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学术普及还有多远?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ip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朽的艺术》是一部讲述中西艺术史的学术普及作品。与常见的艺术史写作相比,其特点在于中西艺术经典并列,古希腊的雕塑与中国的青铜鼎、文艺复兴的油画与宋元的山水画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不朽的艺术》回应着时代的呼唤。当今社会存在着一种对于“艺术”的肤浅理解,就是紧跟潮流和标榜“创意”,借概念炒作变现商业价值。在这种氛围中,“不朽”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向往的目标。人们也往往对“经典”敬而远之:都承认“经典”有价值,却又认为它们可望而不可即,跟当下的生活和创作都没有关系。然而,浅薄的、速朽的作品不能滋养人的心灵,不能担当艺术本该承担的使命。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艺术创作,如今都有了一个回到传统中重新汲取养分的诉求。
  在历史长河中,经典作品面目各异,但它们的不朽生命力却有着相通的理由:都触及了人性中深层的问题、永恒的追求,也都体现着艺术创作中的基本规律。哲学的起点和指归都是这种深层的、永恒的问题,美学则较适合分析阐释经典作品的不朽之道。《不朽的艺术》的切入点正是哲学美学:引述学术界以“永远的现在时”对荷马史诗的描述,以权力观念解释埃及雕塑的僵硬线条,引用黑格尔的说法解释古希腊雕塑为何忽略瞳孔,也从“视角”的角度揭示中国艺术所体现的“天—人”世界观,引用宗白华解释中国绘画独特的时空感,等等。
  要全面地理解艺术作品,除了技法上的分析之外,还要具有人文的视野。作者试图站在艺术之上反思艺术。该书对比了凡·高与徐渭的人生和艺术:“共同特点都是用自己的生命作为绘画的起点和终点。”在部落的成年礼与当代人的整容之间,在马蒂斯的绘画与原始人的岩画之间,作者也洞见其呼应,并指出:“人类的艺术发展并不是一条直线式从低到高、从原始到现代的过程,而是前后之间有回环往复,有一种既继承发扬,又不断缅怀回归的精神关联。”这既体现了一种新的史观,也是一种开阔的文化观。
  《不朽的艺术》的新尝试很值得肯定,但笔者还是不揣冒昧,指出其中的几点未尽之处。
  既将中西艺术经典并列,即带有文化比较的意味。这需要有一个总论性的章节来说明文化比较的范围、原则、方法等,比如:为什么只是中国和欧洲的比较?为什么没有提及阿拉伯、印度、日本、俄罗斯?这部题为“不朽的艺术”的著作均未说明理由。
  就中西艺术史的介绍而言,似应在单纯的并列之外提示一些值得关注的横向比较,例如西方的“和谐”与中国的“和”。自毕达哥拉斯明确提出“和谐”以来,中世纪、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直至近代一直都是其美学和艺术的关键概念之一。中国古代儒家美学也十分重视“和”,但与西方的形式化的“和谐”有着很大差异。这些核心观念上的区分和辨析,正是美学之于艺术史的价值所在。
  书中对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也稍显单薄。限于篇幅,背景介绍不必详尽,但跟艺术有直接联系之处仍应点到。例如西方中世纪神学对于“光”和数字“三”的重视,都对理解当时以及之后数百年的欧洲艺术有重要意义。时代的大转折也决定了艺术史的走向,如西方在希腊罗马之际的转型、启蒙运动前后的系统性变革,还有中国从先秦到汉的转型、佛学传入到理学兴起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因对这些文化背景和历史脉络的梳理不够深入,在介绍相关艺术演变时就显得跨度太大。中国山水画标榜“空白处皆有画意”,但并不是所有的空白都能承载画的意蕴。若没有适当的点染来引化“气”的流动,空白就会造成支离。
  实际上,以上所说的也是学术普及类写作常会遭遇的考验。学术普及,是专业研究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一座桥梁能否发挥作用,两端的衔接很重要。学术普及面向公众的一端,主要是受众的定位问题。《不朽的艺术》源自大学课堂教学,自与“讲坛”类电视节目面向的人群不同。图书与授课又有区别,读者的层次比课堂听众更为多样。除了青年大学生,读者中还会包括广大的艺术爱好者、从业者,甚至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为保证简洁易读,正文必须“点到为止”;为满足更高的学习和研究要求,最好还有更进一步的提示。若在每一讲后面都给出延伸阅读的建议,就会比页下注和书后参考书目有更大的指导效果。
  更难的是面向专业的一端。现代学术研究的特点是“分科治学”,各学科在发展中都存在着“专精”与“融贯”的矛盾。能专精,才能不断发现新材料(史料、文献等),掌握新方法(理论、模型等),让研究不断深入,但过于森严的专业壁垒则会让研究变得支离琐碎,成为无源死水。能融贯,就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原创活力,可以较全面地回应现实和理论问题,也能吸引公众的关注,但在一门深入的程度上就比不上走专精路线的同等水准的人,有时还会出现史实、论证方面的疏漏,招致“不专业”之讥。理想的学术普及是立足于专精之上的融贯,实践中的难点在于处理跟相邻学科的关系。以艺术史为例,艺术的演变与政治、宗教、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变化发展都有错综复杂的关系。例如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古希腊悲剧经典的解读,已成了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内容。如何把相邻学科的成果吸收到自己的体系当中,又不失去自己的专业立足点,这个平衡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当前学术普及的最大问题在实践不足,怯于尝试。这是一种典型的“批评容易建设难”的工作。“不严谨”“不规范”可以用来质疑任何探索的努力,但不足以抹杀真正的价值。朱光潜、傅雷的那些堪称经典的美学和艺术学作品亦属于当时的学术普及之作。即便后来有人寻句指摘,也不能减其光辉。笔者认为,专业门槛、学术规范是做研究的必要条件,但不能成为衡量学术作品的唯一法度。当前缺乏开一时风气的学术普及作品,一方面是很少有人能达到像朱光潜、傅雷那样深入浅出的水准,另一方面则是畏难心理,因为怕出错而招致攻击,宁可不去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以便保持一个清高的形象。学者集体推卸社会责任的后果,就是让公共文化空间充斥着不堪卒读的伪劣货色。要改变这一现状,仅靠批判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勇敢的尝试。《不朽的艺术》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不朽的艺术》,肖鹰、孙晶著,东方出版社二○一六年版)
其他文献
二○○五年七月,三联书店再版了王芸生先生编著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八卷本),本刊于九月三日召开了由相关专家参加的座谈会,就此书的价值和中日关系问题进行讨论。现摘录座谈会部分内容发表,以飨读者。  王芝琛(王芸生先生哲嗣):王芸生一九三二年在《大公报》开设“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专栏的目的正如专栏眉题上的十六个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国耻认明,国难可救。”在一九三一年他开始编撰工作时,正好赶上清
中西文字书写之异,梁朝僧祐曾由行款分辨:“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曰梵,其书右行;次曰佉楼,其书左行;少者苍颉 ,其书下行。”(《出三藏记集》卷一《胡汉译经文字音义同异记第四》)二十世纪,西北地区发现大量古写本,颇有硬笔横写的“胡语文书”。  西方文字横写,司马迁称为“旁行”,所谓“(安息国)画革旁行以为书记”(《史记·大宛列传》)。张骞通西域的公元前二世纪,安息帝国领有伊朗高原与两河流域,“地方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曾以其丰富、独特的发现震惊世人。二0一九年岁末,三星堆遗址再度引发关注。因遗址发现九十周年,学界在四川广汉隆重召开了“纪念三星堆发现九十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正值大会期间,新华社二0一九年十二月二十日以一则《三星堆第三号祭祀坑崭露头角》的简要消息,披露出在三星堆遗址发现了三号坑。九十年历程属于“过去”,新披露的重要发现属于“将来”,这两个时间维度足以让我们在这个时间点上因一个遗
唐朝国子监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其中,书学生课程以字学为本,所谓“以《石经》《说文》《字林》为专业,余字书兼习之”(《旧唐书·职官志》)。与此配套,唐朝科举设“书科”,考生来自书学生,考试“《说文》、《字林》,取通训诂,兼会杂体者,为通”(《唐六典·礼部》)。专门教习书法是在弘文馆,“贞观元年,敕见任京官,文武职事五品以上”的子弟,“有性爱学书者,听于馆内学书”(《唐六典·卷八
丸山老友:  尊重你历来主张的唯物论,你的葬礼办得十分简朴,以至于一些友人会觉得未能尽意。经追悼会发起人的集体协商,决定先由一个人向你的遗像告别、致词,然后再依次按程序进行下去。这样,这个任务就落到了我的身上。环视四周,综观各方,让我来扮演这个角色似乎也还顺理成章,所以我就不推辞了。至于你是不是觉得应该轮到我,那我也不去多想了,因为这毕竟是还弥留在世间的人们之间的事情,逝者是无法过问的。  你年长
“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此语出自托名卫夫人的《笔阵图》。这篇文章被晚唐张彦远辑入《法书要录》而流传下来。虽然很难厘清这句话的源头,但可以肯定,唐朝已经有了这样的看法。  评鉴与书写,自不相同,视为两途自有道理。但是,具体到个人,兼具两种能力者,历史上不乏其人。  梁朝陶弘景,曾为梁武帝鉴定御府所藏王羲之书迹,指出不少伪迹,读读他写给梁武帝的信函就可知道。陶弘景不但熟悉右军书法,也是“善写”的书
“联邦制是我国的专利。制宪者将‘主权’的单一原子一分为二,我国公民由此具备了州与联邦的双重权能,两者均免受对方的侵扰。这是制宪者的天才创造。我国宪法创立了一种在形式和设计上史无前例的政治体制。它建立了两套政府机构,两者都同创造、维持它们并受它们统治的人民各自发生直接的关联,各自相互知悉并保持默契,各自产生相互的权利与义务关系。”[U.S. Term Limits, Inc. v. Thornton
戴望舒在一九二九年写过《雨巷》,写的是江南春晓的情景:“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到了一九四五年,在香港,受尽战争磨难的他写了《口号》:“盟军的轰炸机来了,也许我们会粉身碎骨,但总比死在敌人的手上好。”  由一九二九到一九四五年,诗人心情变化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经历的艰难岁月!诗人心情背后也隐隐呈现着世界历史难以抗拒、超出个人把握的力量。对照这两首诗,我们再来
在《读书》二○一○年第一期刊发的小文《古希腊人名与汉译》中,笔者谈到古代希腊人的命名传统以及相关的汉译问题,也顺便谈到,“比起人名来,神名的寓意更加繁复,误译也更多”。神名的“繁复”,关乎神的本名与别号,关乎神的起源及其崇拜等诸多议项。“误译”,或因不谙神名的命名传统,或仅循现代西文表述名姓的一般惯例抑或约定俗成,致使汉译时在神的本名与别号或别号与本名间徒置间隔符号,如“Phoebos Apoll
关于新中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而进行的城市改造,一个具有意识形态效果的轶闻是,彭真曾向反对拆除北京城墙的梁思成转述毛泽东的愿望: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将看到成片的烟囱。在许多“文化人”和媒体的津津乐道中,城市古建筑的大规模破坏,已成为描述毛泽东时代的“原罪”神话之一,当年将工厂和工业人口布局在历史悠久的古城里,也因此全然像是一个荒诞的错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这种意识形态想象直接助推了中国各地以去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