦岁月的日月轮回中,劳动生产、社会生活、自然万象的实践、体察、感受和经验总结,反映自然规律,预告时节气象,传授生活知识,启示生存经验,反映处世哲学,通俗易懂,浅显易记,朗朗上口,因此常常以俗语、格言、哲理、警句、打油诗、顺口溜的形式,体现并传承着民间的智慧、学问、道理和预言,多半都很实用,也很灵验,甚至屡试不爽。
  若果你要坚持不信,就要吃亏。譬如“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又说“饱带干粮晴带伞。”恰恰那天水缸出汗了,蛤蟆也在叫,看着却是大晴天的,你就是不信邪,出了门去了,一准不到地点,你就淋了个落汤鸡一样。于是自个自地想着,嘿,这老一辈传下来的民谚果真不是说着玩的,果真是这般灵验的,才知“不听老的言,吃亏在眼前。”
  这样的民谚,在我们当地很多,其中有一则,说:“八月十五阴,误了来年灯。”所谓“来年灯”,是指次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是民间的元宵节,家家是要吃元宵、挂灯笼的。民谚的意思是说,头一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节那天要是阴雨天,二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保管也是个阴雨天。实践证明,这个民谚的预言,也总是准的,好像无一例外。按说,头一年的中秋节离二年的元宵节,还有将近半年时间呢,半年之后,那天气的阴晴就预定下了,定死了,不变。——一个节日当天的天气决定着另一个节日当天的天气,这有什么科学道理呢?怎么想,都像是神话,都像是白话,都像是瞎话。且不说这之间时间相隔的长短,就说天气自身的变化,也是取决于彼时彼地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状况,固然有规律可循,事实是千变万化,如民谚所说“天有不测风云”,哪有像这样的这么准确的天气预测和呼应,而且是中国的两个最为重要的传统民间节日之间的呼应。有趣极了,也精彩极了,中秋——元宵,两个节日,竟像是两个恋人,承诺,期许,约定,兑现,你晴,或者说你快乐,我也快乐;你阴,或者说你伤心,我也伤心。看来起码这两天的天气,既能照章办事,也感情用事。我只惊奇于它们常常的准确性,那么我就不该拿人比喻,哪怕恋人,能如此挚诚守信,一诺千金,比人,强多了。
  这说的是农谚,农谚引申到社会生活中,就是民间俗语、格言、箴言、警句,类属民谚的范畴,是民谚的深化和发展。譬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有“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白天不做亏心事,黑夜不怕鬼敲门”、“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离地三尺有神明”、“天下乌鸦一般黑”、“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笑脸官,打死人”、“人在做,天在看”、“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没到”,等等。这就不是一般谚语的格言哲理了,而是涉及道德、伦理和人心的警醒和启示。
  话又说回来,民谚毕竟是农耕时代的民间文化产物,有些已经是“老黄历”了,人类科技的巨大进步,包括农民,也不再依靠节令和农谚来预报天气,去适时安排耕种和收获,土地早已不是原来的土地,种子也早已是杂交或者无性繁殖的先进品种,我们吃着反季节蔬菜、地沟油、苏丹红、三聚氰胺、有毒大米,无处不是化肥、农药、激素、添加剂、转基因、瘦肉精、甲醛、石蜡、工业盐、福尔马林、碳,以及黄、赌、毒,正如当下的一则新民谣说的:“大棚把季节搞乱了,关系把程序搞乱了,级别把能力搞乱了,金钱把官场搞乱了,手机把家庭搞乱了!”从旧民谚到新民谣,是时间的变化,是时代的变迁,也是人心的变更,在民谚的农耕时代,没有大棚,没有手机,也没有地沟油和三聚氰胺。我们慢条斯理地过着日子,土地上生长着素朴的青椒、水芹和小葱,也生长着民谚、情歌、小调、歇后语、俏皮话,在二十四节气中,染着霜花,浸着雨水,沁着露珠,青翠欲滴,散发着土杂肥的味道,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亲情维系的温暖和满足。人是矛盾的,宝马香车地天南地北,声色犬马,风光天下;豪情阔气地饕餮大餐,生猛海鲜,极尽奢侈,又时常巴望着沿着青草的田埂去遥远的乡村,吃一顿农家饭,在土色土香里忆旧。
  是的,在中国古老农业的泥土上,曾经,淡淡地开着民谚的小花,如今一朵一朵枯萎凋零了,也只有像我这样的人,才有偶尔闲来的一缕矫情怀念和怅然作别。眼见着无所不能的人类,利用强大的科技手段改造着山河大地,改变着自然生态,灭绝着物种生灵,那些朴素的民间谚语在现实中既失去它的灵验,也不能以它的朴拙和善良给生活以预报和警示了。积重难返,天谴人怨,地震、泥石流、洪涝、雪灾、大旱、酷暑、极寒、病毒、肿瘤、癌,都是恶果,都是惩戒,由人类自己吞食和承受。只是毁坏的人心和大自然,再无规律可循,也无规则可依。因此再说“八月十五阴,误了来年灯”,我怕是不会那么准确了。不过人类现在有它惊天动地的胆量和办法,就像今年的大旱,没有雨,我们可以人工降雨,不下雪,我们用炮轰它下来。但这有什么用呢?人类如果再不自律,继续着自私、欲望、权力、财富的疯狂,无尽攫取和掠夺,不惜丧尽天良和人性,终有一日,上帝会放弃人类,不管我们了。到那时,用当下一句类似民谚的网络语表达——
  神马都是浮云。
  (有删改)
  [品鉴]
  民谚,是乡土文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是我们的祖先对天、地、人这三者关系的最朴素的理解,在生命传承、文化绵延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侵袭,民谚不灵了,正如新民谚所说:“大棚把季节搞乱了,关系把程序搞乱了,級别把能力搞乱了,金钱把官场搞乱了,手机把家庭搞乱了!”这是文明发展的必然,还是文明发展的悲剧?
  三
  城市神话的终结?
  文/王国伟
  那疯狂糟糕的时刻,
  那滋生罪孽的城市大缸,
  是多么的不可或缺。
  试想,某日从雾和灯影深处
  一个新的基督光耀照人地降生,
  他高举起人性,
  用新星的光焰将它洗炼。
  ——维尔哈恩
  (一)   比利时作家维尔哈恩《触角般的城市》中表达的对城市无可奈何的感叹,以及隐喻中强烈的悖论,诱惑并推动我们去关注并穿越城市发展的历史。而当我们直面朝夕相处,又若即若离的现实中的城市时,没有一本书如《收缩的城市》给我带来如此的震撼。尤其对我们这些“已经被城市化宠坏了的城市管理者,热昏了头的城市决策者”而言,书中那些触目惊心的标题:“全球进程的收缩”、“垂死城市/冗余空间”、“移动的城市/不稳定之地”、“恐慌的城市/关于恐慌的心理地理学”、“规划的神话/机械城市主义”……一连串十分肯定的判断,无异于一支支从女神雅典娜手中射出的智慧之箭,射灭着我们过度的狂热。
  城市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中国过去的30年,把5亿农民送进了城。城市化被视作人类去往理想彼岸的现实版诺亚方舟,更被功利主义所支配的当代城市管理者,视作经济、文化发展的引擎和主体发动机。看来,城市化还将进一步提速。
  (二)
  与人类文明相伴相随的城市,与众生祸福相依的城市,到底是什么?是容器,是空间,是舞台,是市场?不同的学科会给出不同的定义和解释。唯一能在表达上不产生歧义的共识是,城市是人造体,是人类创造的一个生命容器,是人类建构并满足各种交流的公共空间。人是社会性动物,人需要交流。从最初的物物相易到现在的信息交换,从经济文化的传递,到人类感情交往,城市成为最好的载体。人类交流形式发展到极致,就是奥运会这样的最大良性交流,也会发生像战争这样的恶性交流。人的社会性构成了人的最本质、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自由的交往和交流,由此相对,对人的惩罚如流放或监禁,说到底,就是对其自由交往和交流的剥夺和限制。
  同时,城市还造就了兼具公共性与私人性的城市空间。不同阶层、不同角色,形成了交流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公共性依赖标准和规则,不但形成交流的可能和有效,也提供人发展的可能性和社会参照样本,以及自我和社会价值的评价标准。而城市给人带来更大诱惑的是,在公共性及其规则背面,有一个更大的私人和精神空间。大隐隐于市,其实就是人类对这种独立空间的寻找。但城市在缩短人的物理距离的同时,却拉长了心理和情感距离,让生活和人生多变、丰富起来。不可捉摸,这正是城市空间的可塑性和魅力所在。
  不同的交流需求,需要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城市构成的多元复合空间,使人的需求有了丰富性和层次感,私密与公共的关系,不但是物理的,也是心理的,会随着人的心理、情绪随时转换。就像人们去咖啡馆,除了喝杯咖啡之外,还可以释放内心的焦虑,也有更多的社会信息可以在这里被输出和植入。咖啡馆内人与人之间形成的若有若无的关系,这种公共性与私人性兼顾的场所,构成了城市人互为依存的特殊联系方式,产生了城市人的客厅效应。更有甚者如海明威、萨特等作家和学者,他们喜欢泡在咖啡馆里写作,甚至都有专座,就像一个生命密码被复制在了这个空间里,他只需要循着生命往返的气息,就可以准确地到达属于他的位置。而狄更斯更是城市忠实的信徒,在外时间久了,就想念城市,与城市的周期性接触才能使他保持内心踏实和创作灵感的鲜活。这种感觉大概就是诗人波德莱尔对城市既清晰又模糊的界定:不知是城市集聚了“人群”,还是“人群”造就了城市?
  “人群”是城市最基础也是最典型的符号和元素,一切都因相聚的人群而设而变。城市的开放性和私密性是“人群”聚合的两个前提,由此构成了公共交流和隐藏个人秘密的复合性要求,城市恰恰就提供这种物理空间和心理弹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是人性化的,是暗合了人的这种本质需求的,况且,城市人面对乡村有着明显的政治和层级优势。因此,城市是“由人构成的机制创造出的一片乐土”(本雅明语)。
  人创造了城市,也释放了恶。除了无止境的扩张性掠夺和侵蚀,更是使人自身成为建筑群中觅食的“城市动物”。“人类欲望的开发和控制,一直伴随着城市发展的进程。”就像上帝创造了耶稣基督,也释放了魔鬼撒旦。城市人性的肌理被不断腐蚀和剥落,人在城市的生存空间也就不断被挤压。当年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还会演绎出各种现代版本:无数的人要冲进来,不少人却在设想如何逃离这个飞地。为此,一个在台北生活的摄影艺术家发出了如此感叹:“在台北落籍四十载,我搬过不少次家,对栖身之所总是由寄望转为失望。环境变化太快了,本来安详宁静之地,不久就会热闹喧嚣……渐渐地,身虽日日享受着城市机能的便利,心却时时向往着田园的朴拙。”(台湾摄影师阮义忠语)这正好形象地道出了我们普遍的迷茫和困惑。
  (三)
  “熟悉的城市如同幽灵般向‘闲逛者’招手。在这个幽灵的召唤中,城市时而变成一道景观,时而变成了房屋。”(本雅明语)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城市人基本是移民构成的。城市对每个落脚的新人而言,是梦幻如景观,又现实如房屋,这种空间的恍惚和时间的漂移,就像萧伯纳20世纪初,第一次面对纽约百老汇夜晚眼花缭乱的霓虹灯时的感叹:这里不需要语言,这里有超越语言和意识的东西,这就是纽约!这就是城市!
  从波德莱尔的巴黎旧梦,到弗里茨·朗的经典默片《大都会》,再到伍迪·艾伦的早期都市三部曲——《安妮·霍尔》《曼哈顿》《汉娜姐妹》,艺术一直充当城市既爱又恨的诠释者,半是虚构、半是事实的艺术,是城市表达的最好方式之一,它不但能产生一种梦幻和现实相互交替的表达效果,它还能使城市各个阶层,在特定的时刻,面对同一个问题,构成同一种理解城市的向度,并进而形成超越历史、超越语言、超越意识和跨越国度的影响力。
  城市的丰富性和文化厚度,城市生活的多元和生活方式的多层次落差,往往成为艺术取材的不尽源泉。波德莱尔把大众看成是隐形的城市存在,他描写的带有某种神秘感的巴黎女人的病态美,入木三分地勾勒出城市的特殊气质。而在作家爱伦·坡的小说里,“人群中的人”是他对城市基本意向的归纳,面无表情、过度反应,在他的笔下已然是匆忙的城市人的基本状态,也进一步把人和商人组合到一个既同一又分裂的人格模式之中。
  如果说,城市蓝调和节奏布鲁斯是产生于美国中西部能看到的,也是最醒目的,一望无际的田野和大烟囱城市背景,那么,摇滚、朋克则是来自身体与狭窄的城市空间碰撞而产生的另类解读。音乐的节奏与城市的节奏表现出天然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城市正面是天堂、背面是地狱的两面性,在艺术表达中得以强化。成功者(得益者)看到的是天堂,满足欲望的天堂;失败者(失意者)眼中全是地狱,艰难前行。艺术把城市内在不可回避的悖论,暴露在阳光下。就像依靠主题灯光给夜晚的城市以裝饰性,让人们陶醉于纸醉金迷的繁华正面的同时,难以遮蔽贫困、破败、肮脏和丑陋的背面。看来,艺术确实能给人描绘、勾勒一个城市幻想,并让人经历一段遗忘的过程,但在历史性续接城市发展和重建的潜力和途径时,艺术却沉默无语。
  (有删改)
  [品鉴]
  应该说,城市的出现,使人类更文明,但是,城市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正如此文作者所说城市正面是天堂、背面是地狱。作为感性的艺术,把这种悖论暴露在阳光下,却对历史性续接城市发展和重建的潜力和途径沉默无语。作为理性的人们,该如何看待城市?这是此文留给我们思考的重大命题。我们的观点是,还是要推进城市化,但要下大力气消除城市中的恶。
其他文献
高考命题年年相似,却又年年不同.每年高考考点基本不变,而考题却千变万化.那么在行将到来的2016年高考中,数学命题有哪些热点问题值得同学们倍加关注呢?本文作如下预测,供同学们参考.  热点一、知识交汇性问题  在知识交汇处命题,高考命题的原则,因此以考查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的交汇性问题,永远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预测题1.已知数列-2,y,x,u,-32成等比数列,且2a,3b(a0且a≠1),若f
導数综合运用中目标函数的构造与优化
期刊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在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中,加大了对运用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而函数的思想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核心.从运动变化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是函数思想的精髓.取值范围问题和最值问题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它更是高考考查的重要题型,这些问题中都含有变化的图形或变化的量,研究它们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这种从运动变化的观点解决问题常常可以使解题过程更加简捷直观.  例1在平
分词是指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从句按词性可以分为形容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和副词性从句,也就是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和状语从句三种。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分词。分词是非谓语动词,在句中不单独作谓语,但可以作定语、表语、宾语补足语和状语等。在成分复杂的句子中,有时分词的出现易同谓语动词的被动式或者进行时搞混,造成句子主干的判断错误。带有自己主语的分词独立结构由于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和插入语一样需要逗号同句子
诗歌鉴赏题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点、难点,也是必考点,在考试大纲中,它的能力层级属于E级,即鉴赏评价,属于最高层级。对于这道题,考试中能够得到全分的寥寥无几,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频频失分,陷入雷区呢?下面笔者对学生在考试中答题失误的具体问题进行分类并作简要分析,以期引起学生的关注。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日  高 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螀①。  
《新课程标准》强调“增强应用意识”,注重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近几年高考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文越来越集中地体现这一精神,命题人往往结合高考的其他考点交叉命题,而且考查方式新颖灵活,成为高考命题苑里一朵炫人的靓丽新葩。请看2016年高考命题人对这一要求的精彩演绎。  一、转述构思框架  语文学习生活化、学习生活语文化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双翼,同学们在
高考英语听力是高考英语试卷中的第一部分,占总分值的1/6,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考核内容,也恰恰是大部分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弱项。听力题分值比例高,而且与语法、阅读等书面考试题型相比,具有极强的时间效应,听力过程不具备复制性。听力测试安排在英语考试的开头,所以听力测试的好坏不但影响着听力题本身的得分,而且还对后面的解题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故做好听力测试题,首战告捷,保持最佳竞技状态,是获得英语高分的前提和关
亲情、友情、爱情、同窗情、师生情以及对陌生人的美好情感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如果同学们能在作文中把这些情感打通、转化,我们的文意是不是更深刻一些?结构是不是更饱满一些?如此,作文所体现的我们为人的境界是不是会高一些,从而更能打动阅卷老师的心?下面几篇文章与同学们共享。  [原文]  一  父亲  比约恩斯彻纳·比约恩松  本故事的主人公是他所在教区最富有和最有影响力的人。他叫索尔德·奥弗拉斯,瘦高的个
【摘 要】 农村社区地点较为偏远,矛盾纠纷较为单一,法律专业服务开展较为困难。高校党员义务服务意识较高,通过形成专门的志愿服务团队,运用专业知识可以有效应对农村社区较为单一的纠纷类型,提供无偿的法律服务。既帮助农村社区解决纠纷,又有效的降低其咨询成本,同时也能够使在校的学生党员锻炼法律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通过有效的共建方式及路径,充分有效的實现农村社区和高校学生党员共建,发挥党员先进性及示范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