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如生命 彩笔绘南疆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oniz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十多年来,鄢家骏从未间断过文学创作的不懈追求和探索。我的眼前,总会晃动着彩云之南、万绿之中的那盏驮铃,在热带骄阳的映射下,坚硬锃亮的铜铃熠熠生辉,我的耳畔,也总是回响着发自遥远群山的铃声,这是一位边地作家的真挚心声。
  在美丽神奇的西双版纳,在突破植胶禁区、创造科技奇迹的我国第二个天然橡胶基地垦区,有这样一支勤奋遒劲的笔,描绘着云南边疆的奇山妙水,以及多民族居住地区人们的和谐生活,高扬起建设边疆、发展经济的鲜明旗帜。这位五十余年来笔耕不辍、创作成绩丰厚的握笔人,就是被称为“云南农垦作家第一人”的鄢家骏先生。
  从全方位反映西双版纳国营农场两代农垦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长篇报告文学,到描绘边疆少数民族多彩生活的散文、散文诗;从叙写南疆兵营新韵、缉毒勇士的纪实文学,到讴歌生态建州、畅想生物天堂美好前景的抒情文字;从记录五彩缤纷、活色生香的热带雨林野象谷、勐伦植物园、傣族泼水节等特色旅游,到描写蓬勃兴起的茶叶、红木家具、复混肥料的生态产业;从云南烟草三十年兴业历程的全面报道,到领导人对版纳民族团结和保护发展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还有对于西双版纳文化底蕴的全新观察,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共生共长的深切思考……鄢家骏老师的文学创作,具有地域特色鲜明、取材广泛、视角独特、情真意切、神思飞扬、气韵生动的特点,又兼具诗歌、散文、散文诗、报告文学、短篇中篇长篇小说等多种创作手法,让我和不少与他交往数十年的作家友人至为敬佩:鄢家骏是一位从青年时代就怀揣文学梦想、将自己的理想信念植根边疆,以独特生活为自己唯一创作源泉的当代作家。
  中学时代,鄢家骏已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和文艺理论图书,人文精神一直导引着他的坚定理想。那天,鄢家骏装着柯蓝、郭风两位前辈作家的散文诗集《朝霞短笛》《山溪和海岛》,奔赴遥远边疆的黎明农场,成了一名种植橡胶的农垦工人。当他的新闻报道第一次在农场广播站的喇叭中播出,当他在茅草屋昏黄的煤油灯下写出第一篇散文诗处女作《路》,又在《西双版纳报》发表时,他欢喜得流下了眼泪。
  对鄢家骏来说,自“三叶文学梦”萌发那天起,他便铁了心——用自己的全部情感,用生动又具有感染力的文字,为云南农垦人书写春秋,为我国第二个天然橡胶基地几代奋斗者讴歌,与人民同心,跟时代同步,描绘西双版纳的特有风貌和特色发展。不论是当农工、记工员、统计员、宣传队创作员,还是中学语文教师、宣传科报道员,他都没有停过手中的笔,即便是在特殊年代也坚持文学创作。老鄢的妻子为此担惊受怕,在那个夜晚痛心地撕毁了他的稿子,流着泪哀求丈夫:“莫写了,我求你莫写了!为了这个家,为了我和孩子……”鄢老师沉默不语,反复思量,永不死去的文学梦使他难以罢笔,他仍是偷偷地写啊写……也许是丈夫的执着感动了家人,妻子不再阻止他写作,相反还默默地支持。那时两个人每月五十六元工資,捉襟见肘,妻子凭着巴蜀女人的勤劳,硬是把这五口之家给撑起来。丈夫在山上劳苦一天之后还要看书写作,若买不到煤油,妻子就找来松明子为其照明。鄢家骏的头几部短篇小说《鞭杆精神》《金色的春天》,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写出来的。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始,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多民族大家庭”的西双版纳,就吸引了众多中国作家的关注,产生了不少为人称颂、足以传世的优秀作品:彝族老作家李乔的《欢笑的金沙江》,冯牧的《澜沧江边蝴蝶会》、《沿着澜沧江激流》,白桦的傣族叙事长诗《孔雀》、电影剧本《山间铃响马帮来》……鄢家骏强烈感受到,传承著名作家的高尚精神和优良传统,正是后行者的神圣使命。
  他忘不了,1982年初冬,八十高龄的丁玲,在离景洪四十多公里的东风农场参观后,又乘船沿澜沧江到橄榄坝农场釆访,还挤出时间为景洪地区文学爱好者、州县机关干部、学校教师进行文学讲座。握手言别时,丁玲说:“家骏同志,西双版纳是块宝地,可惜我来晚了!这里的橡胶事业是一个了不起的事业,你一定要好好写一写农垦人呀……”鄢家骏抑制不住内心激动,当天便写下《西双版纳风景美,丁玲访问橡胶工》,刊发在第一百期《文学报》,他就此牢记丁玲老人的嘱咐,在之后创作发表的五百多万文字中,有三百多万字便是写南疆橡胶垦区生活的。
  他也忘不了,1980年1月30日,散文家吴伯萧、雷加一行到黎明农场参观采访。吴老跟着大家徒步登上海拔一千五百米的南糯山看“茶树王”,接着又到各分场采访,还用四个多小时,同黎明农场中学的教师们亲切交流,中午不顾休息,为一位中学教师看完两万多字的小说并提出修改意见。忙累中的吴老知道鄢家骏喜欢写散文和散文诗,多次对他说:“要写好散文或散文诗,最讲究的是真情二字,要用真情去体验和感受生活,才能写出真情实意的作品。”
  鄢家骏还无法忘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两次到西双版纳农垦釆风的高龄作家李乔几次对他说的话,“你很熟悉西双版纳的生活,最有资格最有条件写西双版纳的橡胶亊业。家骏同志,你记住一定要写人,写人的思想、感情和命运。”
  鄢老师更感激那么多到西双版纳的作家给予自己直接或间接的帮助:海梦、冯永祺、晓雪、张长、柏鸿鹄、范稳、汤世杰、刘绮、黄尧、张昆华、欧之德、柏鸿鹄、李纳、菡子、丁宁、王宗才、秦兆阳、雷抒雁、叶辛、李敬泽、郭小东、王幅明、翟泰丰、吉狄马加、胡平、关仁山、舒婷、孙惠芬……但凡到过西双版纳的作家,无不以严肃的创作态度、博大的人文情怀解读西双版纳,他们满怀激情,翻山越岭,走村串寨,足迹遍及边关山林,苍茫胶园,军营哨卡,远山村寨。对于将自己的青壮年直至老年岁月都植根于版纳热土的鄢家骏来说,各地作家的到来,是天赐的学习良机,更是碰撞文学观念、激活文学思考广度和理解深度的极好机会。鄢家骏发自内心地感谢前辈、同辈、晚辈作家和中国作协领导对一个边疆作者的关怀和培养!他虚心求教,比较对照,寻找差距,迎头赶上。天津作家刘敏看了鄢家骏的几部作品后,在《文学自由谈》上发表文章《生命中的绿色激情》,文末一段话让鄢家骏内心震动:“……但是,文学除了激动、激情之外,还需要冷静的思考。以平静之心,平常人之心,去思考我们的生存环境。因为常处于激动、激情状态难免偏激,而偏激往往使人失去冷眼看世界的深刻透彻。”这成为他今后创作道路上的座右铭。鄢家骏深有体会:“作家友人在版纳留下的足印和话语,多年来一直催扬着我文学追求的风帆,坚韧成我执著跋涉的力量。”   在多次交谈中,他念念不忘的是德高望眾的著名作家、中国当代散文诗的开拓者,领军人物海梦先生。他赞不绝口地说,30多年来海梦先生始终是自己尊重的良师益友。作为中外散文诗学会主席、《散文诗世界》杂志的主编,海梦先生一直鼓励支持自己进行散文诗创作,使其在报告体散文诗这一文体写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使我很感动,长期以来,鄢老师在从事多种文体创作的同时,写出了大量的报告体散文诗,不仅受到当地读者欢迎,在全国也影响广泛,被誉为“写报告体散文诗的高手”。
  长居版纳首府景洪的鄢家骏老师,因为自己新闻宣传本职工作优势,也因着自己的作家身份,不只迎接着一批又一批前来西双版纳观光采风的作家,也十分看重行走全国各地的文学交流活动,如今每年,他一方面不断扩大阅读面,同时积极争取或受邀参加各地文学笔会和采风活动,北京、新疆、大连、四川、贵州、内蒙、福建、湖南、海南、吉林、山西……这不仅使鄢家骏的生活忙碌充实,同时也拓展了他的创作视野和题材。他认为,没有不断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充电”和“自补”,就没有能力和底气完成自己的长卷散文《追寻神奇的美丽》,也创作不出《放歌伊犁河》《在那遥远的地方》《痴迷五彩城》《醉在草原》《放歌长白山》《南丽湖,物化的散文诗》《刮风梁子唱大风》《叩拜黄河涛声》和《守望生命图腾的高山》等一批连续获得各种奖项的诗文佳作。
  2010年10月,鄢家骏饶有兴致地阅读《文艺报》发表的《寻找文学理想的灯火》,童庆炳先生的文章恰如一盏明亮的灯火,让他茅塞顿开,眼睛一亮,禁不住惊呼:哦!文学理想原来是这么回事,它在创作中发挥着如此重要的功能!也初步明白了历史理智维度与人文情怀维度,在作品中的同时张扬、悖立,是文学理想的核心体现,尤其是文中对《洼地上的战役》和《集结号》等作品的分析,使他坚信一个理念:支撑一部伟大作品的灵魂是崇高的文学理想。该文使鄢家骏自觉反思自己以前的创作水准,认为如果只是单纯坚守历史维度歌颂性的写作模式,会失去不少还原生活真实、展现文学真谛的机遇。细读这篇文章之后,鄢家骏参加了州文联举办的文学创作笔会,将自己研读童庆炳这篇文章的体会向文友们交流,反响强烈,很多人如梦初醒,好几个文友准备打乱原来的作品构思,重起炉灶,试图学习历史维度与人文维度共同张扬的写作方法,希望自己的作品能闪射出文学和人生的理想之光。
  这就是鄢家骏在文学创作道路艰难跋涉、敢于攀登、自我修炼的姿态与精神!正因为此,他独具特色的文学作品才获得众多作家和评论家的好评。评论家胡平在读了鄢老师的边地长篇小说《远山会动》后,评说:“山寨、麻栗树、‘拥熬’、多依果、炭火、苦茶、草排、背箩、裸着上身的爱伲妇女,这些景象构成了西南地区独特的氛围,与时下流行的都市小说场景迥然不同。老鄢描绘的是现代化背景下仍处于原始族状态下的特殊群落生存状态,讲述他们的历史和现状,应该说老鄢的题材是相当独特的,在开采生活金矿的创作上,他自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老鄢的作品又是有着独特的感情内容,寄托了汉族作者对少数民族兄弟的深情厚谊,在西南地区,像老鄢这样的当地作家大概也不多见。”
  因感动而钦佩,因钦佩而按捺不住地想提笔评述鄢家骏老师的作品。早在上世纪1999年,在上海那个霓虹交辉的夜晚,我禁不住想到远居南疆油红砖青瓦房里的云南作家鄢家骏先生。我的书桌上正摆放着鄢老师寄赠的新著《边关驮铃》。尽管在此之前,读过鄢家骏的不少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和小说,但这却是我第一次连续、集中地阅读他的中短篇小说。二十万字,不算少,然而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它。或许是因为我曾经在边疆当过十年知青,又长期从事文学编辑这一行当,当我细读完这本小说集后,一种格外亲切的感觉,久久萦绕在我的心际。于是,我写了一篇评鄢家骏小说集《边关驮铃》的文章,题目叫《万绿丛中的那盏铜铃》。这篇文章被《版纳》杂志刊发后,很受当地文学界好评,还成了我当年申报高级职称的论文之一。我赞赏:“鄢家骏的这部小说集,几乎每篇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仅敢于而且善于将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从而使笔下不同身份和职业的边疆人物,格外地引人注目并引起读者情不自禁的关切之情。”这篇文章的写作已近二十年了。但我在文中评述过的那些人物形象,至今仍跃然于胸,不论是《回吻》中美丽善良的憨姐和南山农场场长黄江,还是《亲娘》中的生母王莲和养母依金香;不论是《马鹿塘情歌》中的傣女帕罕和哈尼族罗大,还是《岔河湾的“寡妇们”》中的胖嫂张秀芝;不论是《背野果的女人》中的山寨女沙娜,还是《曼哈顿,东方女神的忏悔》中那位曾经的当代女知青……鄢家骏笔下的人物独特鲜活、血肉丰满,“这一本《边关驮铃》,首先就是以其不太为人知晓、身处祖国边陲的各族儿女的特殊生活层面和他们波动变幻的心灵世界而吸引我的。”要做到这一点,是与作者长期扎根分不开的,五十多年来,鄢家骏从未间断过文学创作的不懈追求和探索。我的眼前,总会晃动着彩云之南、万绿之中的那盏驮铃,在热带骄阳的映射下,坚硬锃亮的铜铃熠熠生辉,我的耳畔,也总是回响着发自遥远群山的铃声,这是一位边地作家的真挚心声。
  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犹如枝繁叶茂的密林古榕树,深深扎根于西双版纳沃土,鄢家骏的文学创作,保持着半个多世纪如一日的马拉松式激情奔跑状态,他真诚地扎根基层——农场、农村、军营、企业连同苍茫的深山雨林,才得以有永不衰竭的热情和源源不断的作品。2006年,他被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授予“西双版纳州弘扬先进文化突出贡献人才”称号。鄢家骏说自己的文学创作是“无法拒绝的情感书写”,他深情的对我说道:“我一生的情和爱已经同这块神奇美丽的热土紧紧揉搓在一起,它已经融注在我的血液里,纯净着我的文学思维,升华成我灵魂中毫不动摇的审美理念——真、善、美永远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我是很耐得住寂寞、清贫甚至委屈的人,但我却按捺不住情感的澎湃和奔突。我的创作激情是西双版纳所恩赐、所孕育、所催化、所潮涌的。”
  每次与鄢家骏畅叙,都能感受到他热爱文学、努力创作的毅力、定力和向心力。鄢老师有着大山般沉稳的身躯,有着雨林般清纯的内心,有着山涧般激情的作品,还有着如灿烂阳光下鲜花怒放般的作品。
  在昆明机场,在景洪大街上,最醒目的旅游广告词是“幸福在哪里?西双版纳告诉您!”对于鄢家骏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硕果,我要说“文学的收获在哪里?就在丰厚鲜活的生活里!”
  鄢老师的文学生命,已与版纳的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融为一体,他是真诚的,艰难的,也是幸福的。由此,我遥祝他在彩云之南生活土壤的怀抱中,在崇高文学精神的指引和感召下,更健康,更快乐!
其他文献
战疫驱魔行书 l38cmX 50cm 2020年   向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祈福武汉平安  龚小膑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書法家协会副主席,省书协行草书委员会主任,绵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四川省绵阳市文学与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宜兴紫砂 29cm×28cm 2009年  作品古樸典雅,节奏跳跃错落有致。潘若骏用自制的钨钢刀,别于宜兴传统“双刀保底”技法,以刀代笔,单刀直入,在壶身铭苏轼茶诗《西江月》。潘若骏与东坡神交,在享用龙焙绝品的甘醇后,在壶盖铭:“博雅俗 铸古今”。字体古朴灵动,自然流畅,饶有天趣。这是立体化的再创作,其表现形式、内容、意境、追求切壶切茶切型,器型蕴意镌刻融为一体,彰显“壶随字贵,字随壶传”。博古壶
主办单位:雅安市文化馆  雅安市雨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雅安市雨城区文化馆  杨宓  YANGMI  《西康文学》主编。中国影协会员,四川省影协理事,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省音协会员。在省级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30 0余篇,并有多篇收入文艺丛书。出版有散文集《且歌且行》,长篇小说《蓝色子午线》《爱的天空》《谍战黑水》等,多次获得全国和省级文艺类奖项。  寄语  《西康文学》创刊于2012年
蜀锦 60cm×760cm 2014年  这件蜀锦艺术精品历时五年完成,以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的生产、流通为背景,以宋代成都特有景观散花楼、摩珂池、解玉溪、东大街等为场景,以川西民俗生活为内容,展现宋代成都的繁华景象。画卷全长六米,仅人物就达五百多个。创作者在蜀锦传统工艺上大胆创新,除充分应用“七梭三十六色”传统技法外,还大量换套,创造了单位面积换套最多、提花交织次数最多、晕色应用最多等多项蜀锦
根雕 188cm×58cm×39cm 2002年  根雕艺术是一门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创作者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術形象作品。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说在根雕创作中,大部分应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  该根雕作品是作者满怀敬意,利用
非遗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戏剧艺术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所有优秀的艺术形式在呈现过程中都必然承担着文化继承与文化传播的重任。  所以,我们在创作一部剧的时候,除了视听效果以外,更加注重它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这是创作质量的重要保证。从舞剧《醒·狮》2018年摘得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桂冠,到舞剧《努力餐》2020年再度捧得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醒·狮》和《努力餐》都是遵循这样的创作主旨,它们
1974年生于成都。中国民盟盟员。成都画院专职画家、院长助理、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工笔画会副秘书长、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委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成都市当代工笔画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理工學院、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  向洋的工作室不大,但处处透着精致,靠外侧的一排窗子,正好被半人高的细竹遮挡着,似乎隔绝
高级记者,纪录片导演。现为中央新影集团梁碧波工作室总监,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研究生导师,成都广播电视台专家工作室专家。  从业25年来,为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DISCOVERY、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拍摄制作了100多部(集)电视纪录片、3部电影纪录片、1部电影故事片。获国际大奖6项、国际入围15次。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百佳电视
黄世敏  笔名黄钺,1957年出生,四川省成都市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锦水书画院常务理事,成都现代工笔画会会员。  八十年代初拜蜀中名宿,陈子庄、伍瘦梅先生门人林旭中先生为师,系统学习中国山水画。后又问道于著名画家秦天柱老师,受益匪浅。作品经常参加省、市各级的展览,作品多被各界朋友及外国友人收藏。  比文字更厉害的,莫过于绘画艺术。寸尺之间,简单的构图,挥洒的勾勒,一
我读中学期间跟随刘征兵先生学习篆刻艺术,受益匪浅。  刘征兵先生为人处世坦率真诚,和睦谦逊,对待学术严谨细致,对待学生平易近人。他是一个豪爽开朗的艺术家,创作、研究、传授都是一丝不苟,在纯粹洁净的心态支撑下,使其艺术水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刘征兵先生的篆刻注重在广泛深入地吸收中塑造自我,秦汉时期的朱文、白文、封泥、以至将军印、古玺都是他研习的对象,在深厚积淀中涉猎明清流派,从而确立了审美取向,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