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梦为主题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ishab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以中国梦为主题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认为中小学语文教育必须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大的文化背景之中,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使其成为教学的重要资源,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中国梦的相关内容展开教学,开展与中国梦有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社会实践丰富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第二课堂。
  【关键词】中国梦 中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教育 培育 弘扬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5B-0116-02
  如何在中国梦主题所蕴含的历史感与时代感下去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中国梦是历史的,应该从民族复兴的角度打造连接中国梦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链条;其次,中国梦也是现实的,应该从实践的角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需求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再次,中国梦更是未来的,应该从道路认同的角度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着力于这三点,中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更显其重要性,而如何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将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国梦内容相结合展开教学,很好地诠释中国梦的历史感和时代意义,更应基于这三点去探索、实践、创新。
  一、中小学语文教师提升自身传统文化底蕴,结合中国梦的相关内容展开教学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梦主题下有效开展中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与学生都应对中国梦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让语文课堂在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时,能把握大方向和中国梦的精神内核,而这和教师是离不开的,其扮演着重要的引导者角色,课堂的形式内容及其活动的丰富性与中国梦内容相结合又能够很好地以不同表现方式展现给学生,不仅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创新思维、对中国梦内容的理解程度等,还是当下中国梦的提出对新时代教师教育教学赋予的新时代要求和一项必备的能力考核。
  (一)教师以身示范,激发学生国学热情,培育国学底蕴。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加强自身传统文化的修养是十分必要的,是学生学好传统文化的重要条件,语文教师唯有从内心热爱传统文化,才能将这种喜爱之情传递给学生。当然并不是要求语文老师都成为国学大师,但一定的传统文化底子是应该有的。然而,现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传统文化的功底有一定的欠缺,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甚至有的教师对传统文化只略知一二。因此,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将传统文化教给学生,激发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必须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从《弟子规》《论语》《大学》《孟子》等较为基础的经典读起,然后再研读其他的经典。
  此外,有关教育部门可以定期组织有关传统文化的培训或讲座,营造共同学习传统文化的大氛围,学校也可以安排一些传统文化教学的经验交流会,这样教师们不仅会重视传统文化,而且还增强了其传统文化的功底,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能更好地从事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
  (二)学与教结合,反转课堂,领悟传统文化,品味中国梦。对于传统文化教学,语文教师应不局限于传统教学法,可实施翻转课堂模式,学生讲、老师听,将自我评价、学生之间评价、老师评价相结合,并让家长参与评价。如可通过班会课的时间,让学生上去讲课,或播放弘扬亲情孝道的视频,让学生进行关于亲情孝道的分享。在语文教学中,应经常利用语文活动课组织同学讨论感恩、人身观、梦想、价值观等话题,并催发学生心中真、善、美的心灵种子。通过学习国学等经典传统文化,了解其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学生的古典情怀、文化底蕴得到培养,尊老爱幼、刻苦奋斗等良好品格得以形成,促进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基本成型。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过程,将其和中国梦内容结合,渗透到学生学习、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学生才能深刻地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
  二、开展与中国梦有关的传统文化教育综合性学习活动
  与中国梦相切合的中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可以在汉字书法教学、阅读教学等过程中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实践的角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需求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一)汉字書法教学方面。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的思想相通,体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开放兼容的社会理想,这为小学的汉字书法教学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每一个汉字的组成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汉字书法中追求笔画间的和谐优美,谋篇布局强调和而不同,尤其是汉字当中的繁体字,更能体现书法的精妙所在,且有大篆、小篆、楷书等不同的字体,字形的构造以及书写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汉字的魅力展现出来。通过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并且在书法练习中体会刚柔相济的书法精神。
  在书法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直观地感受和学习,将一些较为简单的适宜小学生学习的小篆或者楷书挑出来,制作成字帖,带领孩子切身体会书法汉字中蕴含的奥秘,体会其中“和而不同”的思想精髓,并鼓励孩子积极临摹。
  (二)阅读教学方面。实现中国梦所要求的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所主张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诉求,都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经典话语作为内在依据和有力支撑,所以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阅读教学,并注重延展性和阶段性阅读等。
  1.注重延展性和阶段性阅读。部分老师容易犯一种错误,即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视野往往局限在教材中传统文化,将教材中的文章当作教学的终极目标,学生往往只学会了教材的东西,较少开展拓展性的阅读,没有做到由一篇文章而连接至一本书的整体或者是同类的文章中去,于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离不开教科书的范围,视野也就不够开阔,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也缺乏系统性和延展性。由此看来,小学生传统文化的阅读教学十分重要,老师应该多给孩子介绍一些经典读物。南怀瑾先生说过,中小学语文课,一、二年级主要学《千字文》,三、四年级主要学《幼学琼林》,五、六年级主要学《古文观止》,整个小学应穿插学习、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诗经》等。南怀瑾先生的说法值得借鉴和学习。不同的阶段补充学习不同的经典读物,长此以往,学生将养成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习惯,这不仅可以打下较好的古文功底,更能促进道德思想上的进步。   2.引导学生集体诵读国学经典,培养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自豪感。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根基。诵读国学经典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净化人的灵魂和启迪人的智慧有着重要的作用。古文声韵和谐,朗朗上口,抑扬顿挫,节奏明晰,这些优点是现代文所不可比拟的,只有诵读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音乐美,所以让学生学会并且爱上诵读尤为重要。然而,很多时候孩子不知道早晚读读什么内容,通常都不愿意开口大声诵读。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最为实际的办法是,老师带领着孩子一起诵读经典。对于刚进入学校的孩子,全班人一起诵读,学生会越读越兴奋,最终不但背出了古诗词,还能激发出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对现代文的写作也有很大的影响,可培养简洁雅正的写作风格。因此,让学生多诵读名篇名作,养成诵读诗书的习惯,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让学生在语文写作上引经据典,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自豪感。
  此外,还要讲究熟读精思。除了泛读外,还要精读,将一部名篇精读甚至背诵下来将是受益无穷的,让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贯穿一两部经典,比如《弟子规》等,可以让学生在成长中不断反复深入熟读理解,这不仅让学生骨子里就沉淀着一种修身养性的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教师应合理安排学习的经典内容,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并理解经典著作在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文化意义。
  三、在中国梦的引导下开展社会实践,丰富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第二课堂
  学习重在学以致用,学习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的主动实践,同时,这也是推进中国梦的关键之处。传统文化中有不少人生道理、思想道德、日常礼仪方面的内容,但学生不能仅停留在理解层面,还应该在实践中应用传统文化。譬如《弟子规》中有不少尊老爱幼、孝悌忠信等方面的礼仪与规范,学生理解这些礼仪不是难事,但要真正做到这些礼仪却不容易。现代社会的孩子大多没有经历什么挫折,对他人缺少基本的体贴与关爱。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教授传统文化时,应引导学生每周做一次孝敬长辈的事情,并将这件事记录在相关的句子下面,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懂得体谅和爱护长辈,变得懂礼仪有礼貌。
  学校应更多结合实际,开展更多的中华优秀文化论坛、国学经典教育夏(冬)令营、道德模范评比等实践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活、学习。也可开展一些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的研学主题课程,鼓励学生研学旅行等,在感受祖國山水的同时,挖掘其中的文化底蕴,这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悟中品,从而丰富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二课堂。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科学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但不过时,而且更闪现出新的智慧光芒,而这种智慧是超越时空和地域的。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同时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中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孙 力.中国梦:社会主义的共享梦[J].思想理论教育,2013(5)
  [2]李佩英.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
  [3]周 勇.传统文化·课程开发[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4]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5]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责编 刘 影)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分析地方高等医学院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非医学化现象明显、趋同性和功利性增加、缺乏特色和优势不明显等问题,并提出优化措施:处理好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的关系;突出特色和发展优势,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市场和需求为导向,合理布局学科专业结构;做好专业建设规划,建立专业设置与调整相关机制。  【关键词】以市场为导向 地方高等医学院校 专业设置 优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本文從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营改增”后税收对企业的影响,提出规范管理制度,改进核算的模式,整合企业征税的范围,优化业务流程,进一步完善纳税筹划。  【关键词】新时期;内部控制;“营改增”;增值税管理  深化内控管理制度改革,是新时期企业改革发展的着力点。特别是在税务制度改革的当前,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全面推行“营改增”已有一段时间了,这不仅是
【摘 要】本文论述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上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专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根据学生本身特点,对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进行改革,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根据工作步骤来进行设计,建立与岗位相符合的课程改革内容体系,与此同时,要确保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保障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课程改革 建筑力學与结构 专业岗位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完善认定办法、改进认定方式、合理确定认定标准,进一步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摘 要】本文论述与区域产业动态适应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从高职院校与区域产业动态适应的专业结构调整、与区域产业动态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区域产业需求动态适应的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区域产业 动态适应 专业建设 专业结构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0C-0087-02  对于与区域经济结合紧密的
【摘 要】在市场化经济时期,企业要想获取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每项工作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很多企业都采取了不同的融资方式,在近些年,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业务在解决企业对资金需求过程中使用较广。为了能够使相关的企业更好地应用这一模式来解决发展过程的资金问题,笔者对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业务的相关特点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摘 要】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从项目可行性研究开始,经方案优选、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组织施工、竣工验收直至项目试运行投产,整个项目周期的造价控制和管理。  【关键词】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控制  一、引言  全过程造价、包括两个层面“造价的合理确定”和“造价的有效控制”,有效控制造价的合理确定是有效控制的前提,有效的控制是以合理的造价确定为基础的。  二、全过程项目管理各阶段造价管理指标  全过程项目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为此企业中的结构层次发生了变化,财务部门的人员的也从原来的核算型转变成了管理核算型,财会人员的工作也分化成了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两部分。换句话说就是财会部门在企业的管理层面占的比重越来越重了。在这种情形下,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不仅仅只限于对数据核算和统计知识的掌握了,还要学会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来对企业的经营环境及信息作出职业性的判断,要给企业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受到了举国上下的一致拥护,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好评。《决定》最后号召:“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究竟如何解读其中的“攻坚克难”?具体说来究竟需要攻克哪些艰难?本文认为需要攻克的艰难包括环境污染和人心污染,并试图从突出问题、具体制度、国民素
10月20日,西湖大学正式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该校首任校长施一公表示,希望能在中国的土地上创建一所有望在较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