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与小提琴的故事,可能和大家所期待的有所不同。我热爱过它,现在也依然爱,但它已经不是我生活的全部。
是秘钥也是枷锁
我与小提琴的第一次邂逅是在我七岁时,契机却是舞蹈。
像大部分女孩子一样,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报了芭蕾舞班。但对于像我这样性格内向又骨骼僵硬的孩子来说,舞蹈课从来都是一种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负担。上大班课时无法融入班级,课后我还常常被留下来单独训练。
那天舞蹈教室里很安静,灿烂的斜阳透过窗户把空气中的浮尘照得闪闪发亮。而七岁的我被单独留在角落继续做柔韧性训练,肌肉的酸痛和心里的自卑混在一起,令我十分苦闷。就在这时,隔壁传来了温暖的琴声。
趁着大人们都不在,我悄悄跑到了隔壁的房间,发现是新来的小提琴老师在教学生。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小提琴—琥珀一样的漆面反射着暗光,细细的绑着马尾的弓子,小小的木头盒子里发出的声音温暖柔和—这便是我对它的第一印象。
之后的日子里,小提琴成为了我最重要的伙伴。假期时,拉上一整天也不觉得无聊或疲累,只觉得内心舒爽,好像平时不知道怎么表达的言语和情感,它都能理解并且帮我传达出来。因为喜欢的缘故,和舞蹈不同,我在小提琴上进步很快,而这一点也帮我找回了很多自信,让我逐渐确定了以小提琴专业为发展方向。
中学时,在老师和家人的支持下,我考入了当地的音乐学院附中,但是进入学校后的竞争氛围是我没有想到的。因为学琴晚的缘故,我的熟练程度要比同级生低很多,身边也不乏一些天赋极高的同学。这样的差异无疑给我增添了很多压力。
初二时,在老师的建议下,我在学校办理了借读,开始以脱产的方式全面投入小提琴的学习,每天练习六小时打底。在那段时间里,我的琴艺进步很快,但在家独自练琴的孤独和烦闷越积越深,每日望着窗外不变的景色,我开始怀疑自己对音乐的热爱。
高二时,日积月累的苦闷终于胜过了我对小提琴的追求。尽管因为课业,每天的练琴时间大幅缩短,我也重新回到了学校上文化课,但对音乐的那份怀疑就像一颗种子,在我的心中悄悄发了芽。
“我真的喜欢音乐吗?”“我就要这样每天被‘练琴’这件事困在一个小房间里一辈子吗?”类似这样的问题,总会时不时冒出来。虽然现在的我能够想明白,即使一直走音乐的道路,也不会有“为了练琴而困在小房间里一辈子”那么夸张,但是脱产练琴的三年中学时光,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就是永远。
曾经信誓旦旦立下的学业目标和明朗清晰的职业规划,突然变得飘忽不定,正值青春期的我深陷進了对自己的怀疑中,对于自己的未来、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感到很迷茫;想要改变自己,但又不确定要作何改变。
练琴的孤独和烦闷越积越深,每日望着窗外不变的景色,我开始怀疑自己对音乐的热爱。
在万般迷茫与纠结中,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能前进的目标,那就是不管以后作何选择,高中毕业前都要先考上自己的Dream School,这样也算给曾经拼命努力的自己一个交代。而这期间一直激励着我前进的,是西贝柳斯于1905年完稿并首演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在此,请允许我分享一下这部作品带给我的感受。
直达心底的旋律
第一次用CD听这部作品时,内心掩藏的不安一下子就被第一乐章的开头那雾气弥漫的萧瑟感“击中”了。
清冷的小提琴独奏,在弦乐编织的迷蒙白雾中,描绘出了游吟诗人单薄的身影。诗人在北欧的荒原上探寻着前路,他意志坚定,但内心的一部分却抱持着质疑。在低音鼓和管乐营造的广袤而危机四伏的空间中,“坚定”与“质疑”这两个对立角色,在小提琴的GD弦(低音域)和AE弦(高音域)中,渐进激烈地交流。
诗人依旧行走在路上,时而站在“坚定”与“质疑”其中一方的立场思考,时而作为旁观者提出疑问或表达矛盾的抗争情绪。其中混杂的情感不时在沉默中爆发,最后在极度对立的矛盾和全力的挣扎中,休战般地结束了。
暗色彩的单簧管,以一种更平稳、缓慢的推进方式,导入了好似梦境的第二乐章。独奏小提琴以G弦温厚的音色,缓缓勾画出诗人浅褐色的回忆,时而穿插的减五和小三音程,好像诗人此刻的自省。
接着,保持在GD弦上的上行小调音阶,将饱满但压抑的情绪推上胸口,又以无奈的叹息收尾。两段重复的疑问句,好像不敢用力的微风将心境吹出圈圈涟漪,化成浓重的思绪。
伴着第一部分的结束,乐队渲染出了严肃而沉重的气氛,并把视角从回忆拉回现实,层层的情感堆叠到了乐章的第二部分。在小提琴独奏的对立双旋律中,诗人伸出了手,想要抓住往昔中已经逝去的珍视之物,却也抓不住已成云烟的过往。
在清醒与迷蒙间,诗人被压抑的情感海浪般涌出、回落,温柔地抚摸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仿佛酐然睡去般,所有思绪都飞向了极远的地方,而诗人也在回归第一主题的结尾处,随着怀旧的旋律从不舍的梦境回到了现实。 与前两个乐章都不同,第三乐章充满了欢快的动力和个人英雄主义般的激情。小附点出现得有些笨重,但是坚定的脚步和满不在乎的态度一改此前的踌躇与挣扎;在连续的上行琶音中,诗人仿佛心意已决,且充满了自信。
独奏和乐队弦乐器大量使用顿弓,更加打磨出了整个乐章棱角分明的推进感。乐队明显的大调色彩,不停昭示着最终的胜利。最后,在多个峰回路转后的灿烂氛围中,诗人突出重围,走出了荒原,也战胜了自己。
大概是因为这部作品与我当时的心境产生了太多共鸣,我才会有如此具象化的感受。虽然音乐没有文字,但当时的我却好像被这部作品开导了一样,每一次倾听或是演奏,去感受我所理解的那个游吟诗人的迷茫与挣扎,以及他有、但当时的我所没有的坚韧和决心,我的身心都被这其中无形的励志精神激励着。
这部作品陪伴我度过了人生中很重要也很艰难的一段时间,可以说,它见证了我的成长。同时,它也标志了我在音乐专业道路上的拐点。高三时,我终于实现了目标,考入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而报考面试中,我演奏的正是这部作品的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
两段重复的疑问句,好像不敢用力的微风将心境吹出圈圈涟漪。
回归最纯粹的相伴
到了大学,在看了更多、想了更深后,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放弃将小提琴作为专业,而是转为爱好和特长。
回想学琴路上的点点滴滴,那些它带给我的快乐和感动,以及自己和老师、父母付出的心血,放弃一件曾经占据自己人生大部分的事物,再重新开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现在说起来虽然轻松,但是当时的我却是迷茫、纠结了一年多,才鼓足勇气下了决心。
但这绝不代表我对音乐或是小提琴的热爱消失了,而是在反复思考后,我终于发现,我的矛盾在于我单纯地喜欢拉琴,但无法接受以它为中心的生活。因为练习的需求,音乐之路注定会比较孤独。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如此,也许只与我的性格和过往的经历有关,这种孤独对我来说太过沉重了。而执意将它作为专业技能培养,只会日渐损耗我对小提琴的初心,直至失去它。对我来说,这才是真正痛苦的事。
即使现在,音乐依然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假期时,我会参加学校和音乐爱好者自发组织的各类乐团和室内乐。长时间不碰琴,就会感觉手痒痒的。剥离了曾经的那些矛盾和压力后,我反而重新找回了最初对它纯粹的喜爱,而它也从沉重的枷锁变回了我最好的伙伴。
回想从前练琴时,我常常会为了攻克技术难题或凑时间般“为练而练”,手上重复着动作,拉琴似乎已经成了条件反射,心早就飞到了九重天外;现在,不去考虑技术是否完美、是否完成了今日琴時后,反而可以更加享受音乐本身、感受拉琴的快乐。一言以蔽之,大概就是“用手练琴”和“用心歌唱”的区别吧。
事实上,音乐于我始终是像心灵港湾一样的存在,在那里,我可以倾诉心声、获得勇气。而小提琴已经无法从我的生活中分离出去了。在今后仍旧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也将作为对方的旅伴,一起继续走下去。
编辑邮箱 wh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