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散文结构思路三步走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2744587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步,通读全文,看看这篇文章主要谈及什么问题,说了哪些事情。这一步的作用是把握文章的全貌。
  第二步,逐段细读,寻找关键词语和中心句,然后用简明的一两句话标示段意。这一步的作用是把几百上千字的文章浓缩成几句话,从而显示出文章的脉络。
  第三步,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出文章的层次。这一步的作用是理清脉络,把握全文的结构。这里所说的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具体是指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关系以及它们与文章主体部分的关系,还有就是前后照应的关系。
  答题建模:
  1.先看内容:思考开头写了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逐层概括:追寻行文的思路和内容上的变化、表达方式上的变化、作者情感的变化。
  3.抓住特点:行文的结构特点一般有:总分总、先抑后扬、逐层递进等。
  4.组织答案:先说明行文结构特点,再具体概括文章内容。常用的答题模板是:行文结构特点+具体解说。
  [例] (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在母语的屋檐下
  彭程
  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两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恍惚中,甚至忆起了听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境,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友人感慨:真过瘾。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做到这一点。
  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 tongue。直译就是“妈妈的舌头”。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多么深邃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以作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迢遥。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的珍宝。
  “芝麻开门吧!”咒语念起,山洞石门訇然敞开,堆积的珠宝浮光跃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瓜熟蒂落,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音调的升降平仄中,笔画的横竖撇捺里,有花朵摇曳的姿态,水波被风吹拂出的纹路,阳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里隐忍的啜泣。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母语,才有这样的魅力和魄力,承担和覆盖。日升月落,春秋代序;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鹰隼呼啸着射向天空,羊群蠕动成地上的云团;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有怎样的哀怨,一声自喉咙迸发的呐喊有怎样的愤懑。一切,都被母语捕捉和绾结,表达和诉说。
  我骄傲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灾祸连绵,兵燹不绝,而一个个方块汉字,就是一块块砖石,当它们排列衔接时,便仿佛垒砌了一个广阔而坚固的壁垒,牢牢守卫了一种古老的文化,庇护了一代代呼吸沐浴着它的气息的亿兆的灵魂。
  童年在农村度过。记事不久的年龄,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觉,我独自走出屋门到外面玩,追着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远了,一直走进村外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没人听到,只好在林子里乱走。过了好久,终于从树干的缝隙间,望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
  一颗悬空的心倏地落地了。
  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语熟悉的音调,带给他的正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返归家园之感。一个汉语的子民,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故乡的语言,母语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形式,甚至关联到了存在的确凿感。
  因为时时相与,反而熟视无睹。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旦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并经由翻译传播,成为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以诗歌为证,《鲁拜集》中波斯大诗人伽亚谟及时行乐的咏叹,和《古诗十九首》里汉代中国人生命短暂的感喟,贯穿了相通的哲学追问;中世纪的意大利,彼特拉克对心上人劳拉的十四行诗倾诉,和晚唐洛阳城里,李商隐写给不知名恋人的无题七律,或者隽永清新,或者宛转迷离,各有一种入骨的缠绵,让不同的语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质得到彰显和分享。
  热爱来自母亲的舌尖上的声音,应该被视为是一个人的职责,他的伦理的基点。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阔,但母语是他的出发地,是他不断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原点。
  (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
  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解析:题干问的是“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应先找到“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这一段,看看这一段具体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再从结构上看这一段与上下文以及标题的关联。题干涉及的内容在倒数第六段,这一段写自己迷路时的惊慌以及看到人家时的安定,用这个来强调母语给人带来的安全感,这是它在内容上的作用;“望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与标题中的“屋檐”相呼应,同时引出下面的议论,这是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①内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离开母语,强调母语给人带来的庇护感和安全感。②结构上,呼应题目“屋檐”,引出下面的议论。
  点评: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段落的概括、分析、鉴赏能力,提问形式主要有:1.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写某某情节,有什么作用?2.某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内容上是指写了……,表现了……;结构上是指段落本身的作用,以及与其他段落之间的关系。另外,要注意根据提问形式来确定答题角度,如果是单一角度,即给定了答题角度,就按照给定角度来答;如果是综合角度,即没有给出明确的角度,就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比如本题,题干只是说“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里应包括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的作用。需要明确的是,题干中把该段所写的内容——“回忆童年迷路”——已经告诉了我们,我们主要思考的是这一内容与上下文内容的关系。
  如何寻找散文的线索□单德刚线索,就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是贯串全文的脉络。作者为达到散文“散”与“不散”的统一,在组织结构上,就要有明确的线索,把所有材料连缀起来,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但由于写作内容、意图与表达的中心思想各不相同,散文的线索安排也就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我们因文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散文常见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事物线索。在状物言志和写景抒情散文中,常用此法。
  (2)人物线索。以文中人物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引出其他材料,连缀成文。
  (3)事件线索。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顺序行文。
  (4)情感线索。主要用于抒情散文中,也就是围绕作者的情感变化来组织材料,串联成文。
  (5)事理线索。多用于议论类散文中,基本模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空间线索。用于写景状物的记叙类散文中。
  (7)时间线索。有些事物,从时间进程的角度去考察,更容易表现出其内涵的深刻性,或者美的丰富性。因而,写这类事物的散文构思,往往最适宜以时间的次第为线索。
  下面谈谈具体把握散文线索的几种方法:
  1.时空连“线”。
  在许多写人记事及游记类散文中,常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阅读时假如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看,就能领悟、把握文章的线索。如《鹤》(2014年广东卷)一文中有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一个初冬的薄暮第二天一早从此一天次晨几天后。由此可知,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组织安排材料的。又如《浣花草堂》(2014年山东卷)当中有不少表示地点和方位的词:走出西郊从大殿里出来从夹墙里穿出去穿过花径走进祠堂草堂后坐在水槛上。这些不同的处所表明了空间的变换。据此,我们可以断定此文的线索是:游踪。
  2.因物取“线”。
  不少叙事及抒情类的文章,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串全文。这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作为行文线索,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比如《比邻而居》(2015年江苏卷),全文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了出来,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3.反复出“线”。
  阅读时,我们可以通过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抒情议论的语句或富有意味的事物去了解、把握线索。这类线索,抒情类、叙事类散文都常用。如《白杨礼赞》,“我赞美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在文章中反复出现四五次。据此可知,作者从树写到人,那赞颂的感情一层深似一层,一浪高过一浪,由含蓄到喷涌,就是靠“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这一线索如串珍珠般连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整体。
  4.以情导“线”。
  以上三种,都因有较明显的外部标志而较容易把握,而情感线索常常是隐伏于记叙的内容之中的,这就需要我们阅读时细心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以此导出文章的线索。如《纸上故乡》(2015年福建卷),文章开头写“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接下来就有“心中始终挥不去的是故乡的景象”“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由此可知“我对故乡的情感”是本文的线索。
  5.定“神”看“线”。
  阅读文章时,先从中心思想的高度去审阅、把握文章的线索,这种方法适用范围最广。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不管多么复杂的文章,只要把握住它的“神”,那么无论有无外部标志或内部标志,我们就能准确地把握它的线索。如《我的老师》一文,作者记叙的事情虽多,但都是为了表现蔡老师是最使“我”难忘的老师,抒发“我”对蔡老师的深厚感情。确定这一主题后,不难发现本文的一条感情线索: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
  [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阳光的味道
  文/周伟
  阳光下的奶奶,总是一脸阳光地坐在禾坪上,看着她那禾坪前的瓜蔓引蛇一般爬上瓜架,攀绕,慢慢地绿了一片,然后,一朵小黄花开了,又一朵小黄花开了。
  不几天,那一朵朵多好看的小黄花,一朵一朵地不见了。我找来找去,只见瓜架下凭空多了好多长长短短的青色的嫩瓜,长者四五寸,短者二三寸,一律悬挂,如漫天挂满了纺锤和棒槌。
  我在瓜架下走来走去,或看或摸,或量长短,或比画大小,或做上记号。忽然,我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便向阳光下定坐着的奶奶着急地问:“奶奶,你看你看,为什么它一出生就满脸皱纹,疙里疙瘩?”   奶奶呢?她也只是笑,边笑边摸那瓜,一遍又一遍。布满皱纹的瓜,竟在奶奶的手上很滑润,有光泽,好听话。
  我从奶奶手上把瓜拿了过来,说,它肯定委屈,准是那一朵小黄花早早地谢了,它心里烦啊,苦啊!奶奶的笑僵了一下,我瞬即看见苦瓜的皱纹在她的脸上闪了一下。
  我的猜想,不久便得到了证实。奶奶摘下那瓜做莱,一片刚夹到我的嘴里,我就嚷了起来:“苦,苦死了!”从此,我再也不肯吃苦瓜。
  后来,有一回,奶奶拿一个红辣椒糖逼我就范。奶奶笑着看着我,说:“多呷几片,然后,回味回味看。”奶奶手中的红辣椒糖还在我眼前晃荡。我夹了一片又一片苦瓜,放在嘴里。我想那时我是闭了眼的。味还是苦。当苦味渐渐淡去时,一种微凉并略带甘甜的味儿便升到了舌尖、口腔,随后就觉得清爽、痛快和惬意。肉厚脆甜,味道清香绵长。奶奶说,别看它有些苦,能除邪热,解劳乏。我并不管奶奶说的,只是想着,这瓜,以苦味得名,能食能医,只是苦了它自己。
  奶奶对苦瓜情有独钟,变着法儿给我烹调苦瓜:素炒如青菜,油煎如荤菜,还可以熬成苦瓜瘦肉汤,苦瓜炒鸡蛋……最妙的要数苦瓜肉丸:将苦瓜切成一寸长的筒块,挖去瓜瓤,放入沸水中用旺火煮至半熟时捞出沥干水分;再将瘦肉剁烂,加入葱花、盐,掺入薯粉,拌和作馅;把粉团肉馅塞入空心的苦瓜筒块中,再入油锅煎;待筒块两面的粉团肉馅略呈黄色时,掺入汤、姜、大蒜头一并煮熟,起锅前放盐与味精。苦瓜清爽,瘦肉鲜嫩,色香味美。
  此后,我更是日日都要去瓜架下看那些宝贝疙瘩了。奶奶依旧天天坐在阳光下的禾坪上。瓜架下的瓜一日日变大,青皮愈来愈黄了。
  有一天,我看见了一条瓜裂开了很大的口,露出了里边的红瓤。我马上摘下,立马送到奶奶面前。奶奶随着裂口把瓜完全撕开,露出更多更漂亮的红瓤里子。奶奶撕了一块红瓤放到我的嘴里,笑着看我,说:“你尝尝看。”我不敢大嚼,只是用舌头舔了一下,竟然很甜!
  我不禁替这瓜感叹:想不到,它在最后竟是以爆炸自己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鲜艳和甘甜!
  我发觉自己在太阳光下迅速成长,当然这成长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在味道上的成长。我对味道愈来愈有感觉、有经验了。
  比如对苦瓜,我就慢慢体味出苦味之后,着实可去烦、消渴、通便、清心、明目、益气。更有感动处,苦瓜是苦的,情爱是苦的,人生是苦的。真正体味出,总会苦尽甘来。
  许多年后,奶奶被葬在了她的苦瓜架旁,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那天,我才完完全全地知道奶奶是个苦了一辈子的人。她儿时父母早亡,8岁起给人做丫鬟、帮工,后来嫁给地主做小老婆……
  在大伙的印象中,奶奶总是坐在屋前的禾坪上,一脸阳光地招呼着来来往往认识与不认识的人们。搬个凳子,要你坐;端杯茶水,要你喝。带个东西捎个口信,她都代劳,且负责得很,从不出错。下雨天,她要借把雨伞给你;炎炎夏日,她要借顶草帽或斗笠给你,随你什么时候来还。碰上吃饭的时候,算你有口福,一定邀你入席。缺个油盐酱醋茶,娃儿读书还差几个学费钱,大多都找奶奶借……仿佛奶奶总是一个有说有笑的“观世音菩萨”,带给别人的尽是欢乐和甘甜。
  那天,我回到了老家,走在苦瓜架下,我看见一朵小黄花开了。
  离开苦瓜架旁,我好像忽然听到一句:“天燥热,来碗苦瓜拌稀饭!”这是奶奶的声音,好亲切,好温馨。
  (选自《散文百家》)
  这篇散文的线索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散文的线索。可以采用“因物取线法”。从这篇散文描写的事物“苦瓜”来看,作者以“苦瓜”为线索,用对苦瓜的认识过程串联文本,然后由“苦瓜”先苦后甜升华到对人生的认识。
  参考答案:这篇散文的线索是“苦瓜”。作者以对“苦瓜”的认识过程贯串全文:开始认为苦瓜的外形“疙里疙瘩”长满“皱纹”,不喜欢;接着,品尝苦瓜,觉得“苦”,难以接受;然后,经过细细品尝,发现苦味渐渐淡去,舌尖、口腔感到清爽、痛快和惬意,甚至甘甜;最后,在奶奶的引导下,由对苦瓜的感悟上升到对人生的感悟:人生如苦瓜一样,虽然历经苦难,但只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最终会苦尽甘来。写作例话写作例话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朋友圈发广告或被罚”导写□刘腾辉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不少网友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朋友在微信群发布内容,然后发一个红包之后求大家转发,不少人迫于情面顺手转发了这些内容,实际上这些内容很可能就是广告。《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从2016年9月1日起,在微博、朋友圈等转发广告的行为也不再任性,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对此,网友众说纷纭。有的说,禁止在朋友圈发广告,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值得点赞;还有的说,很多人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转发广告,或者是迫于情面,情有可原。
  针对以上的两种说法,你是如何认为的?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题。这个题目的关键在于,朋友圈发广告是否应该受到处罚?我们可以以此为引子,深入思考法律和人情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探讨健全法制的重要性。上述两种不同的看法,实际上是让我们体会过多地考虑人情世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此,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思路一:健全法制,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虚假广告应运而生。尤其是互联网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些虚假广告渗透到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一些不法商人把网络作为平台,大肆传播虚假广告,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此,作为国家和社会,应健全法制法规,加大监管执法的力度,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这是促进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关键。2015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公共场所等发布烟草广告。这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思路二:科学、合理地利用互联网,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自己。
  当今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微博、微信、QQ等成为人们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平台之一。然而,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其有利也有弊。作为一种交流沟通的平台,互联网是无可比拟的。但是,由于人们在利用网络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同时,往往在无意之中损害了他人的利益,甚至触犯了国家的法律,如在朋友圈转发广告,大部分人并非是为了获得一己私利,而是觉得好玩或者是受朋友之托,不好意思拒绝。殊不知,这在无形之中就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现在更是违反了相关法规。因此,我们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利用互联网,使之真正成为自己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最佳平台。
  思路三:做事三思而后行,不能被表象所迷惑。
  很多人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广告,并不是因为自己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好处,有的只是出于好玩的心理,觉得这并没有妨碍到他人的利益;有的则认为,帮助朋友转发广告,是忠人之事。事实上,由于自己没有认真地看这些广告的内容,甚至把一些虚假广告也转发了出去,严重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辨明是非,慎重行事,千万不能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为了亲情、友情而做一些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更不能去做那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佳作示范一]
  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刘通
  我国自古就有依法治国的理念,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法家创始人韩非,在《韩非子》中就有“治民无常,唯法为治”之说。由此开始,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极为重视依律治国,力图通过制定和实施严酷的法律来统治臣民,治理国家。
  当今社会,人们由于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思想不再单纯,各种违法犯罪现象屡屡发生。所以,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加强处罚与监督的力度是当务之急,真正落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严格画出法律红线,为我国迈向法治国家而进行点滴积累。
  在互联网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里,微信成了人们最主要的交际手段之一。人们通过微信等方式,相互沟通,相互联络感情,相互学习。这一切,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任何事物有利也有弊,微信也是如此。它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得好,我们就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反之,我们若不能科学合理地利用,就会适得其反。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国家和社会应努力健全相关法规,并严格监督实施。这样,才能使互联网这一平台的正向作用发挥到极致。
  现在,有些人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广告,导致微信朋友圈内广告泛滥。《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为广告主或者广告经营者推送或者展示互联网广告,并能够核对广告内容、决定广告发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该互联网广告的广告发布者。”所以,不管你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转发隐含广告的内容,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当然,要想真正地让每一个公民都充分认识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让每一个公民自觉地遵守法律,只靠加强处罚和监管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也少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我们每个人只有自觉地将法律法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可以保证朋友圈发广告的现象不再出现。
  因此,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自然不可或缺,有关组织应与政府通力协作,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时刻向人们传达法律精神,定期对人们进行相关教育。我们只有认识到从自身做起,让涓涓细流汇成浩瀚的海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违法乱纪的现象。
  最后,我想说的是,执法部门既然是一个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机构,就应将自己的义务落到实处,而我们自己也应该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守法的习惯,跟从党与国家的领导,共建文明、和谐、法治国家。
  [点评]
  1.引经据典,标题新颖。作者以《韩非子》中的“治民无常,唯法为治”作为文章的标题,有力地概括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2.层次清晰,条理性强。作者开篇引经据典,通过引用名言警句,引出文章的论题。由此,作者展开论述,指出当今社会,更需要健全法律法规,真正落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然后,作者列举微信朋友圈转发广告将受到处罚这一事例,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同时,作者又深入论证了要想使每个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必须要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纵观全文,文章条分缕析,层次清晰。
  [佳作示范二]
  规范:和谐发展的基石
  应念念
  《孟子》有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适宜的规范,能让人们依照一定的行为准则为人处事,从而使社会和谐,进而促进社会的稳步发展。
  所以,我说:规范才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
  我国正值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时期,但在繁荣发展的背后,时有诸如假冒伪劣产品、食品安全、虚假广告等问题的出现。这些折射出的问题令人深思。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尤其需要规范。因为,只有一定的规范,市场发展才有标准,才有方向。
  规范是一把尺子,度量出合理的准则;规范是一条底线,杜绝不合理不标准的行为;规范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不合理的做法。有了规范,才能把发展中的不利因素排除,为和谐发展奠基。
  正如材料中所说的,《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从2016年9月1日起,在微博、朋友圈等转发广告的行为也不再任性,将受到相应的处罚。这就是为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行为制定了一定的准则。从此以后,人们都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能随心所欲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更不能做一些损害他人利益、触犯法律的事情。
  试想一下,倘若不制定相应的规范,放纵不合乎规范的虚假广告在朋友圈肆意散播,想必会有更多的人上当受骗,从而破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就连几千年前的屈子,也曾感慨“背绳墨以追曲兮”的黑暗现实。在当今社会,每个人只有遵守规范,才能立足,才能实现个人的发展,为社会多做贡献。
  不久前轰动一时的“魏则西事件”,引起了人们对规范的深思。魏则西的死,究其根本是“不规范”造成的。一方面,医院采用不合乎规范的治疗手段,本是已被淘汰的治疗手段,在医院的包装下却成了先进的治疗手段;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的不规范,使许多不合格的医院进入患者视野,甚至在其刻意包装下成了“专家医院”。在不规范信息的引导下,魏则西接受了不规范的治疗,延误了治疗时机,酿成了人生悲剧。
  社会需要规范,市场需要规范!没有规范,市场就不可能有秩序,就不可能和谐发展。魏则西的离世,缺乏规范是主要原因。早在两千多年前,法家便提出了“一民之轨,莫如法”的思想。是的,国家要发展,就需以法治民;民众个人的发展,亦离不开法。“法”即是规范。法的规范,会为竞争创设良好环境,为发展奠基。
  让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努力,做合乎规范的事,促成社会规范,共建美丽中国。
  [点评]
  文章开篇即引用名言警句来支撑自己的论点,让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第4段,作者用“尺子”“底线”“镜子”作比,阐述了“规范”的不可或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将原材料的内容进行了假设,从反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证。可喜的是,文章并没有到此结束,而是进一步列举了震惊全国的“魏则西事件”,这是市场不规范的恶果,再次证明了论点的正确性。在文章结尾处,作者提出希望,希望大家都在“规范”的范围内做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共建美丽中国。
其他文献
写作离不开素材,好比煮饭离不开大米。素材有经典素材和时事素材之分。经典素材,是指在历史的长河中影响深远,能够启示后来者并引以为范的素材,它往往内涵深刻、寓意多层、解读视角多维,因而具有深厚的人文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时事素材,是指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包括时政要闻、社会热点、焦点人物等现时素材,它富有时代气息,贴近生活实际,因而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刺激性。如能将“经典素材”与“时事素材”融为一体,将会是
期刊
数列中的综合问题,大多与函数交汇,考查利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解决数列中的问题,有时用不等式的方法研究数列的性质.  求解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利用数列与函数的对应关系,将条件进行准确转化.对于函数的有关性质,主要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或有界性来求解数列中的最值.但由于数列的通项是一类特殊的函数,所以借助函数的性质研究数列问题,一定要注意数列中的自变量只能取正整数这一特点.  例1(2015年高考
期刊
那么,什么是英语阅读的推理判断呢?  推理判断题就是要求在理解原文表面文字信息的基础上,做出一定的推理判断,从而得到文章的隐含意义和深层意义。推理判断题所涉及的内容可能是文中的某一句话,也可能是某几句话,所以,推理题的答案只能是根据原文表面文字信息进而推出的答案:即对原文某一句话或某几句话所作的同义改写或综合概括。  在推理判断题的题干中通常含有infer, suggest, imply, con
期刊
数列探索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存在型,解答的一般策略:先假设所探求对象存在或结论成立,以此假设为前提条件进行运算或逻辑推理,若由此推出矛盾,则假设不成立,从而得到“否定”的结论,即不存在.若推理不出现矛盾,能求得在范围内的数值或图形,就得到肯定的结论,即得到存在的结果.而要确定范围内的数值,则往往涉及不定方程的正整数解问题.  例1(2014年高考重庆卷理)设a1=1,an+1=a2n-2an+2+b(
期刊
三角函数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同学们在解三角函数题时,虽然三角公式已經掌握,基本解题方法已经熟悉,但是很多同学在做题时,常因忽视一些细节问题而导致解题出错,知道错误后往往只停留在把错题改正了而不注意探究错误的根本原因,以致在后面的考试中仍经常犯类似的错误.本文从解题容易出错的四个方面进行分类例析,希望能有益于同学们学习.
期刊
清代戏曲家李渔认为,工匠盖屋务必先构图,考虑清楚“哪边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写议论文犹如建屋,挥笔着墨之前必得有一个总体构思。议论文常用的结构方式除了“并列式”“递进式”,还有“引议联结式”和“推迭式”等。  一、引议联结式  一篇议论文,合乎逻辑的谋篇思路是“引论—本论(为什么与怎么样,也可只谈其中一方面)—结论”。“引议联结式”其实是对“引论—本论—结论”的具体化,即把“本论”
期刊
鉴赏古诗,要有积极的鉴赏态度。王昌龄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诗人自明心志之语。拿它来类比我们鉴赏古诗时应该具备的审美态度也是贴切的。读诗之时,心灵便应冰清玉洁,无关功利。宗白华先生说得好:“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艺术的创造是如此,艺术的欣赏也是如此。  一  无理而妙,会心一动  ——《清平
期刊
一、填空題: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期刊
方程x=my+a表示经过点(a,0)的直线,注意该方程可以表示经过点(a,0),斜率不存在的直线,但不表示经过点(a,0)斜率为0的直线,所以若能判断直线过(a,0),且斜率可能不存在但不为0,可考虑设其方程为x=my+a,这样可以避免讨论斜率是否存在.  例1(2017年高考课标Ⅲ,理20)已知抛物线C:y2=2x,过点(2,0)的直线l交C与A,B两点,圆M是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  (1)证
期刊
数列不仅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数学的基础,同时藴含诸多数学思想方法,因其多变的形式和灵活的解题方法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历年来都是高考命题中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就高考数列重点考查内容以及备考建议做些探讨,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考点一: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应用  例1在各项均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n}中,2a3-a27+2a11=0,数列{bn}是等比数列,且b7=a7,则lo
期刊