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朽的艺术》是一部讲述中西艺术史的学术普及作品。与常见的艺术史写作相比,其特点在于中西艺术经典并列,古希腊的雕塑与中国的青铜鼎、文艺复兴的油画与宋元的山水画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不朽的艺术》回应着时代的呼唤。当今社会存在着一种对于“艺术”的肤浅理解,就是紧跟潮流和标榜“创意”,借概念炒作变现商业价值。在这种氛围中,“不朽”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向往的目标。人们也往往对“经典”敬而远之:都承认“经典”有价值,却又认为它们可望而不可即,跟当下的生活和创作都没有关系。然而,浅薄的、速朽的作品不能滋养人的心灵,不能担当艺术本该承担的使命。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艺术创作,如今都有了一个回到传统中重新汲取养分的诉求。
在历史长河中,经典作品面目各异,但它们的不朽生命力却有着相通的理由:都触及了人性中深层的问题、永恒的追求,也都体现着艺术创作中的基本规律。哲学的起点和指归都是这种深层的、永恒的问题,美学则较适合分析阐释经典作品的不朽之道。《不朽的艺术》的切入点正是哲学美学:引述学术界以“永远的现在时”对荷马史诗的描述,以权力观念解释埃及雕塑的僵硬线条,引用黑格尔的说法解释古希腊雕塑为何忽略瞳孔,也从“视角”的角度揭示中国艺术所体现的“天—人”世界观,引用宗白华解释中国绘画独特的时空感,等等。
要全面地理解艺术作品,除了技法上的分析之外,还要具有人文的视野。作者试图站在艺术之上反思艺术。该书对比了凡·高与徐渭的人生和艺术:“共同特点都是用自己的生命作为绘画的起点和终点。”在部落的成年礼与当代人的整容之间,在马蒂斯的绘画与原始人的岩画之间,作者也洞见其呼应,并指出:“人类的艺术发展并不是一条直线式从低到高、从原始到现代的过程,而是前后之间有回环往复,有一种既继承发扬,又不断缅怀回归的精神关联。”这既体现了一种新的史观,也是一种开阔的文化观。
《不朽的艺术》的新尝试很值得肯定,但笔者还是不揣冒昧,指出其中的几点未尽之处。
既将中西艺术经典并列,即带有文化比较的意味。这需要有一个总论性的章节来说明文化比较的范围、原则、方法等,比如:为什么只是中国和欧洲的比较?为什么没有提及阿拉伯、印度、日本、俄罗斯?这部题为“不朽的艺术”的著作均未说明理由。
就中西艺术史的介绍而言,似应在单纯的并列之外提示一些值得关注的横向比较,例如西方的“和谐”与中国的“和”。自毕达哥拉斯明确提出“和谐”以来,中世纪、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直至近代一直都是其美学和艺术的关键概念之一。中国古代儒家美学也十分重视“和”,但与西方的形式化的“和谐”有着很大差异。这些核心观念上的区分和辨析,正是美学之于艺术史的价值所在。
书中对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也稍显单薄。限于篇幅,背景介绍不必详尽,但跟艺术有直接联系之处仍应点到。例如西方中世纪神学对于“光”和数字“三”的重视,都对理解当时以及之后数百年的欧洲艺术有重要意义。时代的大转折也决定了艺术史的走向,如西方在希腊罗马之际的转型、启蒙运动前后的系统性变革,还有中国从先秦到汉的转型、佛学传入到理学兴起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因对这些文化背景和历史脉络的梳理不够深入,在介绍相关艺术演变时就显得跨度太大。中国山水画标榜“空白处皆有画意”,但并不是所有的空白都能承载画的意蕴。若没有适当的点染来引化“气”的流动,空白就会造成支离。
实际上,以上所说的也是学术普及类写作常会遭遇的考验。学术普及,是专业研究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一座桥梁能否发挥作用,两端的衔接很重要。学术普及面向公众的一端,主要是受众的定位问题。《不朽的艺术》源自大学课堂教学,自与“讲坛”类电视节目面向的人群不同。图书与授课又有区别,读者的层次比课堂听众更为多样。除了青年大学生,读者中还会包括广大的艺术爱好者、从业者,甚至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为保证简洁易读,正文必须“点到为止”;为满足更高的学习和研究要求,最好还有更进一步的提示。若在每一讲后面都给出延伸阅读的建议,就会比页下注和书后参考书目有更大的指导效果。
更难的是面向专业的一端。现代学术研究的特点是“分科治学”,各学科在发展中都存在着“专精”与“融贯”的矛盾。能专精,才能不断发现新材料(史料、文献等),掌握新方法(理论、模型等),让研究不断深入,但过于森严的专业壁垒则会让研究变得支离琐碎,成为无源死水。能融贯,就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原创活力,可以较全面地回应现实和理论问题,也能吸引公众的关注,但在一门深入的程度上就比不上走专精路线的同等水准的人,有时还会出现史实、论证方面的疏漏,招致“不专业”之讥。理想的学术普及是立足于专精之上的融贯,实践中的难点在于处理跟相邻学科的关系。以艺术史为例,艺术的演变与政治、宗教、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变化发展都有错综复杂的关系。例如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古希腊悲剧经典的解读,已成了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内容。如何把相邻学科的成果吸收到自己的体系当中,又不失去自己的专业立足点,这个平衡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当前学术普及的最大问题在实践不足,怯于尝试。这是一种典型的“批评容易建设难”的工作。“不严谨”“不规范”可以用来质疑任何探索的努力,但不足以抹杀真正的价值。朱光潜、傅雷的那些堪称经典的美学和艺术学作品亦属于当时的学术普及之作。即便后来有人寻句指摘,也不能减其光辉。笔者认为,专业门槛、学术规范是做研究的必要条件,但不能成为衡量学术作品的唯一法度。当前缺乏开一时风气的学术普及作品,一方面是很少有人能达到像朱光潜、傅雷那样深入浅出的水准,另一方面则是畏难心理,因为怕出错而招致攻击,宁可不去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以便保持一个清高的形象。学者集体推卸社会责任的后果,就是让公共文化空间充斥着不堪卒读的伪劣货色。要改变这一现状,仅靠批判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勇敢的尝试。《不朽的艺术》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不朽的艺术》,肖鹰、孙晶著,东方出版社二○一六年版)
《不朽的艺术》回应着时代的呼唤。当今社会存在着一种对于“艺术”的肤浅理解,就是紧跟潮流和标榜“创意”,借概念炒作变现商业价值。在这种氛围中,“不朽”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向往的目标。人们也往往对“经典”敬而远之:都承认“经典”有价值,却又认为它们可望而不可即,跟当下的生活和创作都没有关系。然而,浅薄的、速朽的作品不能滋养人的心灵,不能担当艺术本该承担的使命。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艺术创作,如今都有了一个回到传统中重新汲取养分的诉求。
在历史长河中,经典作品面目各异,但它们的不朽生命力却有着相通的理由:都触及了人性中深层的问题、永恒的追求,也都体现着艺术创作中的基本规律。哲学的起点和指归都是这种深层的、永恒的问题,美学则较适合分析阐释经典作品的不朽之道。《不朽的艺术》的切入点正是哲学美学:引述学术界以“永远的现在时”对荷马史诗的描述,以权力观念解释埃及雕塑的僵硬线条,引用黑格尔的说法解释古希腊雕塑为何忽略瞳孔,也从“视角”的角度揭示中国艺术所体现的“天—人”世界观,引用宗白华解释中国绘画独特的时空感,等等。
要全面地理解艺术作品,除了技法上的分析之外,还要具有人文的视野。作者试图站在艺术之上反思艺术。该书对比了凡·高与徐渭的人生和艺术:“共同特点都是用自己的生命作为绘画的起点和终点。”在部落的成年礼与当代人的整容之间,在马蒂斯的绘画与原始人的岩画之间,作者也洞见其呼应,并指出:“人类的艺术发展并不是一条直线式从低到高、从原始到现代的过程,而是前后之间有回环往复,有一种既继承发扬,又不断缅怀回归的精神关联。”这既体现了一种新的史观,也是一种开阔的文化观。
《不朽的艺术》的新尝试很值得肯定,但笔者还是不揣冒昧,指出其中的几点未尽之处。
既将中西艺术经典并列,即带有文化比较的意味。这需要有一个总论性的章节来说明文化比较的范围、原则、方法等,比如:为什么只是中国和欧洲的比较?为什么没有提及阿拉伯、印度、日本、俄罗斯?这部题为“不朽的艺术”的著作均未说明理由。
就中西艺术史的介绍而言,似应在单纯的并列之外提示一些值得关注的横向比较,例如西方的“和谐”与中国的“和”。自毕达哥拉斯明确提出“和谐”以来,中世纪、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直至近代一直都是其美学和艺术的关键概念之一。中国古代儒家美学也十分重视“和”,但与西方的形式化的“和谐”有着很大差异。这些核心观念上的区分和辨析,正是美学之于艺术史的价值所在。
书中对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也稍显单薄。限于篇幅,背景介绍不必详尽,但跟艺术有直接联系之处仍应点到。例如西方中世纪神学对于“光”和数字“三”的重视,都对理解当时以及之后数百年的欧洲艺术有重要意义。时代的大转折也决定了艺术史的走向,如西方在希腊罗马之际的转型、启蒙运动前后的系统性变革,还有中国从先秦到汉的转型、佛学传入到理学兴起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因对这些文化背景和历史脉络的梳理不够深入,在介绍相关艺术演变时就显得跨度太大。中国山水画标榜“空白处皆有画意”,但并不是所有的空白都能承载画的意蕴。若没有适当的点染来引化“气”的流动,空白就会造成支离。
实际上,以上所说的也是学术普及类写作常会遭遇的考验。学术普及,是专业研究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一座桥梁能否发挥作用,两端的衔接很重要。学术普及面向公众的一端,主要是受众的定位问题。《不朽的艺术》源自大学课堂教学,自与“讲坛”类电视节目面向的人群不同。图书与授课又有区别,读者的层次比课堂听众更为多样。除了青年大学生,读者中还会包括广大的艺术爱好者、从业者,甚至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为保证简洁易读,正文必须“点到为止”;为满足更高的学习和研究要求,最好还有更进一步的提示。若在每一讲后面都给出延伸阅读的建议,就会比页下注和书后参考书目有更大的指导效果。
更难的是面向专业的一端。现代学术研究的特点是“分科治学”,各学科在发展中都存在着“专精”与“融贯”的矛盾。能专精,才能不断发现新材料(史料、文献等),掌握新方法(理论、模型等),让研究不断深入,但过于森严的专业壁垒则会让研究变得支离琐碎,成为无源死水。能融贯,就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原创活力,可以较全面地回应现实和理论问题,也能吸引公众的关注,但在一门深入的程度上就比不上走专精路线的同等水准的人,有时还会出现史实、论证方面的疏漏,招致“不专业”之讥。理想的学术普及是立足于专精之上的融贯,实践中的难点在于处理跟相邻学科的关系。以艺术史为例,艺术的演变与政治、宗教、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变化发展都有错综复杂的关系。例如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古希腊悲剧经典的解读,已成了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内容。如何把相邻学科的成果吸收到自己的体系当中,又不失去自己的专业立足点,这个平衡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当前学术普及的最大问题在实践不足,怯于尝试。这是一种典型的“批评容易建设难”的工作。“不严谨”“不规范”可以用来质疑任何探索的努力,但不足以抹杀真正的价值。朱光潜、傅雷的那些堪称经典的美学和艺术学作品亦属于当时的学术普及之作。即便后来有人寻句指摘,也不能减其光辉。笔者认为,专业门槛、学术规范是做研究的必要条件,但不能成为衡量学术作品的唯一法度。当前缺乏开一时风气的学术普及作品,一方面是很少有人能达到像朱光潜、傅雷那样深入浅出的水准,另一方面则是畏难心理,因为怕出错而招致攻击,宁可不去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以便保持一个清高的形象。学者集体推卸社会责任的后果,就是让公共文化空间充斥着不堪卒读的伪劣货色。要改变这一现状,仅靠批判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勇敢的尝试。《不朽的艺术》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不朽的艺术》,肖鹰、孙晶著,东方出版社二○一六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