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诉求与回应: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的实践研究”的研究之路亦是区域对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方面的初步探索之路。在即将结题之际,回顾整个研究过程,发现研究的五个阶段即荒蠻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和流体时代,正好对应了区域幼儿园职初教师与心理资本同行的五个时期,即偶然相遇期、自然相熟期、坦然相知期、静然相惜期和欣然相伴期,以此梳理心理资本与区域幼儿园职初教师共融的点点滴滴。
〔关键词〕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研究;区域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35-0069-04
2015年,我作为区域学前科研员,是第三个年头。从教师职业生涯阶段理论来看,尚在“稚嫩”的职初期,自感对于学前科研员身份实在是“名不副实”。有幸的是,我遇到了一位资深的科研专家型主任和一位区域学前科研的优秀掌门人。在他们的指引下,处于职初期的我,带着“是不是职初教师都有跟我一样的遭遇”这样的疑惑,职初期的我们在区域层面开启了“诉求与回应: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的实践研究”的研究之路。
阶段一:研究的蛮荒时代——与心理资本“偶然相遇”
【时代背景】
研究的蛮荒时代起于无知状态,初出茅庐的我们尚处于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的“胎儿期”,将研究视为神秘虚幻且高大上的事物。虽然内心有需求、有愿望却“一穷二白”,既无方向又无工具。这个时代要求找准方向,通过海量阅读寻找切入点,以走进研究的真实世界。
【行动跟进】
近年来我区新进的幼儿教师绝大多数为非学前专业出身,因工作接触及日常交流中发现他们普遍“没有底气”“不自信”“带班工作无从下手”,常常处于“有干劲、有期待→打击、受挫→失落、抱怨→退缩、安于现状”的波动状态中。于是,我们产生了“为何会这样”“如何转变现状”等问题,经深思与翻阅许多书籍尤其是心理学著作,蓦然发现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资本或许有助于改变职初教师的这一状态。欣喜之余,如饥似渴地搜索心理资本相关书籍,最终定位于Luthans著、李超平译的《心理资本》一书,通过仔细研读试图解开我的疑惑。
【成长体悟】
阅读是研究灵感闪现的有效途径,从问题入手,从需求出发,建立在阅读之上的问题才能转变成课题;只有通过阅读权威书籍才能正确解读关键概念,初步确立研究方向。这让我们看清了自身的问题并明晰了自身的诉求,为随后的选题探明了方向。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意的寻觅注定了我们与心理资本的相遇。这是从人力资本到心理资本的转向,是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到心理成长的转向,是基于兴趣、基于职责、基于研究意愿而突破无知的过程,是研究的起点。
阶段二:研究的农耕时代——与心理资本“自然相熟”
【时代背景】
研究的农耕时代处于无序状态,此时的我们处于“咿呀学语”的“婴儿期”,尽管有研究的初步想法,但因思维空洞、思想混沌并缺少支持而摇摆不定。这个时代要求我们全身心阅读《心理资本》相关专著,明晰课题的关键概念,理清研究思路,做好顶层设计,为行动奠定基础。
【行动跟进】
通过阅读而认定自身的研究主题,明确课题名称“诉求与回应: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的实践研究”,并且继续阅读相关书籍。在此过程中,我们借鉴Luthans的心理资本问卷(PCQ-24)并进行改编,而后通过分层抽样法对全区幼儿园职初教师与经验教师进行问卷及访谈调查,在此基础上完成“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研究述评”的情报综述和“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现状研究”的调查报告,同时初步界定“幼儿园职初教师的心理资本”“幼儿园职初教师的心理资本开发”等关键概念。此外,我们通过走访区域内多所幼儿园与职初教师和经验教师分别进行座谈,经过汇总与梳理最终确定两个关键概念的内涵,实现了心理资本到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的逐步聚焦。
微概念:幼儿园职初教师的心理资本
幼儿园职初教师的心理资本是0~5年教龄的幼儿教师身上潜在的且可利用的心理资源,是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外显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包括自信、希望、乐观、韧性等积极要素。(1)自信即自我效能感,是指幼儿园职初教师完成本职工作的信念,是其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信心程度的评价;(2)希望是指幼儿园职初教师主动设定工作目标与计划并考虑相应的途径或方法的心理能力,强调意志导向下的路径力;(3)乐观是指幼儿园职初教师基于现实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事件做出积极解释与归因的心理能力,关键在于现实而灵活的合理归因;(4)韧性是指幼儿园职初教师从遭遇的逆境、冲突和失败中快速回弹或复原甚至超越的能力。
明晰关键概念之后,我们在前辈与专家的指导下确立研究目标、构思研究内容、明确研究方法,设计研究方案,申报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并成功立项。
【成长体悟】
阅读是课题研究的前提,在阅读中寻觅理论基础、明晰关键概念、发现研究价值、厘清研究思路。这让我们坚定了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的研究及明确了回应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诉求的方案,也积累了经验。
从开始接触心理资本至课题成功立项,期间我们与心理资本“自然相熟”,可谓“一见如故”。这是“有意”中的“顺势而为”,也是立足于幼儿园职初教师实际对心理资本的“情有独钟”,更是对幼儿园职初教师自身的另一种透视,由此通过理性回应开启课题研究。
阶段三:研究的工业时代——与心理资本“坦然相知”
【时代背景】
研究的工业时代始于无力状态,我们处于“蹒跚学步”的“低幼期”,正欲独立行走,虽有思路能按部就班地去执行,却因研究经验匮乏而跌跌撞撞、磕磕碰碰。这个时代要求明晰研究任务,带着问题阅读并通过研讨与交流达成共识,明察研究误区,团队协同扎实推进课题研究。 【行动跟进】
根据研究任务边探索边阅读以破解开发行动中的一个个难题。在了解课题组每个成员的性格特点、特长优势、心理素质与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明确具体分工,同时拓展阅读双重开发路径中所需参考的相關书籍,在现场研讨中确定开发行动所需的工具。由此,依次推进个别化实战剖析式与团体性体验成长式开发的行动,即一方面借助园长或业务园长的专业支持共同对6名职初教师个案开展每学期两次的定期活动观摩与研讨,并提出心理资本提升的针对性建议;另一方面团体性体验成长式开发的负责人对课题组开展聚焦心理资本四要素的两周一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这一阶段有科研和教研的双重介入,有一定水平的专业支持。
微行动: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的个别化实战剖析式开发
在个别化实战剖析式开发行动之前,有课题组成员提出:如何挖掘个案的心理资本动态变化,仅仅通过我们的肉眼观察吗?是否应该要借助一种工具“实时”记录其心理资本的变化过程?为此,课题组通过阅读《心理资本》一书深入解读自信、希望、乐观和韧性四要素,而后按临床诊断活动的前中后三个阶段逐一进行解剖,最终将四要素以问题化形式进行呈现,以引导6名个案在每次的临床诊断中进行自我记录。活动前的问题列举如下:
1.你相信活动能成功吗?预测活动仅能完成任务还是能达到自己或他人期望,或是表现卓越?
2.活动前做好了哪些准备工作?是否遇到过困难?如有你是如何克服的?
3.你认为活动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外在条件?目前你已具备哪些?你是如何做到的?与之前相比目前哪些能力和外在条件更强了?
结合职初教师自身对这些问题的自我剖析以及课题组对其活动的观摩与研讨,做出综合的质性评估,同时利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量化评价,全面监测职初教师个案的心理资本动态变化过程及开发效果。
如此,通过阅读、思辨与研讨明晰了个别化实战剖析式和团体性体验成长式两种开发路径的操作流程与要点,并形成“幼儿园职初教师学期发展规划”“个别化实战剖析式开发的质性活动分析表”“个别化实战剖析式开发的过程性量化评价表”“团体性体验成长式开发的活动方案”“团体性体验成长式开发的效果反馈表”等过程性文本。
【成长体悟】
阅读与行动研究齐头并进,书籍既是破解研究难题的有效工具,又是推进研究进程的“得力助手”,有助于研究中的思辨、答疑与解惑。这为我们找到了跨越迷茫期的具体策略,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路径。
期间,我们与心理资本“推心置腹”“坦然相知”。从“相熟”走向“相知”是研究与被研究的过程,是阅读与学习并进的过程,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个性发展与共同成长的过程。这彰显了应然之下个性响应与团体呼应的行动力,是研究的主体部分。
阶段四:研究的信息时代——与心理资本“静然相惜”
【时代背景】
研究的信息时代源于无畏状态,我们处于“懵懂叛逆”的“少年期”,显得心高气傲,却在面对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各种诱惑时尚未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个时代要求具有批判的态度与能力,专注于边阅读边反思边提炼,形成有效经验。
【行动跟进】
此时我们全神贯注于行动到文本的转化,其中边阅读边梳理是主要工作。一是由点到面阅读,如课题成果的整体架构时从学习《心理资本》到《青少年心理资本:可持续开发的心理资本》再到《从实践到文本——中小学教师科研写作方法导论》等书籍,以确保成果结构的系统性。二是由此及彼阅读,如团体性体验成长式开发的归纳与总结时团体辅导主持人和课题负责人从“心理资本”文献拓展到“团体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等书籍的主动阅读,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更深层次的分析。三是由浅入深阅读,如撰写个案时从学习《心理资本》到《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韧性》等书籍研究心理资本单一要素,深入分析个案并完善文本。
微成果: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的个案
经过两年的个别化实战剖析式开发的定期行动,幼儿园职初教师以个案的形成呈现了自身心理资本提升的独特性过程及成效。
个案1:淡定中绽放自信,让心理资本更有魅力
个案2:专注中拥抱希望,让心理资本更有动力
个案3:踏实中凸显乐观,让心理资本更有活力
个案4:沉稳中集聚韧性,让心理资本更有张力
个案5:本真中展现潜能,让心理资本更有实力
借助阅读,在专家指导下形成“诉求与回应: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并汇编“发现·激活·超越”的成果集。
【成长体悟】
阅读是研究成果“诞生”的基石,而后思考与分析,专注于成果的总结与提炼。这让我们练就了科研思维进而明确职初教师的成长路径并凝心聚力寻找其成长规律。
这是我们与心理资本“静然相惜”“同舟共济”的时期。从“相知”进入“相惜”“磨难重重”,既是行动与文本贴切“磨合”的过程又是文稿“磨炼”的过程,是研究的提升阶段。
阶段五:研究的流体时代—— 与心理资本“欣然相伴”
【时代背景】
研究的流体时代缘于无终状态。我们处于“心怀壮志”的“青年期”,对研究有无穷的热情、干劲与“雄心勃勃”的抱负。这个时代要求在阅读中优化成果,并乐于接受他人鉴赏,在流动中活化成果,让课题成果更加清晰透彻。
【行动设想】
一是继续阅读最新的专著或成果并内化,以及拓展开发行动并反思,进一步鉴别与验证、修改与完善成果;二是经各方专家、学者严格审阅,在流动性阅读中获得建设性的意见,实现质的提升;三是在区域幼儿园职初教师中进行推广与修正,以形成“经典”成果。
【成长期待】
阅读是成果优化、转化与推广应用的促进力与保证,让成果在经受住时间的检验和社会的考验之后,不仅惠及区域幼儿园职初教师,更延伸至全市乃至全省甚至外省市的幼儿园职初教师,让这一群体在收获心理资本的同时更好地成就专业成长。
研究蛮荒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流体时代的更迭演变,是与阅读如影随形的日子,是基于研究之需的一次阅读之旅,是我们与心理资本的一次美好约会。区域的新手学前科研员、幼儿园职初教师与心理资本的相遇、相熟、相知、相惜的过程,是我们从无知→无序→无力→无畏→无终的成长历程。在阅读中学习、设计中行动、反思中收获,我们已然成长为“成熟稳重”的“成年人”。我们的内心更加强大,“资本”更加雄厚,我们与心理资本“欣然相伴”。至此,我们可以欣慰地说一句“小荷已露尖尖角”。
注:此文是2015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诉求与回应: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的实践研究”(C15025)研究的回顾与感悟。
(作者单位:上海金山区教育学院,上海,201508)
编辑/左文萍 终校/温尔虹
〔关键词〕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研究;区域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35-0069-04
2015年,我作为区域学前科研员,是第三个年头。从教师职业生涯阶段理论来看,尚在“稚嫩”的职初期,自感对于学前科研员身份实在是“名不副实”。有幸的是,我遇到了一位资深的科研专家型主任和一位区域学前科研的优秀掌门人。在他们的指引下,处于职初期的我,带着“是不是职初教师都有跟我一样的遭遇”这样的疑惑,职初期的我们在区域层面开启了“诉求与回应: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的实践研究”的研究之路。
阶段一:研究的蛮荒时代——与心理资本“偶然相遇”
【时代背景】
研究的蛮荒时代起于无知状态,初出茅庐的我们尚处于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的“胎儿期”,将研究视为神秘虚幻且高大上的事物。虽然内心有需求、有愿望却“一穷二白”,既无方向又无工具。这个时代要求找准方向,通过海量阅读寻找切入点,以走进研究的真实世界。
【行动跟进】
近年来我区新进的幼儿教师绝大多数为非学前专业出身,因工作接触及日常交流中发现他们普遍“没有底气”“不自信”“带班工作无从下手”,常常处于“有干劲、有期待→打击、受挫→失落、抱怨→退缩、安于现状”的波动状态中。于是,我们产生了“为何会这样”“如何转变现状”等问题,经深思与翻阅许多书籍尤其是心理学著作,蓦然发现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资本或许有助于改变职初教师的这一状态。欣喜之余,如饥似渴地搜索心理资本相关书籍,最终定位于Luthans著、李超平译的《心理资本》一书,通过仔细研读试图解开我的疑惑。
【成长体悟】
阅读是研究灵感闪现的有效途径,从问题入手,从需求出发,建立在阅读之上的问题才能转变成课题;只有通过阅读权威书籍才能正确解读关键概念,初步确立研究方向。这让我们看清了自身的问题并明晰了自身的诉求,为随后的选题探明了方向。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意的寻觅注定了我们与心理资本的相遇。这是从人力资本到心理资本的转向,是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到心理成长的转向,是基于兴趣、基于职责、基于研究意愿而突破无知的过程,是研究的起点。
阶段二:研究的农耕时代——与心理资本“自然相熟”
【时代背景】
研究的农耕时代处于无序状态,此时的我们处于“咿呀学语”的“婴儿期”,尽管有研究的初步想法,但因思维空洞、思想混沌并缺少支持而摇摆不定。这个时代要求我们全身心阅读《心理资本》相关专著,明晰课题的关键概念,理清研究思路,做好顶层设计,为行动奠定基础。
【行动跟进】
通过阅读而认定自身的研究主题,明确课题名称“诉求与回应: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的实践研究”,并且继续阅读相关书籍。在此过程中,我们借鉴Luthans的心理资本问卷(PCQ-24)并进行改编,而后通过分层抽样法对全区幼儿园职初教师与经验教师进行问卷及访谈调查,在此基础上完成“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研究述评”的情报综述和“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现状研究”的调查报告,同时初步界定“幼儿园职初教师的心理资本”“幼儿园职初教师的心理资本开发”等关键概念。此外,我们通过走访区域内多所幼儿园与职初教师和经验教师分别进行座谈,经过汇总与梳理最终确定两个关键概念的内涵,实现了心理资本到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的逐步聚焦。
微概念:幼儿园职初教师的心理资本
幼儿园职初教师的心理资本是0~5年教龄的幼儿教师身上潜在的且可利用的心理资源,是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外显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包括自信、希望、乐观、韧性等积极要素。(1)自信即自我效能感,是指幼儿园职初教师完成本职工作的信念,是其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信心程度的评价;(2)希望是指幼儿园职初教师主动设定工作目标与计划并考虑相应的途径或方法的心理能力,强调意志导向下的路径力;(3)乐观是指幼儿园职初教师基于现实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事件做出积极解释与归因的心理能力,关键在于现实而灵活的合理归因;(4)韧性是指幼儿园职初教师从遭遇的逆境、冲突和失败中快速回弹或复原甚至超越的能力。
明晰关键概念之后,我们在前辈与专家的指导下确立研究目标、构思研究内容、明确研究方法,设计研究方案,申报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并成功立项。
【成长体悟】
阅读是课题研究的前提,在阅读中寻觅理论基础、明晰关键概念、发现研究价值、厘清研究思路。这让我们坚定了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的研究及明确了回应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诉求的方案,也积累了经验。
从开始接触心理资本至课题成功立项,期间我们与心理资本“自然相熟”,可谓“一见如故”。这是“有意”中的“顺势而为”,也是立足于幼儿园职初教师实际对心理资本的“情有独钟”,更是对幼儿园职初教师自身的另一种透视,由此通过理性回应开启课题研究。
阶段三:研究的工业时代——与心理资本“坦然相知”
【时代背景】
研究的工业时代始于无力状态,我们处于“蹒跚学步”的“低幼期”,正欲独立行走,虽有思路能按部就班地去执行,却因研究经验匮乏而跌跌撞撞、磕磕碰碰。这个时代要求明晰研究任务,带着问题阅读并通过研讨与交流达成共识,明察研究误区,团队协同扎实推进课题研究。 【行动跟进】
根据研究任务边探索边阅读以破解开发行动中的一个个难题。在了解课题组每个成员的性格特点、特长优势、心理素质与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明确具体分工,同时拓展阅读双重开发路径中所需参考的相關书籍,在现场研讨中确定开发行动所需的工具。由此,依次推进个别化实战剖析式与团体性体验成长式开发的行动,即一方面借助园长或业务园长的专业支持共同对6名职初教师个案开展每学期两次的定期活动观摩与研讨,并提出心理资本提升的针对性建议;另一方面团体性体验成长式开发的负责人对课题组开展聚焦心理资本四要素的两周一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这一阶段有科研和教研的双重介入,有一定水平的专业支持。
微行动: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的个别化实战剖析式开发
在个别化实战剖析式开发行动之前,有课题组成员提出:如何挖掘个案的心理资本动态变化,仅仅通过我们的肉眼观察吗?是否应该要借助一种工具“实时”记录其心理资本的变化过程?为此,课题组通过阅读《心理资本》一书深入解读自信、希望、乐观和韧性四要素,而后按临床诊断活动的前中后三个阶段逐一进行解剖,最终将四要素以问题化形式进行呈现,以引导6名个案在每次的临床诊断中进行自我记录。活动前的问题列举如下:
1.你相信活动能成功吗?预测活动仅能完成任务还是能达到自己或他人期望,或是表现卓越?
2.活动前做好了哪些准备工作?是否遇到过困难?如有你是如何克服的?
3.你认为活动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外在条件?目前你已具备哪些?你是如何做到的?与之前相比目前哪些能力和外在条件更强了?
结合职初教师自身对这些问题的自我剖析以及课题组对其活动的观摩与研讨,做出综合的质性评估,同时利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量化评价,全面监测职初教师个案的心理资本动态变化过程及开发效果。
如此,通过阅读、思辨与研讨明晰了个别化实战剖析式和团体性体验成长式两种开发路径的操作流程与要点,并形成“幼儿园职初教师学期发展规划”“个别化实战剖析式开发的质性活动分析表”“个别化实战剖析式开发的过程性量化评价表”“团体性体验成长式开发的活动方案”“团体性体验成长式开发的效果反馈表”等过程性文本。
【成长体悟】
阅读与行动研究齐头并进,书籍既是破解研究难题的有效工具,又是推进研究进程的“得力助手”,有助于研究中的思辨、答疑与解惑。这为我们找到了跨越迷茫期的具体策略,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路径。
期间,我们与心理资本“推心置腹”“坦然相知”。从“相熟”走向“相知”是研究与被研究的过程,是阅读与学习并进的过程,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个性发展与共同成长的过程。这彰显了应然之下个性响应与团体呼应的行动力,是研究的主体部分。
阶段四:研究的信息时代——与心理资本“静然相惜”
【时代背景】
研究的信息时代源于无畏状态,我们处于“懵懂叛逆”的“少年期”,显得心高气傲,却在面对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各种诱惑时尚未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个时代要求具有批判的态度与能力,专注于边阅读边反思边提炼,形成有效经验。
【行动跟进】
此时我们全神贯注于行动到文本的转化,其中边阅读边梳理是主要工作。一是由点到面阅读,如课题成果的整体架构时从学习《心理资本》到《青少年心理资本:可持续开发的心理资本》再到《从实践到文本——中小学教师科研写作方法导论》等书籍,以确保成果结构的系统性。二是由此及彼阅读,如团体性体验成长式开发的归纳与总结时团体辅导主持人和课题负责人从“心理资本”文献拓展到“团体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等书籍的主动阅读,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更深层次的分析。三是由浅入深阅读,如撰写个案时从学习《心理资本》到《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韧性》等书籍研究心理资本单一要素,深入分析个案并完善文本。
微成果: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的个案
经过两年的个别化实战剖析式开发的定期行动,幼儿园职初教师以个案的形成呈现了自身心理资本提升的独特性过程及成效。
个案1:淡定中绽放自信,让心理资本更有魅力
个案2:专注中拥抱希望,让心理资本更有动力
个案3:踏实中凸显乐观,让心理资本更有活力
个案4:沉稳中集聚韧性,让心理资本更有张力
个案5:本真中展现潜能,让心理资本更有实力
借助阅读,在专家指导下形成“诉求与回应: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并汇编“发现·激活·超越”的成果集。
【成长体悟】
阅读是研究成果“诞生”的基石,而后思考与分析,专注于成果的总结与提炼。这让我们练就了科研思维进而明确职初教师的成长路径并凝心聚力寻找其成长规律。
这是我们与心理资本“静然相惜”“同舟共济”的时期。从“相知”进入“相惜”“磨难重重”,既是行动与文本贴切“磨合”的过程又是文稿“磨炼”的过程,是研究的提升阶段。
阶段五:研究的流体时代—— 与心理资本“欣然相伴”
【时代背景】
研究的流体时代缘于无终状态。我们处于“心怀壮志”的“青年期”,对研究有无穷的热情、干劲与“雄心勃勃”的抱负。这个时代要求在阅读中优化成果,并乐于接受他人鉴赏,在流动中活化成果,让课题成果更加清晰透彻。
【行动设想】
一是继续阅读最新的专著或成果并内化,以及拓展开发行动并反思,进一步鉴别与验证、修改与完善成果;二是经各方专家、学者严格审阅,在流动性阅读中获得建设性的意见,实现质的提升;三是在区域幼儿园职初教师中进行推广与修正,以形成“经典”成果。
【成长期待】
阅读是成果优化、转化与推广应用的促进力与保证,让成果在经受住时间的检验和社会的考验之后,不仅惠及区域幼儿园职初教师,更延伸至全市乃至全省甚至外省市的幼儿园职初教师,让这一群体在收获心理资本的同时更好地成就专业成长。
研究蛮荒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流体时代的更迭演变,是与阅读如影随形的日子,是基于研究之需的一次阅读之旅,是我们与心理资本的一次美好约会。区域的新手学前科研员、幼儿园职初教师与心理资本的相遇、相熟、相知、相惜的过程,是我们从无知→无序→无力→无畏→无终的成长历程。在阅读中学习、设计中行动、反思中收获,我们已然成长为“成熟稳重”的“成年人”。我们的内心更加强大,“资本”更加雄厚,我们与心理资本“欣然相伴”。至此,我们可以欣慰地说一句“小荷已露尖尖角”。
注:此文是2015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诉求与回应: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的实践研究”(C15025)研究的回顾与感悟。
(作者单位:上海金山区教育学院,上海,201508)
编辑/左文萍 终校/温尔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