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表演艺术市场化的思考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ermiss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的科学论断,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总体要求和长远目标。十七大以来,中宣部、文化部根据党中央的总体部署,下发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更加明确提出了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意见》提出除新疆、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2009年底前都要至少完成一家院团整体转制。2010年后,将国有院团转制工作向面上推开。文化部去年又出台了《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切充分表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中国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传统与现代,资源与市场,继承与腾飞,文明与效益等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和十分复杂的各种关系中。这使我们这些从艺多年亲历者,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便一直摆脱不了文艺演出团体“生存还是死亡”的严峻考问,一时间,陷入了无人练功,演戏也没人捧场的局面,剧团几乎成了单纯的文化符号,经历了一段徘徊、探索和寻找解决办法的艰难历程。现就我所思考的几点问题梳理如下。
  
  一、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民经济快速与国际接轨,推动了经济的多元化大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文化产业的改革与发展。有资料表明,早在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以来,国有院团转制试点工作取得了宝贵经验,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一批国有院团改革转制后演出场次、演出收入明显增长,充分彰显了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所带来的勃勃生机。比如,最早试点的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从2003年的100场和77万元的演出收入,增至2008年的666场和7560万元;安徽芜湖艺术剧院有限公司2006年的演出总场次只有30余场,在2008年达到186场,实际完成总收入200余万元;宁波市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演出场次从2003年的年均70场,增至2008年的年均120余场,演出收入从改革前的年均100余万元,增至2008年的1506万元,公司可支配的纯收入超过600万元,固定资产增加800余万元。
  经济发达地区对文化艺术的成功改制,也推动了我省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改制,经过多年痛苦的蜕变,省属文艺团体由原来的省民族歌舞剧团、省话剧团、省京剧团、省平弦试验剧团、省杂技团等五家,重新组合成了“青海省民族歌舞剧院”和“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两大演出团体,重组后的剧团在剧目创作和演出方面,较前有很大的发展,演出机制也较灵活,剧团收入也有提高。然而,相对于经济领域的改革,表演艺术团体的市场化进程复杂得多,前途依旧漫长。与经济发达地区表演团体相比,我省幼稚、弱小的文化产业正面临着与成熟、强大的国际、国内文化产业集团正面交锋中的尴尬,本土文化产业刚刚起步,而面对的是市场观念先进、产业资本雄厚、高新技术发达、经营机制灵活和管理经验丰富的大集团,这是巨大的挑战。当然,也迎来了本土民族文化产业迅速与国际接轨,迅速进行脱胎换骨、拼搏进取、优化完善、走向成熟和富有竞争力的重要契机,迎来了我省优秀文化向世界展示的大好时机。一大批尝试市场运作的剧目在全省迅速崛起,如《唐蕃古道》、《秘境青海》、《雪白的鸽子》、《天域天堂》、《碧海云天》、《彩虹部落》、《青溜溜的青海》、《中国撒拉尔》、《热贡神韵》等等。其中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也有人财两空的惨痛教训,究其原因,急于改革文艺团体,打造本地旅游文化品牌的地方决策者们,依然缺乏对艺术规律的把握和表演市场的了解。
  发达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史表明,初期发展的是农业经济,然后是工业经济,再后来是文化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现代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美国的文化产业十分发达,产值占GDP约五分之一,其音像制品出口超过航空航天业,成为全美第一大出口贸易产品,占据了40%以上国际音像市场份额。中国的经济发展,似乎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进程的一种浓缩,这几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东方国家进入现代化进程的奇迹,传统的农业经济正在被工业经济所取代,而文化经济也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司长张新建认为,中国已走出“短缺经济”时代,文化消费快速增长逐渐成为时尚消费。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快发展文化,这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将大大地落后于其它国家,一个地区,如果只重视经济发展,不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将大大的落后于其他地区。
  可喜的是,我省许多地区已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都在尝试着充分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同时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也催生了表演艺术的多样性发展。比如,我省举办的一年一度旅游节民族文化展播活动和各地以本地特色举办的“梨花节”、“油菜花节”、“赛马节”、“六月会”、“民歌节”、“纳顿节”等等文化活动中,各地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潜力,推动了各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把民俗文化和旅游活动相结合,引来了大批观光、旅游、度假的游客,这些文化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增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活力。
  协调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市场机制和经验,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竞争方式、资本投入、管理理念、技术创新、政策完善等方面,促进文化产业从封闭式、传统型的缓慢发展状态,向开放性、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模式转换。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将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大大增强民族经济发展的附加值,使传统的文化资源转换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创造出民族文化特色的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
  
  二、表演艺术与文化产业化的关系
  
  表演艺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一种纯粹的公益事业,资金投入、剧(节)目创作和剧团管理,都是由政府部门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剧团本身不需要自己找饭吃,这种大锅饭的形态,使文化从业人员逐渐变得懒惰,形成庸员增多,队伍越来越庞大,剧(节)目越来越匮乏,演出越来越缺少活力。改革开放以后,一些民营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的产业化、市场化脚步加快,文化的事业性与市场化出现并存的局面,得到迅猛发展。
  十七大以后,文化产业被定位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一下把表演艺术推向了市场。这种局面使很多吃惯了大锅饭的表演人员猝不及防,无所适从。表演艺术如何市场化,如何形成文化产业,成了从业人员必须面对的大问题。从理论上讲我们都明白,我们从事的表演艺术是整个文化事业中的一个分支,它与文化产业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知道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 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然而,在实践中困难重重,阻力重重,举步维艰。目前,就全国范围来讲,我国的文化产业已形成了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多个行业门类。这些行业已生产出丰富的文化产品。而在青海,这种态势才刚刚开始,我们任重而道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化产业界定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都属于一个新兴产业。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但却在短时间内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个文化产业的长链条中,以文化部直属表演艺术机构中央乐团为代表的团体,率先成功地进行了市场化运作,引进了竞争的机制,以经营机制的方式提供文化产品和艺术活动。
  改革开放前的表演艺术和现在新兴的文化产业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在一个很长的阶段里是社会的公益事业,是由政府计划性地投入、管理、扶植和创造的重要事业,它以社会效益为主要的发展目标;而新兴的文化产业则是由各种经济组织进行创立、投资和管理的经济部门,是经营性、市场化的行业,它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的发展目标。
  表演艺术团体在改制中,首先要解决的是观念的彻底转变,由过去的等、靠、要,转变到放下架子投身市场,自己找饭吃,这种变化是脱胎换骨的蜕变,只有适者生存。要处理好表演艺术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必须符合我国文化发展规律,促进表演艺术的革新和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表演艺术的民族化与市场化关系
  
  众所周知青海有着丰富、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大凡来过青海的艺术家们,无不赞叹青海是民族文化的富矿区,被誉为“大美青海”。这些民族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艺术,是表演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在表演艺术的民族化与市场化的过程中,如何充分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又保持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灿烂辉煌,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拿我在上面提到的近年来创作的几台剧目来说,只要是有生活、有艺术根基的作品,都有鲜活的生命力,在市场化运作中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价值。如今的表演艺术离不开现代化、科技化的包装,但这种舞台艺术的创新,不仅不能磨灭古老辉煌的民族文化特色,而且要把这种特色发扬光大。比如,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复兴之路》以及中央电视台为首的各大电视台今年的春节晚会,是对舞台表演艺术的真正大革新,这种新兴舞台艺术的运用不但没有消除民族文化的特色,而且为舞台艺术市场化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实践证明越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越是能够赢得市场。近些年来,中国的京剧,中国的民族歌曲,中国的杂技,中国的民族服饰等等越来越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得到广泛的赞誉和推广,民族文化因素成为舞台艺术的推动力。一些有远见的艺术家和国际上的艺术公司都在利用我们的文化资源,获得巨大的票房收入,这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文化现象。要利用扎根于民间的宝贵文化资源,首先要保护好这些不可再生的精神财富,它是民族化的表演艺术走向市场的根本保证。如果文化艺术的市场化是以破坏文化资源的为代价,那么,表演艺术的市场化发展也就不可能持久,更不可能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对文化艺术的市场化运作,不是变卖文化资源,不能急功近利毁坏文化遗产,而要发挥文化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无形资产,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些年来我们不少地区和相关的文化行业都在探索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走向市场,走向国际的新路子,比如,杨丽萍的《云南印象》、天创公司的《功夫传奇》都以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创造了奇迹。
  传统上被视为高雅文化的表演艺术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如何促进高雅文化的发展,改变曲高和寡的被动局面,也是个大问题。民族化的表演艺术实现最彻底的市场化,还面临着艺术的高雅性和通俗性相结合的问题。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传媒等文化的普及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占领了文化市场的份额。尤其是现代的年轻人喜欢读短文,喜欢有趣的、通俗的文化形式,有人把这称之为“读图时代”“快餐文化”,不无道理。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流行歌曲的听众远远超过了交响乐的欣赏者;作为通俗文化标志的民间文化与旅游业结合,也形成了对高雅艺术的冲击,它们以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原始纯朴的风格,受到都市游客的青睐。因此,作为高雅艺术,它的生产和经营要进行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高雅文化的传播要充分利用科技和网络的新形式;高雅文化的生产单位也要引进竞争机制,适应市场需要。我们相信,只有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协调发展,才能创造丰富繁荣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总之,表演艺术实现市场化,需要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应该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和锻炼经营、管理、研发、技术、营销等各方面的艺术家。同时要以开放的心态引进和吸收国内顶尖艺术人才,使舞台表演艺术在市场化的大道上越走越好。
其他文献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党为适应时代的要求提出来的,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它科学地回答了面向新世纪“建设一个什么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全党同志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认真实践。党的路线是“三个代表”的集中体现,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路线是“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在党的思想建设、
摘 要: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而要体现新课程理念,显然就要改革教学。“学案导学”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本文主要探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学案导学 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理念深入人心,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Source spectra, corner frequency and zero frequency amplitudes in near-source conditions were measured using waveform data from 989 earthquakes with magnitudes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应当把德育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研究生党建
秦腔是一个古老的剧种,有着悠久的历史。秦腔的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当今秦腔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从艺30多年的实践中,笔者深知责任之重大,耕耘之艰辛,这些都来源于对秦腔事业的热爱和期望。今天再议秦腔振兴,笔者认为除外部因素外,内部因素是重中之重,需要我们自身做出许多创造性的扎实而又细致的工作,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通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无论是戏曲的改革还是秦腔的振兴,在很大程度上是音乐、唱腔
一、氧化反应大多数有机物燃烧,都属于氧化反应,但一般有机反应中,氧化反应表现为分子中氧原子的增加或氢原子的减少。因此,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通常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氧原子或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社会生产力,只能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定发展水平上的先进生产力。 近百年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的确是落后了。到目前,从总体水平上说,我
一、党务工作者要注重学习,加强理论思想教育  党员的素质是反映和衡量其先进性程度最基本的标准,只有优良的政治素质,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较强的能力素质,才能具备先进性的基本条件。提高党员素质,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最重要的是在学习上下功夫。通过学习,不断更新观念,坚定信念,不断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理念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及其各种能力素质。   作为一个基层党务工作者,要把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