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研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q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有着高速发展的经济,金融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金融发展以及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关系,相关的学者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然而,数学家根本就没有对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区域差异问题进行分析。本文简单分析了区域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内涵,阐述了国内外金融发展以及经济增长研究现状,并给出了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在实际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金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金融发展属于经济发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增长间的原理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对区域金融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1.对基本含义进行分析
  1.1金融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的增长分析
  通常来讲,区域金融主要是指国家的金融结构以及在空间进行运行的实际分布情况。因为金融资源实际的供给以及需求有着极其不平衡的分布,金融运行一定会存在区域不平衡。当然,区域金融具有自身特点,具体是辐射性、层次性、时间性、空间性以及差异性等。而区域经济指的主要是国民经济的总成,表现出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因为区域经济发展处于一定的经济以及社会条件,造成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布局以及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1]。
  1.2区域经济学
  通常来讲,区域经济学属于是地理学以及经济学这两者交叉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学。该经济学主要运用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来对国内外区域经济所发生的变化以及组织等进行研究,属于一门对区域以及经济之间存在的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研究经济条件之下生产力的实际空间分布以及具体的发展规律,为之后进行一定的决策提供依据以及相应的指导[1]。
  1.3发展经济学
  通常来讲,发展经济学主要指的是对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经济学,更加严格来讲,经济学就是属于发展经济学。该经济学需要使用客体存在的对称分布来替代纯客体所存在的线性分析。
  2.对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国内外研究综述进行分析
  2.1分析国外的研究综述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很多研究者就对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非常广泛的研究。最早在1969年,雷蒙德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并给出了金融结构发生变化以及形成的相应发展道路,区域金融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在1997年时,Levine觉得所存在的交易成本以及信息成本会导致产生金融中介。而金融体系的实际功能为对储蓄进行积极动员,对资源进行优良配置以及有效实施企业的控制以及服务等,利用相关的途径来对技术的创新进行有效促进[2]。逐渐发展到2004年时,国外学者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2.2分析国内的研究综述
  在我国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的研究已经变为热点问题,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2003年时,为了对中国的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验证,世界银行的相关学者运用地区性资本市场当中的证据来对信贷渠道存在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另外,运用1990年到1999年的相关数据,对地方银行的发展指标进行了一定的界定。在2004年时,艾洪德实证分析了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以及金融经济的增长间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而陆文喜等在我国的实际情况基础上,运用自收敛方法,按照一定的时间区段,对中国各省金融经济的增长进行了实证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的各个地区当中,区域金融发展有着区域性以及阶段性的收敛性,对金融发展的实际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能够有效缩小区域金融所存在的差异。还有的学者运用动态聚合以及变量估计的方法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实际程度以及经济的增长实行一定的回归。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之前,金融中介的实际发展根本不可能有效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之后,依然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金融机构有着非常低的效率问题[3]。
  3.对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3.1区域金融的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通常来讲,区域金融的发展形态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内在特性,而其发展的实际程度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选择发展模式,还会影响合作以及竞争的实际方式。同时,区域经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支持区域经济的实际发展,还会对经济发展的实际空间进行一定的决定。第一,区域金融的发展会对区域资本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增大。通常情况下,区域金融的发展可以对储蓄规模进行有效的增加,该系统发达程度越大,那么金融机制以及工具就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也就会加快积累资金的实际速度,除此之外,区域金融大发展能够对资源配置的实际效率进行有效优化,有效提高资产的实际产出效率。第二,区域金融的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科技的实际进步,提升要素的生产效率。从客观上来讲,区域金融的发展能够对经济的货币化以及金融化的实际进程进行有效推动,能够为技术的创新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同时还能够推动相关科学技术方面成果的普及加快传播的速度以及生产力的实际转化[4]。
  3.2区域经济的增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区域金融的实际发展
  一般来讲,形成区域金融差异的根本是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差异,对于区域金融发展来讲,区域经济的增长会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制约以及推动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区域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区域经济的实际运行以及效率进行决定。逐渐扩大的经济规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金融资源的实际供给以及需求规模的增长,同时还会对金融行业的实际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站在理论层面,金融效率取决于经济效率,提升区域经济效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另外,还会对金融交易者所具有的地位进行有效改善,保证金融市场当中的融资者以及投资者的实际满意程度有效提升,进而对金融效率进行有效提升。除此之外,逐渐发生变化的区域经济所具有的实际结构能够造成金融资源的实际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同时还会对收入的实际分配状态进行有效改善,进而造成融资结构的变化,会对金融效率造成严重的影响。第二,市场进程产生的差异会在很大程度上对金融资源的流动造成影响。在市场经济中,货币信用体系的实际发展,会导致金融资源成为极其特殊的资源,同时还会积极分配经济资源。同时,区域市场化进程所产生的差异,会导致金融资源在供求方面的不均衡性分布[5]。
  4.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通过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来探讨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对于之后的研究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还能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作者单位:西交利物浦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刚,尹希果,陈华智.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分析——兼论分税制改革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J].金融论坛,2006,07:17-22.
  [2]周晖.中国金融发展迅速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基于区域差异的视角[J].现代经济信息,2015,02:10.
  [3]李冰寒.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5,07:279.
  [4]刘斌.金融发展差异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的关系[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03:138-144.
  [5]查奇芬,王亚娜.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研究[J].商业研究,2009,04:179-183.
其他文献
人性本恶我认为:人性本恶,必须加以限制,制止恶的一面。虽然这样说可能令人沮丧,但我仍然这样认为。我们已经征服了太空,但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征服自身的原始本能和情绪,这些
期刊
本文选择合适的经济变量和相关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给江苏省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对就业质量的影响采用定性分析,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提高就业数
验资业务的风险是注册会计师重大风险之一。而验资业务的风险又以非货币验资为甚。执行非货币(实物)验资业务,首先要清晰实物的产权。也就是说,这些实物是否是出资人所有。审验的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具有的价值标准、理想追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综合反映,是企业蓬勃发展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地如同静静水滴,却有着穿石的韧劲;又如涓涓细流,润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阐述了文化的重要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
党校作为承担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任务的重要阵地,必须坚持“党校姓党”这个党校工作根本原则。由此,“党校人姓党”就成了“党校姓党”的应有之义。作为党校的干部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党校人”的身份,热爱党校,珍惜荣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靠着强烈的宗旨意识,实事求是的作风,一步一个脚印,真正画好姓“党”的“自画像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是目前中国民族乐器制造行业中生产规模大、品种齐全技术和综台实力强的龙头企业.2011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利润1996万元.rn作为上海市轻工业协会开
党的自我革命是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强大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针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
期刊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既带来了机遇又使其面临挑战.我国商业银行要顺应改革,迎接挑战,提高核心竞争力,就要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尽快建立和完善公F治理结构,
企业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犯罪,是企业工作人员滥用权力、亵渎权力和以权谋私的表现,是最为严重的腐败形式.加强对企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