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天生喜欢故事,把数学的知识、方法、情感等融入故事中,更易触动学生心弦,进入学生内心。儿童数学学习中,适当的故事情境如同磁场,能有效地吸附学习的兴致,唤起浓厚的情感体验,促进数学思考,使数学的“冰冷”抽象与情境的“温情”相互融合。那么,怎样的故事才能让儿童入乎其内,深入学习之中,又能出乎其外,超越情境,从而发展数学思维呢?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一比》的教学实践为例,探究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故事教学。
故事情境,唤醒生活经验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提出数学现实原则,它的核心是:主要任务就是逐步提高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现实”的水准,包括其范围的不断扩展。高和矮的比较,在幼儿园时期,学生就已经学过,这就是学生在学习这节课时的“数学现实”。那么在这节课中的比一比,又需要学生到达哪里呢?首当其冲,便是要明白比较的对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而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小朋友而言,这样的内容何其生涩!但是,如能唤起比较中的生活经验,在“润物无声”的比个子高矮的情境中,自然激起矛盾冲突,理解比较对象的数量就水到渠成了。
师:小朋友,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想听吗?(学生纷纷回答“想”)阿洛是一名邮递员,一天,他来到巨人国送信,阿洛一进到巨人国,就惊呆了。他感觉自己很矮。第二天,他来到小人国送信,你知道怎样了吗?对了,阿洛又觉得自己很高。小朋友们,阿洛的身高变了吗?为什么他一会感觉矮,一会感觉高呢?
生:因为他和不一样的人比。
师:是呀,高矮、长短、轻重、大小都是两两比较后的结果。(板书:比一比)
故事情境,在现有的学生数学现实中,通过判断个子高矮使学生明确——比较至少是两者本相比的结果,需要比较和被比较的对象,从而寻找它们的异同,以认识新的事物(现象),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为本节课的新知学习奠定思维基础。
故事想象,提升学习趣味
故事,需要有趣味,又兼具美感,富有思考力。儿童数学学习在故事中唤起熟悉的知识经验,产生学习的亲切感,在已有经验中迁移出新知识,通过观察、想象、类比,降低了学生对新事物接纳的陌生度,从而实现数学和生活的无缝对接,并实现生活经验向数学经验的顺利过渡。
师:喜欢玩跷跷板吗?瞧,兔子朱迪和牛警官如果坐上跷跷板,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生:牛警察坐的一头压下去,朱迪坐的一头翘起来。
师:现在有一个石榴和一个柿子,你还能一眼看出哪个重哪个轻吗?可以有什么办法比较?
生:不能。要掂一掂。
师:如果把它们放在跷跷板上呢?
生:太轻了,跷跷板没反应……
师:为了解决太轻的问题,我们生活中也有像跷跷板这样的支架,用来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它的名字叫天平。你看,当两边不放东西的时候,天平平的,让我们把石榴和柿子放上去,现在出现了什么情况?(压下去,翘起来)是谁重呢?
天平的原理类似于跷跷板,对于儿童来说,跷跷板是熟悉可感知的。利用故事中牛警察和兔子朱迪体重悬殊,让孩子们想象如果他们坐上跷跷板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在孩子们感知有趣的同时,也点燃了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顺利表述出“压下去的一头重,翘上去的一头轻”的语言。当石榴和柿子也坐上跷跷板,想象出会发生什么变化,从而引出“天平”这一工具。在故事的递进中,从跷跷板到天平,实现了从生活经验到数学认知的自然过渡,既符合情理,又提高了思维的梯度。故事情境,如同儿童思维的推手,让思考自然生发。
故事挑战,激发学习动力
刚入学的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期稳定是他们的年龄特点,生动的故事则往往能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兔子朱迪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动画形象,她的正义和为梦想而努力的品质,树立了榜样和道德力量,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
(出示动画,次序引导)
师:朱迪想去动物城当警察。如果能把和比一比有关的四项挑战闯关成功,她就能顺利实现愿望。小朋友,你能帮帮她一起闯关吗?
师:我们帮助兔子朱迪顺利地闯过了比轻重一关,胜利就在眼前,朱迪的梦想快实现了,让我们加油吧!
师:闯关成功,朱迪顺利地来到了疯狂动物城,让我们一起和朱迪来到动物城市,找一找还可以比什么?
以闯关形式推动教学过程,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闯关融合在儿童认知学习过程之中,使儿童在情趣中体验比较的过程,为顺利完成闯关而调动学习热情,有利于维持低年级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在故事的串联和闯关中,带领学生进入深層的挑战,从而促进学生思考力的发展,让他们感受数学思考之趣,挑战之乐。这些教学内容虽然看似简单,但数学学习,不仅是为了解决让儿童会比较这一知识与技能性问题,还应在比较的过程中,促进儿童的思考,发展儿童的思维,使其获得对数学的亲近感。在故事的串联中顺应儿童思维,看似简单的“比一比”,也可以划开思维的深度,带领儿童进入一个充满思辨和理性的精彩世界。
数学不是冰冷的,它凝结着人类的情感——探索的热情、执着的激情,以及对真理的渴望和对智慧的向往。在故事中唤醒生活经验,获得趣味美感的体验,儿童的数学学习便从枯燥转向趣味,从生涩走向润泽,在情感体验中进入深刻的思维空间。
参考文献
[1]任卫兵.小学数学故事课程建设与实施[J].江苏教育研究,2018(Z4).
[2][荷]弗赖登塔尔.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陈昌平等编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李港小学)
故事情境,唤醒生活经验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提出数学现实原则,它的核心是:主要任务就是逐步提高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现实”的水准,包括其范围的不断扩展。高和矮的比较,在幼儿园时期,学生就已经学过,这就是学生在学习这节课时的“数学现实”。那么在这节课中的比一比,又需要学生到达哪里呢?首当其冲,便是要明白比较的对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而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小朋友而言,这样的内容何其生涩!但是,如能唤起比较中的生活经验,在“润物无声”的比个子高矮的情境中,自然激起矛盾冲突,理解比较对象的数量就水到渠成了。
师:小朋友,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想听吗?(学生纷纷回答“想”)阿洛是一名邮递员,一天,他来到巨人国送信,阿洛一进到巨人国,就惊呆了。他感觉自己很矮。第二天,他来到小人国送信,你知道怎样了吗?对了,阿洛又觉得自己很高。小朋友们,阿洛的身高变了吗?为什么他一会感觉矮,一会感觉高呢?
生:因为他和不一样的人比。
师:是呀,高矮、长短、轻重、大小都是两两比较后的结果。(板书:比一比)
故事情境,在现有的学生数学现实中,通过判断个子高矮使学生明确——比较至少是两者本相比的结果,需要比较和被比较的对象,从而寻找它们的异同,以认识新的事物(现象),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为本节课的新知学习奠定思维基础。
故事想象,提升学习趣味
故事,需要有趣味,又兼具美感,富有思考力。儿童数学学习在故事中唤起熟悉的知识经验,产生学习的亲切感,在已有经验中迁移出新知识,通过观察、想象、类比,降低了学生对新事物接纳的陌生度,从而实现数学和生活的无缝对接,并实现生活经验向数学经验的顺利过渡。
师:喜欢玩跷跷板吗?瞧,兔子朱迪和牛警官如果坐上跷跷板,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生:牛警察坐的一头压下去,朱迪坐的一头翘起来。
师:现在有一个石榴和一个柿子,你还能一眼看出哪个重哪个轻吗?可以有什么办法比较?
生:不能。要掂一掂。
师:如果把它们放在跷跷板上呢?
生:太轻了,跷跷板没反应……
师:为了解决太轻的问题,我们生活中也有像跷跷板这样的支架,用来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它的名字叫天平。你看,当两边不放东西的时候,天平平的,让我们把石榴和柿子放上去,现在出现了什么情况?(压下去,翘起来)是谁重呢?
天平的原理类似于跷跷板,对于儿童来说,跷跷板是熟悉可感知的。利用故事中牛警察和兔子朱迪体重悬殊,让孩子们想象如果他们坐上跷跷板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在孩子们感知有趣的同时,也点燃了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顺利表述出“压下去的一头重,翘上去的一头轻”的语言。当石榴和柿子也坐上跷跷板,想象出会发生什么变化,从而引出“天平”这一工具。在故事的递进中,从跷跷板到天平,实现了从生活经验到数学认知的自然过渡,既符合情理,又提高了思维的梯度。故事情境,如同儿童思维的推手,让思考自然生发。
故事挑战,激发学习动力
刚入学的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期稳定是他们的年龄特点,生动的故事则往往能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兔子朱迪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动画形象,她的正义和为梦想而努力的品质,树立了榜样和道德力量,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
(出示动画,次序引导)
师:朱迪想去动物城当警察。如果能把和比一比有关的四项挑战闯关成功,她就能顺利实现愿望。小朋友,你能帮帮她一起闯关吗?
师:我们帮助兔子朱迪顺利地闯过了比轻重一关,胜利就在眼前,朱迪的梦想快实现了,让我们加油吧!
师:闯关成功,朱迪顺利地来到了疯狂动物城,让我们一起和朱迪来到动物城市,找一找还可以比什么?
以闯关形式推动教学过程,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闯关融合在儿童认知学习过程之中,使儿童在情趣中体验比较的过程,为顺利完成闯关而调动学习热情,有利于维持低年级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在故事的串联和闯关中,带领学生进入深層的挑战,从而促进学生思考力的发展,让他们感受数学思考之趣,挑战之乐。这些教学内容虽然看似简单,但数学学习,不仅是为了解决让儿童会比较这一知识与技能性问题,还应在比较的过程中,促进儿童的思考,发展儿童的思维,使其获得对数学的亲近感。在故事的串联中顺应儿童思维,看似简单的“比一比”,也可以划开思维的深度,带领儿童进入一个充满思辨和理性的精彩世界。
数学不是冰冷的,它凝结着人类的情感——探索的热情、执着的激情,以及对真理的渴望和对智慧的向往。在故事中唤醒生活经验,获得趣味美感的体验,儿童的数学学习便从枯燥转向趣味,从生涩走向润泽,在情感体验中进入深刻的思维空间。
参考文献
[1]任卫兵.小学数学故事课程建设与实施[J].江苏教育研究,2018(Z4).
[2][荷]弗赖登塔尔.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陈昌平等编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李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