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00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该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现状,有的放矢地活用教材,采用不同形式进行组织教学,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最大化。
   关键词:理论课;上机课;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2-0069-02
   对于教学,我们提倡“因材施教”。此“材”既有教学对象的学生这种活生生的“材”,又有供师生使用的教科书这种“材”。在教学时,无论对哪种“材”,都得因材而异,根据不同的“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避免整齐划一而走进课堂教学的死胡同,以便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起来。这样一来,教师就要对“材”进行了解,精心准备与组织,教学时才能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们要清楚地意识到,目前计算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般地进入寻常百姓家,学生对于电脑已经不再是陌生的,不再是“高深莫测”的。尤其是小学阶段一般都开设电脑课,学生多多少少对信息技术最基本的知识有了一些了解,到了高中阶段,要是再对信息技术中一些简单的知识进行重复教学,就会如同炒冷饭似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无疑如同嚼蜡一般,毫无味道,学生一定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因此,在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务必正视这一现实,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现状,有的放矢地活用教材,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最大化。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下面,笔者就根据不同的课型的一些处理方法进行探究。
   一、理论课
   信息技术属于一门技术,技术课中的一些理论知识讲解起来也许是比较深奥的、枯燥的,但很多知识很多时候是“说破不值钱”,一旦被挑破了,就容易多了。所以,一些理论知识只要学生懂了,笔者认为就没有必要去讲解,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去死记硬背那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要是确实要让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究,以加深理论学习的深刻性。那么,要怎样上好理论课程呢?
   一要熟悉教材内容。教材内容是有衔接性的,从小学到高中,有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的,哪些知识还不掌握的,这些情况教师要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二要了解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实际情况。对于信息技术知识,学生已经会的,就不要讲;学生通过自学能懂得的,也不必要讲;学生不会的,难度比较大的,教师要用心讲用心指导。
   三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时需要流程的,流程的设计要走在课堂教学的前面。上课伊始要做什么,上课之时要怎么做,课堂即将结束之前有什么要求等,每一个环节都要清楚明白。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信息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如信息技术的一些知识,学生已经有一定基础的,教师就没有必要在课堂上鼓舌呐喊,可设计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进入教材阅读,或查阅资料,用已知去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说学以致用,最后再进行小结、点评或补充,让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完整。同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设备,把教学内容形象化,做到影声并具、有声有色,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信息技术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好处。此外,由于信息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不断发展,教师必须注意向学生介绍新技术,并培养学生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以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志向。
   二、上机课
   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学科。技术的掌握,很多时候是靠双手练出来的,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正因为这样,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教师要明确要求学生上机课时数要占教学总课时数的70%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大量的上机训练、实际操作、勤学苦练,习得并掌握信息技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这部文学理论著作中有这么一句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练习很多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很多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这就强调了练习、实践的重要性。光有理论知识,没有上机实践是一定学不好这门信息技术课程的。那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怎样引导学生进行上机训练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办法,促进学生去学习和探究。也就是说,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给出一定“任务”,让学生去上机练习训练,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这种“任务驱动”教学法能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获取、处理、分析、评价及应用信息的能力。那么,这种“任务”式的教学方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
   一要关注学生差异。俗话说,五个指头伸出去都不一样长,何况人乎!这就是说,学生是存在差异的,既然存在差异,信息技术的教学也应该存在“差异”,因此提出“任务”要求时,是不能搞一刀切的。否则,势必造成一些学生“吃得饱”,好像要撑死一般难受,而一些学生则吃得“饿”,好像饥肠辘辘,也难受,结果教师吃力不讨好,浪费时间和心神,影响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高一学年的学生,有的学生信息技术已经通过二级考试,有的学生才初步掌握信息技术的一些知识,甚至连初步知识也没有,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区别对待,为学生量身定做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会大大增加。
   二要细化学习任务。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大步跨越,否则势必造成知识的断层或对部分知识有所弱化,无意识地给后续学习制造障碍。因此,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整体教学目标,细化为一个个小小的由浅入深的学习任务,这种任务的落实要有前后的衔接与延续,做到知识不遗漏,环环紧扣,层层展开,逐一落实。如在教学多媒体章节的课堂实例中,让学生打开存在服务器上的“音乐欣赏”文件夹,找自己喜欢的音乐,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问:“老师,怎么播放音乐啊?”我让他们思考之后,先简单回顾文件的复制、粘贴,然后讲解媒体播放软件的选择和播放等新内容。信息技术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操作熟练程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逐渐积累的过程。所以,每个“任务”中涉及知识点不宜过多,“任务”的规模不宜过大,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
   三要注意知识的整合与协调。整合包含两个方面的整合,一是信息技术本学科前后知识的整合,二是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我们可将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涵盖天文、地理、历史、音乐、美术等各科领域的知识,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学生的兴趣一旦被调动,将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潜力。而协调,就是注意学生之间的协调作用。有的学习任务是可以让学生“单打独斗”去完成的,而有的“任务”则要让多人合作共同完成的,这中间就要注意同学之间的协调,使之上机操作训练更加和谐更加融洽,以实现上机操作训练学习的效果更加有效。
   三、课外实践课
   课内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课外更好地运用。但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单靠课内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行课外延伸。这种课外延伸与拓展就是课外的实践课。这种课外实践课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注意把课外实践课的内容与日常实际需要结合起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信息技术知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巨大功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二是注意把课外实践课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起来。教师在设计实践题目时,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而要靠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的学习才会有兴趣。因此,一堂“任务”设计精巧的信息技术课能调动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效果明显,达到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自主学习知识的目的。
   总之,信息技术课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胡济良,李尚仁.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祁永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低效应用及解决对策[J].天津电教,2006(06).
其他文献
摘 要:学习上的“后进生”,一般是指因各种因素形成的成绩暂时差的学生。初中数学科学习“后进生”的问题,历来是困扰初中教学的难题,也是全面提高一个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针对具体学生的具体情况,想方设法去转化后进生。  关键词:数学教学;后进生转化;收获成功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让广大学生学好这门功课是每位数学教师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少学
水晶是大自然中存在的一种宝石,人们生活中接触的很多饰品、工艺品的原材料都来自于水晶。而天然水晶是指在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水晶。天然水晶十分宝贵,我国虽然是天然水晶的
北宋统一后,南北势力在宋初政治舞台上重新相遇,矛盾和冲突不断,地域特征成为北宋前期政治博弈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王钦若为相,是南北势力消长的标志性事件。通过对王钦若在朝
1背景与教材分析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力越来越大,同样企业对于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中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制定教学
木雕、石雕与砖雕并称"中国三雕",作为优秀的民间艺术代表,历史悠久,备受海内外学者、收藏家的追捧。现以相关木雕人物作品为例,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木雕作品、不同的雕刻手法
摘 要:Photoshop是中职学校一门实用性、艺术性较强的实践课程。文章从含义出发,阐述情境教学法产生的背景,以及如何在当前的计算机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  关键词:中专;情境教学;Photoshop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5-0058-01  Photoshop是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它实用性强,内容丰富,图片效果绚丽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机电设备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也使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得日益强烈。高职院校作为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摇篮,在人才
从比较、类比、转换三方面分析科学思维方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师认识到科学思维方法在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