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初的一天,秋雨绵绵。巫溪县宁乡镇薅坪村云雾环绕,如蓬莱仙境般若隐若现。
驻村“第一书记”黄兴平正站在村口,焦急地等待养蜂技术员。
为了寻找村级经济发展的“蹊径”,薅坪村采取“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引进了来自四川省阿坝州的200群中华蜜蜂。
眼下,黄兴平正忙着组织技术员给村民提供技术指导。
两个多月前,黄兴平来到薅坪村担任“第一书记”。以前,他在巫溪县委组织部从事干部管理等工作。
“一直在机关呆着,对于农村脱贫攻坚,我完全是‘门外汉’。”黄兴平毫不掩饰地说。
就任以来,这位“第一书记”深感“脱贫攻坚责任之重”——巫溪县宁厂镇薅坪村是全县1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黄兴平和村民拉家常,敞开心扉聊天,发现村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他看来,薅坪村的贫困症结可以概括为“双高双难、一低一差”——“双高”即贫困人口占比较高、贫困发生率高;“雙难”即支柱产业培育难、内生动力培育难;“一低”即收入低;“一差”即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差。
来村里任职之后,黄兴平喜欢上了散步。眼望着村子里层峦耸翠、有“东方天山”之称的大官山,他心里暗暗发誓:自己要当好薅坪人,带领全村乡亲团结一致、脱贫攻坚!
事实上,经过之前的调研论证,薅坪村已经描绘好了“脱贫攻坚作战图”。
薅坪村被确定为县级深度贫困村后,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坚持问题导向,确定了“组织引领、交通先行、农旅融合、生态宜居、村风文明”的发展思路。
“作战图”绘制好后,黄兴平和同事们的工作重点就是“按图实战”了。
可是,攻坚实战的突破口又在哪里?
在这位长期从事组织工作的“第一书记”看来,突破口就是做好“组织引领”——强化党支部建设,激发战斗堡垒作用。
“关键是要让村里的党员发挥‘头雁效应’。”黄兴平说,为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薅坪村通过强化政治引领、加强人才储备等措施,培养、带动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队伍。
有了人才保障还不够——村子要脱贫致富,最终还是要落脚在产业上。
薅坪村耕地面积855亩、林地12170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8%,水资源较为充沛。毗邻的大官山原始林草场幅员面积57.14平方公里,旅游资源丰富。
依托自身资源,薅坪村因地制宜,开辟了一条“林药套作、种养循环、农旅融合”的产业发展之路——
一是发展林地经济。薅坪村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采取“合作社 农户”的发展模式,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发展300亩青脆李和200亩核桃;采取“公司 合作社 农户”发展模式,引进四川阿坝中蜂200群。
二是发展生态畜牧业。充分利用资源禀赋,采取“养殖大户 贫困户”模式,组织引导村民积极发展养殖产业,目前成功引进养殖企业1家,培育黄牛、山羊、生猪养殖大户共19户。
三是抓好乡村旅游。依托大官山的旅游资源,突出发挥大官山旅游服务承接功能,新培育“森林人家”农家乐1户,同时启动巫盐旅游驿站建设,并利用村里闲置的小学校,建设“扶贫车间”——“扶贫车间”具备农资超市、电商平台、专业合作社等多重功能。
“产业发展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于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在发展产业项目的同时,黄兴平和同事们深知,如果村民没有切身感受到脱贫带来的实在好处,产业就很难发展长久。
因此,村“两委”班子还把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一是改进扶贫方法。变走访慰问为帮扶政策与贫困群众主动参与挂钩,调动贫困群众主动性积极性。二是提升素质技能。成立薅坪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升贫困群众的素质技能。三是注重典型引领。把典型选出来,大力选树脱贫致富先进典型。
…………
如今,越来越多的薅坪村乡亲尝到了脱贫致富的甜头。
黄兴平眼见着规划一件件落实到位,也体会到了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的幸福感。
【心得】
巫溪县宁厂镇薅坪村“第一书记” 黄兴平:
巫溪县宁厂镇薅坪村距巫溪县城18公里,东邻花栗村,南接双溪村,西连兴隆村,北靠大官山,是全县1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组织上任命我为薅坪村的“第一书记”,这既是组织对我的信任,也是组织对我的考验。从来到村里的那天开始,我就告诉自己要“当好薅坪人、办好薅坪事”。
让我记忆尤为深刻的是,才来村里那会儿,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周的调研走访。我挨家挨户走进群众家里,真诚地坐下来、沉下去,与村民心贴心交流、面对面探讨,迅速了解了村情民情。
村里的贫困是触目惊心的,村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或房子存在安全隐患无钱新建,或重病在身无钱医治,或子女想读书无钱入学,或村民欲奋斗致富却没有门路……此情此景,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幅用脚用情绘制的“民情图”,让我对脱贫攻坚工作有了最直观的感受,也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办好薅坪事”。
薅坪村在2017年被确定为县级深度贫困村后,坚持“组织引领、交通先行、农旅融合、生态宜居、村风文明”的发展思路,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力争到2020年,全面实现“一个目标、五大成效”。“一个目标”即全村农村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五大成效”即让薅坪村实现村级班子有力、基础设施改善、支柱产业壮大、生态环境美化、村风文明提升。
如今,村子里的产业发展渐渐有了起色,居住环境也在逐步改善,全村面貌焕然一新。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由此更强了。
驻村“第一书记”黄兴平正站在村口,焦急地等待养蜂技术员。
为了寻找村级经济发展的“蹊径”,薅坪村采取“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引进了来自四川省阿坝州的200群中华蜜蜂。
眼下,黄兴平正忙着组织技术员给村民提供技术指导。
两个多月前,黄兴平来到薅坪村担任“第一书记”。以前,他在巫溪县委组织部从事干部管理等工作。
“一直在机关呆着,对于农村脱贫攻坚,我完全是‘门外汉’。”黄兴平毫不掩饰地说。
就任以来,这位“第一书记”深感“脱贫攻坚责任之重”——巫溪县宁厂镇薅坪村是全县1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黄兴平和村民拉家常,敞开心扉聊天,发现村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他看来,薅坪村的贫困症结可以概括为“双高双难、一低一差”——“双高”即贫困人口占比较高、贫困发生率高;“雙难”即支柱产业培育难、内生动力培育难;“一低”即收入低;“一差”即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差。
来村里任职之后,黄兴平喜欢上了散步。眼望着村子里层峦耸翠、有“东方天山”之称的大官山,他心里暗暗发誓:自己要当好薅坪人,带领全村乡亲团结一致、脱贫攻坚!
事实上,经过之前的调研论证,薅坪村已经描绘好了“脱贫攻坚作战图”。
薅坪村被确定为县级深度贫困村后,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坚持问题导向,确定了“组织引领、交通先行、农旅融合、生态宜居、村风文明”的发展思路。
“作战图”绘制好后,黄兴平和同事们的工作重点就是“按图实战”了。
可是,攻坚实战的突破口又在哪里?
在这位长期从事组织工作的“第一书记”看来,突破口就是做好“组织引领”——强化党支部建设,激发战斗堡垒作用。
“关键是要让村里的党员发挥‘头雁效应’。”黄兴平说,为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薅坪村通过强化政治引领、加强人才储备等措施,培养、带动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队伍。
有了人才保障还不够——村子要脱贫致富,最终还是要落脚在产业上。
薅坪村耕地面积855亩、林地12170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8%,水资源较为充沛。毗邻的大官山原始林草场幅员面积57.14平方公里,旅游资源丰富。
依托自身资源,薅坪村因地制宜,开辟了一条“林药套作、种养循环、农旅融合”的产业发展之路——
一是发展林地经济。薅坪村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采取“合作社 农户”的发展模式,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发展300亩青脆李和200亩核桃;采取“公司 合作社 农户”发展模式,引进四川阿坝中蜂200群。
二是发展生态畜牧业。充分利用资源禀赋,采取“养殖大户 贫困户”模式,组织引导村民积极发展养殖产业,目前成功引进养殖企业1家,培育黄牛、山羊、生猪养殖大户共19户。
三是抓好乡村旅游。依托大官山的旅游资源,突出发挥大官山旅游服务承接功能,新培育“森林人家”农家乐1户,同时启动巫盐旅游驿站建设,并利用村里闲置的小学校,建设“扶贫车间”——“扶贫车间”具备农资超市、电商平台、专业合作社等多重功能。
“产业发展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于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在发展产业项目的同时,黄兴平和同事们深知,如果村民没有切身感受到脱贫带来的实在好处,产业就很难发展长久。
因此,村“两委”班子还把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一是改进扶贫方法。变走访慰问为帮扶政策与贫困群众主动参与挂钩,调动贫困群众主动性积极性。二是提升素质技能。成立薅坪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升贫困群众的素质技能。三是注重典型引领。把典型选出来,大力选树脱贫致富先进典型。
…………
如今,越来越多的薅坪村乡亲尝到了脱贫致富的甜头。
黄兴平眼见着规划一件件落实到位,也体会到了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的幸福感。
【心得】
巫溪县宁厂镇薅坪村“第一书记” 黄兴平:
巫溪县宁厂镇薅坪村距巫溪县城18公里,东邻花栗村,南接双溪村,西连兴隆村,北靠大官山,是全县1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组织上任命我为薅坪村的“第一书记”,这既是组织对我的信任,也是组织对我的考验。从来到村里的那天开始,我就告诉自己要“当好薅坪人、办好薅坪事”。
让我记忆尤为深刻的是,才来村里那会儿,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周的调研走访。我挨家挨户走进群众家里,真诚地坐下来、沉下去,与村民心贴心交流、面对面探讨,迅速了解了村情民情。
村里的贫困是触目惊心的,村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或房子存在安全隐患无钱新建,或重病在身无钱医治,或子女想读书无钱入学,或村民欲奋斗致富却没有门路……此情此景,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幅用脚用情绘制的“民情图”,让我对脱贫攻坚工作有了最直观的感受,也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办好薅坪事”。
薅坪村在2017年被确定为县级深度贫困村后,坚持“组织引领、交通先行、农旅融合、生态宜居、村风文明”的发展思路,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力争到2020年,全面实现“一个目标、五大成效”。“一个目标”即全村农村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五大成效”即让薅坪村实现村级班子有力、基础设施改善、支柱产业壮大、生态环境美化、村风文明提升。
如今,村子里的产业发展渐渐有了起色,居住环境也在逐步改善,全村面貌焕然一新。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由此更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