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节的教学片断为例,从四个方面简述如何才能让物理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 物理课堂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方法
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要求我们重塑充满生命力的课堂。生机勃勃的课堂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让物理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呢?我结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节的教学片断,谈一些做法。
一、构建生活化的物理课堂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把教育同整个生活联系起来。《物理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物理情景……”因此在教学中只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或情景,让物理教学具有生活气息,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实现物理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物理、用物理。
1.用鲜活的生活事例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教师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把学生带入科学境界之中。课堂伊始我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故事:星期一的早上准备升旗的时候,大家拥挤着向前走,突然有人“哎呦”一声,原来是小明踩着小华的脚了。这时小明却说:“你怎么走路的,把我的脚都硌痛了。”(大家开始笑)小华生气地说:“你无礼。”小明争辩:“我有理。”(大家开始大笑)这时我在黑板上写下“无礼”其实“有理”(大家非常惊讶),此时此刻我感觉到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想知道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这样的生活事例形象、具体,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主动状态,自觉投入到学习中。
2.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设计实验,激活思维。
我们从生活中选取有用的物品做些趣味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热情。探究活动“物体在施力的同时是否也受力”时,我把铅笔、旱冰鞋、塑料绳、玩具小汽车、磁铁、气球、滑板车等生活中的物品都搬进教室,有的老师演示,有的学生演示,有的人人动手,课堂上一次又一次掀起高潮,大家兴趣盎然,思维被彻底激活。
学生对实验物品熟悉,感觉到物理并不神秘,物理就在自己身边,可增加对物理课的亲切感。教师应用一个个新鲜有趣的实验现象吸引学生的眼球,把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到课堂的重点、难点上来。学习有趣味,有实践意义和实用价值,学生的思维才会高度集中,解决问题才会积极,课堂气氛才会活跃,课堂教育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3.把生活中的实例编成习题,巩固新知。
得到力的性质后,我给大家出了一道题目:某天发生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一个交警前来处理说:“我一定要找出是哪辆车先撞上另一辆车的。”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个交警能否找出那辆车?为什么?
在学生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与自然界、社会发生联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能理解平时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的道理,破解事物中所隐藏的物理奥秘;反过来,在课堂上讨论这一引人入胜的,能与青少年学生的好奇天性产生共鸣的生活中的问题,学生不但能激发起对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形成物理学习强劲的驱动力,而且能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二、设计开放性的物理实验
实践证明开放性的实验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自己动手、自己观察、自己思考、总结归纳,深化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几个演示实验归纳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结论后,我又设计了开放性实验:上课前已在学生桌上摆好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筋两根、空塑料瓶两个、重物一个),提出要求:你可以任选其中之一或两个器材,也可以利用你身边的器材,设计一个可以说明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的实验。话音刚落,课堂立即沸腾了,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大胆思维,讨论比划、尝试,力求自己设计的实验有所创新。正所谓“有思则明,明则通,通能应变”。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没有给予任何提示语,以免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地发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自我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这是课堂焕发生命力的源泉。
三、模拟“尖端领域中”的实验
课本上的“读一读”栏目:小船停在光滑的冰面上……把行李向后扔出去,小船居然运动起来了。我把它改成了演示实验:一个学生半蹲在静止的滑板车上,突然用力扔重纸箱,大家观察到他运动起来了。我又让学生猜想并演示若让气球向东南方向飞去,气球口应该朝什么方向喷气?试试看。全班同学沸腾了,我告诉他们这就是火箭升空原理,我国用自己的火箭成功发射“神六”、“神七”,我国的航天技术已步入世界领先行列。这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自信心,从而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成学习动机,激发了他们为祖国四化建设而刻苦学习的志趣。
四、布置开放性的物理作业
搞“题海战术”容易削弱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要真正学会学习,先要学会如何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这节课后作业:请你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喷气式飞机是如何实现上升、在空中机动、下降的。这是一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多、快、广是它的特点,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教学生和督促学生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去获取有用信息,提高学习效益。教材、报纸、刊物、互联网等都是学生可以利用的资源,把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这节课学生从一个佳境进入另一个佳境,整堂课的教学气氛非常活跃,教学内容也更加充实,教学效果非常突出,物理课堂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广大物理教师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努力探索,不断提出教学方法的新思路,改进物理学科的教学方式,让物理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物理课堂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方法
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要求我们重塑充满生命力的课堂。生机勃勃的课堂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让物理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呢?我结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节的教学片断,谈一些做法。
一、构建生活化的物理课堂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把教育同整个生活联系起来。《物理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物理情景……”因此在教学中只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或情景,让物理教学具有生活气息,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实现物理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物理、用物理。
1.用鲜活的生活事例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教师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把学生带入科学境界之中。课堂伊始我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故事:星期一的早上准备升旗的时候,大家拥挤着向前走,突然有人“哎呦”一声,原来是小明踩着小华的脚了。这时小明却说:“你怎么走路的,把我的脚都硌痛了。”(大家开始笑)小华生气地说:“你无礼。”小明争辩:“我有理。”(大家开始大笑)这时我在黑板上写下“无礼”其实“有理”(大家非常惊讶),此时此刻我感觉到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想知道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这样的生活事例形象、具体,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主动状态,自觉投入到学习中。
2.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设计实验,激活思维。
我们从生活中选取有用的物品做些趣味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热情。探究活动“物体在施力的同时是否也受力”时,我把铅笔、旱冰鞋、塑料绳、玩具小汽车、磁铁、气球、滑板车等生活中的物品都搬进教室,有的老师演示,有的学生演示,有的人人动手,课堂上一次又一次掀起高潮,大家兴趣盎然,思维被彻底激活。
学生对实验物品熟悉,感觉到物理并不神秘,物理就在自己身边,可增加对物理课的亲切感。教师应用一个个新鲜有趣的实验现象吸引学生的眼球,把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到课堂的重点、难点上来。学习有趣味,有实践意义和实用价值,学生的思维才会高度集中,解决问题才会积极,课堂气氛才会活跃,课堂教育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3.把生活中的实例编成习题,巩固新知。
得到力的性质后,我给大家出了一道题目:某天发生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一个交警前来处理说:“我一定要找出是哪辆车先撞上另一辆车的。”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个交警能否找出那辆车?为什么?
在学生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与自然界、社会发生联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能理解平时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的道理,破解事物中所隐藏的物理奥秘;反过来,在课堂上讨论这一引人入胜的,能与青少年学生的好奇天性产生共鸣的生活中的问题,学生不但能激发起对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形成物理学习强劲的驱动力,而且能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二、设计开放性的物理实验
实践证明开放性的实验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自己动手、自己观察、自己思考、总结归纳,深化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几个演示实验归纳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结论后,我又设计了开放性实验:上课前已在学生桌上摆好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筋两根、空塑料瓶两个、重物一个),提出要求:你可以任选其中之一或两个器材,也可以利用你身边的器材,设计一个可以说明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的实验。话音刚落,课堂立即沸腾了,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大胆思维,讨论比划、尝试,力求自己设计的实验有所创新。正所谓“有思则明,明则通,通能应变”。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没有给予任何提示语,以免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地发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自我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这是课堂焕发生命力的源泉。
三、模拟“尖端领域中”的实验
课本上的“读一读”栏目:小船停在光滑的冰面上……把行李向后扔出去,小船居然运动起来了。我把它改成了演示实验:一个学生半蹲在静止的滑板车上,突然用力扔重纸箱,大家观察到他运动起来了。我又让学生猜想并演示若让气球向东南方向飞去,气球口应该朝什么方向喷气?试试看。全班同学沸腾了,我告诉他们这就是火箭升空原理,我国用自己的火箭成功发射“神六”、“神七”,我国的航天技术已步入世界领先行列。这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自信心,从而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成学习动机,激发了他们为祖国四化建设而刻苦学习的志趣。
四、布置开放性的物理作业
搞“题海战术”容易削弱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要真正学会学习,先要学会如何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这节课后作业:请你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喷气式飞机是如何实现上升、在空中机动、下降的。这是一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多、快、广是它的特点,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教学生和督促学生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去获取有用信息,提高学习效益。教材、报纸、刊物、互联网等都是学生可以利用的资源,把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这节课学生从一个佳境进入另一个佳境,整堂课的教学气氛非常活跃,教学内容也更加充实,教学效果非常突出,物理课堂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广大物理教师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努力探索,不断提出教学方法的新思路,改进物理学科的教学方式,让物理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