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文分析了网络教学平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平台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几种方法和思路,以期为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希望能够在高校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模式改革;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学能力
1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意义
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和有力措施[1]。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网络教学平台是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相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方式。打造网络教学平台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教与学特别是课堂教与学中应用的重要手段[2]。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支撑各个教学环节的辅助工具,不仅从教学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更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师生角色等诸多层面赋予教学以新的含义[3]。
2“石大云课堂”网络教学平台简介
2015年初,我校通过优慕课在线教育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采购优慕课网络教学综合平台7.0版本,我校称为“石大云课堂”网络教学平台,平台基于清华大学教育技术学科研究背景,在对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趋势和教育政策的把握上具有前瞻性和突出优势。平台采用构建技术、模块化设计,松散耦合、一体化集成,有效避免“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平台功能较为完善(如图1),支持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程作业、在线测试、课后复习等教学活动,支持多种学习模式 ,为学校线上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基本上满足了师生开展网络教学活动的需要。
3网络教学平台使用存在问题
近年来,建设和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已成为高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关注热点,但由于政策引导、教师理念、技术水平等客观现实的限制,网络教学平台的推广应用水平远未达到理想状态[4]。笔者亲历平台的引进、升级和维护工作,并通过日常培训了解到,目前我校影响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的因素如下几个方面。
3.1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
在网络平台上建设课程耗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大多教师为了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应付学校的检查,缺乏主动性、自觉性。
3.2平台功能问题突显
平台自2015年投入使用以来,能够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平台统计功能弱、实时互动性差等问题突显。
3.2.1建课步骤烦琐,移动端功能少
在“石大云课堂”教学平台近几年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发现平台存在便捷度差、建课流程烦琐、缺乏实时互动、师生教与学活动的统计功能偏弱等一系列问题,现有平台功能满足不了师生的一些教学需求。
3.2.2教师名下无效课程较多
每学期进行平台数据对接时,教务系统中教师名下的课程就会同样对接到平台中教师名下,如果一位教师每学年都教同一门课程, 5年下来,平台上此教师的课程就有5门(课程名称一样,课程编码不同),这样就造成了教师名下无效课程较多,对师生的教与学造成一定的干扰。
3.2.3平台利用率逐年增加,假期利用率偏低
“石大云课堂”运行五年以来,师生依托“石大云课堂”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课程、人数逐年增高,但总体来看,利用率仍有待提高。尤其是假期(如图2所示),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人数基本为0。
3.3教師应用意识和能力弱
“石大云课堂”运行至今,有部分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模式改革,利用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但仍然存在部分教师,尤其是年龄较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弱的教师不愿意用、不会利用平台开展教学活动。主观上,这些教师仍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客观上,他们计算机应用能力弱,不会使用平台上传教学资料、开展教学活动等具体操作。
4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推广策略
为了提高平台的利用率,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促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采取如下策略。
4.1多部门协同,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
网络教学平台的有效推动依赖于高校信息化部门、教务管理部门、人事管理部门、各教学院部等部门的协力配合。为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我校教务处制定文件,自2016年开始逐步实行全部课程上网计划,要求本科生全部课程于2020年底完成上网工作。信息化建设处掌握核心数据,每学期负责教务系统与教学平台数据的对接,同时,举办平台使用培训班,开展交流研讨会、优秀网络课程评比等活动,人事部门制定激励政策,将课程上网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各学院召开教师动员大会、成立“课程上网”工作小组、对教师开展网络辅助教学的工作量给予认定,确保按时完成课程上网建设任务。
4.2提升平台性能
1)进行平台版本升级。为进一步满足师生使用需求,对平台进行版本升级,升级到V8.0版本,解决了建课步骤烦琐、缺少移动端功能问题和课程数据对接时教务系统无法备注线上主讲教师问题。实现了一键导入新课、两步建课,增加了移动端课堂签到、提问、随堂测试等功能。实时监测平台运行状况,对教师遇到的问题和需求及时与厂家技术人员沟通,建立问题解决记录表,不断完善平台性能。
2)增加教务选课功能。为了解决教师名下无效课程多,减少课程冗余数据的产生,对厂家提出改进需求,对“石大云课堂”做了功能升级,不在新学期开始前导入课程,而是新增加“教务选课”功能,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开设新课。在教务选课功能的列表里有本学期所教授的课程名单,只要勾选需要开设的新课,点击“批量导入课程”即可,此时也把相应的学生名单导入。
3)调整平台数据对接策略。针对假期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人数基本为0的问题,调整课表对接策略,由之前的开学前一周对接改为假期第一周对接。这样教师可以利用教务选课功能把课程导入,完善平台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假期利用平台进行预习、自测等学习活动,提高平台假期利用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模式改革;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学能力
1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意义
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和有力措施[1]。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网络教学平台是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相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方式。打造网络教学平台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教与学特别是课堂教与学中应用的重要手段[2]。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支撑各个教学环节的辅助工具,不仅从教学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更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师生角色等诸多层面赋予教学以新的含义[3]。
2“石大云课堂”网络教学平台简介
2015年初,我校通过优慕课在线教育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采购优慕课网络教学综合平台7.0版本,我校称为“石大云课堂”网络教学平台,平台基于清华大学教育技术学科研究背景,在对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趋势和教育政策的把握上具有前瞻性和突出优势。平台采用构建技术、模块化设计,松散耦合、一体化集成,有效避免“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平台功能较为完善(如图1),支持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程作业、在线测试、课后复习等教学活动,支持多种学习模式 ,为学校线上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基本上满足了师生开展网络教学活动的需要。
3网络教学平台使用存在问题
近年来,建设和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已成为高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关注热点,但由于政策引导、教师理念、技术水平等客观现实的限制,网络教学平台的推广应用水平远未达到理想状态[4]。笔者亲历平台的引进、升级和维护工作,并通过日常培训了解到,目前我校影响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的因素如下几个方面。
3.1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
在网络平台上建设课程耗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大多教师为了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应付学校的检查,缺乏主动性、自觉性。
3.2平台功能问题突显
平台自2015年投入使用以来,能够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平台统计功能弱、实时互动性差等问题突显。
3.2.1建课步骤烦琐,移动端功能少
在“石大云课堂”教学平台近几年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发现平台存在便捷度差、建课流程烦琐、缺乏实时互动、师生教与学活动的统计功能偏弱等一系列问题,现有平台功能满足不了师生的一些教学需求。
3.2.2教师名下无效课程较多
每学期进行平台数据对接时,教务系统中教师名下的课程就会同样对接到平台中教师名下,如果一位教师每学年都教同一门课程, 5年下来,平台上此教师的课程就有5门(课程名称一样,课程编码不同),这样就造成了教师名下无效课程较多,对师生的教与学造成一定的干扰。
3.2.3平台利用率逐年增加,假期利用率偏低
“石大云课堂”运行五年以来,师生依托“石大云课堂”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课程、人数逐年增高,但总体来看,利用率仍有待提高。尤其是假期(如图2所示),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人数基本为0。
3.3教師应用意识和能力弱
“石大云课堂”运行至今,有部分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模式改革,利用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但仍然存在部分教师,尤其是年龄较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弱的教师不愿意用、不会利用平台开展教学活动。主观上,这些教师仍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客观上,他们计算机应用能力弱,不会使用平台上传教学资料、开展教学活动等具体操作。
4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推广策略
为了提高平台的利用率,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促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采取如下策略。
4.1多部门协同,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
网络教学平台的有效推动依赖于高校信息化部门、教务管理部门、人事管理部门、各教学院部等部门的协力配合。为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我校教务处制定文件,自2016年开始逐步实行全部课程上网计划,要求本科生全部课程于2020年底完成上网工作。信息化建设处掌握核心数据,每学期负责教务系统与教学平台数据的对接,同时,举办平台使用培训班,开展交流研讨会、优秀网络课程评比等活动,人事部门制定激励政策,将课程上网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各学院召开教师动员大会、成立“课程上网”工作小组、对教师开展网络辅助教学的工作量给予认定,确保按时完成课程上网建设任务。
4.2提升平台性能
1)进行平台版本升级。为进一步满足师生使用需求,对平台进行版本升级,升级到V8.0版本,解决了建课步骤烦琐、缺少移动端功能问题和课程数据对接时教务系统无法备注线上主讲教师问题。实现了一键导入新课、两步建课,增加了移动端课堂签到、提问、随堂测试等功能。实时监测平台运行状况,对教师遇到的问题和需求及时与厂家技术人员沟通,建立问题解决记录表,不断完善平台性能。
2)增加教务选课功能。为了解决教师名下无效课程多,减少课程冗余数据的产生,对厂家提出改进需求,对“石大云课堂”做了功能升级,不在新学期开始前导入课程,而是新增加“教务选课”功能,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开设新课。在教务选课功能的列表里有本学期所教授的课程名单,只要勾选需要开设的新课,点击“批量导入课程”即可,此时也把相应的学生名单导入。
3)调整平台数据对接策略。针对假期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人数基本为0的问题,调整课表对接策略,由之前的开学前一周对接改为假期第一周对接。这样教师可以利用教务选课功能把课程导入,完善平台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假期利用平台进行预习、自测等学习活动,提高平台假期利用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