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唤醒·激励·赞赏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ry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改革提倡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新型教学理念。陶行知先生说过:关注“生态”,以学定教就是本质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在近两年的教学过程中,立足学生“生态”实际,并根据历史与社会教学内容,以学定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力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在属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稳步前进。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针对分层教学的客观需要实施教学策略,从精心备课,设立分层教学目标;专注课堂,梯度性设问与解疑;兼顾作业,选择性训练与提升;尊重差异,多元化因人施评等角度入手,论述在“以生为本”理念引导下,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构建生态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分层教学;生态课堂
   历史与社会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历史与社会新课标大力提倡人文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强调学生能历史地、辩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情感。笔者在執教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穿新鞋走老路”,传统式的满堂灌、填鸭式以及高耗低效的教学模式仍随处可见,学生的主体地位却时常被淹没。新课改呼唤新型的课堂教学,新课标教学理念尤其需要注重以学定教,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现状分析
   由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关注度差异较大,每个学生的先天素养、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也不尽相同,不同基础的学生组合在同一个班级。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追求“均衡发展”的理念,不但会使后进生因跟不上节奏而逐步丧失信心,学优生也会因为教学内容缺乏挑战性而大大降低学习的积极性。一个班级往往学优生较少,中等生比例最大且后进生相对集中。这就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分析学情,实施差异化的分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这既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又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并不断超越自我的需要。
   二、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层次,开展不同层面的教学活动,并针对不同发展层次和不同需要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学法指导,促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唯一主体,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诸要素关系的核心,也是关注的中心。其他的教学要素,都是为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而服务的,以学定教就是把学生的主体性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上。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在充分把握学情的基础上,从三个步骤落实分层教学的策略。
   1.尊重——精心备课,设立分层教学目标
   备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环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抓好备课环节。在备课过程中,有效教学目标的确立尤为重要。常规的教学活动在简单的“全面发展”目标的统一指导下,很难找到适合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子。以学定教注重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优势和不同的兴趣指向。因此,教师可以依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将学生大致分为学优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三个层次。如何因势利导,让学优生乘势而上,中等生稳步前进,后进生摆脱困境,迎头赶上,教师必须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分层备课,钻研课标和教材,按照“了解、掌握、运用”三种要求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和对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课设定教学目标时,后进生只要求了解大革命的基本过程,知道大革命中重要的时间、人物、事件即可,中等生需在此基础上感受到法国大革命中人民群众所起的作用,从而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学优生的重点应放在进一步地体会法国大革命与英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体现出的彻底性,通过拿破仑称帝,皇权的复辟,感受革命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课堂教学不能只针对某一部分学生而忽视了其他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目标的确立要面向全体学生。差异化的学情和多层次学习实践必然要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和特色化。
   2.唤醒——专注课堂,梯度性设问与解疑
   传统课堂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只知结果,并没有参与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这样的学习是被动的、低效的。素质教育的真谛不是让学生成为规格一致的“标准件”,而是造就充满活力、个性鲜明、思维活跃、勇于标新立异的一代新人。“问”是课堂活力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各层次学生的要求,比如:基础知识要求所有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要求大部分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把知识的拓展运用作为更高一级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做到提问分层、问题设计有梯度性。例如九年级《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笔者这样设计问题:结合已学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知识和本课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介绍:(1)说出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背景、作战双方?(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课堂参与需求。)(2)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影响及两次大战的不同点?(难度有一定提升,引导中等学生或后进生作答,并给予合理的肯定。)(3)结合当前朝鲜半岛的局势,试分析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进一步拓展,激发学优生拓展与挑战的兴趣。)问题的设计体现出了明显的梯度性,循序渐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最大限度地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机会均等,充分考虑提问的广度与深度,尽量使所有学生积极思考,各司其问,各有所得。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习惯被动接受教师传输的知识,对教师讲解产生依赖,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教师可以尝试通过一定的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前预习,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养成带着问题听课的习惯,不仅可以采用师问生答的模式,还可以多尝试生问生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不再是一个布道者,而是一个能唤起学生学习欲望、改变课堂节奏的引导者。    3.激励——兼顾作业,选择性训练与提升
   作業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学优生和后进生作业环节的分层和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后作业必须是课堂学习活动的深化和拓展。根据教学目标梯度性地设计课外作业,重在巩固基础知识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精心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应立足基础知识,历史与社会教学内容多涉及一些时间、地点、人物和典型事件等,作为基础知识,要求每个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选做题应该侧重于探索性、开放性习题,尤其是引入部分与当代社会问题和时政紧密相连的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主选择,坚持导优辅差,这样既能使全体学生各有所得,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4.赞赏——尊重差异,多元化因人施评
   作业批改与评定中,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及时肯定后进生的点滴进步,采用表扬和鼓励等多种方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中等生可采用一些激励性的评价,指出不足,指明方向,使其对自身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对学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提高其竞争意识,促使他们不断超越自我,最大限度地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提高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以学定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强调的是学生的“学”,学生作为课堂的唯一主体必须成为教师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要求教师从以往的“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课堂设计模式中转变过来,关注学生的学情分析,把握学生的学习信息,遵循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相应的要求,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完成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应始终谨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对学生付出真情,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相信他们的潜力,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摒弃“精英主义”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教学只关注学优生的做法,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关怀,都能够信心满怀地学习历史知识,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素质教育大力提倡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但“减负”不意味着降低教学质量,而是要在减负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增效的关键就在于学生本身。蔡林森校长说:“教育工作者不是要去塑造学生,而是提供条件,教育只是提供外因,学生自己才是内因,但外因要有利于内因的发挥,要顺其自然,我们要根据内因的需要,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好的条件。”初中生接触的知识面相对狭窄,学习主动性比较差,个体差异与层次感明显,这就要求一线教师采取各种途径,转变教学理念,关注“生态”,以学定教,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长友.中学历史“分步递进、分层达标”教学模式的运用:2019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5题引发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2020(2):64-66.
   [2]郑志学.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59.
   [3]李静.“最近发展区”理论在高中历史概念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19.
   [4]林慧.如何提升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48-49.
   [5]吕小萍.核心素养引导课堂教学: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4):95-96.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即以他的外在形象,包括行动以及由内在修养而体现出的道德素质、文化风度、文学气质去影响学生,又以其美丽的语言去传道、授业、解惑去感染学生。因此,教师语言的交际作用尤其重要   关键词:外在形象;语言艺术;场合   教师的外在形象及语言的交际作用尤其重要,它应如兰蕙芬芳沁人心脾,应似和风细雨,甘霖沃野。激情飞扬处,它应是澎湃的江水,气吞万里;缠绵悱恻时,它应是春花秋月弱柳扶风。然而,实
摘 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內涵和战略价值,是学校教育和语文课堂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着重阐述了抓住语文教材中的五个关键元素,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策略,以点带面,是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探索。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学五法;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是传播历史文明、弘扬传统文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值得
一个大半辈子总与失败结缘的人,却最终成为闻名全球的富翁和举世瞩目的企业家,他成功的秘诀究竟在哪里?请看麦当劳创始人雷·克洛克的传奇故事。  雷·克洛克出生时,美国西部淘金热刚刚结束,一个本来可以发大财的时代与他擦肩而过。更为不幸的是,正当聪明过人的雷·克洛克想要通过发奋苦读来实现自己最终理想的时候,又遇上了1931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因为家庭极度贫困,他不得不早早辍学,小小年纪便踏入社会。无奈之余
摘 要:数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所占比重大。在以前的教学中,數学教学方法过于单调落后,不能形成一套知行结合的完备体系。教师倾向于注重数学概念,反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进行训练。如今随着教材改版、教师能力的提升、培养策略的优化,许多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答题的准确率得到提高、解题效率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能力;生活情境   计算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小学数学
摘 要:长期以来,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始终吸引着家长和教师的注意。当前推行的新课程改革对现在的小学语文学习提出了更高水准的基本要求。其中,与语文相关的阅读教育的发展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阅读水平,而群文阅读这种新模式的创造让学生能在一定范畴内更快地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既能保证学生的阅读篇目数量,又能在有效时间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   课堂中群文阅读模式
故乡,是每个人生命的源头,又是我们精神的归宿,是漂泊异乡的游子魂牵梦绕之地。它是一块强力的磁石,总是在夜深人静、月照无眠之时,频频唤醒内心最深处的渴望。下面的几篇作品都将故乡作为展开回忆和抒发深情的共同载体,为读者展示了故乡的一幅幅永恒意象。
可笑可乐    伟人作品  批评家:“天啊!这画太妙了,真令人神往!”  画家:“是吗?那是我擦画笔的地方。”    大丢脸面  一位英国青年邀请朋友到一家法国餐馆吃饭,可是,他不懂法语,不知道菜单上写的是什么。但他又不愿在朋友面前显得无知,便指着菜单上的几行字对侍者说:“我们就吃这几样菜吧!”侍者看了看菜单,说道:“对不起,先生,这是乐队的演奏曲目!”    聪明人  政治家对哲学家说:“聪明人
问:不知道为什么,我对女孩特别敏感,如果有谁多看我几眼,我就会想她是不是喜欢我。我心里总是琢磨这类事,几乎无心学习了。我该怎么办?  (幽 幽)  答:你在解一道没有答案的题,你承认吗?她是不是喜欢你,是“她”心里的事,不亲自跟她“对答案”,你怎么能猜到?我想即使你去问,人家也不见得告诉你,对吗?再说,一般多看人几眼大都出于以下几个原因:1、对方长得养眼(与喜欢无关);2、那个人衣着或其他方面与
摘 要:阅读文本是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基础和依据,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丰富知识积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核心素养、建立健全人格;此外,阅读与听、说、写联系紧密、相互作用,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最终质量。就目前而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并非完美无缺,对此联系实际情况,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升华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教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今我国素质教育理
给予最重要的意义并不在于物质方面,而尤其在于人性方面。  一个人能给予另一个人什么东西呢?他把自己的一切给予别人,把自己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给予别人,把自己的生命给于别人。这不一定意味着他要为别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是指他把自己身上存在的东西给予别人,把自己的快乐、兴趣、同情心、谅解、幽默、哀愁,把自己身上存在的所有东西,表露和显现给别人。在他把自己的生命给予别人的同时,他丰富了别人的生命。通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