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载晚清重大事件的珍贵画报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h888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纪阅报馆珍藏批刊有中国晚清重大事件的法国《小日报》。《小日报》是法国最有影响的四大日报之一,1863年由著名报人米老德创办。初为四开四版,1890年后改为四开八版,首版和末版为精美彩图,报道读者最为关注的重大事件;中部六版以文字为主,附有少量黑白图片,主要介绍事件起因和过程。当时,照相技术虽然已经在西方盛行,但将拍照的图片制版应用到报纸上,技术还不过关,尤其着色问题,还不能解决,大量的新闻事件,要靠文字和手绘图画表现。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该报以精美的彩版为阵地,大肆渲染军事扩张时期的法军对外侵略活动,有时也拿出 部分篇幅,介绍他们所关注的世界各国重要动态,中国是他们觊觎已久的国家,因而最关注,经常出现报道中国的画面。对中国报道的重点,是甲午海战、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光绪皇帝、慈禧太后死亡及清朝灭亡民国建立这一时段的重要事件。世纪阅报馆珍藏的这批画报中,以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期的最多,这些图画绝大部分是法国随军“记者”绘画并提供的,也有一部分是使馆工作人员中的职业画家提供的。
  图1为李鸿章赴日本马关谈判画面。《马关条约》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耻辱的不平等条约之一,签订于1895年。1894年甲午海战,中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方请求谈判。最初派在天津海关工作20余年的德国人代表中国到日本谈判,被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和首相伊藤博文驳回,要求李鸿章出面。1895年3月4日,光绪皇帝正式向李鸿章颁发全权证书启程赴日谈判。3月24日下午4时,中日第三次谈判结束后,心事重重的李鸿章乘轿返回驿馆,在快到达驿馆时,突遭刺客枪击,左颊中弹,血染官服,幸好没击中要害。28日,伊藤博文再次来到李鸿章的驿所,告之日本天皇已下令停战,李鸿章不禁喜出望外,万没有想到,几天来在谈判桌上口干舌燥没能取得的战果,竟然会因为自己的遇刺而峰回路转。30日,中日停战条约签字。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此图即为李鸿章遭枪击前夕回驿馆时的场景。
  
  图2—12为义和团运动及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图片。
  
  义和团原叫义和拳,是白莲教的一个支派,源自山东、河北一带的义和拳、梅花拳、大刀会等民间秘密结社,主要在山东西部秘密活动。义和拳信神练功,其基本群众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它的活动一直受清政府的查禁和镇压。1898年以后,义和拳改称义和团,他们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帝国主义,集中打击外国教会侵略势力。义和团无统一组织,用练拳习武方式团聚群众。参加者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及无业游民。义和团的基层组织是“坛”,每坛25人,设有坛主。入坛的人都要焚香宣誓,并严格遵守“不扰民、不贪财”等戒条。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11月,义和拳首领赵三多树起“扶清灭洋”旗帜,在山东冠县率众起义,攻打教堂。风起云涌,山东各地拳会及大刀会迅速行动起来,纷纷展开反教会反文化侵略的斗争风潮。1900年5月27日,直隶义和团进占涿州城,开始由乡村向城市发展。1900年6月13日,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壮大,势如燎原烈火,很快掀起了一场席卷中国北部,震撼全世界的反帝爱国运动。北京、天津迅速成为运动的中心。义和团在得到慈禧太后的招抚和默许后,大量涌入北京。他们在北京习拳练武,赶制武器,烧毁教堂,割断各国使馆电话线,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灭洋、反帝”活动,促使人民群众反帝斗争很快席卷全国,引起帝国主义列强的恐慌,要求清政府镇压义和团。光绪二十六年三月(1900年4月),英、美、德、法四国公使先后照会清廷,限令两个月内剿灭义和团,否则将直接出兵干涉。五月初一日(5月28日),驻北京的各国公使举行会议,决定以“保护使馆”为名,联合出兵北京,五月初三日至十二日(5月30日至6月8日),各国侵略军近千人由天津陆续开抵北京,进驻东交民巷。为了阻止侵略军继续进犯北京,义和团开始拆毁京津铁路,切断京津电报线,并与前来镇压的清军发生激战。1900年6月11日,日本驻华使馆书记杉山被刚调入京的清兵甘军所杀。6月15日,军机处传旨,令在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速入京,参加慈禧召开御前会议,会议最初做出了勒令解散拳民决定,但由于清廷收到洋人要求她归政于光绪的情报。于是慈禧太后的态度发生180度转变,改为支持义和团运动,下令各国公使馆一律撤回。各国公使馆纷纷与清廷交涉。6月20日,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前去总理衙门交涉途中,经过东单牌楼时,被清军虎神营士兵击毙(6月14日下午,克林德率士兵出外寻衅,看到义和团练拳习武,竟然开枪打死团民20余人,结成怨恨),此事后来成为列强对华开战的借口。法国《小日报》刊登的消息沿用的是德国新闻报导,与中方说法有较大出入。他们介绍说:克林德男爵于1881年来华后任驻广州等地领事,1899年升任德意志帝国驻华公使。1900年6月12日,义和团开始在北京城内焚烧教堂,克林德命令使馆卫队开始“猎取团民行动”,逮捕了1名出现在使馆区的团民。19日清政府照会各国驻华使节限时离京。6月20日上午,克林德只带一名翻译前往总理衙门进行交涉,在途中与正在巡逻的神机营章京恩海发生冲突,克林德当场被杀死亡。事件发生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决意报复中国,正式派遣对华远征军,由瓦德西元帅指挥。打死克林德的神机营章京恩海,于1900年12月31日被德军杀死。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向英、美、法、德、意、日、俄罗斯、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奥地利等11国同时宣战,给已经打到天津塘沽的七国联军(德军在9月份才到北京)进军北京制造一个借口.联军在总司令西摩尔(英国海军高级将领)的率领下,7月1 4日占领了天津,直隶总督裕禄兵败自杀。8月4日,联军由日本特务引路向北京方向攻击前进,虽经义和团与清军的顽强抵抗(其中清军的北洋提督聂士成部既抗洋又围剿义和团,抵消了一部分力量),在经历10余天的阻击之后,8月14日凌晨,联军打到北京城外,次日逐步攻占了北京各城门,8月16日晚,占领北京全城。慈禧及皇室在北京陷落前已出逃西安。9月,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受威廉二世派遣,率军来到中国,被推为联军总司令。联军陆续增至10万,由京津出兵,向山海关、保定、正定以至山西扩展。此间,俄国又单独润集步骑兵17万,分六路侵占中国东北。1900年10月,法国率先提出惩治祸首、赔款、拆除大沽炮台等六项要求,作为与清政府谈判的基础。经各国公使多次会议加以补充、修改,12月24日11国(八国之外加上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共同向清廷 提出《议和大纲》12条。清政府完全接受。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9月7目,奕劻、李鸿章全权代表清政府,同这11个国家在北京正式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各国和约》,简称《辛丑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仅赔款一项就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这是中国历史上赔款最多、受辱最深的一份条约。
  
  
  图13—16反映的是中国国家体制大变革时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其中图13,光绪皇帝、慈禧太后死亡,朝廷大员轮流为之守灵。1908年11月14日也就是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傍晚时分,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在中南海瀛台涵元殿驾崩,享年38岁。第二天下午,慈禧皇太后也病死在中南海仪鸾殿,两人的相继谢世不到24小时。由于平日对他们的病情并不外传,突然同时病死,不仅导致社会恐慌,而且出现很多猜测,认为光绪皇帝之死是慈禧太后认为自己不行了,提前让人将他害死。其实从大内保存的御医开出的秘方验看,光绪皇帝所得病症主要是肺结核、肝脏、心脏及风湿等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抵抗力的下降,最后因心肺功能衰竭而亡。慈禧太后则死于痢疾,当年的报纸有充分报道。图14、剪发。1900年7月26日,以章太炎为首的青年志士在上海张园组织了一个“中国会议”,宗旨是推翻满清,建立汉人执政的君主立宪国家。会上,章太炎找来一把剪刀,在众人的惊愕中,剪下第一根辫子,上海为之轰动。在之后的十年里,辫子又一次成为南方人的心理情结。开始是在日本留学的学生剪辫,回国再安上假发,被时人讥为“假洋鬼子”、1906年一些进步青年在上海成立了一个组织,呼吁清廷允许汉人剪发,并陈述一大堆剪发的理由,但统治者根本不予理睬。此图再现的是1911年上海一群情绪亢奋的年轻人,感觉到革命大潮的来临,按捺不住满腔的怒火,纷纷剪掉自己的辫子。图15、武昌起义。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一部分革命党人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起义的胜利,很快促使清朝走向了灭亡。图16、袁世凯就职。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布成立,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但为了利用袁世凯威逼清室退位,孙中山不得不满足袁世凯势力的条件,将临时大总统让位于袁世凯,2月15日,参议院在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时,决议建都南京。2月18日,参议院派出专使蔡元培、汪兆铭、宋教仁等,由上海赴北京,迎袁世凯南下就职。29日,袁世凯制造北京兵变,蔡元培等人被迫避入六国饭店。3月2日,天津兵变。列强借口兵变,相继调兵入京。袁世凯以此为由拒绝南下。专使时为假相所蒙,于3月2日致电南京,陈述袁世凯不能南下的原因。3月6日,参议院被迫同意袁在北京就职。袁世凯阴谋得逞,于1912年3月10日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此图即为袁氏在京整装准备就职的画面。
  
  西画讲究具象写实,故图画清晰逼真,更兼介绍的是中国重大历史事件,因而此类画报在中国收藏市场很有升值潜力。
  
其他文献
在专业的道路上,走了2008天、66个月、5年半之后,《收藏/拍卖》全面改版,实现从一本收藏家杂志到一本收藏生活家杂志的优雅转身。  一路上并不是没有风景。从2004年正式创刊到现在,我们一直服务于中国最高端的读者人群。以“收藏之雅”为宗旨,我们和读者们一起分享了无数的人文趣味与闲情逸致,在同类杂志中,可以说我们是最好当中的一本。但当我们慢下脚步,发现读者有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原有读者希望我们的视野
期刊
西班牙裔墨西哥企业家安东尼奥·偑雷斯·西蒙(Juan AntonioPerez simon)先生是美洲最重要的艺术品收藏家之一。由西蒙先生创立的西蒙基金会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墨西哥一家非营利性的慈善机构。是欧洲本土之外最大的艺术品私人收藏机构之一。西蒙基金会的艺术收藏种类丰富。上至欧洲中世纪的圣像画,近到20世纪现代艺术诸流派.其中尤以欧洲19-20世纪的绘画和雕塑收藏最为丰富和精彩。  
期刊
一件元青花在手,已足以在藏瓷界傲视同群,顾盼自雄。而当坐拥27件元青花精品时,这样的收藏无疑成为所有藏瓷人及瓷器专家心目中的圣殿。香港葛氏天民楼,就是这个独一无二的圣殿。这个圣殿的主人,是一对父子,数十年来神秘低调,这对父子先后担任香港最著名收藏社团“敏求精俞”的主席,更成为收藏史上的一段佳话。  “天民”堂号有玄机看葛氏“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天民楼”斋号颇有来历。史籍记载“葛天氏,
期刊
黄宾虹(1865~1955),原名质,字朴存、朴人等,因故乡安徽歙县潭渡村有滨虹亭,故颜所居日滨虹草堂,中年更字宾虹,且以字行。为一代艺术大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教授、美术研究所所长。  黄宾虹治印始自髫龄,年方十一就临摹家中《飞鸿堂印谱》及丁敬、邓石如印谱,数年后由浙派而转趋徽派,尤于巴慰祖之法有契,并上溯先秦两汉。其于印学贡献有三 一日搜集古鉨印,编拓印谱。积
期刊
这一册清初的信札,在清朝末年落到了常熟藏书家赵宗建之手。现在知道赵宗建的人恐怕不多了,其清成丰时官至太常寺博士,其工作便是管理皇家图书。说出他自己的收藏,或会令人瞠目结舌:司马光《资治通鉴》的手稿、《徐霞客游记》的手书原稿,都是其藏品!  查士标在信札中除了与“东玉贤婿”谈及日常生活、健康状况外,更多的是书画笔债的话题,让人感兴趣的还有他在购买古玩字画时的鉴定、品评及斟酌价钱之语。艺术品市场,无论
期刊
目前中国艺术品单件最高价的创造者即一元青花大罐,元青花的珍罕程度从而不难想见。随着文物艺术品收藏的不断升温,元青花成为了众多藏家们的焦点:由于在市场上出现的元青花往往被人以超高价竞投,由于它所呈现的美学风范,由于它的传奇般身世,由于等等的原因,让人们将元青花视为收藏的圣物。针对历年来的高价元青花,我们为您一一进行分析扫描,以助读者们了解到高价元青花之所以高价的缘由。  谈到高价元青花,首当其冲的莫
期刊
一幅李可染先生的《清漓帆影图》,原本是李先生于1984年连画带信托人转交于本文作者。25年后,此幅作品连同信件一同出现在拍卖场上。拍卖会现已过去二三个月了,却仍有各地友朋询问本文作者关于这幅作品的相关情况。为释惑解疑,也为答谢关爱,郁老特在《收藏’拍卖》撰文说明真相——飘离的《清漓帆影图》,通过上拍,方才令郁老25年来第一次知道这幅作品的存在!  西泠印社2008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在浙江世贸大饭店
期刊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青花瓷》的流行不是空穴来风。青花,这一中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宝藏中拥有特殊历史美感的表现形式,在近年吸引了时尚界的多重目光,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姿态向时尚潮人们袭来,异常惊艳地呈现出它的美。
期刊
据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油画部艺术总监刘刚透露,值中国嘉德成立15年之际,多幅重量级油画作品将于4月底在中国嘉德2008春季拍卖会油画专场上亮相。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刘小东的《温床》、王怀庆的《没家的家具》、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之童年》及陈逸飞的《二重奏》等。      巨幅《温床》登场(高260厘米,宽1000厘米)    刘小东的“温床”是他在2005年到2006年完成的一个绘画项目,这次参加
期刊
作为20世纪前半叶三大报之一《时报》的创办人,狄平子(1872—1941)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史上必然提到的重要人物。其自身富于收藏,精于鉴赏,喜逛古玩店,且因眼力好而常能以低价购得名家字画。狄平子用珂罗版照相技术,影印发行了许多珍贵的书画碑帖,在保存、传播艺术遗产方面厥功至伟。  狄平子为人诙谐烂漫。据说他曾将剥了皮的香蕉藏在袍袖中让人探摸。别人摸到滑腻之物,以为是蛇而惊叫,由此可见其爱开玩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