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荒野,松柏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2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黄淮大平原上,冬天,是风和雪撒野的世界。风,从塞外卷着严寒而来,猛烈地袭击我们荒凉的小村庄;除非在落雪的时候,天地才会静寂下来,至于无风无雪而又有暄和的太阳温暖着咱们的日子,这是不多见的。
  北方冬天的风,是贼,是无孔不入的恶贼;可恶的风,对于贫苦人家,从来不会停止无情的摧残。走在风中,单薄而破弊的冬衣,怎么裹紧也包不住全身的抖,凛冽的寒气,一直就吹透到骨子里去!到了夜晚,寒风摇撼着茅屋,门窗吱吱作响,屋子颤抖着仿佛要被寒风席卷而去。在凄厉的夜风呼啸中,屋外,不时传来树枝折断的声音。冬夜,谁知道有多么漫长?
  落雪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雪花的美丽呢?真让我们傻里傻气的庄稼人无法明白。不错,庄稼人也喜欢冬天下几场大雪,那是为了期待,期待明春的麦苗可以长得茁壮。真正在大雪天,還是冷得使人沒处躲。尤其在化雪的天气,多少人都冻裂了皮肤,冻坏了身子!谁还会赞颂雪花呢?在那种年头,谁能拥有围炉赏雪的雅趣?
  不用说,在风雪的旷野里,所有的树都失去了颜色;只冇松柏,才能挺立在严寒中擎起一树蓊郁的墨绿。可是,小时候,只记得松柏总是种在一些大户祖茔的墓地上,每回经过,就觉得雪地里的黑松林,特别神秘,特别恐怖,黑黝黝里面藏着什么,心里认定那些松柏不是属于我们的。读书之后,书中有数不尽的松柏赞歌;不管书上怎么说,我还是喜欢活在我们生活中的那些树。我喜欢柳的娇柔、榆的粗犷、白杨的潇洒。我喜欢槐、椿以及各种常见的树木。我还是不喜欢松柏,总觉得松柏不是我们的。直到我走出了家园,跋涉过千山万水,看遍了人世的冷暖沧桑,渐渐地,我才懂得,松柏,是多么可傲的树!
  松柏,挺立在山峦的最高处,与白云絮语,与天风唱和,在苍茫的天地之间,树立出一种生命的风范。它站在高处,超脱于红尘之外,让群树仰望,仰望而无法企及。松柏,虽然享有无数的赞颂,却也承担着千古的寂寞啊!在红尘之中,那些不甘寂寞的人,却想借着松柏的风采,让自己伟大起来,崇高起来,这是何等的自私与愚昧啊!因此,一想到老家的原野上的那些松柏,被种在坟地里,我就为它们感到屈辱与难堪。可是,我也更懂得:为何在大风雪的旷野中,松柏要傲然挺立,擎着一树墨绿抗拒严冬的淫威了。是的,冬天的淫威,可以让柔弱者暂时低头,却永远征服不了顽强的生命。
  想念北方,想念老家的那些树木,当然,我更想念老家的人。想起那劳苦而沉默的人们,许多熟悉的面孔,就浮现在我眼前!那与我血肉相连的亲人,您们可好?三十多年的岁月,三十多年的动乱,可曾把你们摧折?知道吗?今天,对你们,我是如何地想念!
  想念北方,想念老家的树木,想念老家的人。老家的人是憨厚的,可是不要以为憨厚得什么都不懂了!那面孔,在笨拙憨厚中,也含蕴着细腻的情韵。那心灵,在敦厚和善中,自有一份刚烈在!凡是以暴力加给我们的,我们会坚强地反击出去,这是永不屈服的族类。
  想念北方,想念老家的树木,想念老家的人。
  要是没有那茁壮的树木,那莽莽荡荡的大平原该会多么寂寞!
  要是没有那劳苦而沉默的人呢?没有那广大的善良的人群,谁来撑起中国的天空!
  (选自《老家的树——怀乡散记之一》,有删改)
  ■
  本文中的松柏在风雪中傲然挺立,生命力顽强,象征着家乡人的不屈品格。作者以此表达了对家乡人的思念和赞美之情。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景中寓情,情景交融。
  ■
  1.文章前三段写了什么内容?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作者笔下的松柏有什么特点?第四自然段说“松柏不是属于我们的”“我还是不喜欢松柏”有什么作用?
  3.第六至八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表达效果。
  4.文章到第八自然段,似乎就可以收束全篇,作者又写下了第九、十自然段,这是否多余?请谈谈你的看法。
  ■
其他文献
“现代交流症”一词甫出,立刻引发强烈共鸣。网络时代,谁还没点“时代病”?连老年人都天天抱着手机玩微信,何况是感情丰富且无处寄托的年轻人?如果说这是一种病,普罗大众都是病人,有点夸张了,不妨淡定一些。  “现代交流症”不是新词,“网瘾”“宅×”“网络依赖症”“手机依赖症”“社交焦虑症”等都有其影子。短短20年,我国互联网一日千里,如今没有互联网的生活无法想象。这是一场有关人类生产、生活与思维的大变革
期刊
黄昏下,云海的景象很美很美,那蔓延到天边的云似乎可以将地面的嘈杂声一层一层地过滤掉。一片宁静中,只有渐变的天色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但夜幕下的城市并不安宁,那闪烁的灯光正如灯下人们张张合合的嘴,令人眩晕。  人们常说,语言是上天赐给人类珍贵的礼物。在一切事物飞速发展的今天,显而易见,人们太过钟爱这份礼物。不断碰撞的齿,快速翻合的唇,喋喋不休的嘴,加之令人眼花缭乱的手势,人生的舞台上拥挤着太多太多的
期刊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华师大版《一课一练》走出国门  材料一  据《解放网》报道,上海学生熟悉的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要在英国出分册了。昨天,记者向华东师大出版社核实,《一课一练》数学分册英国版已经在翻译中,有望于今年暑期出版。而出《一课一练》英国版分册的起因,则是上海学生在全球PISA中取得的好成绩,让英国教育界决意“取经”。  近年来,虽然反思中国应试教育的声音依然不时传来,
期刊
我听见花开花落的声音,我看到繁华落尽只在无人的山间。生命是一种仰望的姿态,万物都有它的“人生轨迹”。原本平行的两条线,不应该被强行交汇,而应该互不干扰地延伸下去。这是一种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听,那教学楼里,清新爽朗的读书声飘到了耳畔,匀称的节奏,没有一丝的杂音。我暗自抬头,环顾四周,同学们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谐。  看,那窗外,枫叶在飒飒作响,像一群顽皮的孩子在互相追逐着,喧
期刊
一阵急促的咳嗽声把我从酣睡中惊醒。一股淡淡的清香伴随浓浓的燎烟味进入我的鼻孔。  我知道,母亲开始准备早餐了。  我的初中是在邻村的联中上的,每天上学要步行五六里的路程。往往在秋冬,天还不亮母亲就要起床给我做饭。  清早,寒气袭人,一家六口人就挤在三间小房子里。因为房门朝南,南墙上又没有窗户,所以房子即使在白天,光线也很昏暗。清晨的空气中时常弥漫着雾气、炊烟与早饭交织的香味。父亲远在100多里外的
期刊
一是隔锅香。苏东坡听人说庐山烟雨如何奇幻,钱塘江潮如何壮观,后来亲眼见了,颇感失望。有诗云:“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诗写得很诙谐。世上景物往往听说绝妙,学界叫距离美,民间叫隔锅香。“到得还来别无事”——到那些景区去一看,唉,原来也就是那么一回事而已。西諺有云:“邻家草坪最绿。”这也是隔锅香。不过这种隔锅香除了心理作用,还和视角有关。站在自家门前,低头近看
期刊
我一直孜孜以求的美丽风景,你在哪里呀?  我曾傻傻地追逐过天空上洁白的云,以为那是我想要的,可,我明白了,它太高,遙不可及,我无法触到它雪白的内心;我曾傻傻地凝望过地平线上的一轮红日,以为那是我想要的,可,我明白了,它太烫,炽热无比,我无法忍受它火爆的性格;我曾傻傻地拥抱过素洁的雪,以为那是我想要的,可,我明白了,它无形,冰冷彻骨,我无法捉摸它冰雪般的性格。  我的目光收回來了,带着如秋风般的失落
期刊
【写作指导】  在高考作文评分时,“材料新鲜”是发展等级中的一个重要标准。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考场作文,选材上不仅要做到有针对性、典型性,更要做到有新颖性,也就是所选材料要新鲜。  那么,何谓“材料新鲜”?  新鲜的写作素材可以是紧扣时代脉搏,展现新人、新事、新风尚,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材料;也可以是对一般素材的鲜活解读,以此表现出作者个性化的思考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对材料的选择上注重“新鲜”,不仅能
期刊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冰心老人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材料浅显易懂,可分两層,第一层讲的是“
期刊
写作中,要避免文章写成“四不像”,必须明确文体特征。如记叙文以形象思维为主,注重形象性、想象性和情感性,其思维的起点是形象(原生态的生活)。议论文以抽象思维为主,侧重概括性、严密性,其思维的起点是概念,通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得到对规律的认识。考生只有充分领会这些文体特征,按照相应的文体特征进行写作,才能写出符合文体特征、符合高考文体要求的高分作文。  一、记叙文  1.叙事完整,描写细腻。记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